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第一份《世界听力报告》。报告指出,目前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听力受损,听力损失影响全球超过15亿人。
听力受损同视力受损一样,危害巨大 增加安全风险。听力损失者的听觉敏感度降低,往往无法通过行车声、鸣笛声、警报声等来感知、判断周围环境,难以及时远离潜在危险,因此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等意外。
损害大脑健康。研究显示,与听力正常者相比,听力损失者每年会丧失更多脑部细胞,大脑负责处理声音及语音的区域萎缩得尤其明显。
造成社交隔离。听觉损失不仅是身体能力的损失,还意味着社交沟通障碍的增加,会引发隔离感、社交退缩和沮丧等负面情绪,人因此变得越来越封闭,心理疾病随之而来。
影响成长发育。对于正处于听觉发育期的儿童来说,如果没有足够的听觉刺激,不仅会造成语言发展缓慢,影响吐字清晰度,还會间接对学习、认知能力、心理等产生一定影响。
是谁偷走了你的听力 日常生活中,要警惕这些伤听力的事情:长时间戴耳机。在嘈杂的环境中,人们会不自觉地将耳机音量调高,近距离、长期、过量的刺激会使听毛细胞受损,导致耳朵疼痛、耳鸣、重听甚至听力下降。更为严重的是,听毛细胞的数量是固定的,一旦细胞死亡,听力损害将是永久性的。欧盟的一项调查报告称,耳机声音超过85分贝,时长超过30分钟,就可能引起暂时性听力下降;如果耳机音量超过89分贝,每天使用超过1小时,持续5年就可能永久丧失听力。
常去KTV、夜店。嘈杂环境中的噪音很大,KTV、酒吧等背景噪音更可高达110分贝,完全可以短时间“偷走”听力。因此,去夜总会、迪厅、酒吧、体育赛事等嘈杂场所时,“间歇式”离开能让听觉器官得到短暂的休息,有助减少接触噪声的总时长。
楼层住得高。地面嘈杂,有“拔音”的效果,导致高层室内噪音也较大,应减少开窗或常备防噪耳塞。
开车时开窗。开车(车速较快)时,风噪声可能会超过100分贝,这对听力损伤很大。大声鸣笛、车内大音量听歌等,同样会对耳朵造成伤害。
除了以上问题,中耳炎、中耳积水、慢性中耳炎、耳毒性药物、长期在噪音环境中工作等也会影响听力。
(《十堰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