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多,大数据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增长新的制高点。本文就南通大数据发展面临的形势及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解剖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南通大数据发展存在问题的建议,以利于准确把握大数据未来发展趋势,更好促进南通大数据产业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0.008
0 引言
南通作为我国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近年来,在大数据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发展和成效,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南通大数据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要冷静分析,结合实际,应避免盲目、激进的发展。因此,南通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大数据,以此来推动南通走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道路。
1 南通大数据发展面临的形势
1.1 大数据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新要素
近年来,世界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加快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化在国际竞争中谋求新优势,已成为全球共识。利用大数据促进经济发展、优化社会治理、改善公共服务乃至保障国家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
1.2 大数据成为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推动互联网时代的数字中国建设国家战略。发展和运用大数据,是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大数据产业是南通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为顺应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点,南通应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
1.3 大数据是实现南通战略定位的重要力量
目前,南通正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通过促进大数据发展,有利于推动南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治理创新,有助于南通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和“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争当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先锋。
2 南通大数据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政府“大数据管理”刚刚起步
南通市政府在大数据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旧模式下,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工业和信息化,网络和信息技术办公室负责信息安全,智慧办公室负责基础设施建设,缺乏专门的部门来统筹协调。大数据管理呈现出“蜂窝状”结构和“碎片化”特征。海量数据在政府各部门分别产生、各自收集、独立存储,政府各部门分别产生、收集和储存大量数据。部门公共权力和共享权力的缺失导致信息孤岛的普遍存在,数据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大数据浪潮下,各级部门自行建立数据中心,技术标准不統一,端口互不开放,人为地给数据集成造成障碍。
南通市大数据管理局于2017年11月成立,其成立的目的在于促进政府部门信息收集、整理、共享和应用,消除信息孤岛,建立公共数据开放机制。它所秉承的数据思维、数据习惯和数据文化还未对其他部门直接产生影响,为产业发展和制造企业提供大数据管理和数据服务尚需时间。企业人员在不同部门之间充当材料的“传递者”,甚至向同一部门多次提交相同材料的情况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此外,各部门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以及用数据管理和服务制造企业的能力,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2 产业“大数据板块”明显短板
南通特色产业如高端纺织、海洋工程等已初具优势;智能装备产业也不断发展,数控机床、智能装备关键基础零部件、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等行业已形成一定的集聚效应。以中央创新园区为重点,建设大数据产业基地,全面提升产业规模和水平。积极吸引华为、浪潮等龙头企业入驻,推动形成数据采集、数据挖掘、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大数据产业生态链;积极引导家纺、建筑、海洋等传统产业与大数据产业对接,促进转型升级、焕发活力。推动大数据技术在旅游、餐饮、交通等服务业的广泛应用,不断提高重点领域的信息化和数据化程度,切实提高服务水平。但是,IT产业明显短板。虽然“电子信息”是“3+3+N”的重点支柱产业,以通富微电子等企业为代表的偏电子产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但偏信息的产业却才刚刚起步。
2.3 企业“大数据应用”参差不齐
目前,南通很多制造业企业已建成或在建的智能车间在部分生产线上实现了“机械手换人”,而整条生产线实现“机器人换人”的很少,自动化灵活性不够,缺乏具有真正自学能力的人工智能自动化。企业信息化程度较低,企业内部大数据没有形成,外部大数据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不少企业还没有形成数据管理的习惯,数据质量相对较差,数据应用能力亟待提高。比如在许多企业里虽然已经采用了ERP系统,但由于数据质量差,管理理念过时,只使用了相对简单的财务管理和进销存模块,几乎所有原本代表ERP精髓的计划模块都没有被使用。
3 南通大数据发展的政策建议
3.1 加强顶层设计,保证大数据的持续稳定增长
3.1.1 加强政策制订,在财政和税收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政府部门要加强政策制定,在财政和税收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对于那些能够促进南通相关产业发展的又具备国际先进技术的大数据企业,应给予积极的财政支持,支持这些企业成为大数据的龙头企业,为南通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对其他大数据企业,也应给予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其快速发展。
3.1.2 积极扶持南通本土大数据企业的发展
为了促进南通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应大力促进南通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该公司自成立以来,在大数据的发展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公司开发的南通交通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南通交通管理效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目前,该系统已被国内许多城市采用,使用该系统后,提高了这些城市的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得到了所在城市的好评,公司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我们还应加强扶持南通本地大数据企业,鼓励这些企业首先在南通开发相应的系统,然后帮助这些企业扩大影响力,走出南通,促进南通大数据企业的发展。
