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公共实训基地建设“3+3+X”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1-03-24 11:22胡青玲
职业·下旬 2021年2期
关键词:实训基地建设高水平

胡青玲

摘 要:高水平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加强专业建设、增强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保障。笔者结合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高水平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创新实践,对如何推动高水平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

关键词:实训基地建设    高水平    职业教育改革

一、高水平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公共实训基地在建设方面存在以下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职业教育区域内存在多所同类型职业学校专业设置雷同、教育教学设施建设重复的问题;二是在公共实训基地内形成了重硬件投入轻内涵建设、职业教育资源投入不足和浪费并存的尴尬局面;三是职业学校和行业企业普遍缺乏资源和利益的共享机制。

二、高水平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在高水平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中,应遵循定位精准原则、校企共建原则和资源共享原则。

(一)定位精准原则

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发挥区域内辐射引领作用、培养高质量人才和实现学生最充分就业,是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精准定位的原则。定位精准原则要求,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要有合理的布局、鲜明的特色、适度的规模和先进的设备,具有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可替代性。

(二)校企共建原则

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主体具有多元性特点,政府、学校、企业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是其多元性的具体体现。学校可以采取“厂中校”的办法,把实训基地建在企业,也可以采取“校中厂”的办法,把实训基地建在学校。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主体具有复合性特点,集企业真实生产的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社会服务于一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产教融合。

(三)资源共享原则

在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中,应通过“两个注重”来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注重校际、区域间合作,集中技术、资金、设备与人才资源,共建高水平实训基地;注重实训基地绩效管理,综合利用资源,提高投资效益,建立绩效评价机制,促进高水平实训基地使用的高效高能。

三、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创新实践

在長期的实践中,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探索并构建了高水平公共实训基地建设“3+3+X”义乌模式,其内涵是:第一个“3”即政校企“三元”联合;第二个“3”为在高水平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中,实施政校企“三元”共体、“三元”共育和“三元”共享;“X”指在高水平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中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根据专业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合作共建方式,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训基地功效,实施不同的育人模式。该模式的成功构建,有效地解决了职业学校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教育教学设施建设重复、教育资源投入不足与浪费并存、校企资源不能有效共享等问题,极大地促进了公共实训基地的资源共享与产教融合。在高水平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中,“3+3+X”模式在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下设的信息光电学院、电商学院以及现代制造系、电气工程系、应用设计系、财经商贸系的所有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尤其是在机电、电商、模具三个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中,其作用体现得更为明显、成效更加突出。

(一)基于“3+3+X”模式,实现机电专业基地建设“三元共体”

为了实现“零距离服务园区产业发展”目标,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以混合所有制的形式,把信息产业园作为实训基地,将学校、政府、企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有机统一起来,打造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功能完整的高水平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共同体。

1.政校园企“四方共治”,打造管理运行共同体

为了确保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的二级学院——义乌信息光电学院的高效运行,形成灵活高效的职业教育共同体,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制定了《信息光电学院理事会章程》,明确理事会基本职责;建立、完善“混合制”联合办学项目的相关制度、机制;确定“混合制”联合办学项目的实施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根据理事会的顶层设计,高新园区主要负责统筹学院和园区企业劳务用工对接;浙江义乌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义乌信息光电学院实训基地改扩建项目及相关资产监管;义乌信息光电学院负责基地运营管理、教育教学活动及日常管理。

2.招生招工“一体联通”,打造人才培养共同体

义乌信息光电学院采用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创新实施招生招工“一体联通”的机制。按照现代学徒制要求,校方“变招生为招工”,为学生对口就业提供保障;企业“变招工为招生”,借学校育人优势,为自己“批量生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从而达到多元主体的共建、共享和共赢。

3.引智引资“双轨并行”,打造专业建设共同体

通过引进企业“智力”资源,义乌信息光电学院先后与浙江义乌高新园区内众多企业合作,把企业技术人员、技师和高级技师请进来,与学院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共同组成“联合教研组”,根据岗位的实际需求同商共议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实施等问题。通过引进企业“资产”资源,建设“校中企、企中校”实习实训基地,让“企业进到学校、车间设在课堂”,共同培养产业园区发展急需的“适销对路”人才。在校内,由高新园区投资或投入设备,陆续建成PLC、单片机、机电一体化、电力拖动等实训室和3个机房;在校外,2019年至2020年,与义乌清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岩谷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达成基地共建合作意向,共授牌8家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4.人力资源“互通有无”,打造师资队伍共同体

义乌信息光电学院创建了师资共同体互补机制,即由义乌信息光电学院派出骨干教师、企业派出技术骨干组成资质优秀的教学团队,担任专业理论课专任教师、专业顾问、客座教授、实习导师或兼职教师,承担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传授学生专业技能,为企业发展储备人才。

