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_安栋
2020年11月19日,歌曲《沪侬江南》作为上海音乐学院报送作品,入选了由新华社“声在中国”栏目携手腾讯音乐娱乐集团联合出品的公益音乐专辑《中国韵2020》,并在多个音乐平台同步上线。借此契机,我想通过回顾歌曲的创作过程,对作品本身以及藏于其后的文化传承和时代特征进行再分析与思考,希望能与诸多专家学者及音乐爱好者们共同交流。
歌曲《沪侬江南》是大型交响诗《英雄颂》第一乐章第三部分选段,由我作曲,甘世佳作词。作品于2019年上海国际艺术节首演,由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主任方琼教授演唱,携手两位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民乐演奏家邓翊群、魏思骏,联合上海爱乐乐团、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合唱团、s-future童声合唱共同呈现。
交响诗《英雄颂》的雏形来自《英雄壮歌》,是上海音乐学院、上海音乐艺术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与上海市龙华烈士纪念馆的“上音—龙华烈士纪念馆合作教学基地”的共建成果之一。作品分为四个章节,分别是《英雄的黎明·溯源》《英雄的意志·抗争》《英雄的力量·荣光》与《英雄的逸想·流芳》,《沪侬江南》是来自第一篇章《英雄的黎明·溯源》的第三部分。
公益音乐专辑《中国韵2020》
《英雄颂》的四个章节是上海城市发展进程的缩影,同时也是中华文明悠久历史进程的缩影。从春申君封邑为“申”,经历江南农耕业的发展,到近现代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及上海的城市建设、崛起,在这滚滚历史长河中,每一位为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做出不懈努力的人都是值得被铭记的英雄。正因这些不断涌现的英雄人物,我们的国家才有了今天的繁盛富强。因此,这部作品的主题便是歌颂英雄,歌颂从中华文明的发祥到今天的每一个历史进程里,那些留下或未曾留下名字,为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做出贡献的英雄们。从这个角度上讲,《英雄颂》既是一部关于上海、关于华夏文明的英雄史诗,又是一部以上海为视角,贯通中华文化的历史纪录片。
《英雄的黎明·溯源》以时间为线索展开叙述,可细分为四个部分:从上海的视角,讲述了文明从诞生之初(序曲《江海春生》),随后演进为农耕文明(《大地田歌》),再到歌颂城市文明(《沪侬江南》),最后(《黑云压城》)则为战争的前夜。该乐章在创作上采用了民族乐器与管弦乐队相结合的方式,同时也将中国传统打击乐、青浦田歌、沪语民谣等极富江南地域特色的元素融合到作品中,意在勾勒出江南文化的独有韵味和色彩。
01 大型交响诗《英雄颂》海报
02 《英雄颂》选段《江海春生》剧照
03《英雄颂》选段《大地田歌》剧照
《沪侬江南》作为《英雄颂》的选段,以江南文化的根系和流脉为依托,用极富特色的音乐语言讲述了一座城市从农耕文明向城市文明变迁的历程。一个城市文明的发展过程,伴随着城市内在文化底蕴的沉淀,经济繁荣,人才辈出,同时也伴随着外来文化的接纳与吸收,其间种种,我都希望能够在短短的一首歌曲中体现出来。因而,在创作时,我将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与西洋管弦乐队相结合,将诗词中的古典美与舞台艺术的现代美相渗透,使之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把江南文化的血脉注入其中。我希望通过这种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为内核、西方现代表达为呈现方式的融合模式,映照出上海“海纳百川”城市精神的轮廓,以此折射出长江流域和整个中华文明。
以一首歌曲去捕捉一个城市的文化并加以呈现,是一项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最初在创作这首歌曲的时候,主创团队针对歌曲的内容定位和呈现方式等问题前后做了多次推敲,也与歌唱家方琼教授做了大量的沟通与交流。方琼教授曾主持《长相知》古诗词歌曲音乐会,对古诗词歌曲的演绎和表达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见解。这首歌曲讲述的是上海乃至整个江南地区在城市文明进程中的民俗与风物,歌曲既要能体现出江南文化的文化底蕴,又要把上海地区、江南地区地域性的历史元素、文化元素,通过音乐的载体表现出来。以一首歌曲的体量去承载一座城市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是这首歌曲创作的最大难点。
《英雄颂》选段《沪侬江南》剧照
经过反复的讨论、修改,最终的乐队编制被确定下来:以女高音为主唱,管弦乐队和合唱团作为支撑,箫和古筝作为着色剂。这种呈现方式既考虑了风格上的需求和音色效果上的表现,也考虑到在舞台的音响环境下,能够给观众带来最直观、最有效、最容易接受的听觉体验。
“栀子花,白兰花,五分洋钱买一朵……”老上海的叫卖声,是不少人对这座城市的独特记忆。脱胎于吴侬软语的沪语,是上海这种这座城市最有代表性的名片之一,它“承载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时代回音、文化血脉、历史记忆”,是这座城市的优雅气质、人文风物最直接、最有力的体现。
