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2021-03-25 19:55:15陈松林陈质晶
关键词:道路特色理论

陈松林 陈质晶

(1.长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2.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机电与信息工程系,湖北 荆州 43402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1](P22)中国道路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鲜明特征和独特优势的现代化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与现代中国发展实际有机结合的成功实践范式、理论范式、制度范式和文化范式,它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构成的“四位一体”的有机整体。中国道路指引现代中国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只有坚持中国道路,才能正确把握国家发展方向,激发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汇集调动全体人民力量,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创造必要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艰难寻梦:中国道路锚定了近代以来振兴中华的必经路线和根本方向

中国道路集中代表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走向和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道路的自觉选择。一个民族选择什么发展道路,一个国家施行什么社会制度,一个政党信奉什么指导思想,一国人民秉持什么文化精神,从根本上说,取决于这条道路、这个制度、这种思想、这脉文化能否在长期历史活动中最终解决这个民族、这个国家、这个政党和这国人民追求国泰民安,过上美好生活所面临的历史任务,能否实现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执政党所率领的广大群众所怀揣的民族兴旺、国家繁荣、人民安康的伟大梦想。实践证明,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为核心内容的中国道路,正是现代中国从根本上彻底扭转国家和人民的悲惨命运,成功解决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发展问题的唯一正确道路。

中国道路萌发于近代中国对国家出路的艰难探索,源起于中国人民为振兴中华而进行的英勇抗争。曾经创造了举世无双的辉煌文明和独具特色的璀璨文化的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后遭受了西方列强一次又一次疯狂侵略、霸凌掠夺和野蛮屠戮,而中国反动的统治阶级却一味地昏庸腐败,抱残守缺和压榨百姓,最终导致国家民族陷入内忧不断,外患频仍,四分五裂,长夜漫漫的至暗时刻,中国人民陷入家园破碎、民生凋敝、人口失散、前路茫茫的苦难境况。振兴中华,由此成为近代中国的时代之声。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使中国人民在世人面前站立起来,由此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第一个历史任务。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工业化、现代化,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富裕起来,由此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第二个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P36)为了寻求振兴中华的方向和道路,许多志士仁人进行了可歌可泣的艰苦尝试,无数中华儿女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抗争。但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多次的尝试和抗争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艰难国运。

在振兴中华的寻梦旅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党自成立起,就以谋求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为初心,以服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为宗旨,义无反顾地肩负起造福人民和振兴国家的历史使命。在科学社会主义指导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不断推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向前发展。首先,通过夺取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建立了新中国,在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基础上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国家的伟大飞跃。其次,通过和平改造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新制度而实现了中华民族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根本扭转了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不断向下沉沦的深重危机和近代中国日益衰弱挫败的悲催命运,促使中国迈上了持续进步发展、不断走向繁荣的光明大道。再次,通过不断夺取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胜利,坚决破除阻碍国家发展和民族兴旺的一切思想牢笼和体制障碍,在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国速度的基础上,促使中国大踏步地赶上了现代化的时代潮流,创造了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大国撇开资本主义道路而走上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中国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从根本上打破和摆脱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霸权遏制,彻底改变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启了现代中国在科学社会主义光辉旗帜下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航程。

中国道路,从本质上讲,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其主要内涵是,在党的全面领导下,走自己的路,完善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国人民共同富裕,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条道路,立足现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逻辑的辩证统一和有机结合。它既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坚决反对各种偏离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改旗易帜企图,又汲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坚决抵制脱离中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国情、生搬硬套现成本本和照抄照搬别国模式的封闭僵化倾向;既立足于中国自己的创造,形成中国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又依据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捍卫并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原则;既遵从中国自身的宝贵经验,尊重中国人民的集体智慧,又深化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拓展社会主义的实践方案。总之,它一方面强调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社会主义性质这一本质和核心所在,另一方面它又强调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特色这一优势和关键所在,实现了中国现代化路径、民族振兴梦想和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有机统一,是真正植根中国实践,反映人民意愿,适应时代潮流,促进中国发展,推动世界进步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

因此,中国道路既是立足历史经验和人民实践的现代化发展路线,又是指引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的社会主义思想旗帜。坚持和发展中国道路,是现代中国跨入全面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进而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宝贵历史经验、必经发展路线和根本奋斗方向。

二、勇于筑梦:中国道路破解了现代中国快速崛起的理论疑难和实践疑虑

习近平强调:“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P56)要实现这些目标,首要任务就是促进中国快速崛起。中国道路秉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守正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巨大的政治胆识和非凡的理论勇气,实现了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为推动中国快速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基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中国道路既在理论上创造性地回应和解答了怎样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工人阶级执政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疑难,又在实践上创造性地澄清和破解了怎样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工人阶级执政党、怎样实现科学发展、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实践疑虑。这些疑难和疑虑,先后成为党和人民推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主要困扰和疑惑,先后成为阻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推进的重大阻力和障碍,构成了坚持中国道路,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力推动民族复兴必须着重解决的基本问题。

