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荣
(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山东临沂 276005)
儿童情绪障碍是由于患儿在儿童时期受到家庭、社会及学校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以焦虑、恐惧、抑郁或躯体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1]。 情绪障碍会对患儿的身心造成严重损害,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甚至会造成不可逆转的精神损伤。 心理干预是精神科较为常见的护理方案,是在结合病患个性化心理特点的基础上, 给予患儿生理及心理上的支持,进而达到改善身心状态的目的[2]。团体认知行为是指在团体情境下,帮助团体成员进行认知、情感、态度及行为等方面的改变,达到维护健康的目的。基于此,该研究选取该院2019 年10 月—2020 年10 月收治的96 例情绪障碍患儿为对象,通过分组对照,探讨团体认知行为结合综合心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选择该院收治的情绪障碍患儿96 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每组48 例。 纳入标准:符合情绪障碍的诊断标准[3];患儿及其家属均对该研究知情同意,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认知及语言功能正常。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精神类疾病者;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者; 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者。观察组男28 例,女20 例;年龄7~12 岁,平均年龄(9.08±0.73)岁。 对照组男27 例,女21 例;年龄6~12岁,平均年龄(9.14±0.66)岁。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该研究已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1 对照组
实施综合心理干预。 (1)心理评估: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积极与患儿进行沟通,沟通过程中鼓励其倾诉内心感受,并耐心倾听,评估患儿情绪状态、性格特点、心理需求等情况,以此制定干预方案。 (2)情绪干预:结合评估结果,对于焦虑明显的患儿,积极解答其问题,执行护理操作时应做到准确、迅速,尽可能减少患儿不适感受,并通过播放音乐、指导患儿深呼吸等方式稳定情绪;对于抑郁较重者,予以语言鼓励与正性暗示,引导患儿正确认识自我,积极配合康复训练,列举真实且预后较好的病例,树立患儿信心。 (3)心理支持:结合患儿的心理需求,联合患儿家属给予其心理支持、陪伴与鼓励,如患儿缺乏安全感,应在独立空间内为其提供一对一的个体化心理支持。持续干预6 周。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团体认知行为进行干预。(1)成立小组:成立由心理治疗师及护理人员组成的团体认知行为小组,组内成员均经专业培训与考核;选择安静、舒适的心理治疗室作为活动场所,按照每8~10 例患儿为1 组的形式进行分组, 每组均分别配置2 名护理人员担任小组组长及助手。 (2)干预准备:提前向患儿宣教干预内容,包括团体认知行为的内容、方法,干预的时间、地点及注意事项等内容。(3)干预内容:①认知疾病:第1 次:向患儿解释会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相关术语及团体规则;组内简单进行自身病情、出现症状及生病原因的介绍,互相认识;由小组组长总结情绪障碍患儿存在的情绪与症状,并向组员系统介绍情绪障碍的表现、 病因及治疗方法等内容。②理解行为、认知与情绪的关系:a.第2~3 次:第2次活动由组长带领患儿进行事件、想法、情绪和行为之间关系的探讨,告知个体情绪困难并非由事件本身直接造成, 而是由个体不恰当的认知应对策略造成;指导患儿记录一日活动,并于第3 次活动时进行行为回顾, 告知患儿可采取积极的行为来改变消极行为,并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识别不合理的信念;第3 次活动时指导患儿进行事件-思维-情绪的记录。 b.第4~5次:第4 次活动时反馈第3 次作业,鼓励患儿以积极正确的认知面对事件,并针对患儿的认知应对策略进行改变;第5 次活动时,指导患儿参与角色扮演或情景剧,以客观角度来认知、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并从角色中学习运用积极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行为方式,应对生活中的负性事件。 ③管理情绪和行为:第6 次活动时,由治疗小组组长向组员介绍预防情绪障碍复发的相关因素,探讨未来的自我管理问题,告知改变的循序渐进性,指导患儿做好心理准备;帮患儿利用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 制定短期及长期情绪控制目标;组间互相给予祝福与鼓励,提升患儿信心,并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接受未来的挑战。 2 h/次,1 次/周,持续干预6 周。
(1)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心理应激程度。 采用应激反应问卷(stress response questionnaire,SRQ)进行评价,该量表共包含躯体反应、情绪反应及行为反应3 个方面,共28 个条目,采用1~5 分5 级评分法,分值28~140 分,分数与心理应激程度呈正相关。