歌曲的整体结构是一个包含引子和尾声的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歌曲引子部分和尾声部分的“栀子花”主题是一个小的亮点。这段叫卖声本身就是有旋律和节奏的,非常符合江南地区的城市气质,既脱俗又十分“接地气”。歌曲以沪语民谣做引子,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挖掘江南文化在语言和风俗上的共性。用清澈的童声加以演释,意在为观众们唤起对儿时叫卖声的回忆。竖琴和颤音琴好似晶莹剔透的回忆,也像是江南烟雨中的小桥流水,弦乐的颤音为这个音乐形象蒙上了一层朦胧氤氲的烟幕。童声具有十足的穿透力,犹如一种可以穿越时间的力量,这是孩提时的纯粹与遐想,也是每个人心底珍藏守护的初心和渴望。
这一主题还在主歌(A段)与副歌(B段)之间的间奏中出现。这里有G大调转向降B大调的过程,“栀子花”主题在这里的出现还承担了一个调性衔接的作用,使得转调过程更加自然流畅。
主歌部分的“沪侬江南”主题像是一幅水墨画,画卷缓缓展开,勾勒出烟雨江南的婉约和清秀,女声以叙述般的语气娓娓道来。因此在创作中,我们也借鉴了中国水墨画中“留白”的技法,在音乐的处理上,把小乐句分开,乐句与乐句间做出“留白”,有几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感。在唱法的处理上,为了突出江南文化的“婉约美”,这里也运用了一种民声与美声唱法相结合的处理方式,避免过于高亢或过于扁平的音色,使声音融入到歌词的意境中,融入到水墨画中,做到人、情、景、诗、画相互交融,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副歌段落则对江南文化、历史文脉进行了总结式的情感抒发,音乐的情绪达到高潮。这里的音乐处理也与主歌部分形成对比,一方面乐句拉长,帮助音乐情感的推动,另一方面在唱法和气息的控制上也更加立体化,由主歌的婉约美、古典美转向更加深邃的现代美,意喻着江南文化在时间的冲刷打磨下,历久弥新,焕发着时代的光彩。
值得一提的是,引子和尾声都用童声来呈现。主体部分用女高音,一方面有首尾呼应的作用,有助于建立和深化观众对这部作品的认知;另一方面也有一个建立逻辑线的作用,基于时间逻辑和空间逻辑的不同,对两个演唱者所扮演的“角色”的关系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同一空间不同时间可以是一个人的童年和当下,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可能是一个人的回忆与现实、内心与外表,也可能是同一空间同一时间的“母亲”和“女儿”。这种手法可以构造出多样的音乐形象,供观众理解和想象。
包括《沪侬江南》在内,《英雄颂》整个第一乐章前三个部分的音乐主题描绘了上海开埠前的历史沿革,交代了英雄土壤的内在积淀与留存下来的希望之种。从先秦的楚国封邑到桨声灯影的枕水小城,再到坚船利炮洞开国门的通商口岸,依照上海的历史结构,音乐结构和风格由钟鼓雅乐至江南丝竹再到管弦交响依次展开,整体的基调展现出上海城市文化的背景和流脉。歌曲的背后,是上海这座城市沉甸甸的历史和文明。
上海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城市文化影响力上也有着极强的话语权。这样一部以上海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不仅仅要着力表现这座城市独有的人文风貌,还应当体现这座城市的城市精神以及对现代人的意义。上海是一座包容性极强的城市,所以从音乐文化上来说,“融合”是它的关键词。上海所处的地理位置使之在开埠后迅速吸引了大量投资,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成长为“远东第一大都市”,新中国成立后也成了我国最主要的金融贸易中心。大量的贸易和人口流动,自然带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以本土江南文化为根基,经过中国其他地区的文化元素加持,加之外来文化的冲击和融合以及经年累月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上海地区的文化早已不同于原来的江南文化、吴越文化。在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之下,上海产生了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海派文化”。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中,上海孕育出了中国的第一首流行歌曲,成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源地,更诞生了中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高等音乐院校“国立音乐院”,也就是今天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身。
除了“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外,“红色文化”也是构成上海地区文化体系的一个主要部分。上海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祥地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早期中共中央的所在地。作为交通枢纽和文化联通枢纽,当时苏联的许多革命音乐、革命文学作品都是从上海输入国内其他地区的,包括邓小平、聂荣臻、陈毅在内的选择出国深造的有识之士大多是从上海登船,为祖国之薄发积蓄力量的。因此上海作为端口,为红色文化在中国大地上的播种创造了重要条件。
01 《义勇军进行曲》手稿
