【政法领域改革】2020年,省委政法委以提高执法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为目标,推进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为维护公平正义提供有力执法司法保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的意见》,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实施意见》,推动改革走深走实。完善法官、检察官遴选及惩戒制度,成立第二届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并开展换届后的首次员额遴选工作,首次采用遴选面试、差额推荐和员额递补机制,遴选出员额法官534名和递补入额法官人选124 名、员额检察官136 名。省法官惩戒委员会开展首次法官惩戒工作,决定对2 名法官给予惩戒。健全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完善法官检察官权力责任清单和入额院领导带头办案制度,深化检察监督机制改革,全面建成县级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健全诉讼制度体系,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达92.92%,居全国前列;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刑事和解平台建设等创新做法得到中央政法单位肯定和推广。推进法学会改革,印发《江苏省法学会改革实施方案》,为全省法学会深化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创新运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部署开展“干部沉一线、当好‘八大员’”活动,发动广大政法干警和网格员全力做好研判预警、排查追踪、矛盾化解、服务群众、监所防控等工作,构筑“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坚固防线。聚焦服务“六稳”“六保”,省委政法委和省政法部门共出台护航“双胜利”文件30 余份,研究推出一批惠民便企措施,依法惩治一批涉疫违法犯罪活动,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法治保障。开展依法保护企业产权专项督导检查,在更大范围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设立全国首家地方法院国际商事法庭,开展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维护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围绕助力创新发展,实施最严格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加大对新兴行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紧跟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建立健全跨区域执法司法协作机制,开展打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行动,推进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办好政法强基、政法服务“双十实事”,加快建立更加普惠均等、便捷高效的政法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民法典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问题靠法氛围。
2020年江苏省政法服务十件实事
1.建成省市公安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和网上统一可信安全身份认证系统,实现“全程在线、一网通办”。
2.推行区域户口通迁制度,在具备条件的都市圈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积累互认。
3.加大公共安全惠民力度,实现群租房租住人员信息登记率95%以上,中小学和幼儿园专职保安配备率、校园一键式紧急报警系统和重要部位视频监控系统与公安机关联网率100%。
4.深化非法金融活动专项治理,组织开展打击“套路贷”攻坚行动,实现涉债类警情同比下降15%以上,非法金融活动滋生土壤得到有效铲除。
5.开展“以案释法”进民企活动,帮助民营企业防范法律风险。
6.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建立健全法律顾问配置、选派、评价机制,加强对兜底脱贫群众的法律帮扶。
7.健全未成年人检察融入社会治理工作体系,探索多元化训诫方式,联合教育部门开展最高检“一号检察建议”落实情况专项督导,以法治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8.加强基层法律援助,开展“法援惠民生”活动,法律援助覆盖人群达8万人以上。
9.深化跨域立案和跨域诉讼服务改革,全省法院实现案件查询、材料转递、远程调解等跨域诉讼服务。
10.打造环境资源恢复性司法实践平台,推动以“异地补植”“增殖放流”等多种替代性方式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围绕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战,紧盯“六清”行动目标要求,建立周调度、月通报机制,制定下发各类通报12 期,全国扫黑办交办的831条省市直核线索全部办结,314 名目标逃犯全部缉捕到案,5 起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案件全部审结。开展工程建设、交通运输等10 大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制定分工方案,组织联合执法,进行集中源头治理。开展非法金融活动专项治理,健全完善信息监测平台,组织多轮次专项打击行动,全省涉债类警情同比下降21.18%,法院新收民间借贷案件同比下降30.15%。制定《全省扫黑除恶工作长效机制建设分工方案》,从组织推进、依法严惩、综合治理、打伞破网、基层组织建设等5个方面,构建“1+N+13”长效机制。2018~2020年,全省打掉涉黑组织189个、恶势力犯罪集团586个,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7691人。据江苏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抽样调查,2020年全省人民群众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满意率达96.73%。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坚持高标准定位、全方位推进,创新升级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信息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深化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推动完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共享平台,打造技防江苏“升级版”。省委政法委、省发展改革委、省公安厅等部门联合完成省级雪亮工程测试平台搭建工作。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新一代雪亮技防工程建设的指导意见》,部署启动以“全面覆盖、智能感知、云上共享、精细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新一代雪亮技防工程建设。构建全域防控体系,截至2020年底,全省建成95个高速公路服务区警务站、271个街面警务工作站,高效运转100个公安检查站、330个市县际治安卡口和426个警务查报站。