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张伟
在如今的小学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并切实加强对小学生自主管理的引导,以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笔者基于自身的实际教育工作经验与学习认识,分析培养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必要性,就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管理提出探讨性建议,希望为小学教育工作实践提供参考。
在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应当将对小学生的自主管理引导作为一个关键课题,积极加强研究、探讨与实践,一方面要客观认识到培养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必要性,另一方面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策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学生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在核心素养体系中,自主发展是相当重要的一项内容,其基本内涵是要让学生有效地管理自我学习、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实现更好的个人成长与发展。这其实是要求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管理能力。小学生正处在身心意识、思想观念与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故而更应当加强对其自主管理的引导,使其形成自主管理的意识、观念和行为习惯,增强他们的自主管理能力,这对于其今后一生的成长、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由此可见,在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是具有高度必要性的。
加强思想教育,树立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客观来讲,小学生习惯了在生活上、学习上依赖父母、教师。因此,要想引导他们进行有效的自主管理,首先需要转变他们的思想认识,对其进行思想教育,使其认识到自主管理的意义,从而树立其自主管理意识,使其在生活、学习中逐步摆脱对父母、教师的依赖,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管理好自己。
当然,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机械的说教难以起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师应当借助一些名人典故、轶事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从故事中了解和认识自主管理的意义,如孙敬、苏秦“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周恩来苦学毛笔字的故事,鲁迅嚼辣椒驱寒夜读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对学生而言具有趣味性和教育意义,能够避免空洞的说教,更能对学生起到有效的教育作用,使学生通过这些人物故事认识到自主管理对一个人的学习、成长的影响,进而积极树立自主管理的思想意识。
帮助学生制订自主管理计划,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实践。在实际的学生自主管理中,涉及了诸多管理内容,涵盖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如果不帮助学生梳理自主管理内容,就会使其陷入“一团乱麻”的状态,使其在自主管理中毫无头绪。为此,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帮助他们制订自主管理计划,引导学生开展自主管理实践。
例如,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梳理日常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事务、目标。包括在学习行为上,学生要达到怎样的自主管理标准;在各学科的成绩上,要有怎样的进步;在仪容仪表、言行举止上,要保持怎样的礼仪规范;在就餐、就寝上,要执行怎样的时间表;等等。只要上述计划制订妥当,教师便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按照计划进行自主管理,尽量达成每项自主管理目标,实现个人的提升与发展。
进行学生自主管理考核评价,引导其不断加强自主管理的执行力。在小学生自主管理初期,必然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学生难免会放松自主管理的约束力、执行力,这是相当正常和普遍的。教师不能因此批评学生,而应通过学生自主管理考核评价的方式,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在自主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为其提供改进和完善建议,引导其不断加强自主管理的执行力。
例如,教师应每周组织开展一次关于自主管理执行情况的总结会,让学生在会上对照个人的自主管理计划,看有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好,根据自我表现,对各项自主管理内容进行评级(A 是非常好,B 是一般,C 是较差)。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自主管理评价,帮助他们分析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应当怎样改进和完善。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予以表扬和鼓励,先将重点放在学生有所进步、表现较好的地方,然后再委婉、客观地点评学生的不足之处。这样既不会影响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自信心,又能够使其不断改进和完善自我,加强自主管理的执行力。
在如今的小学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培养其良好的自主管理能力,具有高度必要性,必须引起教师的关注、重视与落实。除了上述提到的几点,在引导学生自主管理的过程中,还应加强家校合作,使家长也参与进来,监督、约束和引导学生在家庭中的自主管理情况,从而使学生不论何时何地都不忘对自我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