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努
“老百姓的认可,是我最大的收获。”刚刚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的四川省开江县任市镇党委书记李皓,回到镇上就去田间察看“稻田+”的春种。他说,脱贫攻坚战虽然胜利了,但乡村振兴的新征程才刚刚开启,把任市镇发展成全省特色镇、中心镇,是他设定的新目标。
近年来,开江县围绕“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的总体目标,坚持走“生态立县、产业强县、改革活县、人才兴县、文旅靓县”发展路径,以县域集成改革为突破口,科学有效助力脱贫攻坚,让当地群众分享到了更多红利,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梁平的坝子,开江的田,成熟一季管三年”,开江县拥有良好的农业发展条件。但传统种植收益甚微,土壤生态系统退化,市场风险难以掌控……
若计算土地、劳动力成本,传统耕作模式每亩利润不到200元。农业增产不增效、农民增产不增收,不仅导致种粮积极性下降,而且,过度使用化肥、农药也加剧了农业面源污染风险。
开江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县、秦巴山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中国油橄榄之乡、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党的十九大以来,县委、县政府明确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实现县域二次创新创业、全面振兴发展的“最大机遇期”的战略摆位。
2014年,开江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村51个、20户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非贫困村146个、贫困人口59796人,贫困发生率12.04%。
开江坚持“13531”脫贫攻坚工作思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以党建引领“摘穷帽”,对标补短“改穷颜”,三产互动“拔穷根”,管服并重“断穷念”,扶危济困“兜穷底”,让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坚持“四个不摘”要求,累计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6.55亿元,县本级财政投入专项资金2.29亿元,全县脱贫攻坚投入20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63个。
2020年,开江坚持战“疫”战“贫”两手抓,扎实开展就业扶贫春风行动,2.3万余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750笔、7909.8万元,切实把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降到最低。
目前,开江5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5.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区域性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高质量通过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迈出了同步全面小康的坚实步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有效实践和探索。
开江县委书记庞佑成说,开江作为全省9个、全市唯一的县域集成改革试点县,肩负着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立标杆、做示范、闯新路的特殊使命,“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落实省委和市委关于集成改革试点工作的部署要求,以更大的勇毅气魄去闯、更大的格局智慧去创、更拼的作风劲头去干,奋力探索县域集成改革开江模式,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贡献开江力量。”
开江围绕“1234”工作思路(即一个理念、两大抓手、三产融合、四大产业),走“现代农业+美丽新村+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路子,全力打造“川东小天府、巴山米粮仓”和创建中国西部鱼米之乡(虾蟹之都)。
以园区建设为抓手,建设大基地。2016年以来,开江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种养循环、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形成河谷平坝“稻田+”、丘林山区“果林+”两大产业模式,初步建成以优质大米、大闸蟹、小龙虾为主导的“稻田+”核心区2.5万亩、辐射区5万亩;建成以油橄榄、银杏、椪柑、枇杷等适生水果为主导的“果林+”核心区1万亩、辐射区5万亩。
目前,“稻田+”园区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四川省级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以经营主体为重点,培育大业主。开江实施龙头企业引领、经营主体孵化、为农服务支撑三大行动,设立产业发展引导资金1000万元,引进省内外农业企业在开江成立稻法自然公司、民生渔业等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发展种养大户和加工、流通、服务等企业主体。
成立产业研究中心和职业农民培训中心,与上海海洋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等院校建立合作机制,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孵化壮大专合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目前,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1800余个,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纳入名录库管理家庭农场1029家,鸿发家庭农场入选全国26个示范家庭农场典型案例。
以数字农业为平台,抢占大市场。开江与京东集团深度合作,建设数字农业信息平台、智慧农业管理中心和农产品溯源信息化系统,开展远程诊断、实时监控、追溯跟踪等服务,今年将建成特色水产、优质大米等京东农场3个以上。推行“电商+商超+物管+社区实体店”配送模式,形成线上线下双向流通格局,推动开江农产品走向全国。
全域推行“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有机康养、兼作套种”的绿色种养模式,“开江大闸蟹、开江小龙虾”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稻田+”有机鱼、稻蛙香米通过有机认证,橄榄油、橄榄酒入围全省优质品牌,有效期内“三品一标”达到18个。
以融合发展为目标,打造大景区。开江坚持把园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根据产业布局和区域特色,系统整合农事体验、乡村旅游、产品营销,完善打造花卉主题园、农耕体验园、生态体验餐厅等主题景区,配套建设“三农”创客空间、生态体验餐厅和共享农庄,不断丰富园区内涵,拓展休闲观光功能。
积极策划薅秧歌、耍火龙等文化创意活动,大力发展田园、果园休闲体验主题游,成功举办荷花文化节、“中国·西部小龙虾美食文化节”;“稻田+”园区作为全省4个现场点之一,成功承办中国首届农民丰收节,核心区任市镇竹溪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以改革创新为根本,激发大动能。开江深入推进农村“6+13”综合改革,基层供销社、财政支农资金股权量化分别列入省市改革试点,成功探索“五加”促“五化”模式,荣获全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大案例提名奖。
目前,全县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通过省级验收,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流转率达35%以上。创新利益联结机制,采取“飞地发展、资金托管、固定收益、逐年返本”方式,助力集体经济增收。探索建立“土地入股固定分红+二次分红”利益分享机制,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开江是四川东大门,位于万州和达州之间,距万州深水港50公里,达万高速、达万铁路和已开工的成达万高铁、开梁高速均过境设站,在四川省委“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中,开江作为东向出川、联动渝万,取道万州融入长江经济带的区位优势凸显。
开江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文章表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创建等多重战略机遇,赋予开江县域集成改革试点、乡村振兴等利好政策,改革开放红利不断释放,区位发展基础逐步改善,为开江做强发展支撑、积蓄发展动能提供了千载良机,做到“干字当头、快字为先、好字至上”,“生态开江”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指日可待。
在集成中有重点,在重点中有协同,努力形成具有开江特色的集成改革路径。开江突出区域协同发展主导,贯穿特色产业培育主线,激发内生发展动能主因,彰显幸福指数提升主旨,以6个专项改革方案为框架,全面纵深推进县域集成改革。
从“十三五”成果来看,开江坚持量质并举、突出特色,经济建设实现新跨越,坚持城乡一体、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中高速增长,GDP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两年实现翻一番。
当前,开江乡村振兴已全面铺开。开江科学编制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和争创乡村振兴先进县实施方案,建成甘棠—任市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区核心面积两万亩、辐射带动3万亩;14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基本完工。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深入推进,河湖水污染治理成效明显,全县大气环境质量达标率95%,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基层治理能力持续提升,智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全面推广,建立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162个,行政村“雪光工程”覆监率达80%。
长岭镇中山坪村、回龙镇锁口庙村、任市镇竹溪村,分別获得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四川省首批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