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中医药发展的机遇及挑战分析

2021-03-24 09:49段源玲王钰茹田娟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SWOT分析对策建议

段源玲 王钰茹 田娟

摘 要: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凭借自身特有的优势,在防疫、治疗、后期康复阶段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结合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的作用,利用SWOT分析疫情下中医药发展的机遇及挑战,并提出了中医药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中医药发展;SWOT分析;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0.004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考验,也为我国中医药发展带来了新的转机。疫情期间,中医药治疗提供了巨大帮助,使得中医药在人们心中(疗效慢,治疗不彻底等)的刻板印象有了极大的改观。同时,随着我国技术发展日益革新,中医药治疗变得更加科技化、创新化。中医药在这次疫情中不仅实现了对新冠肺炎的预防、控制,同时还做到了治疗的快速高效。

1 中医药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现状分析

1.1 中医药参与程度高

在疫情抗击中,中医药参与程度深远,在国际上受到高度关注。疫情爆发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队奔赴武汉,其中大部分人来自中医药体系,也有来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药团队。在全国也有许多中医药医疗机构作为定点中医药医院参与了抗击疫情救治工作。全国除湖北以外的地区,中医药参与救治的病例占累计确诊病例的90%以上,体现了中医药治疗在整个抗疫过程中参与的范围广、力度深。

1.2 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上疗效明显

疫情爆发时,武汉疫情最严重的武昌区一开始疑似病例确诊为新冠肺炎的比例高达90%以上,对定点医院集中进行中医药干预后,仅4天确诊率降为30%,而后疑似病例的确诊率仅有3%。中医药对轻症患者的治疗十分有效,根据临床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轻症患者,对比西医治疗临床病状的消失时间缩短2天,临床治愈率平均提高率高达33%。同时在这次疫情中,中医药对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治疗有明显的效果,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治疗救治能够有效地遏制重症向危重症的恶化。采取中医或者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的病人的病状都有明显的好转,其中发热、咳喘等病症缓解率都在90%以上。

1.3 “互联网+”中医药医疗为抗击疫情提供巨大帮助

疫情爆发使得人民生活受到巨大限制,全国各地的医院满负荷运转,医护工作者紧缺,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许多本身具有慢性疾病和需要定期去医院进行复诊的病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障碍。而“互联网+”医疗借助O2O模式,不仅能够实现远程医疗问诊,同时还能通过大数据和物联网共享问诊病人以往的病例,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医生和患者的时间。如百度健康APP提供的中医问诊服务,患者通过线上与医生交谈及时了解自己后期的症状应该如何治疗,并通过APP下单相关药品,直接在家收货。这样不仅能够减少人员流动,也能降低感染风险。对于受到疫情影响出不了门的群众来说,“互联网+”远程医疗提供了很好的帮助。根据百度健康2020年3月官网发布的数据,可见疫情期间单日咨询量为30万,而中医的网上接诊量占到40%,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2 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医药发展SWOT分析

2.1 优势

2.1.1 疫情后中医药服务需求不断增加

疫情后,人们对于中医药态度的有所改观,对于自身的健康也比以前更加的关注。许多患有慢性疾病和病情错综复杂的患者,更加倾向于副作用小的中医药治疗。而中医药除了对于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着突出的功效,在调节人体阴阳五行平衡、情志方面也有天然的优势。

2.1.2 中医药出口增加

随着我国疫情相对稳定,国外疫情日益加剧,中医药的显著疗效受到国际关注,很多国家对中医药的需求日益旺盛,推动了中药材及饮片出口。2020年上半年我国中药产品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18%,其中,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额6.18亿美元,同比增长近20%。此外,我国大力支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在中医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医药的发展和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2.2 机会

2.2.1 中药药品批量生产得到许可

我国的中医药出口一直局限于中医药药材和针灸推拿等治疗手段,这次疫情过后大批量生产中药颗粒剂和胶囊得到许可,中医药品销往世界各地变得更加便利,中药处方和治疗原理也实现出口,中医药文化得到更多的传播。

2.2.2 中医药特色康复能力凸显

疫情中充分地展现了中医药特色的康复能力。在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后期康复中,大部分患者表示他们更加愿意接受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中医药的治疗方式(如防疫包(香囊)和清肺排毒汤剂等)副作用小,同时对于心肺、呼吸道等功能脏器的伤害比直接使用西医治疗的伤害小,很大程度上保护了主要脏器的健康。

2.3 劣势

2.3.1 中药材和中药药剂质量仍然存在问题

中药材的乱采滥伐现象,不仅使中药药品的质量得不到很好的保证,而且导致许多的珍贵野生药材资源流失。同时,中医药规范化生产技术比较落后,并不能形成较高的产量和规模,在炼制中医药的过程中技术不够,也会导致药材药性流失。

2.3.2 中医药进入国外市场面临挑战

首先,各国对中医药的看法不一。在欧美多数国家,医药管理制度严格,中医师难以获得合法身份。日韩等亚洲国家,较为重视本国传统医药发展。东盟国家与我国相近,较易接受中医药文化。但国内外文化差异非常大,各个国家的政策法规也不同,药品审批政策差异,使得我国中醫药进入国外市场仍有一定难度。

