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高考作文命题趋向于灵活,越来越不存在所谓的固定套路,而是真正重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考查。虽然我国目前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并不意味着高考对高中语文作文写作的指导作用被削弱,正相反,高考表现出的重与时代相结合、重学生个人思想表达的趋向仍然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基于此,本文将探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设计思想,并给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考视野 高中语文作文 教学模式
随着作文在高考中的比重进一步加大,有关作文的教学工作也受到了各方的重视,可以说,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其体现的是学生综合的语文能力表现。通过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可以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其未来成长与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作文写作可以充分体现个人特色,但需要在高考的约束之下进行,不加约束的发展只会适得其反。
一、高中语文写作设计思想
高考作文在近些年的改革中变得越来越灵活多变,不再严格限定学生思维的自由发挥,而是鼓励更多具有个人特色的文章出现,这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而且作文作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考查,能够体现学生在思维能力、文字组织以及现实关怀等各个方面的水平,单纯其中某一方面的突出并不能够帮助学生完成一篇内容充实、结构严密的文章。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各种写作技巧和进行思维锻炼,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正是在高考视野的指导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才能够变得如此紧凑。在开展具体的教学措施之前,学生和教师应当首先思考高中语文是如何设计的,换句话说,从宏观角度来审视高中语文作文,要先对其有一个大体的认识,之后才是具体的做法。
(一)写作动机
在高考语文写作部分,各地考卷会给考生设置相应的作文材料,大多是采用不直接命题的方式,以期把最大的创作空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完写作材料后自行思考写作的动机,所谓动机,简单而言就是写作的方向。在写作中最常见也是最致命的一个问题就是跑题,跑题就意味着对作文材料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写作的方向出现了问题,那么即便学生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篇,也只能是做无用功。写作动机考查的便是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和分析能力,基于此,教师与学生应当在以下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
首先,针对阅读面不够的问题,教师应当为学生搜集、提供尽可能多的阅读材料,这一部分阅读材料的选取,一方面要具有一定的写作水准,不能出现基础性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具备专题性,最好是针对某一话题材料所抒发的情感和发表的评论,让学生看到材料后给予的导向;其次就是针对阅读层次的问题。高考作文并不能算是文艺创作,能够获得高考青睐的往往不是最为文采斐然的那一篇,而是情感真挚、结构清晰、语言真诚的作品,所以说,阅读材料不能只选取名家大作,要知道,这些名家的写作是没有具体要求的,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天性和天赋自由创作,能够给予学生的有益借鉴非常有限。教师可以选取大量的高考范文给学生阅读,让学生看到正确的高考作文写作应当是什么样子的;最后,如果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其写作动机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激发,因此,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写作尝试,并且利用一切机会帮助学生在一些创作平台上进行作品的发表,不管结果如何,这个过程就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明晰作文的创作动机。
(二)写作目标
要想在高中三年的时间里快速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且高考是一个选拔性的竞争过程,强调的是优胜劣汰,当然这些都是表面,其深层含义还是对学生各项语文能力的考查,想要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理性地审视写作活动本身。写作目标,简单来说就是学生想要写作一篇什么样的文章,涉及文章写作手法的运用,文章结构的设计以及文章情感的倾注。从文章标题的思考,文章开头的引出,文章主体的抒发到文章结尾的呼应,可以看作是一个艺术品的构成过程,凝聚了创作者的无数心血。但是需要明确指出的是,高考作文不是文艺创作,不需要学生像作家那样写作,一些作家在文学作品中可以掺杂瑰丽的想象和极为华丽多变的写作手法,但所有的这些都不适用于高考作文的写作,也不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当中的要求。真正的要求其实很简单,能够把故事讲好,能够把感情流畅地抒发,就算是达到了这三年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要求。但这并不简单,因此,需要教师辅助学生对文章進行拆解和组合。所谓拆解,就是要把文章分为几个部分进行专题加强,从文章形式上来说,要从题目的设置,标题、正文乃至结尾的思考方面入手。从文章体裁上来说,要分别对记叙文、议论文等不同文体进行写作训练,进而让学生对写作类型有总体性的认识。最后,在完成以上部分之后,就要进行组装,不仅要按照之前的教学要求把各个部分做到最好,还要把各个部分进行串联,使其自然顺畅,换位思考以后,让学生能够以读者的角度来审视文章的完成度,从而重新评价写作目的的实现情况。
(三)写作教学
