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辽宁自贸区作为中国自贸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国际经济对接架起了坚实的桥梁,而国际经济竞争中知识产权是国际发展的戰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辽宁自贸区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期,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还不健全。本文在分析辽宁自贸区知识产权保护现状,探索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构建的有效途径,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促进辽宁自贸区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自贸区 知识产权 法律机制
在优化营商环境背景下,分析辽宁自贸区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营商环境 知识产权 辽宁自贸区
随着全球贸易竞争愈演愈烈,美、欧、日世界三大经济体先后组建 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TI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协议)、TRIPS-PLUS 规则和 PSA(诸边服务业协议)等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正在快速形成新一代高规格的全球贸易服务和知识产权规则,从而取代 WTO 规则,自由贸易市场份额正在被发达国家以所谓的国际“伙伴式的公约”形式占有着,新的国际经济贸易秩序的构建迫使我国不得不加快自贸区知识产权改革创新。这就需要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强化知识产权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实施。辽宁自贸区自成立以来,在法治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还不够健全,因此,应积极构建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持续优化自贸区营商环境。
一、辽宁自贸区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一)辽宁自贸区知识产权立法保护现状
辽宁自贸区为了促进自贸区贸易转型升级,实现自贸区快速发展,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先行先试”,解决当前知识产权保护体制存在的问题。为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知识产权强省战略,建设好辽宁自贸区,2017年5月21日,辽宁省知识产权局、辽宁自贸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指出通过建立统一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构建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制、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运营机制、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执法协作机制、建立多元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和维权援助机制,探索建立重点产业专利导航制度和重点产业快速协同保护机制的方式提升辽宁自由贸易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
除了《意见》以外,现阶段指导辽宁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政策法规主要有《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实施方案》、《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建设促进办法》等。从沈阳片区和大连片区的实施方案来看都有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定,总体方案里面虽然有对自贸区知识产权保护的条款,但是只做了较为宏观的描述,具体实施措施还有待进一步构建完善。而三大片区的各政策中,虽有提及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但是部分实施计划仍属于探索过程中。由于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特征,自贸试验区在跨境货物贸易中容易因转口贸易、平行进口、离岸贸易、贴牌生产等问题面临知识产权瓶颈。面对这种特殊情况,自验区内知识产权的保护,应结合辽宁自贸区的自身情况与对外开放发展的状况,采取逐渐与国际接轨的高标准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二)积极推进自贸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保护
2015年底,随着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正式颁布,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快知识产权综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实现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转变的突破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要“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国务院《知识产权强国意见》也明确提出要“积极研究探索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授权地方开展知识产权改革试验,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
2018年,辽宁省知识产权局积极推进自贸区和产业园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辽宁自贸区沈阳片区专门成立了集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四合一”综合行政管理于一体的自贸区知识产权局。大连片区设立了大连知识产权仲裁院、成立了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专家组。营口片区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与权益保障局加挂知识产权局牌子,在全国首推实施“16+X”集成化监管执法模式,集中行使知识产权、工商等16个部门的相关行政职权。2018年,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同意筹建中国(沈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这是东北地区第一家。沈阳保护中心将面向高端装备制造业,突出专利快速预审、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提供专利快速协同保护途径,构建专利“一站式”、“快保护”机制。
2021年4月29日,中国(沈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自贸区工作室正式揭牌,它是中国(沈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全省设立的首个工作室,这标志着辽宁自贸区沈阳片区在强化全链条保护,构建完善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以更优惠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培育壮大“新字号”、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又迈出重要一步。“工作室”将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为企业提供专利预审、专利快速维权、知识产权保护协作及专利导航运营等服务,助力新产业、新产品加快发展,助推“新字号”培育壮大。
在国家和省、市知识产权局大力支持下,辽宁自贸区首个商标业务受理窗口落户沈阳片区,于2月1日正式启动运行。沈阳片区商标业务受理窗口主要开展七方面工作:商标注册申请受理;商标变更、转让、续展等后续业务申请受理;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受理;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申请受理;代发相关纸质商标注册证;商标受理相关业务咨询;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交办的其他业务。
(三)深化自贸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随着自贸区建设进程加快,自贸区的科技型、贸易型产业不断增设,相应的知识产权纠纷也不断增多。知识产权案件的专业性较强,除了涉及复杂的法律问题之外,还涉及一些专业技术问题。
2018年,辽宁省高法代辽宁省委起草了《辽宁省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为辽宁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为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经请示最高人民法院,省高法对辽宁知识产权案件管辖进行了调整。具体调整内容为,除自贸区所在城市即沈阳、大连、营口外,辽宁其余城市分为东部和西部两个片区,东部片区的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集中由丹东市中院管辖,西部片区的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集中由锦州市中院管辖。同时,沈阳地区具有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的基层法院由原来的沈河区人民法院变更为地处浑南的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大连地区具有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的基层法院除原有的西岗区人民法院外,再增加地处自贸区大连片区的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另外,将基层法院管辖的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标的额统一定为人民币300万元以下,中级法院受理标的额人民币3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
