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城区胡同的空间模糊性设计研究

2021-03-24 11:07朱华赵雅
工业设计 2021年2期
关键词:胡同

朱华 赵雅

摘要:胡同空间不同于城市公共道路,它是“多种化学元素”发生反应的场所,体现人与公共空间的对话。但胡同空间在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矛盾日益显著,面积减少,沦为停车位和堆放杂物的地方,形态上呈现出混乱的状态。对于这种空间的研究,从居民居住的环境以及居民所自发创造的周边环境入手,结合空间模糊性理论,探讨北京老城区胡同的空间模糊性设计策略,这些设计策略支撑居民对胡同空间的使用,可以发掘出空间的更多可能性,为胡同公共空间的留存和改造提供可行性。

关键词:北京老城区;胡同;空间模糊性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1)02-0095-02

胡同空间除了具有过往通道的属性,还具有公共的社会聚落场所属性,胡同空间中私人生活物品接连出现在胡同里,成为城市的“缓存空间”。北京老城区胡同位于北京城核心功能区域之中,从时间轴上来看,胡同的产生到二十世纪末开始持续到现在的城市改造,胡同的功能除了通道功能外也产生了其他的功能。胡同空间的承载情况并没有像城市设计者预设的那样有固定而明确的使用权限,这种由使用者自发组织生成的城市空间不断地延展新的可能,边界就会变得模糊。

1 空间模糊性概述

空间呈现没有清晰的分界点状态,處于中介过渡阶段,相互联系并且相互过渡时的形态,就是空间模糊性[1]。模糊空间由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在共生理论中最先提出,空间模糊性表示模糊空间这一属性。这种属性表现为空间边界可变化、空间功能可切换、空间使用可多元,以探讨空间、人、功能之间的关系。

2 北京老城区胡同概述

胡同构成了北京老城区城市肌理,是北京城市结构的基本组成单位。现代北京老城区可追溯到元代“元大都”的形制建设[2],其肌理变化可分为三个时间段:历史板块、新中国板块、现代板块。历史板块中由元朝初建,形成了以四合院和胡同为单元的基本城市格局;经过明清两个朝代,城区进行了扩展;新中国板块,由于人口增长问题,胡同空间变得紧张,数量锐减;现代板块,北京城市早已规划了多区域协同发展,面积向郊区得到了扩增,功能也得到了新的添加。北京老城区内的胡同肌理、数量和面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缓解。

3 北京老城区胡同的空间模糊性研究意义

通过北京城的历史成因可以看出,胡同所呈现的现有面貌并非是其原始的状态,最初的北京城城市格局是由官方组织并实施,以设计的方式进行整体的规划建造,而胡同则作为院落的联系空间成型于最初的规划范围以内。现今的胡同内处处充斥着自发性的建造。规制的合院被打散重构,空间被压缩,整体形态上呈现混乱的状态,胡同构成的纹理变得模糊不清。

胡同构成纹理的变化来源于城市人口对居住空间提出的诉求,居民作为胡同空间的使用者,在胡同空间中发生了跟生活相关的种种活动,这些日常场景共同交织出独具特色的生活网络和社会关系,无意中不断重塑着空间、场地和城市[3],在这种北京老城区胡同环境下,重新探讨居住环境和城市空间的关系很有意义。这种探索有别于我们所熟知的自上而下的城市空间关系,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城市空间,使居民加强对胡同空间的归属感和自信感,加深了对胡同空间的记忆。从居民自身对所生活空间的自发性创造这个现象提炼出“细分都市”的生成逻辑[4],并结合空间模糊性进行研究设计,做到了使用者从被动角色到主动角色地转变,居住者自发性地设计比胡同空间的规划者更具有智慧。

4 北京老城区胡同空间存在的问题

4.1 胡同空间与居民关系割裂

胡同空间与居民关系割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公众对环境的参与和重塑时,大多数人不会去关注这些有特点的区域空间,认为这些空间是无用的、浪费的,胡同内绿化程度低,居民零星的种植自己喜好的花草或植物。

另一方面,现代城市规划对胡同空间的排斥和忽视,“人性化的”“象征性的”“地方性的”空间被遗弃或是拆除。胡同中公共设施出现规范统一化的坐凳、公示牌或亭子等,材料统一成深红色喷漆的铁板、防腐木。胡同中的公共设施在空间中随意摆放,割裂了空间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充分尊重居民在胡同空间的主体地位。

4.2 胡同空间的资源浪费

在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并没有从社会和居住环境的方面去考虑,现今的胡同逐渐消失在城市当中,生活氛围也由于胡同空间的逐渐消失而减弱。

现今的胡同内环境已经成为一个“放杂物的空间”,随意堆放的杂物、见缝就停的车辆、以及私搭乱建使胡同变得狭窄。“胡同一院一户”的肌理被破坏,人与胡同空间呈现出一种紧张的态势。胡同居民在胡同中的节点空间和“阴角空间”进行纳凉、社交等活动时,呈现出分散的形态,坐具均使用少量的自家家具,或选择坐于台阶上。

4.3 胡同空间功能匮乏

胡同中虽有零星可供居民坐的地方,但使用功能单一且匮乏。所以居民在胡同中进行社交活动时,会拿出自家家具出现在胡同中,围坐交谈,体现了胡同空间中公共座椅的匮乏。除此之外,儿童在胡同中的娱乐空间少之又少,谁家门前空地大,谁家门前就成为了短暂的儿童活动空间。

