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淼 金武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球肆虐,使健康问题成为聚焦。为从建筑层面建立健全医疗体系疫情响应机制,文章研究三级联动基层医疗的防疫建筑设计,并提出两个主要理念,一是提出医院和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相结合的各级医卫中心设计理念,二是提出醫共体在日常防控治疗、疫情一级响应、疫情二级响应三种场景下的疫情防治三级联动调控应用理念,并且针对这两个理念,做出实践案例设计,希望能够为社会的整体防疫工作做出一点贡献。
关键词:防疫;基层医疗体系;三级联动;建筑设计
资助项目: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Y202044
1.研究背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于健康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党和国家也高度重视人民的健康问题,2016年10月25日印发并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1]。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COVID-19)疫情全球肆虐,使健康问题再次成为聚焦。传染病疫情防控对建筑的设计思路提出了新的挑战,医疗建筑的设计在疫情中受到了重点关注。为从建筑层面建立健全医疗体系疫情响应机制,本文研究平疫结合三级联动医共体的建筑设计。
2.基层三级医疗体系
2.1区县级医院+公卫中心模式
以往医院以日常病患治疗为主,而传染病防控治疗多由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但在大规模疫情防控的特殊情况下,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不足以提供足够的医疗资源,而普通医院的建筑设计不利于烈性传染病防控治疗。为了今后发生突发情况时可以及时响应,本文建议医疗机构建筑设计采用医院和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相结合的模式,形成医院-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医卫中心),综合两者特点,可以在日常无疫情时作为普通医院使用,在发生疫情时迅速改造做出应急响应。
2.2街道乡镇级医卫中心设计
街道乡镇级医院和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结合设计为乡镇街道级医卫中心,平时作为服务居民的基层医疗机构,除了日常门诊外,还专门设计发热门诊。发热门诊或称感染科,与主要门诊部分进行分离,单独设置出入口,感染科内设置留观室、诊室、发热检验取样等房间,并配套单独挂号收费间和卫生间。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将病患隔离在发热门诊中,避免交叉感染和传染源的流动。
2.3村级社区级医卫站设计
村级社区级卫生服务站结合防疫功能,设计村级社区级医卫站。在疫情之前,卫生服务站作为服务周边居民的最基层医疗机构,设置预检、检查治疗、输液留观、药房等房间,满足基础医疗卫生需求。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医卫站设计其布局和房间时,应考虑感染和疑似感染病人的处置。医卫站设计除原有预检、检查治疗、药房等功能外,将原来的输液留观室进行分隔,设置留观单间和转运通道。平时病人可在留观室治疗、输液,发生异常情况时,病人可在单间内隔离,并且通过转运通道离开,避免交叉感染。
3.三级联动医共体平疫结合应对策略
本文在建筑设计领域研究三级联动医共体联合设计机制。对于区县级、乡镇街道级、村级社区级等三级医疗机构,提出疫情联动建筑设计策略,将三级医疗体系作为防疫整体来考虑,以便在平时和疫情发生时,能够高效应对。
本文将日常无烈性传染病患或极少数烈性传染病患的情况,称为日常防控治疗。将发生疫情时的情况,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烈性传染病爆发初始期,此时确诊病患基数较小但增长很快,疑似病患较多;第二阶段是烈性传染病大规模爆发阶段,此时确诊病患数量较多,部分病患已基本治愈。本文将第一阶段定义为医疗机构疫情一级响应阶段,第二阶段定义为医疗机构疫情二级响应阶段。若疫情再进一步发展,则超出本文所讨论三级医共体所能解决的范畴,县级、乡镇街道级、村级社区级医卫中心继续按照二级响应使用,超负荷病患需由再高一级政府和医疗机构组织救治。
3.1日常防控治疗
日常情况下,县级医卫中心接待发热病人就医时,可立即做出传染病的临床诊断和病毒检测,若发现疑似病患,则安置于专设烈性传染病房楼进行观察和治疗。乡镇街道级和村级社区级医卫中心接待发热病人就医时,日常医疗条件不足以判断是否疑似病患,此时需要转运至县级医卫中心进行进一步诊断。此时,县级医卫中心是集中诊治隔离点,乡镇街道级和村级社区级医卫中心是集中隔离转运点。
(1)县级医卫中心
县级医卫中心平时担负普通病患的治疗工作,且可收治小规模传染病患,起到日常治疗防控作用。医疗综合楼与烈性传染病房楼保证安全间距30米,防止交叉感染。院区需规划医疗主入口、行政后勤入口、急诊入口和污物出口,形成洁污分流,医患分流,有效防止传染病的交叉感染。烈性传染病房楼按照传染病管理的“三区两通道”原则进行建筑平面病房分区设计。传染病房楼空调通风系统采用“分区”设计,即将医院内的污染区、清洁区、普通区的空调通风系统分别设置,区内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增设必要的空气过滤设备,以有效控制经空气传播的医院感染发生。
(2)乡镇街道级医卫中心
乡镇街道级医院和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结合设计,作为日常防控治疗措施。日常门诊入口和感染入口分设,普通区域和感染区域隔离。发热病患来到医卫中心诊治时,不进入普通病人活动范围,而是在单独的感染科活动。发热病患经隔离检查或简单诊治后,从感染科门诊出口离开,避免与其他人员交叉感染,降低传染病扩散风险。