强化公安武警联巡、路地公安联勤和区域警务协作,建强区域处突机动队、实战警种特侦队、机关合成行动队,实现重大突发事件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紧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和违法犯罪活动,综合施策推进社会面治安防控,制定《2020年度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要点》,开展全省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推动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管理,把抓安全生产、促和谐稳定作为年度重点,助力违法违规“小化工”百日专项整治等工作,实现全省政法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开展道路交通、群租房、危险物品、寄递物流、水域公共安全和重点目标六大安全整治攻坚行动,健全源头、动态、智慧、联动监管模式,推动全省公共安全形势持续向好。据江苏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抽样调查,2020年江苏群众安全感、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和政法队伍满意率分别达98.74%、94.98%,均创历史新高。
【网格化社会治理】深化“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省政府颁布实施全国首部省级网格化政府规章《江苏省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办法》,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坚持和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加快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意见》,突出抓好网格化中心提档升级、网格化智能化建设、网格警格联动融合等重点工作,网格化治理实现跨越式发展,网格员队伍经历实战化淬炼,网格化作用得到全方位体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网格化治理机制在信息技术运用和基层组织服务“双加持”下,迸发出新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全省上下在城乡社区共同织就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屏障。全省规范设立网格12万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近30万名,其中专职7.8万名。启动实施以“平安前哨”工程为标志的新一轮“网格+警格”融合建设,协同开展流动人口、特殊人群服务和出租房屋、重点场所管理,全省网格员共上报平安稳定类信息1366万条,排查矛盾纠纷137万起、安全隐患324万起,90%以上风险隐患在网格内化解。据江苏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抽样调查,2020年全省群众对网格服务管理满意率达97.15%,同比提高11.63个百分点。加强省、市社会治理大数据中心建设,深化网格化社会治理信息化平台应用,部署建设网格警格“一张图”、指挥通信“一张网”、网格治理“一张屏”,强化数据研判碰撞、深度关联,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建设全覆盖,推广扬州、南通、常州、无锡等地经验做法,整合各类社会治理平台资源,推动在市县乡建立正处、正科、副科级建制、实体化运作的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指挥中心,挂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牌子,打造社会治理指挥阵地。
(省委政法委)
延伸阅读:
一、“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江苏政法机关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发挥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优势,组织动员近30万名专兼职网格员,用“铁脚板”沉入社区,形成“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防控模式和治理机制,构筑起社区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屏障。网格化治理机制在信息技术运用和基层组织服务的“双加持”下,迸发出新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健全大数据赋能服务体系,建构“最强大脑”。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推进疫情防控数据资源“大融合、大共享、大应用”,为开展疫情排查追踪、监测分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提供精准指引。把大数据“聚”起来。以省社会治理大数据中心为载体,以深化业务协同、促进应用创新为牵引,全面整合政法委、公安、卫健、交通、通管等部门大数据资源,充分汇聚银联、寄递物流、互联网企业数据,协调获取重点疫区到苏人员和车辆等数据,织密疫情防控“数据天网”。防疫期间,汇集各类涉疫数据18 类2.7亿余条,搭建形成745.7万涉疫人员“目标库”、52.3万重点人员“核查库”、84.6万风险人员“参考库”。使大数据“准”起来。应用全省重大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健全省市县三级联合研判和日报告制度,省级层面召开联合研判会,及时汇集处置情报线索。公安、卫健、通管组成数据服务“铁三角”,按照风险等级对来苏人员进行分级管理,为精准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重点人员信息锁定、密切接触者轨迹追踪提供指引。让大数据“跑”起来。在全国率先建立“战时数据战队”,全面排查全省到过重点疫区人员以及密切接触者,共排出重点疫区返苏人员60 多万人次。对排摸的线索、汇聚的数据,第一时间碰撞比对、落查身份、确定位置,让核查指令直达基层一线。推行“苏康码”“宁归来”等码证化管理方式,对复工返岗人员登记报备,实行差异化管理,为企业复工复产“安全提速”。
健全网格化精细治理体系,筑牢“最强堡垒”。立足网格阵地,发挥网格优势,激发网格活力,使资源在网格内联用、问题在网格内联治,服务在网格内联动,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乡镇(街道)。疫情防控期间,全省近30万名专兼职网格员沉入12万个网格,与各方力量共同铸就抗疫“长城”。摸排走访全覆盖。发动全省网格员展开地毯式追踪排查,及时掌握报告重点地区流入人员情况、敏感事件情报线索。抗疫以来,全省网格员累计排查走访1.3亿户(次)、3.7亿人次,发现疫情防控线索98.7万条。服务管理全方位。全面推行1 名街道社区干部、1 名民警、1 名卫生防疫干部、1 名网格员“四包一”做法,对居家观察等人员落实各项服务管理措施。对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营业场所开展“点对点”复工复产服务,配合落实企业复工外来人员检测、服务、管理措施,为企业顺利复工复产创造条件。全省网格员共化解涉疫矛盾纠纷35.3万件,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服务990.4万次,对企业类专属网格复工服务走访率达100%。联防联控全时空。加强各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建设,把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平时工作和指挥部战时举措结合,发挥其“神经中枢”作用,加强与疫情防控指挥中心、卫健、公安、应急管理等部门联动对接,打造疫情防控维稳“大平台”。创新“网格+防疫+N”联动实战机制,完善“网格+警格”等模式,提高基层防控工作整体效能。
