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恩惠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省福州市 350005
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也呈阶梯式增长,多发于老年群体,如不重视治疗,会增加病变风险,临床症状表现为下肢疼痛麻木、足坏死溃疡等,极大威胁患者生活健康[1-2]。临床上多采用介入治疗,其具有临床效果好、创口小、疏导血管等优势,能促患肢恢复血供,减轻疼痛,但也存在着术后复发率高、并发症较多等问题,并且由于患者年龄高,预后复杂,影响疾病转归因素较多,因此优化护理成了提高预后情况、帮助疾病转归的关键[3]。全程护理区别于常规护理,从患者术前到术后、入院到出院后均配合治疗,为患者进行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医护指导,从心理指导、并发症预防等各个方面都进行细致的指导,减轻患者负性情绪,缓解疼痛感。本文选取我院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02例,探讨全程护理对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0年8月我院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02例,将2018年8月—2019年5月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6月—2020年8月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61~69岁,平均年龄(65.23±1.02)岁。研究组:男30例,女24例;年龄61~70岁,平均年龄(65.19±1.06)岁。两组性别、年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经彩超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存在间歇性跛行、足溃疡等临床症状;年龄>60岁;积极配合治疗者。(2)排除标准:精神障碍,无法沟通者;存在手术禁忌证者;凝血功能异常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介入治疗,改善患肢血流循环。
1.3.1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1)对患者行病情观察,观测患者血压、血糖、心电图等基本生理情况,观察患肢有无水肿、破损等。(2)行健康教育护理,说明手术基本情况。(3)嘱患者清淡饮食,不得暴饮暴食,充足睡眠,作息规律。(4)术后视自身体质加强康复训练,护士可在旁指导。
1.3.2 研究组予以全程护理。(1)术前护理:对患者因病情折磨而流露出的抑郁、焦虑情绪表示理解,耐心开导患者情绪,陪同聊天,转移注意力;疏导患者担心手术失败而产生的恐惧心理,以手术高成功率及手术成功案例作为说明,打消患者心中疑虑;和患者家属对病情做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引导积极面对,并将信心及乐观感传递给患者;当患者出现持续疼痛感时,可改变患者卧位方式,由上至下按摩患者腓肠肌,力度以患者承受及满意度为准,对患肢行保暖措施,对无皮肤溃疡者,可视情况进行热敷,严重者服用镇痛药物,此外应给予精神上的安抚,及时安慰,给予足够的关心,帮助患者保持心情平和。(2)术中护理:仔细检查患者皮肤有无破损,对溃疡处进行包扎,防止二次损伤;指导患者卧位姿势,帮助患者保持平卧位,使体位达到其舒适度,助身心放松,利于手术操作;维持适当的手术室内温度,在便于手术进行的同时兼顾患者体感温度满意度,为22~25℃;可以沙袋压于术中穿刺点处,减少出血;实时观测患者心电图、体温等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师处理;可握紧患者手掌,悉心安抚,耐心讲解手术出现的正常现象,消除患者心理负担。(3)术后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将术后康复技巧、预防并发症及康复训练方式,以配图加说明的方式讲解,印成4k大小的宣传单页发送给患者,对其不理解之处,应多次温声细语说明,可做动作示范,让患者跟随模仿,对运动困难者帮助其做进行抬腿、足趾上翘等运动,帮助训练;指导患者卧位变化,抬高患肢,避免因肢体受压、阻碍血循环,缓解疼痛;以温馨舒适为首选条件,为患者布置病房,保持房内干净,定时开窗关窗,保持空气流通,及时更换被褥、枕头等生活用品,保持清洁。
1.4 观察指标 (1)负性情绪: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分级为0~24分,评分越高,抑郁情绪越严重;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分级为0~56分,评分越高,焦虑情绪越严重。(2)VAS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分级为0~10分,评分越高,疼痛感越强。(3)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出血、坠积性肺炎、压疮并发症发生率。(4)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调查评估量表,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指导、并发症预防等,分级为0~10分,评分越高,护理满意度越高。
2.1 负性情绪 干预前,两组HAMD、HAMA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HAMD、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负性情绪比较分)
2.2 VAS评分 干预前,两组VA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VAS评分比较分)
2.3 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无显著差异(χ2=0.121,P=0.728>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4 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健康教育、心理指导、并发症预防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方法中介入治疗为首选,其应用范围也越发广泛,相较于传统手术治疗,其切口小,临床效果好,但作为侵入性手术,术后会产生较多并发症,治疗中会出现患肢坏死、缺血等问题,使患者强烈疼痛,产生较多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等,干扰到患者手术治疗包括术后恢复[4-6]。常规护理内容单一,且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无法令整体护理效果达到临床预期满意度[7-9]。
全程护理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可提高护理效果,疏导患者心理情绪[10]。本文中针对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予以全程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HAMD、HAMA及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全程护理通过术前健康教育、心理指导等手段,多次耐心沟通,减少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增强治疗信心,消解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此外,术前施以按摩、保暖等措施,术中仔细检查患肢肌肤情况,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术后指导改变卧位,抬高患肢,帮助患者行康复训练等方法,均有助于减轻疼痛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全程护理通过发放、讲解术后预防并发症、康复训练的宣传单页,示范、指导及帮助患者做康复训练,可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加快疾病转归,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此外,本文结果还显示,研究组健康教育、心理指导、并发症预防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全程护理具有充分、系统的理论指导,对患者进行人性化及关爱情怀护理,充分考虑患者生理及心理双重需求,减少不良情绪滋生,提高手术治疗信心,提高手术成功率,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全程陪同,能全面、及时、准确照顾到患者,对患者出现身体不适,予以按摩、改变卧位等措施,积极帮助患者做康复训练,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全程护理应用于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能降低患者负性情绪,缓解患者抑郁、焦虑情绪,降低患者疼痛感,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安全性,可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不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