(3)村级社区级医卫站
村级社区级医卫站平时接待处理周边居民基本医疗需求。日常接待病患时,预检无异常的病患进入普通诊疗区域;预检异常病患直接进入留观室,不与其他人员接触,并由专设转运通道离开,不与其他来访病患交叉。医卫站设计医护区域和隔离区域两部分。预检、检查治疗、药房等功能,作为医护区域,预检功能置于建筑入口处;原整间输液留观室进行分隔设计,设置若干留观单间和转运通道,作为隔离区域。两个区域空调系统独立,并设置专业杀菌消毒设备。医卫站设计医护流线和污染流线两条人员流线。就医病人先预检,若体温异常,则走污染流线,直接进入留观单间隔离,并且通过转运通道离开,从防疫出口转送至定点医院。医护流线和污染流线严格分开,避免交叉感染。
3.2疫情一级响应
疫情一级响应,是针对疫情第一阶段烈性传染病爆发初始期,各级医卫中心做出的建筑改造及使用的响应机制。此时确诊病患基数较小但增长很快,疑似病患较多。县级医卫中心整体改造为县级传染病医院,只收治烈性传染病确诊患者和部分疑似患者,进行院内集中治疗,不再接收未感染普通病患。乡镇街道根据病患人数,改造若干所医卫中心,将其迅速改造为乡镇街道级隔离点,集中收治疑似病患,将疑似病患控制在院区范围内。村级社区级医卫站发挥指导、隔离、转运作用,与各村各社区紧密联系,提供检疫指导,并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可以就近迅速隔离人员,再转运至对应隔离点或传染病医院。
(1)县级医卫中心整体改造
县级医卫中心项目建筑设计,考虑疫情一级响应时医院功能迅速转换,将原门诊、病房、医技等各功能建筑进行改造,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传染病医院。病房楼每层标准层设计床位为38张,8间3人间、3间双人间和8间单人间。病房标准层分为“3区2带2通道”(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2缓冲带、患者通道、员工通道)。
(2)乡镇街道级医卫中心改造
乡镇街道级医卫中心项目建筑设计,考虑改造为隔离点的便利性。在疫情一级响应时,县级或市级医疗机构管理者,将根据病患和疑似病患人数,选择辖区内若干乡镇街道级医卫中心,迅速改造为集中隔离点,收治疑似病患。而辖区内其他医卫中心则继续收治未感染普通病患,并根据疫情发展进行调整。病患或保健人员,根据自身情况,前往不同地点,从源头做到分流隔离。
(3)村级社区级医卫站
村级社区级医卫站在疫情发生时,是与各村、各社区紧密联系的最基层医疗机构,筛查广大居民,发挥指导、隔离、转运作用。对于医疗知识薄弱的各村各社区,提供防疫检疫指导。医卫站内医护区域和隔离区域分开,空调系统独立,并设置专业杀菌消毒设备。医生和病人流线严格分开,隔离病人设置专门转运通道。一旦发现发热病患等异常情况时,医卫站就近迅速隔离病患,再将其转运至对应隔离点或传染病医院。
3.3疫情二级响应
疫情二级响应,是针对疫情第二阶段烈性传染病大规模爆发期,各级医卫中心做出的建筑改造及使用的响应机制。此时确诊病患数量较多,部分已基本治愈。县级医卫中心建设方舱医院,在院内集中接收诊治确诊烈性传染病患者。乡镇街道根据病患人数,在保留或增加疫情一级响应中部分乡镇街道级隔离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造一部分乡镇街道级医卫中心为康复中心。乡镇街道级康复中心,集中收治更高级医院出院且需康复治疗观察的病患。村级社区级医卫站在发挥筛查、隔离、转运作用的基础上,增加治愈居民的归档跟踪工作。
(1)县级医卫中心方舱医院建设
当疫情大规模发生时,考虑到现有医疗资源和场地可能不足以收治全部传染病患,所以在县级医卫中心设计时,在场地内设置停车场,并预留发展用地,兼做疫情紧急情况下的方舱医院场地。
在院区范围内建设方舱医院,一方面可使污染源尽可能控制在院区范围内,减少污染源的扩散;另一方面方舱医院可以和传染病医院共享硬件和医技条件,有利于病人的检查治疗。
(2)乡镇街道级医卫中心改造
当疫情大规模发生时,县级医卫中心可能会面临医疗资源和场地紧张等情况。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病患已基本治愈,处于平稳观察阶段。所以在疫情二级响应阶段,考虑将部分乡镇街道级医卫中心改造为康复医院,接受县级传染病医院需要康复治疗观察的溢出人员。此举措既可以完善病患治愈的医疗环节,又可以接收传染病医院溢出人员,提高传染病医院治疗周转效率,提高救治率。
(3)村级社区级医卫站
村級社区级医卫站在疫情二级响应阶段,继续发挥筛查、隔离、转运作用。同时对于康复出院的居民,医卫站负责跟踪其康复情况,记录有无复发或后遗症等,对前期治疗效果进行补充反馈。
4.结论
通过对疫情各阶段发展情况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深刻思考,结合以往实践经验,本文提出两个主要理念,一是提出医院和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相结合的各级医卫中心设计理念,二是提出医共体在日常防控治疗、疫情一级响应、疫情二级响应三种场景下的疫情防治三级联动调控应用理念,并且针对这两个理念,做出了实践案例设计,做到理念和实践相统一。本文希望通过理念和设计实践的详细阐述,能够为建筑行业工作者和政府医疗卫生管理者,提供一些设计和应用思路,以此更进一步为社会的整体防疫工作做出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1]新华社.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 北京:中共中央、国务院, 2016. http://www.gov.cn/xinwen/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岳淼(1986.07),女,汉族,山东济南人,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绿色建筑、建筑设计
金武(1986.10),男,汉族,浙江金华人,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建筑设计、医疗建筑设计
1.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省杭州市 311231;2.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