第一,在现代中国场景下,怎样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怎样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道路、筑梦中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问题。在长期奋斗中,中国人民深深懂得: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的执著信仰,是党和人民的理论立场和精神支柱,是中国道路的思想灵魂和政治品格。马克思主义鞭辟入里的世界观和透彻澄明的方法论、坚定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鲜明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践观点和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等基本思想,科学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辩证运动、不断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和有效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中国快速崛起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在新的场景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必然要求以严谨科学、开放发展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紧密结合现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历史条件,不断总结中国人民波澜壮阔的奋斗实践和气吞山河的改革历程所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把握当今时代变革提供的新的历史机遇,有力推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永葆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魅力和创造活力。

第二,在社会主义改革这场新的伟大革命中,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开创中国道路、推进中国快速崛起面临的首要问题、核心问题。近40多年来,党带领亿万人民紧紧围绕这个问题,持续进行了以改革开放为鲜明特征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提出了一系列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战略新思想新观点。主要包括:无论革命和建设,都必须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道路的一大特色和优势,是党和人民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大创新;民主法治是中国道路的生命,没有民主法治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和中国道路的重要特征;社会和谐、公平正义是中国道路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中国道路的重要内容;党的领导是中国道路最本质的特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道路的根本目的;等等。这些新战略新思想新观点,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又依据新的条件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新路,系统回答了事关中国道路全局的首要的核心问题,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标志着党和人民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理论上的成熟和行动上的自觉。

第三,在新的执政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工人阶级执政党、怎样建设工人阶级执政党?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道路、筑梦中国的关键问题。事实证明,完成民族复兴大业,关键在党,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打铁还需自身硬,党要全面领导民族复兴大业,关键要搞好自身建设,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不断提高管党治党效能,这是关乎中国道路全局的领导力量问题。为此,我们党始终坚持运用党的建设这一关键法宝,确保了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始终保持作为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政治底色,始终担当作为时代先锋、人民靠山、民族脊梁的历史大任,始终发挥统御全局、砥柱中流、团结各方的坚强领导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忠实代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总要求和总目标。这就要坚持推进伟大事业同伟大工程紧密结合,大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不断增强党拒腐防变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坚持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确保把党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确保党始终走在引领时代变革的前列,始终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始终成为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些新要求新目标新思想,极大地深化了对党的自身建设规律及其执政规律的理性认识,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科学的执政党建设理论,永葆了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浩然正气、昂扬锐气和蓬勃朝气。

第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科学发展?这是关乎坚持中国道路、筑梦中国的发展大计、发展方略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党和人民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发展这个永恒的第一要务,先后提出和不断完善了促进现代中国发展的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主要是:坚持服务人民的发展宗旨,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立场,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发展目的;坚持依靠人民力量推动发展,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在人民实践的基础上向纵深发展;坚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根本发展任务,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实现共享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根据时代主题和基本国情,正确把握国际国内的发展机遇,确立和实施党和国家的发展路线、发展纲领和发展方略;根据经济社会的客观实际,先后制定实施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用“两个十五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发展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统筹兼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着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点调整经济结构、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发展方针等等。这些发展思想、发展战略和发展要求系统回答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立场、目的、任务、动力、理念、方式、布局等问题,极大地深化了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理论,有力保证了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发展。

第五,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人民坚持实干兴邦、守正创新,着力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际问题为中心,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机统一,在全民族中不断凝聚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大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系统解答了新时代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的目标、任务、布局、方式、动力、步骤、条件和保障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并根据新的实践对深化改革开放、依法治国理政、从严管党治党等各方面工作作出了顶层性的理论阐释和创新性的政策指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这一重大思想的精神实质,“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是这一重大思想的核心内容。“八个明确”重点从指导思想上总体概括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十四个坚持”着重从治国理政的实践方略上集中回答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有机融合,构成了一个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思想体系,集中体现了对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拓展和升华,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确立了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敢于追梦:中国道路擘画了新时代中国走向强盛的前进征程和战略任务

中国道路发扬革故鼎新、攻坚克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彻底革命精神,通过持续不断地推进全面改革,创造了在新时代把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机遇。中国改革的成功和中国道路的开辟,推动中国综合国力进入了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得到了巨大跃升,带来整个民族精神面貌蓬勃焕发、全体人民信心极大提振,推动中国人民昂首跨入了举国同心奋力追求实现强国梦想的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在国际国内新的社会变革中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是在精准脱贫迈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石上奋力建成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在站起来、富起来的基础上走向强起来,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奋力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为人类世界谋和平的进程中奋力实现中华复兴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在追求自身梦想成真、人生出彩的同时,奋力为国家、为民族建功立业的时代。迈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3] (P15)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比国际上任何政党都更有雄心、更有壮志领导各族群众决胜新时代,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有底气、更有能力沿着中国道路追梦新时代,中华民族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更有信心、更有定力怀揣伟大梦想建功新时代。

