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中小企业在国家融资和福建省相关政策扶持之下对人才的需求比较大,尤其是本科以上具有普通知识的同时又掌握专业知识且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网络人才的缺口更大。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指在一定的理论规范指导下,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其任务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的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知识应用于实践。而应用型网络人才在适合这一界定的情况下,又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那就是能够在互联网信息世界快速应用网络知识和技能解决企业问题。这类人才有本科底蕴,实践能力比一般本科生强,是目前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泉州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相比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劣势,最明显的是表现在吸引优秀人才方面,究其原因是:
(一)家族式企业的管理思维影响着泉州大部分的中小企业的人才吸纳方式。在家族式企业中,一般来说企业中的重要岗位被家族成员所把持,家族以外的人想要在企业中占有一席之地虽有可能,但想进一步晋升却困难重重,企业员工,尤其是优秀员工的流失是必然的。
(二)稳定性上的欠缺是中小型企业的普遍现象,泉州中小企业也不例外,其特点是外界环境对企业运营影响较大,抗压能力明显不如大企业,这种不稳定性会让企业员工感觉到不安全,可能会一有机会便辞职,去稳定性较好的组织。
(三)泉州中小企业虽然上有国家下有福建省的融资政策支持,但就其整体来讲资金仍不及大企业浑厚,在薪酬等难吸引人才,除非企业好的发展情景,能让人才看到未来发展的希望。
(四)大部分泉州中小企业在应对市场动荡时缺乏长远战略规划,而是更接近走一步看一步的情况,在应对市场风险时虽反应迅速,但没有一个完整的长远规划,尤其是企业所需人才没有一个长远规划,会使得企业的发展受限。
但泉州中小企业并非没有优势,比如说企业运营机制灵活、对环境的反应速度快、有从小到壮大的潜力等,这些优势成为吸引人才的关键。
应用型网络人才的需要和培养归根结底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党中央在深入观察和分析了互联网发展过程之后,深刻地认识到“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我国正处在这个大潮之中,受到的影响越来越深。”这就明确表明了互联网时代及高校在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要适应企业及国家对网络人才的需要,而企业想要获得需要的网络人才最适宜最稳定的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和高校长期合作。
如此一来就形成了由国家政策引导,高校和企业互相合作拉动的应用型网络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网络人才的模式
从图1培养模式可知,企业需要的应用型网络人才可向高校定制。高校根据企业需要制定培养方案培养学生。学生对培养方案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进行反馈,并在在校期间去企业实习。企业通过对人才的使用把评价反馈给高校,高校据企业和学生的双重反馈完善培养方案。如此循环下去,企业得到所需人才,高校以此为试点辐射到其他专业院系,慢慢转型为应用型高校,学生的就业率得到提升。高校如何根据企业需要培养应用型网络人才成为此模型中的重点。
高校不仅要提供学习环境及知识传授,就目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对应用型网络人才需要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更应该鼓励高校向应用型快速转变,而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是最快速高效的方式。当然,这种方式并不是一种流水线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是一种有特定目标,针对特定行业或企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和企业相关联的前提下针对式地培养人才。
(一)完善高校的课程标准及教学模式
借鉴高等职业教育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来完善高校的毕业标准,把高校的毕业论文和企业实践结合起来,打造一批能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的大学毕业生,增强学生把理论转变为实际效益的综合能力,使专业设置与泉州中小企业对应用型网络人才的需求对口、学生所学的课程内容与企业或行业标准对口、教学过程与企业运营过程对接的要求,完善高校课程设置标准;教师的教学标准和泉州中小企业的应用标准相结合,专业教学和课程及实训基础标准和泉州中小企业要求相适应。
