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凤 桑英 陈立新 郭亚芬 崔晓阳
摘 要:在我国高校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研究生全英文课程建设已成为高校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培养质量高水平化的重要举措和手段。本文以东北林业大学《土壤实验分析技术》研究生全英文课程为例,从教学材料选取、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探讨了本课程的建设模式和方案,以期为新农科其他全英文课程教学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农科; 土壤实验分析技术; 全英文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2-089-002
国际化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现实选择。特别是2015年,我国颁布实施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的重要发展战略[1]。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不仅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路径[2]。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任,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增强国力及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支撑力量[3]。在国家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全国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作为高校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措施,高校研究生全英文课程项目建设已成为我国近年来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研究生的重要举措,成为新农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高校国际化办学的需要,我国各高校均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办学进程,加快了全英文课程的建设步伐[4]。
东北林业大学是我国“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在培养林学、林业工程等国际化专业人才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土壤实验分析技术》是我校林学和生态学等相关专业研究生的重要专业选修课,选课学生涉及土壤学、森林培育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森林防火、森林保护学、生态学、林业等多个专业和门类;此课程的全英文课程目前主要是林学等相关专业留学生必修,在培养和提高林学和生态学等领域研究生的专业素质、专业技能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全英文课程建设是加快高校国际化进程的必然需求,是世界了解我国高等教育的窗口,有利于拓宽师生的国际视野,因此也成为目前国内各高校教学改革关注的重点。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双一流”建设的实施,国际间教学与科研学习交流计划与活动不断增多,为加快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升高校办学能力,培养新一代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各高校均大力开展并积极推进全英文课程建设,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资源,使广大师生近距离接触学科发展前沿[5-6]。
东北林业大学一直是国内培养林学、生态学等相关专业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重要单位。2011年6月,东北林业大学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林学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东北林业大学一直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致力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加强国际合作教育,已先后与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生交流项目,特别是大力加强留学生教育培养。作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留学生来校学习并攻读学位,目前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留学生,生源来自五大洲80余个国家。在这种大好形势下,开设土壤学及其分析技术等林学基础课程,并进行全英文课程建设已成为我校林学学科国际化发展的基础,成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一项重要工作。为进一步提升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服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求,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根据《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研究生课程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等文件要求,2020年我校进行了第一批研究生全英文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与评选工作。作为东北林业大学第一批全英文课程建设项目以及林学及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土壤实验分析技术》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专业素质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此课程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一定的土壤学理论知识后开设的,其涉及的学科基础广泛、教学内容较多,学科本身也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强等特点,因此,探索有效开展《土壤实验分析技术》全英文课程建设体系至关重要。这一举措,不但能吸引更多国际留学生来华求学,让世界了解认识中国的高等教育[7],还有望将来应用于国内研究生并提升其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国际环境。
二、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高校研究生教育一定以高水平培养需求为导向,立足于知识结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3]。目前,国内的全英文课程建设存在一定程度的教学选材缺乏、教学模式传统、教学内容滞后等不足,特别是相比于传统的课程建设,国内一些高校往往把全英文课程理解为英语专业课,而忽视了专业学术的课程发展[8]。林学院作为东北林业大学最具优势和特色的研究型学院,已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奥地利、瑞典、瑞士、芬兰、挪威、俄罗斯、蒙古、日本、韩国、越南、泰国、印度、巴基斯擔、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阿根廷、波兰、捷克、以色列等国家的有关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学术交流、专家互访、合作研究等方面的良好关系,在林学等专业的留学生培养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让从未来过中国,甚至从未来过亚洲的欧洲、非洲等留学生更好地学习土壤学及其分析技术,需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材料的选用
目前开设《土壤实验分析技术》相关全英文课程的院校较少,还没有相关的专业教材可供选用。结合教学团队在美国乔治亚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克鲁兹分校访问学者的研究经历,在吸收相关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从土壤学科基础理论需求和专业所服务的行业背景出发,主要选用了以下两本原版英文参考书作为英文参考资料:
(1)J.Benton Jones Jr.Laboratory Guide for Conducting Soil Tests and Plant Analysis.CRC Press,2001;(2)M.R. Carter, E.G. Gregorich. Soil Sampling and Methods of Analysis.CRC Press,2007。还重点推荐了中文参考书《土壤实验实习教程》(陈立新编著,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5),同时辅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土壤分析方法”(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鲁如坤主编.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和中国农业质量标准网(http://www.caqs.gov.cn/biaozhun/search_complete.asp)等参考材料。此外,还推荐相关的科研文献,并准备丰富的教学课件,以便学生预习、学习并复习相关知识点,形成良好的知识积累。
1.教学活动的组织
该课程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操作为主,同时辅以教师讲授和答疑。教师结合教材及参考资料制作英文课件,并提前发布到课程中心网站,督促学生预习,熟悉课堂内容、专业词汇和知识点,课堂教学用英文讲授。主要进行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测定,前期以课堂讲解和演示为主,学生再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小组实验操作,最后进行总结和讨论。通过该过程的锻炼,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
2.授课英语的表达务必简洁清楚
我校以往必修《土壤实验分析技术》的留学生生源地多样,如韩国、日本、印度、巴基斯担、印度尼西亚等,大部分同学用英语交流基本没有障碍,但英语并非他们的母语,特别是某些同学英语交流存在一定问题,汉语使用也不顺畅,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英语的表达必须简洁清楚明了,特别是一些专业术语,语速一定要慢,必要时要有针对性地附加详细的补充、解释和说明,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具体内容和操作。由于本课程实验操作的特殊性,一些具体的化学试剂、玻璃仪器等实验备品,讲解时可给学生观看并教其使用,具体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可辅以演示完成。
3.强调课堂上的多维互动
授课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课堂讨论和互动,包括讲授过程中和讲解后的互动。实验课的性质和理论课不同,再加上小班授课,在讲解中学生有不明白的可随时举手发言;在实验操作中,学生可随时提问,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随时交流,这样不但能调动所有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及时消化理解课堂内容,还有利于后续内容的继续和完成,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一般,留学生都能踊跃发言,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和互动。更重要的是,每次实验结束,一定要对共性问题及时分析和总结,这既能增强师生互动,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深入理解。
全英文教学中最困难的环节是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这也是提高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和建立自信最重要的环节,教师对所提问题要进行多角度重复,注重关键单词的提示和板书,并积极鼓励同学发言[7]。教师还要积极帮助学生增加专业英语的输入[7],多渠道、多手段地为学生寻找并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料,如Elsevier ScienceDirect期刊数据库、Springer LINK期刊数据库等,教学生查阅、获取、分析和整理相关的英文文献,提高学习效果。另外,还可以采用“合作式小组”研讨式教学法,以小组形式让学生用英文介绍并总结小组工作,这不但能增加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能提高学生运用专业英语的能力,以及文献整理和科研创新能力。
4.教学网站建设及教学效果评价
为持续推进信息技术与本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深化改革教学方法,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提高教学质量,在超星平台还进行了课程的在线建设工作。以课程内容为中心,通过全面的网络辅助教学功能,包括考试、讨论、随堂练习、分组任务、通知、资料、评价等互动教学活动,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资源共享、问题交流和协作学习,增强教学吸引力。
对于学习效果,一定要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主动性、分析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考核和评价。建立多元化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采用线上和线下相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模式,通过各部分成绩的权重设置进行综合评定,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另外,大数据分析教学过程中产生数据的统计结果,自我评估教学效果和课程设计等,并统计学生学习过程的完成情况,分析课程设计是否合理,课程内容学生是否容易接受等,从而优化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三、课程建设的实施效果
在推进“双一流”建设、加快高校国际化进程以及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网络时代和大背景下,《土壤实验分析技术》全英文课程开设3年以来,经过合理组织和不断摸索,课程进展顺利,学生认可度高且反应良好。特别是在线教学网站的建设,能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思维和平台,提供更多样化、更全面的教学资料和参考资源,提供更多的学生间、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机会,进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及知识面的深度和宽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主创新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高和锻炼。因此,此课程适于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研究成果能为相关专业的全英文教学提供参考。
基金项目: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全英文课程建设项目
参考文献:
[1]徐苏云,康诗飞,黄远星.“废物资源化与生物能源”研究生全英文课程建设探索,教育教学论坛,2019(43):161-162
[2]刘志勇.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全英文课程建设.教育教学论坛,2020,(9):212-214
[3]田霖,张露露.国际化背景下研究生全英文课程《国际金融管理》的建设探究,教育现代化,2020,(21):148-150,153
[4]李扬.高等教育國际化背景下全英文课程建设的目标模式及路径,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5):145-147
[5]胡明顺,董守华,陈同俊等.基于“互联网+”的全英文课程资源建设探析——以中国矿业大学《地震勘探资料数据处理》为例,教育教学论坛,2020,(3):187-188
[6]郭春,杨璐.“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新工科课程全英文课程建设探索——以“地下工程通风与防灾”全英文课程建设为例,中国建设教育,2019,(4):159-162
[7]肖华锋,花为,王政等.“电力电子装置及系统”全英文课程建设探讨,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0,42(3):22-25
[8]郭振威.“海洋地球物理”全英文课程体系建设,教育教学论坛,2020,(23):35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