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功效及运用特点

2021-03-24 14:05王昱儿程立柱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9期
关键词:黄芪用量

王昱儿 程立柱

摘要:黄芪(耆)素以“补气诸药之最”著称,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也是一种最常用中药材。中文名黄芪huang qi含义为"黄色的头"("yellow leader"),意指其药材根的黄颜色和至要的补药。《中国药典》[1]收载的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

关键词:黄芪;用量;临床配伍应用

一、黄芪的作用

黄芪:性温,味微甘,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下陷。《神农本草经》谓主大风者,以其与发表药同用,能祛外风,与养阴清热药同用,更能息内风也。谓主痫痘、久败疮者,以其补益之力能生肌肉,其溃脓自排出也。表虚自汗者,可用之以固外表气虚。小便不利而肿胀者,可用之以利小便。妇女气虚下陷而崩带者,可用之以固崩带。为其补气之功最优,故推为补药之长,而名之曰者也。

二、黄芪对药功效高

黄芪味甘,性微温,色黄入脾,心白入肺,入手、足太阴经,具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之功。临床上,将黄芪与其他药物配对使用,可提高疗效。

黄芪、白术:黄芪大补肺脾之气,主肌表之水湿;白术补气健牌利水,主在里之水气。二药合用,能补脾气以化水,运脾气以行水,升脾气以降水,彻表彻里,同主表里水湿之气。

黄芪、五加皮:黄芪补脾气而运水湿,五加皮散风湿而益肝肾。二药合用,相辅相成,共奏益脾气,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之功。

黄芪、玉米须:黄芪补益脾肺之元气,玉米须渗利湿热而消肿。二药合用,甘温补气而不助湿,滲利湿热而不伤正共奏升清阳而降浊阴之功。

黄芪、金银花:黄芪补气升阳,益卫托毒;金银花清热解毒,旒散风热。二药合用,补不助热,清不伤正,共奏托毒清解之功。

黄芪、合欢皮;黄芪益气托毒解毒,合欢皮解郝活血消肿。二药合用,共奏扶正活血,解毒消痈,祛腐生新之功。

三、黄芪的用量

黄芪,李时珍称之为“补药之长”。一般用量10~15g,大剂量可用至30~60g,个别配伍中可用至120g。

1.固表止汗

黄芪主要是补肺气,肺气足则汗自主。如治疗汗的玉屏风散,黄芪得防风疏散之力而不恋邪,防风得黄芪随表而不散泄,黄芪的用量为30g而治疗阴虚盗汗的当归六黄汤,黄芪用量为其它各药的倍量,益气固表与育阴泻火相配,内外兼顾,使营阴内守,卫外固密,内热、外汗皆可相应而愈。

2.利水消肿

黄芪能补肺气、温三焦、壮睥阳、利水肿。如《金匮要略》防己黄芪汤。其中黄芪川量为30g,我院曾用此方加减治疗老年人下肢水肿多例,疗效颇佳。

3.升阳举陷、固气摄脱

中气下陷、崩漏脱肛、脏器下垂,黄芪可以固气摄脱。如补中益气汤治脾胃气虚脱肛、子官下垂、久泻久荆等气虚下陷诸症。举元煎主治气虚下陷、血崩血脱、亡阳垂危等证。我院一般应用炙黄芪剂量为30~40g。曾用举元煎加味治疗崩漏,属气虚不能摄血所致者,炙黄芪用量为40g,常3剂而血止。

四、临床配伍应用

1. 慢性肾病:现代名医岳美中先生,在《冷庐医话》黃芪粥治疗浮肿经验的启发下,创制黄芪粥治疗小儿慢性肾炎,收到良好效果。其处方为:生黄芪30g、生苡仁30g、赤小豆15g、鸡内金末9g、金橘饼2枚、糯米30g。先以水600ml,煮黄芪20分钟捞去药渣,次入苡仁、赤小豆,煮30分钟,再次入鸡内金、糯米,煮熟成粥。作1日量,分2次服之,食后嚼服金橘饼1枚。此方对慢性肾炎、肾孟肾炎残余的浮肿,疗效较高,消除蛋白尿也有效果。

2.①高血压病:治疗老年人高血压伴有下肢浮肿者,常用防己黄芪汤加葛根,有较好的消除水肿以及降压作用。

②缺血性心脏病:黄芪每日50g,水煎分3次服。治疗92例缺黄芪组有较好的疗效。不仅心绞痛等症状明显缓解,而且能改善心电图、心阻抗图等临床多种客观指标。③脑血管意外:补阳还五汤为清代名医王清任的经验方,其组成为:黄芪6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药15g、桃仁10g、红花6g、地龙10g。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等,现用于治疗脑梗塞、脑血栓、糖尿病等,均有较好疗效。

参考文献

[1]刘小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77:302 -303.

指导老师:王昱儿,女,回族,本科,助教,研究方向:运动康复。

猜你喜欢
黄芪用量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测试方法研究
黄芪枸杞茶补气血虚弱
四种情况不宜喝黄芪水
黄芪茶,泡不如煮
黄芪当归汤益气又补脾
浅谈黄芪在宠物临床上的运用
发明速递
2014年阿瓦提县机采棉脱叶剂筛选试验报告
解读与用量有关的离子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