3.1.3 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才政策
大数据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高质量的人才是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关键。目前南通的产业结构以家纺、服装、建筑和船舶海工等传统产业为主,传统产业人才丰富。然而,与大数据和信息等相关的高新技术人才短缺,难以满足南通产业发展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南通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南通应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南通籍的大数据人才回乡,参与家乡的经济发展。其次,还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大数据人才来南通工作,为他们提供充分的生活保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扎根南通,为南通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此外,还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与联系,鼓励其他专业人才转向大数据产业,加快大数据产业人才的培养,为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
3.2 打通部门之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与融合
3.2.1 搭建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
政府要使各级部门的数据资源能够做到协作共享和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就需要在各部门之间打开信息孤岛,有效清理,整合和优化南通各部门现有的数据信息资源,做好大数据产业质量技术基础建设,并促进不同部门和领域数据的融合互通。依靠现有信息系统,搭建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并积极引进和培育为大数据提供支持的相关企业,形成关键支撑技术企业集群,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与融合。
3.2.2 引导社会组织与政府实现数据互联共享
政府还应逐步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互动的大数据采集机制,并通过公开共享政务数据,引导各类社会组织与政府实现数据互联,在关系国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就业、养老、教育、交通、旅游等方面开展大数据应用示范,形成大数据开放格局,让大家都能公平分享大数据带来的好处,为打造大数据施政平台提供充足的信息资源支撑。当然,要特别注意政府与社会组织实现数据互联的同时,既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还要确保数据信息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从技术上,加强数据保护,防止数据泄漏;对能够接触数据的岗位和人员,制定操作手册,从权限的角度进行管控,实行权限的分级管理。
3.3 围绕南通特色,大力发展南通大数据产业
3.3.1 着力打造大数据特色产业基地
近年来,南通很多企业在“信息化、大数据、智能化”上取得了不少进展,以大生纺织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企业建立了“智能示范车间”;以中天科技为代表的领军企业发力物联网新技术,进入信息产业;以振康焊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企业也鼎立服务传统产业,成为行业的翘楚。应加快“华东地区重要信息港”建设,推动主题性大数据产业应用示范基地的建设,支持南通国际数据中心产业园发展,强化產业应用数据中心建设,引导入驻企业为南通制造业服务,并为南通数据产业发展提供示范。在大力支持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数据分析等相关企业发展的同时,但需注意不管是新创公司,还是引进企业,都要围绕南通特色产业进行,既要避免成为“中介型”的软件贩卖、系统代理机构,又要防止走物业租赁的老路,不能只是为别人的服务器提供一个便宜的安置地,而对南通产生不了太大影响。
3.3.2 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本地化融合
政府应出面搭建平台,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当地企业相互交流,寻求对接机会,引导本地化融合。例如,邀请南通数据中心产业园的大数据企业介绍大数据知识,展示大数据应用;鼓励三种产业协调发展,在同等条件下,充分利用本地的技术和设备,开拓本地市场,满足当地企业的需求;鼓励成功应用“大数据”“智能制造”的企业,积极向本地企业推广成功模式,为当地企业提供智力服务。
3.4 加大科技创新,为南通制造业“大数据应用”增加动能
3.4.1 创新机制,早日建成南通制造业大数据
南通大数据管理局要为早日建成南通制造业大数据不断努力,承担起数据收集、数据存储的重任,掌握好数据的保密和开放尺度。摸索建立“数据直报机制”,即数据产生部门直接上报给大数据管理局,而数据使用部门根据权限才能调用。例如商务局的知名商标、科技局的专利发明、税务部门的税收、财政局的专项补贴等数据,都可以通过数据直报机制,实时汇聚到一个大数据库中去。再比如南通很多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大学、企业和咨询机构每年都会进行大量的调研、开展专项课题、发布研究报告,但由于分散在不同的部门,未能被充分利用,迫切需要应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整合。
3.4.2 面向应用,成立南通制造业大数据研究院
在南通大数据管理局下设南通制造大数据研究院,主要发挥如下作用:首先,开展南通特色的基础研究。加强“大数据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落地创新,注重考虑“产业特色”与“信息技术”如何结合。在不同行业开展大数据基础研究,为南通“3+3+N”特色产业体系的形成提供支撑。其次,在南通本地开展公益辅导。目前最重要的是掌握数据分析技巧和学习数据决策方法。要让各部门干部和企业领导看到“数据”潜藏的巨大价值,才有动力去增强数据意识,培养数据文化,投资数据管理。最后,向大数据产业发达地区学习。可以考虑在大数据产业发达地区(如贵州)设立分支机构,重点关注信息技术前沿,不断吸收利用,不断发展壮大南通大数据产业。
参考文献
[1]杨再高,罗谷松.借鉴美国经验,促进广州大数据产业发展[J].城市观察,2014,(4):94-102.
[2]余家军.基于SWOT定性分析的苏州市培育大数据产业对策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5,(35):144-145.
[3]张述存.打造大数据施政平台提升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J].中国行政管理,2015,(10):15-18.
[4]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R].2015-8-31.
[5]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南通市大数据发展规划(2019-2025)[R].2019-11-25.
[6]朱宏任.大数据金融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加速器[J].中国中小企业,2016,(12):28-29.
基金项目:2019年度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计划项目“南通大数据产业发展研究” (GYKY/2019/14)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孙皆豹(1978-),男,江苏徐州人,讲师、会计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