健全“铁脚板”力量组织体系,走出“最强足音”。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社区网格检查指导,引领各级党员干部和广大基层人员以过硬脚力和实干作风,打通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最后一公里”。党员干部冲在前。推进“网格+党建”工作模式,以“红色网格”为阵地,凝聚疫情防控先锋力量,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飘扬。健全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深入网格等制度,开展“我是党员我先上”“五抓五促提效能、全力夺取‘双胜利’”等行动,引导机关党员干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实践,使战斗堡垒始终屹立在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复工复产的第一线。网格队伍勇担当。城乡社区网格员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等优势,在大数据精准指引下,与各方力量一同投身疫情防控实战,以实际行动赢得各界称赞,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徐州鼓楼区黄楼街道彭校社区网格支部书记程晓筠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得到央视点赞;连云港“90 后”网格员徐漫在2天时间内牵头完成12749 户居民排查任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常州网格员吴科飞跑遍网格内百余家企业和楼宇,梳理撰写企业复工安全防范指导范本;南京网格员陈兆拼仅靠一张睡袋、几箱泡面,连续在岗位上奋战30 多天没回家。社会力量齐参与。引导和动员城乡社区服务类、公益慈善类、行业协会商会类等社会组织参与疫情防控,帮助基层解决困难。通过成立社区防疫突击队、发动志愿者队伍、组建网络社交群组等形式,把有威望、有经验、有特长、有热情的群众组织起来,夯实疫情防控群众基础。全省发动各类群防群治组织3.6万个参与疫情防控维稳工作。
(省委政法委)
二、《江苏省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办法》2020年11月9日,《江苏省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办法》经省政府第69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办法》分为总则、网格和网格员、网格多元共治、网格联动和信息化等7个章节44条内容,对全省城乡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进行全面规范,让网格化服务各项工作有法可依。
《办法》所称的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是指在城乡社区及其他特定管理区域之内统一划分网格,整合各方面力量,配备服务管理人员,综合运用人力资源、科技信息化等多种手段,通过网格提供服务和进行管理的活动。《办法》所称网格,是指在城乡社区及其他特定管理区域之内划分的基层服务管理单元。网格分为综合网格和专属网格。综合网格,是指在城市社区以居民小区、楼栋等为基本单元,在农村以自然村落、村民小组或者一定数量住户为基本单元划分的网格。城市社区综合网格一般为三百户至五百户,农村综合网格一般为三百户。专属网格,是指以城乡社区范围内行政中心、各类园区以及企业事业单位等为基本单元划分的网格。
《办法》规定,各县(市、区)、乡镇(街道)应当设立或者明确网格化服务管理部门或者机构,与同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一体化运行,承担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和社会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指挥调度、联动处置、跟踪反馈、监督检查、绩效考评等工作。
《办法》明确,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主要包括12个事项:宣传法律、法规和国家方针政策;依法采集、登记、核实网格内的实有人口、房屋、单位、标准地址等基础数据、动态信息;排查上报网格内社会治安问题情况和公共安全隐患;协助开展突发事件预防处置、一般治安事件处置和重大活动安全保卫工作;协助排查处置网格内信访、家庭暴力和民间纠纷以及其他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问题;协助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为网格内村(居)民提供便民、利民服务以及就业创业、社会保障、民政、卫生健康、税务等民生公共服务;协助人民法院开展文书送达、执行相关工作,协助排查走访社区矫正对象、刑满释放人员、吸毒解戒人员和肇事肇祸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等重点人群管理工作;协助村(居)民委员会、村(居)民小组开展村(居)民自治和民主议事协商;协助开展平安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活动;协助开展反渗透、反间谍、反分裂、反恐怖、反邪教等安全防范工作;协助做好涉及住房城乡建设、生态环境、城市管理等相关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决定通过网格开展的其他事项。
(江苏年鉴杂志社搜集整理)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经报中央政法委审批,江苏13个设区市全部纳入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省委政法委牵头制定《江苏省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推动各试点市出台配套文件,第1 期9个(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淮安、扬州、泰州),第2 期4个(连云港、盐城、镇江、宿迁)设区市均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为目标,按照目标化管理、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考核要求,探索符合时代要求、具有本地特点、满足人民需求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之路,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一市一品”局面。
【执法监督】省委政法委、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联合印发《关于政法机关依法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的实施意见》,提出15 项工作举措和具体要求,为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提供执法司法保障。开展依法保护企业产权专项督导检查,推动13个设区市全部建立产权保护协调机制,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完善省政法各单位执法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制度化、规范化。省委政法委、省文明办、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电信公司等30 家单位建立省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形成“大执行”工作格局。建设省涉案财物跨部门集中管理信息平台,建成“江苏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综合应用系统”,新建涉法涉诉信访功能模块,制定相关工作规范。省委政法委印发《关于进一步严格落实“三个规定”的通知》,全年通报2 批共18 件典型案例。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省政法单位领导接待来访群众5次、9件次,推动省法院依法终结涉法涉诉信访案件55 件。
(省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