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

2021-03-25 04:35
全国新书目 2021年2期
关键词:特色世界经济

从1949年到2019年,我国社会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由一个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一跃成为全球经济总量第二的经济大国,中国社会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7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道路,经历了多阶段的探索历程,不断积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拓了一条民族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70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尽管中间经历了一些挫折和磨炼,但无论是在思想理论领域,还是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70年的探索和发展,最伟大的成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坚定了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增强了中国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是在我们经过70年的艰难探索和反复实践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指导下,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受到重大挫折的艰难环境中形成的,是在不断进行理论探讨和创新中,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出发,根植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首先肯定“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同时也认识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经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商品和货币,存在价格和市场。这一理论还认为,事物总是在变化和发展的,目前我们改革的目标是不断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不断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理论也认识到,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的总任务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70年中国发展最显著的成就就是社会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功。1952—2018年,我国GDP保持了年平均8.4%的实际增长率,66年时间实际GDP增长了171倍。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在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不曾出现过这么长时间的高速增长。长期的高速经济增长使得国家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们生活日益富裕,社會各方面都得到了显著发展。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GDP总量排名由1960年的世界第6位上升到现在的全球第2位;按照当年汇率计算,我国GDP全球占比由1950年的4.5%上升到2018年的15.9%。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大量减少。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按照1978年国家贫困标准,中国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7年0.15亿人;按照2010年国家贫困标准,中国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7.7亿人减少到2018年0.166亿人,贫困发生率从97.5%降到1.7%。人均消费水平从1952年的80元提高到2017年的22904元,以1952年不变价格计算约为3168元,人均消费实际年平均增长率达到5.73%。中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78年的67.7%和57.5%下降到2018年的27.7%和30.1%,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4%。居民消费结构已经由改革初期的解决温饱水平转变为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已经从解决吃穿问题转变为注重个性追求和享受多层次消费。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加深,工业产值在GDP中的占比由1952年的17.6%提高到2018年的33.9%,第一产业产值GDP占比由50.5%下降到7.2%,第三产业产值GDP占比由28.7%提高到52.2%。农村人口占比由1952年的89.4%下降到40.4%。70年来科技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原子弹、氢弹早已试验成功,火箭、卫星早已升空,中国也已经成为第三个成功登上月球的国家,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大国。2018年中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位居世界第一位,并且已经连续8年第一;2018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和科学引文索引论文都位居世界第二位。居民健康状况和教育水平显著上升。中国人均寿命由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左右提高到2018的77岁,人均受教育年限由1950的1.61年提高到2016年的9.07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体育大国和强国,曾成功举办奥运会等各项世界体育大赛,近十多年来也一直是奥运会金牌获奖数第二的国家。

70年来中国发展最令中国人民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是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中国人民成功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中国的世界大国地位逐渐恢复和强化,对世界的影响日益扩大和加深。中国恢复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是世界上第三个也是仅有的三个登上月球的国家之一;中国已经是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第三大股东,其份额分别为4.42%和6.39%。中国在全球的经济地位和作用也日益提高,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地位举足轻重。中国经过4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从一个自给自足的孤立封闭型经济逐步转变为全面参与全球竞争发展的开放型经济,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上升,197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3.1%,2016年这一贡献率达到31.5%。中国曾在1998年和2008年两次成功地阻止了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加深,为全球经济的平稳发展起着重要的稳定器作用。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2019年发布的数据,2018年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其进出口贸易占全球贸易比重为11.8%,全球排名第一;其中出口总额占全球出口之比为13.2%,排名第一,进口总额占全球进口之比为10.8%,排名第二。

张晖明

现任复旦大学经济学系主任,重点研究政治经济学、企业与产业经济学、国有资产管理等领域。

王弟海

现任复旦大学经济学系副主任,兼任《世界经济文汇》副主编。重点研究宏观经济学、健康经济学、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等领域。

猜你喜欢
特色世界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经济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