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2021-03-24 10:10屈香莲陈艳丽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心理儿童家长

屈香莲 陈艳丽

自2015年某一媒体一篇名为《城镇留守儿童更可怜》的报道发出后,城镇留守儿童问题第一次“浮出水面”。城镇留守儿童受外界关注十分有限,他们是陷在城市与农村夹缝中的一群人,虽然进了城,依然面临缺少父母陪伴、隔代抚养、安全无保障等方面的困境。同时,由于没有农村“熟人社会”的支持,问题可能更多。

随着流动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来自城镇的流动人口所占比例持续增加,城镇留守儿童的规模随之水涨船高。城市留守兒童成为继农村留守儿童之后又一新的社会现象。

一、城镇留守儿童存在的突出问题

湖北省枝江市实验中学是一所城镇非寄宿制学校,现有学生1100余人,其中留守儿童近300名,因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或工作繁忙,所以日常生活由祖辈或保姆监护,甚至还有部分孩子托管或寄宿在校外的辅导机构。与农村留守儿童不同,他们的生活并不贫困,有的家庭还很富裕。他们有的使用着新款手机,拥有高档的玩具,还有的有充裕的零花钱,住在设施一流的小区里,但他们与农村留守儿童一样,很少见到父母,缺少父母的陪伴与沟通,缺乏心灵的关爱。这样的孩子是脆弱的,也是危险的。因此,城镇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行为、心理等方面与同龄学生相比,存在着以下突出问题。

(一)缺乏家庭关爱,性格发育不健全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的关爱和陪伴对孩子的性格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留守孩子正处于生理发育、心智成熟的关键时期,家庭关爱的突然断裂或缺位,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如内向、孤僻、自卑、任性、冲动、多疑等,对他们的性格养成有不利影响。

在调查中发现:一些性格顽劣的“富二代”学生,往往都是父母因工作繁忙而早出晚归或在外地做生意,所以几天、几个月甚至一年都难和父母打个照面,严重缺乏亲情沟通,久而久之造成孩子性格扭曲、嚣张跋扈。与农村留守儿童自卑的特点不同,城市留守儿童更多的是自负、以自我为中心。“关心我的人少,我也不在乎”是大多数城市留守儿童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二)缺乏家庭教育,学习效果不佳

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临时监护人重监护、轻教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祖辈由于思想观念和教育方法的滞后,存在娇生惯养、放任自流的隔代教育倾向。再者,部分祖辈文化素质较低,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致使他们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搜索引擎和学习软件成了他们完成课余作业的“必备神器”。长此以往,造成学习成绩不佳。

(三)缺乏有力监管,行为习惯不规范

父母角色扮演不到位,托管的祖辈或亲朋往往只负责孩子的吃住,忽视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造成教育管理上的盲区,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厌学、逃课、迷恋电子游戏等行为,甚至在不良诱惑的诱导下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城镇留守儿童问题成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当今社会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造成子女教育与户籍制度的诸多矛盾。在户籍所在地以外的城市务工人员,一般无力承担子女在务工所在地普通学校入学的费用,或是很难争取到当地优质教育资源;各地教材选用不同,使得这些孩子在转学后面临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等,直接导致了城市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乃至壮大。

(二)家庭因素

父母努力工作,是希望自己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因此,当工作与子女教育之间产生矛盾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这其中既有生活压力所迫,也不乏教育意识的落后。近几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发展,新的“读书无用论”卷土重来。有的家长肤浅地认为,读书学习不是成就事业的唯一途径,因此放松了对孩子的学习要求。另外,父母平时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甚至将孩子交托给各类培训机构等,这使得城镇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三)学校因素

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育上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需要教师、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限制,一些学校中还未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组织对学生的心理教育、生存教育等的活动。多数学校受升学制度的影响,重智轻德,致使一些成绩不佳的留守儿童往往被老师忽视,刺激学生不良心理的产生。

三、解决城镇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近几年,枝江市实验中学在排除留守学生认知、感情、心理等方面的障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为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方面做了很多努力。