中国道路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转换,提出了新时代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的发展战略,开启了中国日益走向强盛的新征程。只有紧紧围绕解决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坚持中国道路,深化全面改革,推动现代治理,促进科学发展,才能建功新时代。第一,必须准确研判主要矛盾的实质。一方面,中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不断增长的需要和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之间的矛盾已经上升为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另一方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已经成为制约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合理诉求的主要因素,成为了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二,必须抓住重点破解主要矛盾。这就要主动适应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广泛发展的客观趋势,在奋力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基础上,重点破解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努力增强发展的创新动能、协调能力、绿色含量、开放水平和共享力度,大力提升发展的科学水准、内在质量和综合效益。第三,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这就要努力聚焦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不断增长的客观要求,更好地满足人民在民生保障、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卫生健康、社会安全、生活环境等方面不断增长的迫切需要,更好地推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富足和人的全面发展。第四,必须围绕强国目标精准发力。党的十九大瞄准强国目标,制定了新时代的发展战略:到2021年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此基础上,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这一发展战略,规划了建成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战略方针和战略措施,为追梦新时代提供了战略安排。

中国道路赋予了党和人民在新时代的庄严使命和崇高追求。第一,必须以伟大梦想凝聚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实现中国梦,力量源泉在人民群众,因为它本身就是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民族情怀、国家情怀、人民情怀和天下情怀有机统一的共同理想和美好夙愿。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中国人民自身的智慧和力量书写民族复兴的壮丽篇章。第二,必须以伟大斗争激励全体人民的奋斗精神。面对世界格局百年未有之重大变局,在民族复兴进程中,挑战和风险如影随形,阻力和困难非比寻常,矛盾和斗争不可回避。我们必须从民族复兴大业全局出发,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尤其必须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敢于并善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以斗争谋发展,以斗争求复兴,不断夺取斗争新胜利。第三,必须以伟大工程锻造领航复兴之路的先锋脊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民族复兴,既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抉择,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路线纲领,是党和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离开党的全面领导和人民大众的团结奋斗,民族复兴必然陷入空想。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更加坚定地贯彻执行全面从严治党方略,切实提高党在政治上的领导力、在思想上的引领力、在群众中的组织力、在社会上的号召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党的先进性本色和纯洁性底色,才能永葆党的旺盛生命力和蓬勃战斗力。第四,必须以伟大事业指引实现中国梦的征程航路。没有正义的事业和正确的道路,再美好的愿望、再伟大的梦境,都不能如愿以偿。实现中国梦,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由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四位一体”有机构成的伟大事业。事实证明,只有敢于追梦的中国道路,才是从根本上发展中国、稳定中国、强盛中国和复兴中国的康庄大道、人间正道。

四、善于逐梦:中国道路展现了中华腾飞于世界舞台的鲜明特质和独特优势

习近平指出:“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4](P76)中国道路立足中国现实国情和历史传统,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宽广视野,把中国现代化放置于全球化发展的国际舞台和全球治理变革的时代潮流之中,开创了一条既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道路,也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中国自己的现代化路径。在与世界各国合作博弈、竞相追逐的长期探索中,中国道路形成了自身鲜明的实践特质、理论特质、民族特质和时代特质,展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腾飞于国际舞台的显著优势和光明前景。

第一,中国道路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实践,尊重人民群众首创智慧,勇于推动创新实践,及时总结实践真知,具有鲜明实践特质和实践创造优势。这突出表现为,它成功开创了一条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现代中国经过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独立自主地走向国际舞台,“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3](P11)的发展道路。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艰难曲折作出的生死攸关的关键抉择。近40多年以来,中国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通过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走出了一条社会主义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中国国民经济实现了连续40年高速或中高速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稳步攀升,赢得了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经验”的普遍赞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3](P10)只有不断拓展中国道路的改革实践,继续丰富中国道路的实践特质,才能不断开辟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历史舞台的崭新局面。

