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

2021-03-24 11:57张福田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精卫情感文章

张福田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基础的字词,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基础的语言工具,更要教导学生体会到文章中浓郁的内在情感,以此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成为拥有健全人格的人。但是由于情感的内敛型和主观性,教师开展教学工作也有一定的难度,在此,我对如何在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情感教育发表浅见。

一、通过视频表达构建教学情境,打造“沉浸式”课堂

信息时代带给教育行业的最大变革就是表达主体的改变。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能够进行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其感染力远远不如视频表达,对于学生的影响力有限,不能搭建出相应的教学情境,不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文章中的喜怒哀乐,从而体会到文章中浓郁的思想感情。而在信息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后,教师通过搭建多媒体课堂,可以将文章内容以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对于文章人物有一个立体的印象,更能触动学生的心弦,达成更好的情感教育效果。

同时,视频表达还有一大优势,所呈现出的内容色彩更加浓烈,对于小学生群体的吸引力更强,可以确保学生的注意力长期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增强学生对于文章情感的感悟,从而全面增强情感教育效果。

例如,在学习《梅兰芳蓄须》的时候,教师无论是进行口头讲解,还是进行文字讲解,都无法将梅兰芳舍生取义的爱国精神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学生可能无法理解梅兰芳蓄须时的决绝。而通过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视频,将可以让学生意识到梅兰芳蓄须意味着演艺生涯的中止,也相当于将自身置于日本侵略者的枪炮之下,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从而全面强化学生对于文章感情的认知。

二、通过交流深入学生内心,构建“真诚式”课堂

要想顺利开展情感教育工作,加强学生内在情感的培养,首先教师和学生之间必须构建起和谐友善的平等关系,只有在此基础上,学生才会敞开心扉,接受情感教育的洗礼。如果教师还保持着在学生面前强硬的权威形象,学生就会下意识地拒绝和教师进行真诚的交流,情感教育的开展也只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更不能对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在教导学生学习《精卫填海》的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是刻板地复述“这篇文章表现了精卫不畏艰难、坚持到底的顽强意志”,学生也仅仅是增加了关于文章解读的一种知识,而不能够被碰触到内心,不能够将精卫精神和现实生活联系到一起去,认为精卫精神只是书本上的一个符号,而和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小学语文教师只有放下权威的包袱,和学生进行平等友善的交流,才能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教导,让学生意识到精卫精神的可贵,并激发起学生向精卫学习的志向,從而将精卫精神融入自身的价值体系当中去,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勇于面对挫折,坚强地应对各种困难。

三、通过朗读加强学生对文章的感悟,构建“体验式”课堂

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教师只是向学生进行单纯的知识复述,学生只能将其当作一种知识内容进行记忆,而无法将其融入内心的感悟当中去。要想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文章中浓郁的情感,就必须让学生对文章进行反复朗读,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读中,他们可以逐渐体会到文章的精妙之处,从而真正感受到文章背后隐藏的思想感情。

例如,学生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时候,仅仅依靠教师口头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读当中进行深刻感悟,从而逐渐理解那个年代中华民族内外交困的处境,逐渐理解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悲壮,逐渐理解无数先辈对于祖国少年的殷切希望,逐渐理解国家富强的伟大意义,从而迸发出内在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奋斗精神。

结语

概括地说,尽管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主体是文章读本,但教学方式不能够局限于文章读本之内,不能一味地对文章进行研读,而是要积极开展多种教学方式,带给学生更加新鲜、更加有效的教学体验,从而达成更好的情感教育效果。同时,小学语文教师作为情感教育的引导者,也是和学生交流最为密切的个体,应当和学生建立和谐友善的朋友关系,深入学生内心。

猜你喜欢
精卫情感文章
精卫的烦恼
情感
诗词鉴赏论述题答题技巧实例分析
台上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精卫与乌鸦
“撕名牌”大战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