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 张雯
(1.广州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1363;2.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澳门 999078;3.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14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条件的丰富,在二胎政策全面开放的背景下,家长购买儿童家具的要求不断提高,希望能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同时,还具有可成长性、多功能、趣味性等。儿童家具使用周期的长短由儿童成长过程中对家具的需求所决定,在生理发展的需求上,儿童身高、体重的不断变化使得固定尺寸的家具不再适用。在心理发展需求上,不同阶段的儿童在认知事物、情感等方面得不到相对应阶段的变化。因此,固定尺寸不可变、功能单一的家具无法满足儿童成长的需求。以婴儿床为例,家长为了满足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购买新的婴儿床或儿童床,对于多数的家庭不仅加重了经济负担,在儿童达到下一个成长阶段不再适用后,还对家庭空间和社会资源也造成浪费。面对当前的问题,运用D4S理论和可成长型设计理念能有效解决儿童家具使用周期问题,满足儿童在不同阶段的使用需求,减少闲置与资源浪费等问题,符合可持续设计的理念。
可持续设计(D4S)源于可持续发展理念(1987年),其核心是系统观,与一般单纯 “物质产品” (产品功能或产品外形)输出设计不同,它是一种构建及开发可持续解决方案的策略设计活动,通过整合产品及服务去满足人们的需求[1]。可持续设计内容包括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优化产品生命周期、改变人们消费模式等。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运用可持续设计理念,可有效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减少资源消耗,从而缓解人类发展过程中与生态环境被破坏之间的矛盾关系,同时也能提高此类产品的竞争力[2]。
在生物学里 “成长” 是指一个生命体由小到大,从生长开始向成熟发展的过程[3]。可成长婴儿床可以理解为使家具满足儿童多个年龄阶段的使用需求和心理需求,伴随他们一起成长,丰富儿童的使用体验感。
可成长型婴儿床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可成长性,这也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儿童房间使用需求。从宏观上讲, “资源节约” 和 “环境友好” 的设计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分配,可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同时可获得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4]。从微观上讲,现在家庭居室趋于小型化,儿童从出生到入学,一件家具很难满足其需求,造成家具占了很大空间[1]。如从可成长型角度去设计,可减少家具更换频率,从而减少资源浪费。因此,可成长型婴儿床的设计理念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需求的同时避免了过多资源的浪费和家庭开支。
目前市场上婴儿床各式各样,在2020年十大婴儿床品牌排名中,受到关注比较高的婴儿床品牌有:好孩子、小龙哈彼、芙儿优、宜家、Geuther、picci、stokke思多嘉儿、小硕士、可优比、呵宝,这些婴儿床品牌各有不同(表1)。
对十大品牌进行了功能、材质、颜色、适用年龄、价格等方面的调查。婴儿床功能3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安全性,以调节床板的不同高度,控制床栏的高度。低床栏到高床栏的使用状态是为了保护儿童的安全,儿童年龄增大床栏随之调节变高,防止儿童摔倒;一般的婴儿床都有脚轮,在方便移动的同时还有制动装置,确保儿童的安全。第二特点是实用性,根据儿童和家长的需求,可将婴儿床一侧床栏拆卸与大床拼接,这样能方便夜间儿童被照顾,减少家长夜间起身的行为;婴儿期间需要使用的物品有很多,有一些婴儿床还有可储物的空间,方便储放婴儿的物品。第三个特点是可成长性,在可成长性设计当中主要向两个方向设计,第一个是加长床板长度变成单人儿童床,第二个是将床板调节到书桌的高度,以书桌的形态继续使用。