(一)培训家长,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

第一,发挥家长学校的示范作用。通过家访、校园网络、家长会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家校联动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宜昌教育云平台推出后,学校启动了各类空间建设。目前,教师空间、学校空间、家长空间、班级空间、学生空间已经全面启用,成为家校互动的有效载体,帮助家长了解学生学校生活的实时动态,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荣誉感,享受集体生活,努力表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同时,依托云平台,向家长们介绍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特点,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一些青少年问题,和家长们共同探讨可行办法。比如,家长应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进入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对自已生理的变化会感到困惑迷茫,迫切需要成人的指导,尤其是来自父母的正确指导。七年级开学后,学校要求各班主任通过云平台宣讲了四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一是正面回答孩子的问题。比如,可以科学而简洁地对孩子讲解两性吸引的道理,如实解答生育之迷。二是教给孩子必要的生理卫生知识和自我保护的方法。比如,当女孩子月经初潮、男孩子第一次遗精时,要告诉孩子:“你长大了,应该注意生理卫生。”要教给孩子,尤其是女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措施,如怎样防止性侵犯,怎样紧急避孕,等等。三是与孩子一起学习和讨论有关性知识。比如,一同参观计划生育图片展览,在学习和观看时,与孩子一起讨论,对孩子讲解两性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差异,消除孩子对异性的神秘感。四是采取信件沟通的方式对孩于进行性教育。有些家庭或是父亲或是母亲一方长期在外,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时,与异性子女开口谈性有些不方便。这时,同性父母可以通过信件等方式与孩子沟通。这样既可以了解孩子生理与心理的发育情况,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也可以增进父子、母女之间的感情,使孩子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第二,着力培训“第二家长”队伍,让“第二家长”懂得照顾孩子的知识,学会教育孩子的方法,掌握培养孩子的本领。学校班主任帮助“第二家长”履行好留守儿童的代管责任,共同创造良好环境。使他们懂得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对孩子情绪、行为的变化,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教育孩子方法要正确,尊重理解孩子,多看孩子的优点、长处,帮助他们自觉克服缺点和短处;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压力不要过大,要为孩子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第二家长”要充分发挥好的监护作用,避免关爱缺失和管理疏漏给孩子带来身心上的伤害,以保证实现好留守儿童的生存、保护、发展、参与的权益。

(二)校园建设,创设优质的育人环境

学校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方面。从物质环境来讲,学校的一草一木,每一个角落都可使学生从中得到教育和心灵的净化,因此,学校在校园的各处都进行了装饰,多彩的“草坪文化”、高雅的“墙壁文化”,醒目的校训、多样的班级风采展示,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同时,为大力支持青少年健康教育工作,创建了150平方米的“青春健康教育俱乐部”作为固定活动阵地,这也是枝江市唯一一家高规格青春健康俱乐部。俱乐部以“活力青春、追逐梦想”为主题,开设了青春健康讲堂、青春书吧、青春寄语、青春科普展区、青春视听网吧、青春私语6个区域,为学生提供互相沟通、接受培训的活动场地,广泛开展青春期健康培训及相关服务,不断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确保校园健康教育工作有序稳步开展。

(三)内外联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社会的文化背景,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局面等。社会传媒、经济发展状况、社会风气、社区环境等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构成影响,其中,图书、电视、网络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学校在这方面也下足了功夫:与社区、德育基地联合,形成合力,共同抵制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尽可能地净化社会环境。例如:学校政教处与派出所联合,整治校园周边的网吧,使学生远离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网络环境,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学校还邀请枝江市公安局来校进行青少年法制宣传;宜昌公安部门来校进行禁毒宣传。设立法制教育基地,定期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抵制不良环境影响的能力。

(四)搭建平台,形成家校沟通联动机制

运用书信、电话、信息、家访、家长会等途径,与留守生家长保持主动沟通、经常性的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掌握孩子的情况,重要问题要责成其回家亲自参与解决。利用春节等假期,邀请留守学生的父母召开情况通报会、座谈会,共同交流、研究教育孩子的方法,并采取措施,落实对留守学生的教育计划。

(五)群策群力,完善健康教育服务体系

学校把青春期健康教育作为帮助学生成长、服务学校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努力抓实、做细。城市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是青少年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学校为此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特邀枝江社区心理援助协会为在校学生宣传心理健康,并在计生协会的指导与帮助下建立了心理阅览室、青春私语室,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对心理困惑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并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行为指导、生活辅导、前途职业指导等。

第一,开设青春期心理辅导专题讲座。2012年开始,学校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当前社会暴露的各种问题,坚持每学期开展一到两次青春期知识专题讲座。例如:开展的“预防未成年人性侵害”知识讲座,使学生对性侵害及自我保护方法有了一定了解,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讲座提高了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对性侵害的认识,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有利于他们安全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第二,建立留守生心理档案,着力个别辅导。将学生的心理問题历史或现状记录下来,存入档案中,以便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还将特殊的案例整理出来,以便对全体学生进行个案教育。

第三,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创新育人方式。针对留守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学校设计了许多主题班会,并要求把青春期健康、异性交往、心理健康等内容安排在班会课主题中,各年级根据自身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活动、并配有具体的活动方案。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涌现了许多有创意的主题班会,如《做条快乐的网鱼》《善待我们的相遇》《漂亮与魅力》《如何与异性同学交往》等等,同学们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把知识内化吸收。以活动为载体的育人方式寓教于乐,润物无声。

此外,学校还通过手抄报、宣传栏、校内广播、校园网络等形式,向学生普及心理卫生知识;还利用文体活动、郊游、社会实践等形式,调节学生的紧张情绪,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不一样的孩子需要不一样的关爱。枝江市实验中学愿用思考和实践不断探索,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积极寻求对症的良策,用爱心和智慧去感化、转变城镇留守儿童,让爱的阳关照耀他们健康成长。

(编辑 凤池)

猜你喜欢
心理儿童家长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家长错了
留守儿童
家长请吃药Ⅱ
六一儿童
犯错误找家长
心理小测试
“六·一”——我们过年啦!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