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壶“佛莲”的工艺技巧和文化内涵

2021-03-24 07:09陈顺娣
江苏陶瓷 2021年1期
关键词:器型宜兴紫砂壶

陈顺娣

(宜兴214221)

陶都宜兴有着7 000 多年的陶瓷文化,在历史上曾经各领风骚,以均陶、彩陶、精陶、青瓷和紫砂为代表的技艺延续到今天,薪火相传,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特别是紫砂艺术,随着人们对于饮茶的越来越重视,茶具也成为了其中非常关键的存在,世间茶具称为首的紫砂壶受到了茶友们的广泛喜爱。 我们从开始入手紫砂壶的时候,一般都是关注于外形,而对于其中的泥料特征、成型手法,装饰工艺等等则是在后来的专研之中才能够体会到, 由此可见紫砂造型的关键性。 一般来说,常见的紫砂造型有圆器、方器和仿生器,圆器通过线条的变化勾勒出壶身的形态,方器则是主要呈现出横平竖直的特点和刚正不阿的精神内涵,而仿生器则把紫砂造型捏塑得惟妙惟肖,将大自然的野趣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管什么器型,有没有装饰,其最根本的核心就是精、气、神、韵的表达,一件好的紫砂艺术作品,通过形态和各种手法,目的都是把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彰显出来,引起我们心灵深处的共鸣。

1 紫砂壶“佛莲”的工艺技巧

紫砂作品“佛莲壶”(见图1)采用了传统金属器常用的香炉形态,通过紫砂材质的演绎呈现出来,从器型的设计到莲花元素的装饰,都流露出浓浓的佛教氛围,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过程之中,感受到禅茶一味的无穷魅力。 我始终认为,在中国传统的器型之中可以找到紫砂的一脉相承, 于是多年潜心研究传统器型,目的就是希望在此基础之上可以做到“师古而不泥古”,有所突破和创新。 此壶壶身扁圆饱满,细腻的明针工艺使其光芒可鉴, 如同金属的香炉一般端庄稳重,壶底置足,层次感十足,细节的处理凸显出作者的匠心独运;壶嘴小巧婉约,出水非常爽利,上面点缀的莲花形态令人观之莞尔; 与之相匹配的把手则是小小的飞把设计,端握非常舒适,自然的圈卷形成良好的空间,和整体的搭配和谐统一;壶盖压合壶口,严丝合缝、通转流畅,气密性良好,上面的莲花纹饰经过抽象的处理,更加的具有艺术的气息,舒卷自如,点缀其间的圆形壶钮拿捏称手,和整体器型完美的融合起来。 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佛莲壶”,简约之中透露出袅袅的佛音缭绕,宛如天籁一般令人心动。 从壶型的设计到气韵的形成, 天人合一、浑然天成,既呈现出非常实用的泡茶功能,让我们可以品味到茗茶的醇正滋味, 同时还能够感悟到佛教之中关于莲花的诸多传说和精神的向往, 对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也有良好的启发意义。

图1 佛莲壶

2 紫砂壶“佛莲”的文化内涵

“愿生命化作那朵莲花,功名利禄全抛下。 ”这是曾经风靡一时的神话传奇大剧《封神榜》片尾曲中的歌词,在屠洪刚老师的演绎之下,雄浑之中多了许多的柔情,而莲花在其中也让我们耳熟能详,联想到那位“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三太子哪吒,其中就涉及到佛教之中的许多故事和传说。 莲花在江南寻常可见,在许多的池塘和田间屋后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通过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描述,莲花成为了我们民间圣洁高尚的象征。 同时宜兴也是江南佛国,佛教盛行,从历史上来看就有浓郁的佛教氛围。 宜兴的紫砂艺人在长期的文化熏陶之中, 把现实生活之中的莲花题材和佛教之中的精神寄托结合起来, 创作了许多以莲花为题材的紫砂艺术作品, 有些已经成为了永恒的经典之作,值得我们后来的紫砂艺人不断地临摹和学习。 这件紫砂作品“佛莲”就是切中主题,把香炉、莲花的形态完美地和紫砂结合起来, 让古老的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在器型的选择和工艺的运用方面都是匠心独运, 展示了良好的艺术审美和高超的制作技艺。 莲花,这种象征我们美好情感和寄托希望的寻常植物, 在紫砂艺人的手中幻化成为了给我们带来袅袅茶香的实用之器,经过装饰和内涵的深化演绎,引起我们内心深处广泛的共情。

3 结 语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这样的吟诵对于江南来说并不稀罕,对于宜兴的紫砂艺人来说,莲花就是心头之所好, 除了许多的文人雅士在诗书画中屡屡提及之外,在居住的庭院之中,在工作室之中,都可以看到莲花曼妙的身姿, 莲花和周围的环境相互融合,不仅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同时还把浓浓的佛教文化和禅茶一味的茶文化结合起来, 让我们在欣赏到古老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还能够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真谛。

猜你喜欢
器型宜兴紫砂壶
宜兴陶瓷博物馆举办“知识慧侨·宜兴非遗体验基地”揭牌仪式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泡壶
邹蕴芳
浅谈紫砂壶的器型与功能
购买紫砂壶4忌
小羊首圆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