企业可以通过和高校合作进行应用型网络人才定制,高校可以通过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专业性培养,改善改良课程体系,引进企业的高级人才作为指定课程的外聘教师。高校也可以把象牙塔里的教师派驻到企业中去深入了解企业的动作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经营发展理念等和企业相关的信息,经过实地的经历和调查会增强教师自身的授课能力,为进一步培养“理论+实践”双优的学生做好准备。
(二)向学生提供职业证书培训
高校给学生提供相关职业证书培训的课程,争取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获得国家认可、企业所需的资格证书,甚至对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表现十分优秀的学生评定技术初级职称、技能等级认同等,而这些技术职称的评定和技能等级的认同在在校生毕业之后同当地的落户政策挂钩,给予应用型网络人才最大程度上的优惠、扶持,以达到最大程度上留住优秀人才的目的,以减少企业和学生各自的时间,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和企业吸纳人才的渠道快速性。
(三)赋予有实际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网络创新人才更大的相关权力
应用型网络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应用型高校的转型,而想让高校成为合格的应用型高校,就是给那些有实际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网络创新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企业所需技术如何设计路线的决定权。真正切实地把知识型人才的待遇提上去,以知识为价值导向进行分配,提高高校科研人员的技术成果向应用、实用转化过程中的收益分配比例,提高他们在整个社会的地位,使他们切实地感受到由于自身技术的因素而获得的社会尊重、社会认同及社会性收益。
(四)主动响应中小企业需求,培养应用型网络人才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测算,预计到2025年,5G将直接创造超过300万个就业岗位,而这些岗位的应用型网络人才培养刻不容缓。中国海峡人才网发布的一季度福建省人才市场行情分析报告的数据同时也显示,5G相关人才需求,需求最多的是“通讯/网络设备”,占比约37.8%,相对应的专业就是通讯工程相关专业;其次软件工程等计算机相关专业,占比21.3%。这两类专业目前是5G人才的主要来源。在学历要求方面,本科以上学历一般是用人单位的最低要求,其中个别技术岗位甚至要求硕士、博士。高校可根据需要设置相关的专业或者增添相关的课程来应对即将到来的人才需求浪潮。
(一)设置专项和高校合作的资金
在与高校合作的过程中各项费用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对企业内部人员来说,与高校来往时的交通费,食宿费等都是日常所需,费用相对来还不算太高。根据企业所需、与高校合作办理的各项比赛是一项比较大的支出,这类比赛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而且通过比赛也可使企业发现具有创新智慧的学生,对这些学生及时的接触和吸纳可以为和高校有合作的泉州中小企业储备网络人才。
(二)和高校配合以企业实习代替理论课程
这里所说的代替理论课程并不是指所有的课程,而是和企业运营相关的课程,比如说某个和高校有合作的中小企业本身是电子软件类企业,那么非必修课类的计算机类课程可通过课程置换的形式使学生即有了实习的时间,又能拿到相应的学分,理论联系实践,实践为理论服务,这需要企业和高校一起设置相关课程和安排学生进行企业实习。
课程能够以实习的形式进行置换学分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完全抛开专业去企业实习,而是在实习之前需要企业派驻相关人员对学生进行短暂的授课,使学生了解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方针、企业历史、岗位信息等基本信息,然后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实习过程也是企业对学生进行甄选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适合企业工作的学生则尽量留其在企业,如果不适合则果断送还给学校。这个阶段是以高校课程设置为媒介,学生实习为终端,企业吸纳为结果,被培养的学生和中小企业之间的双向选择过程。
(三)设置职业通道留住优秀网络人才
与高校合作获取人才仅仅是校企合作的第一步,最重要的是在学生进入企业之后,企业如何留住其中的优秀学生。关键之一便是设置职业通道,让学生能明确自身在企业的发展轨迹,这就需要中小企业克服本身家族式的用人特征,“任人唯贤”而非“任人唯亲”,让真正适合的人才坐在真正合适他的位置上是中小企业长久需要做的事。
信息化的发展让应用型网络人才成为了社会急需的一个群体,如何培养和留住这些人才是泉州中小企业在由传统企业向网络化、信息化转型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和相关高校合作不仅能节约招聘人才的成本,而且还能和高校建立长久的网络人才培养机制,保证泉州中小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应用型网络人才的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