4.4 胡同空间交通工具摆放混乱

在城市快速更新的过程中,交通工具也随之变得多了起来,电瓶车、自行车的乱停乱放,个人汽车的停放不断吞噬仅有的胡同空间,胡同空间并没有为这些交通工具提供更多的停放位置,使胡同成为了“胡同停车场”。

5 北京老城区胡同的空间模糊性设计策略

5.1 让居民参与胡同空间设计

在胡同空间模糊性设计中,人对空间的感知、人体尺度和胡同空间的关系是空间模糊性设计的根本。充分尊重居民在胡同空间的自主性,让居民参与其中,运用本土材料构建。例如,在尊重居民的自主性上,根据居民自身的植物种植经验,反映居民在实际生活中的绿化需求,形成胡同绿色生态体系的构成要素。胡同多功能综合体应以微型农业景观并围绕建筑物展开,协调与胡同空间的尺度。胡同景观的出现过渡了空间的划分,例如,院落里生长的枣树或者香椿树等树木从私密的院落延伸到街道或者其他院落,这时候墙的作用就被弱化了。

5.2 整合胡同点状空间资源

各条胡同道路的纵横交错产生了大小不同的节点空间,房屋的前后交错在胡同空间中形成了“阴角空间”。这些都是能体现胡同空间模糊性的要素。从胡同居民在胡同中的节点空间和“阴角空间”进行纳凉、社交等活动这些点来考虑,胡同空间模糊性设计纵向延伸的综合体系应整合空间的点状空间,控制横向的宽度以免影响道路的通行,让居民有更多休息、社交的空间。例如,结合胡同台阶空间的运用,提供坐、展示、收纳的空间,构建因地制宜的多功能综合体。

5.3 以单元模块思维建构胡同空间功能

胡同具有自然性、亲密性、适应性等,正是这些特质塑造出胡同这一独特的城市空间类型。对胡同生活现象进行模块组织,深挖其中的生长逻辑,找到混沌和秩序得以并存的原因,用单元模块思维构建胡同空间的模糊性。

胡同内不同家具的使用是单元模块思维的建构基础,这些单元家具为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提供了一个转接平台[5],承载了居民基本且多样的活动形式。例如,居民在胡同内遛弯、聚集闲聊、陪孩子玩耍等。

从胡同居民的参与人员角度来看,胡同内家具需要平衡不同年龄层次的生活需求,并将不同年龄层次的生活需求模糊化处理,紧密贴合居民的生活方式。在杨竹梅斜街中通过木制座椅进行空间围合,可供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在不同场景中的使用。除此之外还有可移动的桌椅,可进行自由组合,这些可移动的桌椅模糊了单一的使用功能,产生了多种的使用可能;墙面有孩童互动的游戏装置;路边有花箱的设置,实现了步行通道空间与休闲娱乐空间的过渡。这样的空间营造,满足了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在胡同中的活动需求,以更为开放的综合活动区域满足现代胡同居民的生活方式。

5.4 均衡胡同空间的交通出行规划

胡同空间的模糊性设计需要融入居民的生活环境,方便居民的出行生活,交通工具有地方停放,还胡同清爽的氛围,并非成为“胡同停车场”。出行也应以均衡的胡同空间体验为主,骑行、步行等更高效的绿色出行方式值得被提倡。

例如,历史保护街区杨竹梅斜街的设计,考虑了胡同空间的尺度是基于人的尺度,步行进入胡同是最有体验感的方式,所以汽车不被允许进入,并设置了停车指示标志,提示人们改变交通方式。胡同内设置自行车停车区域,为居民绿色出行提供了根本保障。把胡同中被吞噬的空间抢回来,重新唤醒居民的胡同记忆。

6 总结

北京老城区传统胡同空间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使得胡同空间所承载的状态已然成为“生活的延展区域”,这就突显出了胡同空间模糊性的地位。通过对胡同日常生活的调研和思考,整体的胡同设计缺乏转换居住者的被动角色到主动角色,探讨居住者的空间本质价值,这些不仅仅是发掘文化遗产价值的需要,更是设计思维转变的需要。胡同空间在城市更新的大潮流中,要在尊重本土居民生活方式上进行设计的探究并落实。作为适宜人尺度的胡同空间,应该是居民延伸的生活区域,服务于本地居民并欢迎外来人员行走进其中,胡同空间在城市更新的大潮流中,尊重本土居民生活方式和空间肌理的规划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系项目名称:留住乡愁:吉林省传统村落景观保护研究(项目编号:20168354)。

参考文献

[1]侯幼彬,建筑的模糊性[J].建筑学报,1983 (03):44-49+83-84

[2]朱祖希,北京胡同的區域特色[J].北京观察,2017 (04):66-69.

[3]林雪莹.北京老城史家胡同墙根儿花园设计[J].设计,2020,33 (21):150一153

[4]陈璐,细分都市——没有边界的家[J].城市建筑,2018 (34):24-26.

[5]郝运,张帆Parklet在胡同公共空间中的运用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0 (02):101-103.

猜你喜欢
胡同
北京胡同
宝钞胡同隐院
北京的胡同
九湾胡同几道弯
光阴,在胡同中流逝
最不像胡同的胡同
白塔寺胡同大杂院改造
Preserving and Honoring Beijing’s Hutongs
胡同凶案
东明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