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雯雯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精准扶贫”理论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精准扶贫概念的提出到精准扶贫方略的不断实施和完善,精准扶贫政策措施在攻坚脱贫的过程中成效显著。但目前我国西部地区依然存在着一定数量的深度贫困人口,成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全面概述了我国西部地区当前的贫困现状,并从扶贫体系、扶贫对象、扶贫方式、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提高扶贫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进一步消减贫困人口,以期从根本上改善西部地区居民的生活条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西部地区;精准扶贫;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1.017
扶贫不仅是一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体系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具有伟大典范意义的一项工作。我国的扶贫道路经过多年曲折的探索与发展。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就开始了长期与贫困做斗争的实践,从计划经济时期的扶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时期的扶贫,取得巨大成就,但仍存在着定位贫困户难、扶贫措施单一等问题。因此,我国扶贫在面对这些问题,就需要一种新的模式,精准扶贫也在此背景下诞生。国家针对贫困的内涵和扶贫实践的动态演变,不断的对扶贫目标、扶贫对象、扶贫手段等方面进行战略优化调整,解决扶贫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先天缺陷和后天失调问题,继续将中国扶贫管理体制逐步完善,逐步提高对贫困地区的治理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找到了最有效的一种扶贫方式,是从粗放扶贫向精准扶贫的全面升级。精准扶贫可以说是中国扶贫历程中不断总结的相对有效且适合当代具体实际的一种扶贫方式。它不仅体现了国家所强调的民生内涵,让贫困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切实的改善,幸福感更强,同时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行之路。
1 我国西部地区贫困现状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期,贫困问题依然是头等大事,尤其是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贫困人口分布更加集中且数量大,一直都是贫困问题的“重灾区”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重点关注的地区,在过去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多种扶贫措施与政策纲要的落实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扶贫脱贫开发的工作力度,使西部地区的贫困人口大幅度降低,西部地区贫困发生率也下降了许多。但仍面临更多新的困难。在西部的石山区、荒漠区、高寒山區、黄土高原区和地方病高发区、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以及42个沿边境的扶贫重点县。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占乡村总人口的比重非常的大。在贫困人口总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这些地区需要移民的农户比例明显提高。此外,革命老区发展相对滞后,全国237个革命老区目前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7%。在2015年的研究中显示,从贫困人口分布区域来看,西部地区尚有贫困人口3600万,陕甘宁一些革命老区,陕甘宁地区的贫困人口接近1000万,其中陕西、甘肃贫困人口占一半,宁夏贫困人口也在100万以上,其总数占到了西部地区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一,陕甘宁地区国家扶贫重点县108个,革命老区51个,总数大,难度高。而西南地区交通闭塞、生存生产条件差的山区不仅贫困程度深,而且多集中连片。扶贫难度也是极大的。西部地区同时也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据调查,全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的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都处在西部地区。像西藏、新建这些少数民族自治区中,一些地区还处于“原始贫困”状态,由于生态环境的限制,许多游牧民还依然在“靠天吃饭”只停留在满足温饱的生存状态下。其次,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那样:由于一些不合时宜的扶贫开发政策措施,使西部地区也面临社会发展滞后、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短缺等诸多的挑战。因此,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和贫困特点来解决这些地区的贫困问题也是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精准扶贫脱贫所需要完成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2 我国西部地区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2.1 创新升级扶贫治理体系,加强扶贫监督机制
针对精准定位贫困户的问题,首先要精确地识别贫困人口,就必须要放弃单一的以贫困人口的收入作为唯一的标准,而要采用多角度的贫困标准,根据贫困人口所处的地区、致贫原因等多种因素来划分贫困人口,从而建档立卡贫困户,使得贫困群众的识别更加全面化、合理化。这就要求西部地区各级官员干部一定要到深入基层,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针。提高群众的参与热情,主动参与到识别的过程中。让贫困户的识别更精准。政府要对项目和资金进行透明管理,信息反馈系统要畅通。精细化管理已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保证。实施精细化管理,可以使政府部门及时发现扶贫开发工作中的漏洞和缺陷。并进行弥补。
2.2 加强对扶贫对象的改造,扶贫与扶智相结合