第二,中国道路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关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乎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独立创立并不断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质和理论创新优势。这突出表现为,它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飞跃。依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体而生动的实践,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和实践经验,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走自己的路建设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实现科学发展,以及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道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理论。坚持中国道路,就要进一步围绕这些基本问题,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不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道路的理论特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理论武装、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第三,中国道路立足中华文化沃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坚定地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安全和发展权益,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及其发展的机遇和条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质和文化精神优势。这突出表现为,中国道路既同世界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脉相承,又和中华文明传统血脉相连,既大胆吸收世界各国成功经验,又善于总结本民族人民群众的创造成果。从历史文化的视角看,中国特色亦即民族文化特质,它集中体现为中华民族自身的优秀文化精神和核心价值追求。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凝聚而成的中华文化基因,散发着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创造性地转化为现代中国的红色文化和彻底革命精神,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又创新性地发展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所有这些民族文化特质,共同构成了亿万中华儿女共有的民族性格和精神家园。坚持中国道路,就要坚持民族化与国际化的有机统一,坚持中国经验与世界文明的相互借鉴,尤其要坚持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坚持中华民族发展同社会主义发展的有机统一,坚持推进民族复兴大业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

第四,中国道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积极进步的有益成果,始终与当代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断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质和开放发展优势。这突出表现为,它是一个立足时代进步、经受实践检验的发展道路。中国道路之所以总是能够在复杂变幻、充满挑战的国际环境中抓住机遇阔步前进,并且能够不断创新发展、行稳致远,是因为它总是紧贴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追逐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总是发出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充满时代气息的中国声音,总是传播吸纳各国文明精华的代表时代精神的中国故事。从根本上说,中国道路正是党带领人民经过近百年的奋斗,逐步积累、创造而形成的顺应时代之变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思想理论、制度体制和文化精神的有机统一,它是党和人民在不断应对世界发展大势的进程中独立创造的一个自主发展的实践范式、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革故鼎新的制度范式和开放包容的文化样式,集中体现了时代精神、人民愿望、民族志向和国家情怀的有机统一,因此,它是中国立足世界舞台,引领时代进步,放逐复兴梦想,实现中华腾飞的根本道路。

五、奋力圆梦:中国道路铸就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仰和恒久定力

中国道路坚定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已然成为党和人民勠力同心,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圆梦中华复兴的坚定信仰和恒久定力。

中国道路的道路自信,缘起于近100年来党领导人民顽强奋斗、奋力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一直致力于寻求救亡图存、富强民主的道路,从以美为师到以俄为师,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最终让中国摆脱了一百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迎来了国家的独立自主,迎来了人民的当家作主。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在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历经曲折和坎坷,但始终一路奋力开拓前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今天,中华民族已经从站起来走向富起来,并逐渐迈步走向强起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解决温饱、达到小康,走向实现全面小康;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民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并进入世界前列。这些成就的取得,成为我们坚定不移地发展和完善中国道路、坚定不移地遵循“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基础、牢固夙愿和坚强信念。坚定道路自信,就要坚定全体人民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认同和道路自觉。

中国道路的理论自信,源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尤其是在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和不断发展。始终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增强理论自觉,坚持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指导实践、推进事业,既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经验,也是中国道路的政治优势。长期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和科学方法,紧紧围绕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吸取群众智慧,自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创新成果,不仅科学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国家,如何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而夺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的一系列问题,而且科学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坚持和发展中国道路提供了科学理论支撑。坚定理论自信,就要保持政治定力,发扬理论勇气,增强理论自觉,勇于创新理论,善于运用理论,努力开拓理论发展新境界,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和强大思想武装。

中国道路的制度自信,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经过持续不断的改革创新,逐步得到了发展完善,越来越显示出显著的制度优势和战略定力。中国道路开拓了社会主义制度文明的新境界,先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的一系列制度成果。这不仅为党和人民有力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之治、现代法治和文明善治,有效维护社会稳定、经济腾飞、民族团结和人民权益提供了制度保障,而且必将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对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的巨大制度成果。近40多年来,在坚定推进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创新发展的进程中,党和人民坚定不移地把体制改革、制度建设作为促进发展的重要抓手,自始至终地以改革体制、创新制度作为治国理政的重点任务,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治理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领导体制等各方面的全面改革实践和系统制度创新,在坚持深化全面改革,不断发展和完善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政府治理、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保障民生、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军队建设、国家统一、外交政策、权力监督等各个领域的体制机制中,先后形成了一整套相互衔接、系统配套、功能齐备的制度体系,从而构建起了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基本目标、以各方面各领域的基本制度、具体制度和重要制度有机统一为主要内容的中国道路的制度格局。目前,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严峻挑战下开启中国道路的新时代,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制度自信和制度自觉,积极主动地推进中国之治的制度创新,与时俱进地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具有“中国之制”鲜明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不断提高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

中国道路的文化自信,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历史文脉的自觉传承,对于人民大众革命文化及其红色基因的大力弘扬,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及其核心价值的积极践行。

猜你喜欢
道路特色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0
道听途说
特色种植促增收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青年歌声(2020年12期)2020-12-23 06:30:00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中医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