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叶飞
一、爱心,是为师之本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人,其使命在于“传道”,人间大道、人间正道。
“传道”作为一种责任和担当,首要离不开对这一崇高使命的热爱。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是一个甘为人师者安贫乐道、“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至臻境界。
其次,离不开对学生的热爱。学生即学子。从普遍意义上讲,是晚辈,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更一个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没有“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的淑世情怀,是没法当好一个老师尤其是一位好老师的。育人,是一个长期性的、艰苦的、耐心加恒心的细致活,犹如播种,既要有春天的和风细雨,又要有酷暑中的挥汗如雨,甚至还要敢于面对冰刀霜剑的勇气和胆魄。然而,不变的永远是心中那颗滚烫的初心---“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唯如此,方可淡泊名利,教书育人,不在物欲横流中迷失自我,不为外物所累。
再次,离不开对于“道”的汲汲以求。一个真正热爱教育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对真理几近于疯狂追求的人。“我爱吾师,我更爱真理”、“朝闻道,夕死可矣!”一个热爱教育的人,永远不会满足于自己既有的知识库存,必定是勤学且博学,在实践中不断获得新知,又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孔子对其弟子颜回大加赞叹,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从一侧面,也可以窥见颜回对于“道”的精神追求与乐享,远非一般人可比,已经达到“无我”的精神境界。
没有对于教书育人这项崇高使命的热爱,没有对于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对于真理真知的渴求,是当不好一名老师的,最多,只能是一名“教书匠”,一个喋喋不休、口水四溅的麦克风,时不时还发出刺耳的令人反感的啸叫声。
二、责任,是为师之魂
责任体现为责任主体对所从事工作的一种积极有为态度和主动担当。
教师承担着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神圣使命,也承担着千百万家长们期待的眼神。面对眼前成百上千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教师的所做所为,必将在其心灵乃至成长的人生路中打下深深的烙印。他们就像一張蜀锦或油画布,你给他织上或涂抹上什么颜色,他必然就会呈现相应的色彩,开启什么样的精彩人生。反之,一个不负责任的老师,极有可能耽误或毁掉一个孩子的一生,让他的人生之路布满荆棘与坎坷。
有责任心,一个老师面对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而沐风栉雨、披星戴月而无所退缩,才会在学生“学有所困”时为其廓清疑惑、诲人不倦,才会不因清贫而愤世嫉俗、在追求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中获得精神的富足。
责任心还体现在对学生生命的爱护和对单位规章制度的尊重与身份的认同。像“范跑跑”这样的老师,无论其何等能言善辩、巧舌如簧,地震来临之际弃学生安危于不顾,自顾自逃命的做法,无疑是对自身责任的推卸与旁贷,是贪生怕死,是对中国千百年来舍生取义传统道德的一种逆反,对“爱生如子”师德的一种亵渎。属于一种动物的求生本能罢了!
一个老师没有责任心,充其量只是一个尸位素餐的摆设,或者行尸走肉的“丧尸”,整天计较抱怨,国家社会永远也填不满其饕餮之欲。
三、严格,是为师之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格,是仁爱的前提。古人认为“慈不掌兵,义不养财,善不为官,情不立事,仁不从政”,一个不懂得给学生立规矩的人,是不适合做老师的。学生心智尚未全开,懵懂任性,自由散漫,甚至娇生惯养,都是有的。这就需要老师给学生立规矩。“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学生心无忌惮,或者心中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都是劳而无功的。
治班犹如治军。一个班如果人心涣散、一盘散沙,肯定会打败仗,一个班军容整齐、步调一致、指挥调度有方,必然有战斗力。
“慈母多败儿,严家无悍奴。”一个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应当“严”字当头,不能因“爱”而失去原则,让学生没了规矩。
四、文化,是为师之根
教师是要有文化的,教师更要学会“以文化之”。“才者,德之资也”,一个老师要博学淹通,更要深谙化育之道。
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获取知识极为快捷的时代。教师如果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固步自封、抱残守缺、不思进取,势必思想固化,显得迂腐而固执。唯有不断虚心请教、学而不厌,方能让知识的“活水”充满氧气,富有生机。让学生最为痛苦的事,莫过于老师喋喋不休地拿着发黄的备课本讲着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旧闻故事,照着老黄历中说着“子丑寅卯”,在学生看来,这是一种精神的折磨。因此,教师无论如何必须时时学、处处学,让知识更新的步伐赶上我们老去的步伐,不要被时代所抛弃。
同时,教师也要深谙化育之道。方法决定成败。一个有学问的老师,如果不去研究学生的学法,只懂得“授人以鱼”,而不是“授人以渔”,甚至是“授人以渔场”,那注定是收效甚微的。古人讲究“不悱不发,不愤不启”,就是对化育之道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素来强调“教无定法”,西方有教育家则认为,不论什么方法,只要是能让学生主动学习的,就是好方法。每一个老师,其学识素养脾气性格各不相同,每一个学生秉性天分千差万别,教育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要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因材施教,因受众的不同而变。
一个班主任老师还应该注意班上的文化环境的构建和育人氛围的打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的。积极健康上进的文化环境和你追我赶的文化氛围,总能丰富人的精神生活,让人精神力量倍增,甚至可以健全学生人格。教室文化、寝室文化,一点一滴,总能彰显育人情怀,处处可窥班主任的独具匠心。
育人理念是一个相对稳定精神现象,是一个不断吸收和沉淀的动态过程。希望我能不断学习并完善自己的育人思想和治班理念,教学相长,在学习和实践中探索出一整套适合新时期育人方针的育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