02 上海音乐学院前院长、作曲家贺绿汀
上海在土地革命时期是“左翼”文化运动的中心,为红军的革命根据地输送了大量的各领域人才和文艺工作者。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爆发了抗日救亡运动,进而衍生出以上海为中心的全国性抗日救亡歌咏运动,大批文艺工作者从上海出发,前往全国各地的抗日根据地。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了,《游击队歌》《长城谣》等爱国歌曲也传遍了大街小巷。这些歌曲朗朗上口、扣人心弦,借助电影、戏剧等媒介,冲破了旧政权的“文化围剿”,保留了革命音乐的火种,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红色一直是上海最坚实的城市精神底色,红色音乐文化更是上海音乐文化的重要灵魂和核心。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说上海是中国的红色音乐文化中心,那么上海音乐学院则为其中心地位的确立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作为中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高等音乐学府,包括被誉为无产阶级革命音乐旗帜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和《抗敌歌》《旗正飘飘》等革命歌曲的作曲者黄自在内,大批早期的革命音乐家都曾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或任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上海音乐学院前院长贺绿汀,他不仅创作了以《游击队歌》为代表的诸多抗战歌曲,还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演剧队赴各地宣传抗战,更是在皖南事变后来到新四军总部,为新四军将士创作作品,为部队文艺工作者们传授音乐知识,以笔为枪,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
上海文化正是由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和红色文化共同组成的,它们构成了上海城市发展的精神基石。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中,也明确将打响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品牌作为三大重点任务进行推进。这就为文艺创作者们提出了要求,明确了任务:延续红色文化的火种,把价值观引领落实到音乐作品中,努力创作出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优秀作品;依托海派文化的巨大舞台,传播中华文化,吸纳学习外来文化的精华,促进多样、多元的音乐文化交汇与融合;扎根江南文化的底蕴,传承江南音乐文化的精华与精神内核,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扬。
我们不可否认,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承和发扬,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依靠市场的活血和时代的导向,真正触达到年轻一代人,让年轻人能够从以音乐或戏剧等艺术形式为载体的传统文化元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认同感。
从《中国韵2020》这个项目以及《沪侬江南》的收录可以看出,当今的音乐市场在趋向于多元化、多样化、融合化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挖掘传统音乐文化在新时代语境下的新表达。越来越多的听众希望在多元的音乐载体中听到“中国声音”,这种声音既符合新时代的视听需求和音乐表达,又有着传统文化的血脉和灵魂,它蕴含着历史传承下来的文化底蕴,还包含了新时代的个性和态度。
对于音乐文化产业的从业者来说,我们需要时刻认识到音乐作为文化的载体,发挥着文化价值导向的重要作用,是时代的风向标。音乐作品的产出者肩负着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承担着文化传播和发扬的时代责任。
上海作为我国的国际经济中心,背靠的长三角地区依托国家“一带一路”的开放战略,其对内文化的辐射能力和对外国际文化的输出能力都十分强大。当今时代,恰逢习总书记所说,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天时、地利、人和”都已具备,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即将迈入下一个黄金时期。
作为音乐文化产业从业者的我们,面临了难得的机遇与重大的挑战,更应当思考如何在传统文化的根脉中汲取养分,如何在音乐作品中体现、弘扬时代精神,如何为音乐作品赋予永恒的价值,以此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使文艺事业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力支柱,让中华文明能够在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背靠长江,让世界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