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壶“砖方”的方器之美和文化传承

2021-03-24 07:09沈梓阳
江苏陶瓷 2021年1期
关键词:器型宜兴紫砂壶

沈梓阳

(宜兴214221)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北宋大诗人梅尧臣在多次的登临宜兴之后, 留下了千古的名句, 这也是最早的可以从诗歌之中可以窥见紫砂端倪的文字记载,到了明代的时候,在南京司礼太监吴经墓出土的“吴经提梁壶”则是最早的实物,记载着紫砂和宫廷的历史渊源。 在民间最为广泛的故事则是明代仕人吴颐山在宜兴金沙寺寄居学习的时候,他的小书童龚春闲来无事, 于是在寺内僧人的指点之下, 根据寺内千年银杏树的树瘿形态设计制作了“树瘿壶”,成为了紫砂壶的开山之作,龚春也就成为了紫砂壶制作的鼻祖。 在后来的演变过程之中,紫砂壶的造型艺术也逐渐丰富起来,形成了圆器、方器、仿生器等诸多的大类, 让广大的壶友可以有许多的选择, 也让我们宜兴的紫砂艺人可以选择自己比较擅长的器型来传递出自己的情感表达, 引起广大壶友强烈的共鸣。

1 紫砂壶“砖方”的方器之美

紫砂作品“砖方壶”(见图1)是一把典型的紫砂方器作品,横平竖直的线条勾勒出四方四正的造型,同时再辅以陶刻装饰, 把紫砂艺术的器型之美和艺术品味彰显出来, 让我们感受到其中的刚正不阿和文化的传承。 顾名思义, 此壶壶身如同一块砖头一样,给人以端庄稳重、坚若磐石的感觉;壶嘴呈45 度上扬,简约修长,出水迅猛有力;与之相匹配的把手则是方正的设计,端握舒适、坦荡工整,和壶身完美地融为一体;壶盖嵌入壶口,严丝合缝,气密性良好;上面的壶钮设计也是方正的桥型, 把江南水乡的特征凸显出来的同时,和整体的气韵相得益彰。 壶身刻绘了一幅雄鹰在遒劲的苍松上展翅的画面, 构图采用了对角线的布局, 很好地利用了方形整面的空间感,松枝的形态蜿蜒盘旋,冲上云霄,松针的细节满满, 凸显了作者的毅力和恒心, 上面的雄鹰展翅欲飞,威武霸气,舍我其谁,和主题“雄风”完美契合。

图1 砖方壶

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砖方壶”,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之上更加富有现代艺术气息, 在删繁就简之中给人以充分的视觉体验, 端握此壶喝茶可以感受到匠人的精湛技艺, 同时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紫砂造型艺术的方器之美, 或者陈列起来, 细细端详,宛如秦砖汉瓦一般,讲述着历史的沧桑和古老的传说, 把上下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紫砂这一种几乎完美的载体呈现出来,让我们在称赞之余,徜徉于紫砂艺术营造出来的良好境地而流连忘返。

2 紫砂壶“砖方”的文化传承

在紫砂艺术的造型之中,“砖方壶” 是非常经典的一种器型。 据考证,“砖方壶” 最早出现于明代晚期,由当时的著名陶手许文龙所创作,可是在那个乱世,许文龙纵然有才华,也难以摆脱时代的命运,他自己颠沛流离,“砖方壶”后来也流传于日本,在异国他乡却受到了足够的重视, 吸引了当地许多关注的目光, 一位藏家还专门修建了紫砂壶博物馆珍藏许文龙的作品。 “砖方壶”在方器之中是比较成熟的作品, 幸运的是许文龙的后辈们很好地传承和创新了他的技艺和精神,把“砖方壶”直挺而不呆板的整体感觉非常传神地展示出来, 同时在此基础之上开创了以砖方为原型紫砂壶造型,把明清家具、江南建筑的风格特征赋予其上,还有的充分利用了四面平整,便于陶刻、 泥绘装饰等的器型特点, 呈现出坦坦荡荡、精致灵秀之韵味。 紫砂方器的成型手法是镶接而成,和传统的紫砂拍打成型又有所区别,特别考验匠人的技艺水准和艺术造诣, 同时在烧制的过程之中也更加需要对于泥料特性的全面了解, 所以坚持方器的创作需要我们共同的守护。 这件紫砂作品“砖方壶”就是在沿袭传统经典的基础之上,把干净利落的立面和陶刻的艺术结合起来, 赋予了紫砂方器以灵魂,让方正的造型不再呆板,让广阔的空间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 让我们能够通过此壶了解到其背后的家国命运和历史传承, 在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基本脉络的联系之下,紫砂艺术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3 结 语

紫砂造型是我们最开始关注的因素之一, 也是宜兴的紫砂艺人在不断地观察自然和体味生活后累积出来的灵感表达。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紫砂器除了具有实用的冲泡茶叶的功能之外, 也体现出在艺术欣赏和文化的传承方面的价值, 让我们广大的壶友心心念念、欲罢不能,其中最大的魅力就是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诗书画印的完美融合,使得我们在其中找到一种和古人共游、和先贤对话的穿越时空的感觉。

猜你喜欢
器型宜兴紫砂壶
宜兴陶瓷博物馆举办“知识慧侨·宜兴非遗体验基地”揭牌仪式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泡壶
邹蕴芳
浅谈紫砂壶的器型与功能
购买紫砂壶4忌
小羊首圆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