2.2.1 针对贫困户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需要进行扶志
西部地区扶贫工作见效不显著多半不是因为政策或思路问题,在工作之前要认清扶贫的主角是贫困户,激励贫困群众战胜贫困的斗志,实施的扶贫措施也会事半功倍,如果只是给予物质方面的扶持,也无法从本质上改变贫困户的现状。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首先,可以将贫困户享有的国家扶贫政策公开公示,这样有利于使当地的贫困户有更多脱贫致富的紧迫感,同时这样也有便于让群众监督起来,提高精准扶贫措施的成效。其次,可以在贫苦地区形成一些脱贫典范,起好带头人的作用,积极引导好贫困群众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最后,要进行专门的贫困扶志教育,增加扶志的内容,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等,利用多种宣传手段潜隐默化的影响群众。
2.2.2 针对贫困户内生发展动力弱的问题需要扶智
扶贫必扶智,扶智最好的手段就进行教育。西部贫困地区相关部门应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和贫困家庭学生这七个层次上建立全区关系,准确地针对最贫困群体。首先,要提升西部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质量,包括教师教学水平、教育基础设施的提高与完善。让贫困地区的学生接受公平、优质的教育,防止贫困的代际传递。其次,要开展西部贫困地区的现代职业教育,开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对口支援合作,东部和西部城市职业院校招生扩大规模,对口支援西部地区的职业院校,增加招生任务承担起培养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
2.3 寻找精准扶贫有效途径,具体情况分类施策
2.3.1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扶贫方式
我國西部一些贫困偏远地区经济落后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贫困发生率高的地区一般都是在自然生活条件极其恶劣的小村落,这些地方的村民往往没有足够的能力自筹资金来改善基础设施。因此,像这一类西部地处深山或偏远的地区,交通不便,人畜饮水常常困难,农业和农村设施极为薄弱。这些地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常常可以就地取材。利用好贫困地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即“以工代赈”扶贫项目。该项目可以在较多的利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同时,增加了贫困参与者的就业和收入。
2.3.2 发展特色产业的方式来扶贫
提高西部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从而达到脱贫的根本措施就是发展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因为产业扶贫涉及的对象是最广、涵盖面也是最大。西部大部分贫困地区自然资源较丰富,非常具有特色产业发展的潜力。特色产业的选择要精准,要求重点支持西部贫困地区因地制宜,着力推进发展特色农业种养业和传统手工业,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适合什么就发展什么。像西部地区由于气候类型复杂,生态原始的自然风景独特多样,具有发展特色旅游业的绝佳条件。也可以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绿色产业。
2.3.3 通过易地搬迁的方式进行扶贫
西北省份如青海、甘肃、陕西、宁夏,西南省份如贵州、云南、四川,大部分居住在偏远山区、生活环境恶劣的人口利用易地搬迁的方式扶贫效益更高,一是搬迁到附近的镇或县城。二是搬到东南沿海村镇县城。这些人往往住在偏远山区,如果按照扶贫要求通路、通电、通水、通网,所需资金数额庞大。同时山区没有产业,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意味着需要持续不断为他们输血。易地搬迁后,水电路网的大规模低效投资就免了,贫困户有工作后就有了依靠自身脱贫的基础。总的来说这种方式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都是利大于弊的。
2.4 树立绿色减贫脱贫理念,坚持生态文明建设
2.4.1 强化扶贫主体的精准扶贫绿色发展理念,发展绿色生态产业
针对西部地区工业发展过程中的空气、水污染以及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农药、化肥污染等问题,当地相关扶贫部门应该帮助西部贫困地区的群众找到符合实际也适合自身发展的扶贫产业发展模式与方法,例如利用自身自然生态环境的优势进行农村种植、养殖和以这种形式发展的旅游业等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市场价值,并且环保的产业。既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又能保障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为了在西部地区取得更好的成效,就应该加强对西部地区精准扶贫部门人员的生态扶贫的理论教育,不断进行专门技术人员与队伍的建设,可以开展一些绿色发展相关主题的交流会和研讨会等相互分享经验学习,使扶贫开发的工作更专业更科学。
2.4.2 建立完善的绿色扶贫信息生态网
针对扶贫搬迁中的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强化对贫困地区生态问题的动态监控,不断跟进当地扶贫措施的落实,便于更科学的管理。向相关邻域的专家请教咨询,同时做好与贫困当地帮扶队伍的联系。致力于将生态环境在扶贫开发过程中的成效最大化,将一些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进行二次使用。在此同时,也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在我国西部地区有较多的山区、矿区,特殊的地貌环境,就可以请相关专家分门别类地理清连片特困山区、矿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等不同生态脆弱地区的具体情况。从而来打造适合当地的扶贫措施。建立多方联系通常的生态信息网。做好各方的联动,更好的使西部贫困地区精准扶贫措施的制定和执行能够将当地的经济与生态环境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永军.陕甘宁扶贫现状[J].西部大开发,2015,(04).
[2]杨宜勇.“精准扶贫”理论的四个维度[J].中国民政,2017,(21).
[3]刘贵祥,王小宁.论“精神扶贫”三部曲[J].社科纵横,2017,(09).
[4]杨宜勇,吴香雪.中国扶贫问题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中国人口科学,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