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Omed 训练干预脑梗死早期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2021-03-25 09:54孙晓龙惠琳娜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患侧肢体脑梗死

曹 辉,袁 华,孙晓龙,惠琳娜,董 晨

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占脑卒中70%以上[1]。近年来,我国脑血管患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其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给病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脑梗死后致使锥体束受损,导致中枢性瘫痪,从而使人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可见某一侧肢体肌力减退、运动功能障碍[2]。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极大地降低了病人生活质量,如何有效促使脑梗死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是康复医学目前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3]。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方法很多,有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MOTOmed 训练、针灸传统方法治疗等,其治疗效果各有所长。近年来,MOTOmed 训练作为一类全新的康复设备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运动功能的康复治疗[4],其包含多种训练模式,且能够实时反馈训练数据和修正训练强度、频率,最大限度提升肢体功能与协调性[5]。但国内外关于MOTOmed 训练对早期脑梗死病人肢体运动功能影响的报道偏少,本研究采用MOTOmed 训练干预早期脑梗死病人肢体功能障碍,观察其对病人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 年6 月—2019 年6 月我院康复理疗科收治的74 例早期脑梗死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我国1995 年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制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6],并经颅脑CT 或磁共振成像(MRI)证实。入选标准:①影像学检查提示为首次发病,病程≤30 d;②生命体征稳定,存在一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8 分,意识清楚,查体合作;④能够参与MOTOmed 运动系统训练。排除标准:①既往脑出血、脑肿瘤、脑外伤或其他脑部病变;②老年性痴呆或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视觉障碍;③严重心、肾、肺等重要器官疾病;④过敏体质;⑤下肢关节有疼痛或关节障碍、肌肉有挛缩;⑥不能按治疗方案完成全程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MOTOmed 组。对照组37例,男20 例,女17 例;年龄45~76(57.39±6.48)岁;病程10~24(16.74±2.09)d;左侧偏瘫19 例,右侧偏瘫18 例。MOTOmed 组37 例,男18 例,女19 例;年龄45~78(58.02±6.54)岁;病程10~27(16.96±2.14)d;左侧偏瘫17 例,右侧偏瘫20 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偏瘫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病人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病人入院后均接受神经内科综合治疗,包括早期予脑保护剂、抗血小板治疗、改善脑循环、控制血糖及血压、防治并发症等。对照组予常规康复治疗,以神经促通技术、运动再学习疗法为主,具体方法包括本体感觉和皮肤感觉刺激、站立、步行训练、上下台阶训练等,同时辅以针灸、神经肌肉电刺激等疗法,每次40 min,每日1 次,治疗8 周。MOTOmed 组采用MOTO med letto 2 和viva 2 系统运动器械,根据偏瘫程度不同给予以下3 种训练模式:①电机带动四肢被动运动;②电机协助下,主动循环训练;③抗阻主动运动训练。训练方法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让病人仰卧于床上,被动MOTOmed 训练,向前做下肢环转运动,每周连续训练6 d,然后休息1 d。训练2~4 周病情好转后再行坐位下肢MOTOmed 训练,同时做上肢向前环运动,训练2~4 周。两组治疗期间均由专业康复治疗师对病人进行综合的康复锻炼和指导。

1.3 观察指标

1.3.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卒中量表(NIHSS)评估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标准:NIHSS 评分<7 分为轻型,NIHSS 评分7~14 分为中型,NIHSS 评分>14 分为重型[7]。

1.3.2 肢体运动功能 应用简式Fugl-Meyer 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8]评估,从上下肢屈伸肌协同运动、反射、协调能力、运动速度等方面评价,满分100 分,分值越高提示肢体运动功能越佳。

1.3.3 步行能力 应用Holden 步行功能(FAC)分级,分为0~5 级,分别计0~5 分,分数越高,步行能力越好[9]。

1.3.4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应用Barthel 指数(BI)[10]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从大小便控制、如厕、进食、穿衣、上下楼、转移、步行、洗澡、修饰等10 个方面评估自理能力,满分100 分,分数越高说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佳。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不同时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若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采用LSD 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不同时间NIHSS 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2 周、4 周、8 周NIHSS 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MOTOmed 组治疗 后2 周、4 周、8 周NIHSS 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详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时间NIHSS 评分比较( ±s) 单位:分

表1 两组不同时间NIHSS 评分比较( ±s) 单位:分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 <0.01。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2 周 治疗后4 周 治疗后8 周 F 值 P对照组 37 12.37±1.63 9.42±1.26① 7.16±0.97① 4.68±0.61① 285.63 <0.01 MOTOmed 组 37 12.41±1.65 8.06±1.08① 5.84±0.77① 3.25±0.42① 478.61 <0.01 t 值 -0.105 4.985 6.483 11.745 P >0.05 <0.01 <0.01 <0.01

2.2 两组不同时间FMA 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 组 治 疗 后2 周、4 周、8 周FMA 评 分 均 明 显 升 高(P<0.01);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MOTOmed 组治疗后2周、4 周、8 周FMA 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详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间FMA 评分比较( ±s) 单位:分

表2 两组不同时间FMA 评分比较( ±s) 单位:分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 <0.01。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2 周 治疗后4 周 治疗后8 周 F 值 P对照组 37 28.92±4.08 34.82±4.88① 42.43±6.05① 57.42±8.03① 158.84 <0.01 MOTOmed 组 37 28.86±4.10 39.25±5.25① 50.02±7.07① 63.18±8.69① 188.43 <0.01 t 值 0.063 -3.759 -4.962 -2.961 P >0.05 <0.01 <0.01 <0.01

2.3 两组不同时间FAC 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 组 治 疗 后2 周、4 周、8 周FAC 评 分 均 明 显 升 高(P<0.01);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MOTOmed 组治疗后2周、4 周、8 周FAC 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详见表3。

