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惠雅 赵梓夷 郭芷琪
摘要:2015年教育部、发改委和财政部在其联合发布的意见中指出,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低问题仍未有效缓解,而生产服务一线却紧缺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因此需要引导部分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服务地方经济。随着经济发展,传统研究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现阶段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专业重点关注的问题。
關键词: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应用型转型;
引言
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对众多企业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企业的发展需要人才支撑,其中,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对企业的影响尤为重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开设了财务管理专业,为社会培养大量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然而,现有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培养模式暴露了许多问题。基于此,地方本科院校应依据社会发展要求,优化现有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为财务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助力。本文针对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应用型转型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一、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现状
(一)课程体系
首先,大多数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目前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即专业课以理论课为主,实训课较少,且大多只能进行模拟教学。由于会计制度及税法的更新速度较快,实训软件很容易与现实脱节,影响教学效果,其结果就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无法第一时间接手实际业务,难以迅速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其次,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没能及时适应时代的要求。在“大智移云”的时代,财务岗位已逐渐实现财务数字化、智能化、共享化,传统的会计技能已经无法满足新的财务岗位的需求。
(二)校企合作
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能直接上岗完成基础工作,校企合作能给学生提供真实业务操作的机会。然而目前校企合作还不够紧密,好些都停留在合作协议上,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交流。主要原因是:一方面,财务管理专业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时,虽然进行过充分的企业调研,但是在学生考核过程中缺乏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评价和诉求,校企合作只停留在企业提供岗位需求和就业信息上,导致学生没有充分进行在职业技能岗位上的学习;另一方面,财务岗位在企业中具有特殊性,大多数企业无法也不愿意为高职财管专业学生提供批量的实践岗位。现在校企合作比较多的是代理记账公司,该类公司虽说可以把业务搬到学校中,学生全程参与和负责,但由于业务量不大,覆盖学生数量较少,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应用型转型策略
(一)明确人才培养定位
地方院校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满足地方的发展需要,为地方培养所需的各种人才。因此,首先地方本科院校对人才的培养要有应用性。因而地方本科院校在对该专业学生本科阶段的培养设定除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之外,还要注重学生实践创新精神的培养,在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及工作过程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使用学科知识对学生引导,提升学生对财务管理专业理论知识的水平。其次,地方本科院校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要突出地方性。尽管众多院校在财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周期及模式上相差不大,学生未来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学生今后在社会实践工作中的努力程度,然而如果地方本科院校对人才的培养满足区域的要求,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还能更好地为地方区域经济服务。如旅游地区企业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与其他企业有不一样的要求,基于旅游产业的季节性,企业对现金流量的预测管理要求高,因而对人才的要求也高。针对此种情况,旅游地区本科院校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在业务上要符合旅游产业的发展要求;同时知识结构上也要适应区域的行业发展,在知识储备中有所侧重。
(二)倡导教学方法多样性,培养学生大数据思维
传统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主要以“PPT+讲授”为主,教师主要是“传道”,学生参与度较低。在大数据时代,教师应转变角色,发挥出学习组织者的作用,更多地使用翻转课堂、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思维,主动学习知识。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需要具有收集、整理、分析、展示数据的能力,具备数据敏感性。因此,在课程教学中,需要多应用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教师可以选择国内外具有真实性、典型性的综合性案例供学生学习、讨论,也可以引进虚拟仿真综合实训平台进行仿真经营与业务运作,逐步形成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模式。通过分组讨论、分级模拟对抗,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沟通技巧、查找资料的技能,使得学生通过亲身的模拟练习,感受大数据下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运用,去学习大数据下如何查找、分析数据资料,获取有用的信息。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大数据技术融入财务管理案例学习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分析时间,强化学生发散性思维,逐渐培养学生的数据敏感性,增强大数据思维,学会在决策过程中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
(三)积极参加培训和挂职,建设“1+财务数字化”制度下的“双师型”队伍
传统的教学只需要教师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但“大智移云”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即除对理论知识讲解透彻外,还必须具备比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信息化能力。因此,为了更有效地开展“1+财务数字化”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参与培训评价组织开展的师资培训,同时增加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锻炼的时间,保证教师能掌握最新的技术和财务管理方法,为建设“1+财务数字化”证书培训师资队伍提供有力保障。
(四)构建“产教融合”、“工学交替型”实践育人体系
地方高校坚持围绕行业需求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不断强化专业建设与地方产业、行业发展的契合度和依存度,紧紧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坚持“产教融合”、“工学交替型”的办学理念,构建实践育人体系,拓展校企合作渠道,构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平台,积极对接地方企事业单位,通过校企合作,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以点带面辐射型校外实训基地网。地方高校在财务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企事业单位达成合作,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设备及设施,为学生搭建多元化实习实训平台,实现学生工作与学习的交替融合,让学生在学习之余直接参与到企业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提高应用能力的同时扩宽眼界,发掘自身潜力,提高职业胜任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跟踪行业需求推进专业改造提升,促进专业交叉融合,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实力明显提升。
结束语
财务管理专业以应用型转型为目标,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等方面做出了不断的探索,逐渐构建起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的人才培养体系,但是随着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的发展,单纯依靠财务软件、与小型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等手段很难适应未来信息化环境,因此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进一步向管理型、决策支持型、人工智能等方向转变,教学理念和内容也应进一步更新和丰富。
参考文献
[1]李清娅,欧阳祖友.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务能力培养机制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04):125-127.
[2]王海燕,段美萍.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以河套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2018(17):18-20.
[3]赵振宽.职业导向的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索——以酒店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24):137-139.
[4]陈芳,杨晓红.地方高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技能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C]//Proceedingsof20176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AppliedSocialScience(ICASS2017)V98.,2017:124-129.
[5]王珍.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改革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04):122-123.DOI:10.13665/j.cnki.hzjjykj.2015.04.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