总结以上设计现状,国外注重婴儿床品质设计,材质优良,制作精心,国内的婴儿床设计价格有优势,但选材一般,使用年限短暂。综合国内外婴儿床产品设计,还有以下不足:
(1)部分产品缺乏细节,安全性不足;(2)大部分产品使用年限较短;(3)缺乏情感体验,难以兼顾母婴双方的使用需求。
3.2.1 材质
婴儿床的材料大部分是以实木为主体,常见的木材有松木、榉木。松木是一种针叶植物,具有淡淡的松香味,色泽天然、纹理清晰、弹性和透气性强,制作婴儿床实用性强,价格相对其他材料较低,但缺点是木质较软、容易开裂、结疤多不美观。榉木质地均匀,色调柔和,淡雅的木纹色泽,在蒸汽下易弯曲,可以制作造型;密度大、强度高,制作婴儿床耐用耐磨,缺点是干燥和加工时容易开裂变形,重量偏重,制作价格较高[5]。
3.2.2 颜色
婴儿床的颜色多数以木材的自然色为主,能触摸到木材的质感,感受自然的气息,减去色漆对儿童的安全健康的危害。缺点是使用时间长木材表面容易出现开裂、倒刺问题,不宜在湿润环境下使用,木材容易滋生细菌。其次是白色,整体白色给人的感觉简洁干净,比较容易搭配多数家庭的环境。缺点是通过涂漆改变外观颜色,涂漆能使木材表面光滑平整,但一些不合格的色漆会散发有害气味,应该选择安全系数较高的环保色漆涂抹婴儿床。
表1 十大婴儿床品牌分析
3.2.3 适用阶段
婴儿床的适用年龄分为3个时间段,小型号的婴儿床是1年左右时间,针对1岁左右的婴儿使用需求。普通婴儿床是3年左右的使用时间,但由于儿童成长过程中对于家长的心理依赖比较强,使用婴儿床更多是在玩耍的时间,睡眠功能相对减弱。因此,出现了通过加长床板等方式使婴儿床变儿童床,延长使用到10岁左右。
3.2.4 尺寸
婴儿床尺寸方面。市面上部分的婴儿床尺寸内径长度在1 100mm-1 300mm之间,内径宽度在650mm-710mm之间,不加脚轮的高度在730mm-1 050mm之间。婴儿床的尺寸是儿童安全的基础条件,在制作上要求需要根据国际标准设计,例如设计两个床栏之间的间隔不可超过60mm;当床板调节到最高位置时,床铺面的上侧面与床栏的上侧面的距离至少为300mm,也不宜高于350mm;当床板调节到最低位置时,床铺面的上侧面与床栏的上侧面的距离至少为600mm[6]。设计尺寸也需要考虑家庭使用的空间,从卧室移动到客厅等其他空间时,需要经过房门,婴儿床的设计宽度应能够轻松通过房门。
通过以上调研分析,儿童家具不仅具有物质功能属性,同时也是父母和婴幼儿沟通的场所,具有精神(情感)层面的功能,具体设计原则和方法如下。
3.3.1 物质功能设计原则
这一层面的设计原则包括儿童家具的安全性、可靠性、模块化、绿色环保性等。安全性、可靠性是儿童家具最重要的,是进行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多功能性需要在设计时考虑产品使用的多样性,满足儿童身体快速成长的需求,避免频繁更换家具,造成浪费。绿色环保性主要指在选材方面考虑绿色、环保、可再生的资源,在加工、运输过程中减少成本,以便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3.2 精神功能设计原则
儿童家具的精神层面主要是指审美功能、象征功能、教育功能和愉悦功能。审美功能是家长选取儿童家具的直接因素,是对家具造型美的认知结果,也是一个本能行为的情感体验。象征功能体现在儿童家居的品牌特征、身份地位等。教育功能方面儿童家具具有规范儿童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身心智力发展的作用[7]。愉悦功能指儿童家具能够促进家长与儿童之间的情感牵连,可作为活动场所,增进情感交流,给家长、儿童带来愉悦的互动情感体验[8]。
通过对儿童家具市场的调查,以及儿童家具设计要求、可成长性设计原则和方法的探讨,设计出一款能够满足0-6岁的儿童在不同成长阶段对家具的需求而改变使用功能的可成长性婴儿床,能够满足儿童成长过程中身高、体重变化的需求,外观颜色能够迎合儿童的喜爱,延伸的功能能够满足儿童对家具使用的需求。
主要为0-3岁婴幼儿期和3-6岁学龄前期两个阶段儿童对家具的需求设计,以婴儿床为设计初始状态,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对家具的需求改变使用状态,延伸下一成长阶段对家具的使用功能[9]。在0-3岁的儿童阶段主要以婴儿床的使用状态实现儿童在家休息、玩耍的需求。在3-6岁的儿童阶段主要以桌椅组合的使用状态实现儿童游戏、收纳的需求。桌子的使用状态可根据实际情况继续使用,同时实现书桌高度的自由调节,能为不同阶段的儿童对学习需求提供用具。婴儿床通过多功能组合以可变化来实现可成长性。
