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高”博士的“身正”范

2021-03-24 11:03郑可菜
中国教师 2021年3期
关键词:温州博士中学

郑可菜

郑一舟

温州中学语文教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2015年,荣获浙江省高中语文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第一名。2017年,荣获浙江省“教坛新秀”荣誉称号。

“他会给你带来很多不一样的思考。用美学博士的眼光带你看语文,郑一舟老师的语文课更像一场思想的辩论、饕餮的大餐或者一次远足。”

“最喜欢的老师,没有之一。”

“太赞了!守护最好的舟哥!”

这是“知乎”上温州中学的学生发起的“如何评价温州中学郑一舟”问题之下的部分回答。知乎上还有学生贴上了郑一舟老师及其学生142条语录的结集“舟论”。若再看学生在“温州中学吧”里称其为“一中最帅的人”“激情帝”,将他列为“温中四大才子”……便知他在学生中的受欢迎程度,在学生心中无可替代的位置。

一、“学高师”的情怀

郑一舟是温州中学的语文教师,是温州市第一位在中学任教的博士。他从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硕士毕业,后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2010年获得博士学位,那时去大城市高校任职并非难事,但他却选择回到家乡当一名中学教师。今天,在大城市里,博士就职中学不是什么稀罕事,但在2010年的温州却是绝无仅有的。他曾给我看中国人民大学同届毕业的同学的就业去向都是“××大学”,唯有他是“温州中学”。

选择到中学做教师,他当然也有现实的考量,如“居大不易”、回温州好照顾父母等,但更重要的是,相比汲汲求利、精致利己主义者,他所坚守的是朴素而真挚的教育情怀,可谓一股“清流”。他多次提到在自己的求学经历和人生选择中,高中语文老師对自己的影响很大,是高中语文老师引导和肯定了他在文学方面的能力,让他的审美能力与思考能力有了整体提升,为他的人生引路,这是他一生受益无穷的精神种子。他说:“比起大学,中学阶段的教师更能对学生的人生发挥作用,更能实现我教书育人的理想。”因而,他选择来中学当一名普通教师,希望自己也能如自己的高中语文老师一样影响自己的学生。

正是这样的教育情怀,在任职之后不久,哪怕他已经感受到中学教师起早贪黑上早自习、晚自习的辛苦,但还是回绝了高校入职的聘请。他说:“在中学任教期间,不少博士同学劝我去高校工作,但我没想过要改变自己的选择。因为在这里,学生给我的爱,那种纯粹的情感让我舍不得离开,而且我们学校的教学氛围也比较好。”在《生命与生命的相遇》一文中,他这样表达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与感悟:“当一个人生命被点燃之后,他总想象着自己以后能点燃另外一些生命,有些人通过对话,有些人通过著作,而我更喜欢通过教书。现在中国的大学更多的是职业能力的培养或者预培养,人的教育与生命的熏染不是大学专业教育的重点。我始终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在人身上发现人,所谓的发现人就是让受教育者意识到作为个体的自我发展和作为社会人的群体承担。”笔者读过很多的教育类书籍,听过很多师德师风报告,接触过很多奉献、勤勉、敬业的教师,但读到他的这些文字,深深地被他真诚质朴文字里洋溢的教育情怀所感动。

二、班主任的“身正范”

郑老师在生活中、在教学实践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践行着自己的教育观。他的勤恳敬业、专注为学、严谨亲和深深地震撼了我。

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教学以及和学生的相处中,我常调侃他做班主任的“身正为范”是“自杀式奉献”“自虐式付出”。他为学生买来一摞又一摞的文学经典图书,又从校门口的保安室扛到教室里;怕学生硬座椅子硌得疼,给每个学生买了软座垫;担心学生下课会饿,给学生准备面包……事无巨细,真正做到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出发、用心为学生做好每一件事。他组织班级排球赛,带学生到近郊的岷冈风景区踏青,给学生买风筝在学校操场上放,给每名学生准备新年礼物……他总是在学习生活之外给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每一场活动的目的都只有一个,即助推每名学生自由、自主地成长。无怪乎任两届的班主任、历时六年之后,他的身形愈加消瘦,发量也稀疏不少。我常心疼他,调侃他比实际年龄要苍老得多,“没有自我,只有学生”的他把自己整得太苦了。