2.4 威胁

2.4.1 西医医疗服务对中医医疗服务的冲击

虽然中医药发展拥有巨大的潜力,但现代医学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根深蒂固,并且也很难撼动。随着现代医学结合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三甲大医院人满为患,但三甲大医院中的中医内科,中医门诊依旧门庭冷落。中医治疗面向的对象应该是老少皆宜的,但实际上是老年人倾向于中医药治疗,年轻人却更愿意相信西医治疗。

2.4.2 人们对中医药认识不够充分

虽然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不少人对中医药有了新的认识,但多数人对中医药认可度不高,人们对于中医药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中医药在治疗病症上只能起到慢慢调理,并不能根除的刻板印象,甚至有非常多的人觉得中医药的汤剂膏剂等只是“保健品”而已,并不能称之为药品。

3 新冠肺炎疫情下推动中医药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上不仅彰显了独特的价值,而且为国际抗击疫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中医药发展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中药材质量不过关、对中医药科研投入不够、中医药人才匮乏、中医药传播的力度不够等,亟须进一步解决。

3.1 加强中医药质量控制和完善监管体系

加强中医药质量控制,从中药材原产地到生产、出口实行全面标准化管理。完善中医药监管体系,督促中医药全产业链中各企业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探索建立用于中药材、中草药和中成药的整体生产、流通和使用的追溯系统,对中成药质量安全问题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最后,推动中医药企业的信用纳入国家信用体系中,并公开其信用信息,对于违反诚信、道德行为的企业予以处罚。完善对中药质量安全的监督与管理的法律体系,加强对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

3.2 加大科研投入和人才培养

围绕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加大对中医药科学研究投入与创新研发,建立起多学科相结合的科研平台,推动关于中医药科技创新项目的研究与落实。同时重视对中医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倡从儿童时期开始引导,中小学开设中医药相关课程,定期举行以中医药为主题的活动,使其接受中医药优良传统文化熏陶。加强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完善中医药学科体系,调整和优化中医药学科的课程结构。

3.3 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应注重因地制宜,在不同地区、不同的情况下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活动。完善中医药服务技术培训,将中医药服务融进“互联网+”医疗服务、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建立适应不同需求层次的中医药技术培训组织机构,提高特色中医诊疗技术服务能力。一方面严格把控中医药服务人员相关技能知识的考核,巩固和提高其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不断完善中医药医疗机构的诊疗条件,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3.4 推动中医药与国际接轨

中医药发展应注重与国际方针政策更好的结合,加强同世界各国的沟通与交流,把中医药纳入与国际合作的重要项目,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国际中医药立法,为中医药“走出去”营造良好环境。同时,建立国际中医药信息中心,促进国际上中医药领域的信息交流与知识共享。此外,鼓励中医药企业“走出去”,与国外顶尖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开展中医药研发,生产高科技中医药产品,增强中医药产品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的竞争力,打造中医药国际品牌。

3.5 加强中医药对外宣传

借助此次疫情,加强中医药对外宣传,推动其更好更快传播。首先,以华人华侨、留学生为切入点,为他们发放中医药健康包,搭建中英双语中医药服务平台提供互联网健康咨询服务,邀请专家开展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系列报告等。借助他们的力量,影响更多的海外民众接纳中医药,了解中医药。其次,我国中医药专家与其他国家主要的防疫抗疫人员开展远程视频,探讨中医药在防疫、抗疫上采取的防护手段与相关措施,并提供指导和帮助。再次,驻外使领馆应发挥作用,与当地政府、媒体等沟通,介绍中医药参与防疫的疗效,引导其接纳中医药。

4 结语

在此次疫情中,中医药在防疫抗疫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引起了国内外巨大的关注,吸引更多的人主动了解中医药传统文化。鉴于这一契机,亟须从加强中医药质量控制和完善监管体系、加大科研投入和人才培养、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中医药与国际接轨、加强中医药对外宣传等方面进行改进来推动中医药发展。

参考文献

[1]健康中国.中医药在这次疫情防控过程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EB/OL].(2020-03-17).https://xw.qq.com/amphtml/20200317A0RRME00.

[2]山水.中医药成为全球新冠肺炎防治重要力量[J].金秋,2020,(15):6-9.

[3]民革湖北省委会.民革中央助力中医药抗疫[EB/OL].(2020-2-22).http://www.minge.gov.cn/n1/2020/0222/c415700-31599727.html.

[4]刘建华.中医药战疫显身手[J].小康,2020,(16):51.

[5]杜加辉,武东霞,王瑛,等.新时代中医药发展的机遇、挑战及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2019,36(06):17-19.

[6]北京日报.上半年我国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额达6.18亿美元[EB/OL].(2020-09-06).https://news.dayoo.com/finance/202009/06/139999_53535323.htm.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9-10-27(001).

[8]曾柳艳,韦柳丝,张新花,等.中医领域医联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卫生软科学,2020,34(09):14-17.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后疫情时代‘互联网+中医医疗服务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2020SJA2405);江蘇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跨境电商的可行性研究”(201913981012Y)。

作者简介:段源玲(1997-),女,汉族,四川武胜人,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本科在读;王钰茹(1999-),女,汉族,广东潮汕人,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本科在读;田娟(1986-),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医药市场营销(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新冠肺炎疫情SWOT分析对策建议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学研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机制:信息、决策与执行
新冠肺炎疫区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与行为应对
公共卫生学科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