2020年,辽宁省高级法院出台《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实施意见》,全省法院加强司法行政协作,同公安、检察、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等机关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工作协作机制,推动形成知识产权保护的整体合力。2020年,辽宁高院明确4项举措深入推动司法改革创新,促进知识产权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完善知识产权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提升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效率,大连中院利用“穿透式”的调解路径,穿透侵权商品经销商、找到生产商、积极调解,妥善处理涉企纠纷,营口中院采用“预审+诉调”折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提前沟通、提前化解,加强对调解员的培训指导。探索落实技术调查官制度,沈阳中院在案件审理中引入技术调查官查明技术事实。
2020年,辽宁全省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案件5389件,审结5099件,结案率达94.62%。其中,受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5252件,一审4730件,二审443件,结案率为95.18%;受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 129件,审结92件,结案率为71.37%;受理知识产权行政案件8件,结案率为100%。受理的知识产权民事案件著作权纠纷案件2472件,占全部民事的47%;商标权纠纷案件1503件,占比为29%;专利纠纷案件320件,占比为6%;其他知识产权案件957件,占比为18%。1几年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类型案件诸如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商业诋毁、侵害商业秘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不正当竞争纠纷,数量越来越多,而且技术合同纠纷案件数量也出现上升趋势。辽宁自贸区中的三大片区的产业发展方向都包含了高新技术产业、先进的制造业等,不难看出在今后的知识产权发展中,技术类案件数量会不断增加。
二、辽宁自贸区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建议
1.设立知识产权法院
2013年 11 月 15 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探索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辽宁可以考虑在沈阳成立知识产权法院来解决东三省跨行政区域的知识产权案件纠纷,这样可以解决辽宁自贸区涉及知识产权方面案件的审理的专业性问题、二审问题以及整个东三省的涉及知识产权案件的纠纷解决。知识产权法院设立以后,沈阳、大连审理的涉及自贸区著作权、商标权一些不需要专业技术认证的法院继续行使职权,对于涉及专利纠纷、集成电路等一些需要专业技术认证、专业技术人员审理的案件,由知识产权法院受理,对于不服地方涉及著作权、商标权的案件可以上诉到知识产权法院。2
2.完善辽宁自贸区知识产权“单一窗口”服务平台
辽宁自贸区可以借鉴联合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实施知识产权数据协同、简化和标准化,使其知识产权的综合服务能够在单一窗口平台完成。辽宁自验区在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上,逐步建立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和知识产权交易、维权救济中心。通过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的设立和逐步完善,进一步简化和优化知识产权审查和注册流程,创新知识产权快速确权、维权工作机制;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设计互联网、电子商务、大數据等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
3.健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
建立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协作机制是畅通和规范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渠道、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回应其不同诉求的具体举措。一是建立自贸区知识产权仲裁制度。仲裁制度审理周期短,审理方式灵活便捷,在纠纷处理方面比诉讼方式更加快速便捷。建议在自贸区构建仲裁机构、仲裁规则、仲裁司法审查意见“三位一体”的自贸区仲载机制,推进与国外知识产权仲裁机构开展合作。二是建立知识产权各专业人民调解委员会。目前辽宁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一般采取先行调解的原则,基层法院的调解结案率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这个数据表明,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是解决纠纷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建立知识产权各专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尊重争议当事人的意思自治,疏通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环节。可以分别建立商标纠纷、著作权纠纷、专利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也可以建立一个统一的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再通过调解员专家库的方式将不同知识产权争议选定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调解。
4.建设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目前,在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大的主导作用下,各国政府以知识产权的标准都有所提高,中国必须以正确的心态来应全球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越来越高的发展趋势。TRIPS协议对自贸区的知识产权保护作出特殊规定,它明确的是成员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的最低标准,这意味着成员国可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标准。3这样的新背景下,自贸区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定,要对接好已经加入的国际条约,做到既遵守相关知识产权国际公约,也能在我国自贸区内外兼顾与最大限度地保护好本国的知识产权。同时,还可以积极开展国际规则研究工作,争取做到以我国为首或是为主订立有国际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
5.着重研究制定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辽宁自贸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振兴老工业基地,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因此,对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利用应着重予以保护,包括建立创新成果转化的综合性平台。目前沈阳、鞍山设立了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服务内容的科技服务市场,自贸区应整合各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统筹区域内科技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扩大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态系统的影响力,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法律、政策、价值评估等中介服务,促进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产业化,通过转化平台,实现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
作者简历:
李宁顺,辽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民商法
注释:
辽宁法院去年受理知产案5389件[N].法制日报.2021-04-26(03).
2王璟钰,《辽宁自贸区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机制构建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8。
3刘秀,邹函廷,《重庆自贸区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商场现代化,20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