但是,他说:“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我们有机会与另外一些生命形成了联系,这实际上就是爱的契机与生发点。作为教育者,你有了给予爱的机会;作为教育者,你又有了被爱的可能。爱与被爱都是人世间最幸福的事情之一,这是教育者最大的财富,生命至少可以有的放矢。”正是秉持这样的教育理念,他和学生的关系很近,他喜欢学生喊他“舟哥”,他觉得师生间朋友的意义大于教师,这种亦师亦友的感觉,让他感到很幸福。当然,能做他的学生更是幸福的。恰巧,我家同幢楼邻居的孩子在他的班上,每次在电梯间、小区里碰见孩子妈妈,她都会细数郑老师为学生所做的点滴事,末了,总会听到她感叹一句:“天啊,怎么会有这么好的老师啊!我儿子真是太幸运了!”

三、语文教师的“敏于行”

与课堂上滔滔不绝不同的是,在生活中,他是“讷于言”的人。我想,也许是他以“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为圭臬,或是他把更多的激情给了学生和课堂,几乎每天要主动找学生聊天,或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或辅导作业,或当面批改作文。

做语文教师的他与做班主任一样令人感怀,他和我曾是同年段的学科教师,他刚入职时我曾是他的教学实践导师,他也曾是我的省级名师网络工作室的学科带头人,故而,笔者有许多的机会与其深入交流。看他密密麻麻的听课笔记、看他揉捏破损的教材、看标满了红字黑字的“优化设计”“温州中学作业本”……“学高为师”的他虽是博士,但自我定位却很低,“自己需要通过工作中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他常常觉得自己没有经过师范类专业的训练,在教学技能方面薄弱,经常向老教师请教,备课时间远远超过一般教师。在开始工作最初几年的晚上,他几乎天天备课到深夜,往往是从教学楼里最后出来的人,真可谓是“板凳甘坐十年冷,教学不可半句空”。

除执教两个班级以外,他还主动为学生开设“审美与审丑”“诗学与诗化哲学”等美学选修课程,让学生在更宏大的场域用天、地、人维度去思考,用发散性思维打开学生的眼界,拓展视野,构建大格局。作文课上,他会用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即形式因、质料因、动力因、目的因)来进行作文的原因分析;他也会用经济学中的“格雷欣法则”和生理学上“明适应现象”应用演绎,引导学生认知不合理的变道等日常现象背后的漠视规则秩序所引发的危机等。

他广博的学养和勤勉的工作态度使他在参加工作的第五个年头斩获浙江省高中语文优质课一等奖第一名。这节他所执教社科类文章格非“语式:讲述与描述”成为优质课中的典范,文本解读充分体现了他“学养之厚而厚积薄发”,上课风格则充分体现了他“学养之深而深入浅出”,他的激情大气、理趣睿智让听课教师唯余声声惊叹,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的精耕细作让他成为学生眼中的“教学一哥”,学生评价他“知识面很广,像美学、哲学、文学都信手拈来,对亚里士多德、马尔库塞等名家理论更是滔滔不绝”,每学期的教学质量调查中,他的满意度总是很高,这样的满意度在全校教师中为数并不多。可以说,得到学生的认可是一位教师很大的荣耀,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无疑是“无冕之师”。

“使命感”本是一个虚玄的词语,但自接触郑老师以来,我得到了具体而实在的理解。原先所打趣“我是博导”的玩笑,更多的是在表达我有幸能走近一舟,感受他的风采而已。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中学)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

猜你喜欢
温州博士中学
好玩的温州乐园
森博士作战室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平博士密码
温州模式已经成为明日黄花?
博士蚊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民营制造业之都”的“跑路”效应
“民营制造业之都”的“跑路”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