5.技改教改“同频共振”,打造产学研共同体

义乌信息光电学院搭建了科技研发平台、技术转化平台、产品推广平台,并根据高新园区产业发展实际需要,遴选出电气自动化技术教研组、电子信息技术教研组、数控教研组3个教研组,对接3个平台进行打造。在此基础上,一方面与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解决企业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与企业联合开展教学创新攻关,围绕理实结合要求,强化实训课程建设,确保重点专业的课程实训比例占课时总数的60%以上;开发企业实际急需技能的课程,在专业课或专业选修课中,增设相关教学内容,以满足实际生产需求。目前,产学研共同体中的数控加工、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机械设备安装与维修等专业均在开展校企攻关研究。

(二)基于“3+3+X”模式,实现电商专业基地人才“三元共育”

2016年,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与阿里巴巴、天猫、淘宝、速卖通、拼多多联合建立了校企合作共同体的产学研工作室,随后又引进视觉工作室,组建了“5+1”产学研工作室,继而通过人才共育实现了“一引两建两创” 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引入行业统一职业标准、组建“5+1”专业工作室

“5+1”专业工作室对接电商平台,课程教学任务与企业具体工作岗位衔接,学生人数以少于80人为宜,并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一个或两个教师带一组,实行小班化教学,确保与国家职业标准以及地区行业、企业标准一致,助力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2.建设合作式、伙伴式新型师生关系

在“5+1”专业工作室,教学任务不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生在课堂上学来完成,而是通过每天的晨间会和晚间会进行教与学,除了晨课1小时、晚课1小时以外,其他时间教师都会把专业课程的知识点转化为实操技术,与学生一起共同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在共同完成工作任务时,学生不仅在不知不觉中从教师和师傅那里学到了技术、掌握了真本领,还能与教师和师傅建立起一种类似创业合伙人的关系。

3.建设校企共建、工学结合专业课程

“5+1”专业工作室的专业课程与电商专业日常教学也有很大不同,不但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建立在工学结合基础之上,“5+1”专业工作室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也是由校企共同开发,从而确保在為期2个月的“特训”期间,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基本的电商运营常识和技能。

4.创新双主体、双身份双导师制

在“5+1”专业工作室,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教师和企业师傅兼有双重身份。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教师既是校内的导师也是项目主管,企业师傅既是项目主管也是校外导师。因为学生进入工作室学习是通过校企联手共同完成的招生,实行的是建立在学生与企业双向选择基础上的企业定制式招生制度,学生在“5+1”专业工作室也同时具备既是学生又是学徒的双重身份。

5.创新学业、学徒“双标准”过程化评价

为了使学业标准和学徒标准实现有机结合,工作室通过引进企业平台,将学生考试成绩与其在实训中的日常表现挂钩,并运用工作日、工作月报表数据来体现,建立学业、学徒“双标准”过程化评价体系。

(三)基于“3+3+X”模式,实现模具制造专业基地“三元共享”

通过打造模具专业产学研实训基地的“教学工厂”,一方面可以将真实的企业环境与教学环境相融合,另一方面可以实现模具专业产学研实训基地政校企三方的共享共用。

1.共享模具城硬件资源

为了充分发挥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师资强、研发能力强,以及模具城企业多、设备齐的各自优势,义乌市人民政府做出把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训基地迁入模具城的决定后,与浙江省机电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签订后,总投资2180万元,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的配有生产型实训车间和价值千万元的先进生产设备的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模具产学研基地,在义乌模具城内建设完成。

2.共享模具城企业业务

在模具专业产学研实训基地,模具城内企业既是主户,也是客户。主户的意思是,在模具专业产学研实训基地开展对学生的实训指导中,模具城内企业也是校企合作“双主体”中的一个主体;客户的意思是,在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作为实践教学内容时,师生共同承担模具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检测、网络发布等教学工作,同时也是校企合作框架下师生所承接的企业业务,从而实现了模具城业务学校与企业共享。

3.共享专业内涵资源包

在模具专业产学研实训基地,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与企业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共同构建课程标准,共同培养和提高学生以实训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技能。这些被开发出来的专业课程和课程标准以及实训手册、视频教材、校本教材由校企共同分享,既是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校本教材,也是企业内部职工培训教材。同时结合专业技能训练需求,校企共建包括面向基础层、能力层、创新层、工程层的4个层层递进的课程体系,并结合不同层次设计相应层次级别的实训资源包,通过实训课程,帮助学生完成基础能力、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

四、小结

“3+3+X”模式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高水平公共实训基地的产教融合,使高水平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实现了产学研的相互融合,促进了混合所有制办学的落地落实,极大地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实践证明,高水平公共实训基地建设“3+3+X”模式十分有效,极具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何小荣.浅析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运行与管理[J].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2015(3).

[2]郑义,张小华.农业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18).

[3]周建松.基于内涵发展的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4).

[4]张振锋.工业4.0背景下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 (11).

(作者单位: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实训基地建设高水平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高水平花样滑冰竞技人才的培养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浅谈中职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