写作其实并不是一件多么复杂的事情,最起码高考作文的要求并不超出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写作能力上限。实际上,学生的所想所感是极其丰富的,但往往问题就在于,学生可以通过简单的语言重现自己的想法,却不能很好地把这部分内容变成结构严密的文字语言。因此,教师的教学重点就要放在如何实现从学生所感所想到文字语言的转化上。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最为丰富的观察对象便是生活,生活不只有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有不少值得人们思考的东西,这些东西都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官进行捕捉,通过大脑进行贮存和处理。另一方面,教师要传授给学生写作的技巧,如果说情感的培养和整体视野的运用需要长期的努力,那么写作技巧便是短期内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掌握这些写作技巧,学生可以高效地实现语言到文字的转化,并且把整个处理的过程变得更加符合文学审美。
首先,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写作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其次,教师要不断寻找优秀的写作范例提供给学生参考,让学生在对比中看到差距,进而奋发图强,不断改进。除此以外,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不能把写作看作是超脱生活的行为,要将其与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采取的办法比如写日记,减少学生进行正式写作时的不适应。
二、高考视野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具体策略
在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当中,给出的写作材料越来越少,给予学生的自由写作空间越来越大,所以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相应地需要教师随机应变,帮助学生在变化中做好基本功的夯实工作。
(一)紧跟新课改计划,提高对作文的关注度
在实地走访中不难看出,不少学校的语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为主要的便是对作文教学的轻视。作文在语文考试中的比重较大,其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也最高,甚至一定程度上依赖学生的写作天赋,灵活的命题方式使得许多教师认为写作是难以准确把握和发力的,所以觉得与其在作文方面下功夫,不如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可以通过固定模式得到分数的部分。然而新出台的课程标准改革方案中再度重申了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必须放下过往的固有成见,采取有效的措施。首先,有必要开设专门的作文课程,在每周的语文课程之外单独设置课时来进行作文的专题教学。其次,如果存在语文教师作文水平不高的情况,学校可以设置专门的写作人才作为教师来负责这一任务。
(二)发掘写作细节
由于高考往往采取统一的作文选材,所以说,在大的方向上,绝大多数人的写作表达方向都是相差无几的。换句話说,你议论某一观点或者抒发某一感情的同时,也有无数的人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想要从这么多人中突围,靠的就是细节处见功夫,小到遣词造句,大到铺垫呼应,必须预先在大脑中架设好大结构,然后在细节处精心设计。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为学生收集一定数量的好句好词,作为点睛之笔运用。另外,可以参照诸多写作名家的写作特色为学生提供参考,让学生在必要处进行适度的借鉴,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积极引入多媒体教学
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一个重要的推动力便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每当有一项新技术出现,往往预示着某一领域生产力的大幅提升,其中的一个代表就是多媒体技术。在过去,信息的呈现方式只是文字或者图像,不仅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而且各个内容之间难以建立紧密的联系,不够立体。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这一情况的改变带来了可能,但很遗憾的是,在当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还很难见到多媒体技术身影的出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作文课程的开展单纯依赖教师的口授和相关文字材料的阅读,不仅非常原始单一,而且也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一些在写作方面本来就有所欠缺的学生尤其明显。因此,教师要主动思考多媒体教学技术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空间,可以把作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材料搜集任务交给多媒体,利用多媒体设备中附带的信息系统来搜集有关的网络资源,然后利用文字、图像、视频、动画等方式呈现给学生,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以高考视野作为高中语文写作的指导,并不意味着要处处受高考作文要求的掣肘,正相反,高考作文灵活多变的特点才是高中语文写作中最为重要的参考,其背后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只有学生夯实基本功,不断丰富自身写作体验,才能够在真正的高考作文写作中做到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陈永艳.语文核心素养要求下的思辨性写作教学策略研究——评《高中作文·哲学思辨与议论文写作二十课》[J].语文建设,2020,(15):1.
[2]何郁.潘新和高考作文命题研究述评[J].语文建设,2019,(23):62-66.
[3]韩立福.语文高考成绩低下的原因剖析和理性建议[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20,(3):119-121.
(作者简介:李悦,女,硕士研究生,吉林省教育考试院,初级,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责任编辑 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