(2) 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行为状态。 采用Achenbach 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s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进行评价,该量表以行为问题为主,可归纳为社交退缩、抑郁、睡眠问题、躯体诉述、攻击行为和破坏行为6 个行为症状因子,共100 条行为问题,每条0~2 分,分值0~200 分,分数与行为状态呈负相关。
(3) 干预后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ewcastle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scales,NSNS)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共19 个条目,采用5 级评分法,满分95 分,非常满意:≥77 分,满意:57~76 分,不满意:≤56 分。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分别采用χ2检验、t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干预前的SRQ 评分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SRQ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的SRQ 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心理应激比较[(±s),分]
表1 两组心理应激比较[(±s),分]
组别干预前干预后t 值 P 值对照组(n=48)观察组(n=48)t 值P 值83.52±8.53 83.60±8.55 0.046 0.964 77.59±7.31 62.19±7.08 10.484 0.000 3.657 13.362 0.000 0.000
两组干预前的CBCL 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CBCL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的CBCL 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行为状态比较[(±s),分]
表2 两组行为状态比较[(±s),分]
组别干预前干预后t 值 P 值对照组(n=48)观察组(n=48)t 值P 值145.64±22.65 143.71±22.28 0.421 0.675 120.24±19.93 103.68±15.71 4.521 0.000 5.833 10.173 0.000 0.000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83%, 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儿童情绪障碍主要由于儿童成长过程中遭受不良刺激而引发心理应激反应,表现为情绪或行为异常[4-5]。情绪障碍作为儿童时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 将对儿童生长发育及正常的生活、学习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可演化为严重的精神问题或较为激烈的反社会行为。
心理护理是现代护理工作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是在心理学的指导下结合患者的性格特点、情绪状态等开展有计划、正面性的干预,旨在改善患者心理及精神状态,减轻心理应激[6-7]。 但单一应用综合心理护理难以改善情绪障碍患儿的症状,仍需联合其他干预措施。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心理应激评分、行为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团体认知行为结合综合心理干预在儿童情绪障碍患儿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认知行为理论认为对于事件的判断、认知和评价是引起精神扰乱的主要因素,纠正不良认知对改善情绪、行为具有重要作用[8-9]。 团体认知行为是一种循环式心理干预措施, 是在团体环境中应用多种措施改变团队成员思维和行为,进而达到纠正不良认知、改善不良情绪和行为的干预方法[10]。 该研究将团体认知行为应用于情绪障碍患儿中,将干预流程分为认知疾病,理解行为、认知与情绪的关系,管理情绪和行为3 个阶段,可通过纠正错误认知改善患儿对应激时间的态度、 应对方式,减轻应激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有利于心理应激的缓解。团体认知行为鼓励患儿在干预过程中通过个体发言、集体讨论的方式,辨证地进行自我评价,以正性情绪面对自我、欣赏自我优点。 识别情绪及各种情绪表达的训练,可使患儿学会宣泄负性情绪,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利于增强自信心,进一步减轻心理应激。对事件、想法、情绪和行为的关系进行探讨,可使患儿深入理解个体情绪困难是由个体不恰当的认知应对策略造成,树立积极认知,掌握相关应对技巧,有利于行为状态的改善。角色扮演等方式则能够激发患儿的参与热情,积极参与到干预活动中,进行互相影响与帮助,更有利于心理应激及行为状态的改善,因此患儿对护理的满意度更高。
综上所述,团体认知行为结合综合心理干预应用于情绪障碍患儿的效果确切,可改善患儿的心理应激及行为状态,且护理满意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