表3 两组不同时间FAC 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3 两组不同时间FAC 评分比较(±s) 单位:分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 <0.01。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2 周 治疗后4 周 治疗后8 周 F 值 P对照组 37 1.06±0.14 1.44±0.19① 1.98±0.27① 2.87±0.40① 316.05 <0.01 MOTOmed 组 37 1.04±0.13 1.78±0.23① 2.34±0.32① 3.68±0.49① 460.72 <0.01 t 值 0.637 -6.932 -5.230 -7.789 P >0.05 <0.01 <0.01 <0.01

2.4 两组不同时间BI 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 后2 周、4 周、8 周 两 组BI 评 分 均 明 显 升 高(P<0.01);与同时间对照组比较,MOTOmed 组治疗后2 周、4 周、8 周BI 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详见表4。

表4 两组不同时间BI 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4 两组不同时间BI 评分比较(±s) 单位:分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 <0.01。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2 周 治疗后4 周 治疗后8 周 F 值 P对照组 37 24.62±3.26 29.87±4.11① 38.93±5.49① 54.17±7.22① 225.84 <0.01 MOTOmed 组 37 24.60±3.30 36.52±5.20① 47.71±6.63① 66.82±9.04① 291.52 <0.01 t 值 0.026 -6.103 -6.204 -6.651 P >0.05 <0.01 <0.01 <0.01

3 讨 论

脑梗死具有发病急、进展迅速的特点,其致残率和病死率都较高。脑梗死后引起的偏瘫肢体肌力降低、肌张力改变、主动控制能力减弱、肢体协调能力和平衡降低以及日常运动模式的形成等[11],严重影响病人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预后具有积极作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标准,当病人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48 h 后即可开始进行康复治疗[12]。

传统康复训练包括步态、平衡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虽然能够改善病人肢体功能缺损,但往往获益有限。若在早期不能使用更为有效的康复手段,可能错失最佳康复时机,从而造成永久性肢体功能障碍[13]。近年来,MOTOmed 训练在临床中广泛应用,针对不同病人肌力水平选择不同训练模式,用于中风、多发性硬化、三瘫一截、帕金森综合征等疾病引起的肢体运动障碍[14]。MOTOmed 训练系统能够提供被动训练、主动辅助训练、抗阻训练[15]。在肌群肌力<3 级时,系统将会进入被动训练模式,通过电机带动肢体被动运动,加上健侧肢体协同运动从而带动患侧肢体运动,促使患侧肢体功能恢复;当患侧肢体稍加用力,但不能完成全范围动作时,系统随即进入主动辅助,由电机协助主动训练。多次圆周运动有利于大脑皮层条件反射的形成,有助于中枢神经功能的重塑,建立趋于正常运动模式;当肌群肌力>3 级时,能够自主完成全范围动作,此时系统进入抗阻训练,同时根据个体情况给予适宜负荷,最终促使神经活动的协调,改善运动同步性,从而提高患侧肌群功能。早期应用MOTOmed 训练有利于诱发感受器信息的传入以及大脑中枢运动信号的传出,有利于大脑皮质功能的重组,从而促进患侧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效避免肢体痉挛和肌肉萎缩,同时反复强化正常的运动模式,促进大脑细胞的可塑性[16]。脑电生理研究发现,MOTOmed 训练能够提高大脑皮层兴奋性,健侧和患侧肢体重复性、模式化的运动训练有利于促使大脑组织形成使用依赖性的脑皮质功能[17]。由此可见,MOTOmed 训练能够有效减轻肢体痉挛、肌肉萎缩,增强患侧肢体的肌力,有助于肢体肌力的恢复,提高患侧肢体灵活度,保持并改善关节活动范围,防止制动并发症发生。

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无论在结构方面还是功能方面均有一定的重组和再塑能力,且在梗死后病人神经细胞并未完全凋亡,在条件适宜和适当刺激下,仍具有再生能力。基于上述观点,针对脑梗死病人给予康复训练能够促进神经侧支循环、建立神经轴突和突触的联系、促进对侧脑半球的功能重塑。NIHSS 量表具有很高的评定者间信度、重测信度和效度,含有椎基底动脉系统卒中检查项目。本研究结果还显示,MOTOmed组治疗2 周、4 周、8 周NIHS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表明MOTOmed 训练能够有效减轻早期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损害,可能与减少梗死灶大小、减轻炎症反应、上调促进脑功能重塑相关因子等有关[18]。本研究结果还显示,MOTOmed 组治疗2 周、4周、8 周FMA 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MOTOmed 训练通过患侧肢体重复性运动,加强患侧肌群力量训练,并不断刺激患侧肢体的关节觉、位置觉,促使患侧肢体运动感觉的恢复,提高运动功能[19]。同时研究结果还显示,MOTOmed 组治疗2 周、4 周、8周FAC 评分、BI 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进一步提示MOTOmed 训练全方位提高早期脑梗死病人的肢体功能,由静到动逐步恢复正常生活[20],可能与其对患侧各个关节产生一个规律的不断挤压-放松的刺激,同时抗阻训练能够加强患侧肌群的肌肉力量有关。MOTOmed 训练能够促进早期脑梗死病人患侧肢体运动功能改善,同时明显改善病人进食、穿衣、转移、步行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综上所述,早期脑梗死病人辅以MOTOmed 训练,能够有效促使神经功能恢复,从而提高患侧肢体运动功能,最终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利于病人康复,其具体机制需要更深层次的研究。

猜你喜欢
患侧肢体脑梗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更 正
中风康复治疗:最好发病48小时后就开始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伴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胃黏膜保护治疗的对照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