方案一。创意来源于俄罗斯方块,通过摆放婴儿床部件不同的方向组合成多种使用状态。初始的状态是小型号的婴儿床,适合新生儿使用到6个月,通过增加模块使得婴儿床尺寸适合下一个阶段的儿童使用。模块之间的组合还可以变换桌子和椅子的使用功能,满足儿童对家具的使用需求,同时延长儿童家具的使用寿命。
图1 草图方案
图2 不同状态效果展示图
图3 组合方式
图4 小型号婴儿床
图6 游戏床和椅子
图7 可升降的桌子、椅子和置物架
图8 尺寸图
图9 实物图
方案二。创意来源于多层彩虹,提取彩虹多层色彩叠加的形态,把每一道颜色分离出来,重新组合。半圆的造型作为模块单体,圆的外观给人安全、舒适、自由的感觉,通过组合每一个模块单体组合成使用家具。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儿床已不再适用成长需求后,将婴儿床拆分,作为单体使用,能够给儿童与家具一种游戏互动,成为儿童成长中玩乐的伙伴。组合单体可以成为储物架状态,放置固定在一处,可以培养儿童整理存放物品。
方案三。设计灵感来源于象征着爱之意的心型,传达出一种情感,同时象征着儿童的生长,向着未知领域去探索的心(图1)。
经评估,最终选择了方案三。通过可持续设计的方法和模块化设计,来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通过积木模块组合的形式,延伸多种使用功能,在不同功能的互换下满足不同成长阶段儿童对家具的使用需求,实现了从出生前就准备好跟随儿童一起成长。
通过心的外观形式与儿童心智成长发育产生牵绊的情感,同时也表达出用心在陪伴儿童成长的寓意。在结构上同样是以模块组合成型,组合的形式是模型组合对称,能够在同一成长阶段下有两种不同的使用状态,有小型号的婴儿床和可放置物品的置物架、整体婴儿床、儿童小床、椅子和桌子的使用形态满足儿童不同阶段对家具使用的需求,方案展示如下(图2、图3,设计者梁云)。
(1)第一种使用状态:小型号婴儿床(图4),适用于新生儿用至6个月左右的时间,在这阶段的婴儿对于婴儿床的使用需求主要是睡眠、休息,置物架的使用功能是方便家长照顾儿童的日常生活需求,放置一些儿童日常所需的物品。小型号的婴儿床便于家长移动照看儿童,将床板调为最高档位,床铺面距离床栏上缘面为300mm,便于家长抱起放下儿童,减少家长低弯腰动作带来的不便。
第二种使用状态:普通婴儿床(图5),适用于0-3岁时期的儿童使用,在这阶段的儿童除了满足睡眠、休息的需求,还有玩耍、游戏的需求,将床板调节为第三档位,床铺面距离床栏上缘面为500mm,高于儿童站立,防止儿童爬行摔倒的危险行为。
第三种使用状态:游戏床和椅子(图6)。在普通婴儿床的基础下,将床栏部分拆下,再组合成凳子的状态使用。游戏床可放置最低档位,方便儿童上下床。椅子高度可以自由调节,根据需求调节合适的高度。
第四种使用状态:可升降的桌子、椅子和置物架(图7)。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在生理发育方面,整体尺寸的不变限制儿童继续使用婴儿床,通过转换模块获得新功能的家具以便继续使用,在3-6岁阶段的儿童开始萌发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意识,把整体解构拆分,组合成为桌子、椅子和置物架的形式,提供儿童学习、看书的场所,培养儿童收纳整理物品的良好习惯。桌子台面的高度可以自由调节,适合儿童使用。
婴儿床床体表面需要打磨光滑,避免倒刺刮伤儿童;床体是木板之间埋榫条拼板成型,围栏的木条以榫接固定位置;心型黑胡桃木拼接在床头板等床体上。
在人机工程学的基础上,本设计案例进行了模型设计制作,以验证本产品的可行性(图8、图9)。
可成长型设计的儿童家具在市场上是比较缺乏的,同时也有很多探究的可能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物质条件丰富,在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下,对儿童家具的需求也会随着增加。将可持续设计理念运用在婴儿床的设计中,能够满足儿童在不同成长阶段生理和心理对于家具的使用需求,促进儿童身心发育、健康成长。运用可持续设计思维进行可成长型儿童家具设计既能为家庭生活带来便利,也更加符合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