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林盘景观形态与林盘文化的关联研究

2021-03-22 02:40文志远黄浩原
旅游纵览 2021年2期

文志远 黄浩原

摘 要:本文通过对林盘景观形态和林盘历史文化的分析,探究林盘文化与林盘景观的关联性,从历史、文化、生态角度分析林盘带来的经济价值,提出林盘研究的可持续性和林盘文化的可发展性,希望借此对川西林盘的保护和林盘乡村振兴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川西林盘;林盘历史;林盘文化;林盘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18年教育部社科基金一般规划类项目《川西林盘农耕景观修复与保护性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8YJA760059)。

一、川西林盘历史及成因

(一)概念

四川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发展出了独特的农耕文明。遍布西南地区的川西林盘指一定范围内,通过耕地、水网、路网、乔木林或竹林以及民居建筑等有机结合形成的具有景观生态结构,满足人们生活生产条件的居住环境形态[1]。

(二)历史简述

1.起源

川西林盘的起源可追溯至四五千年前的古蜀文明,在原始自然物资丰沛,人工选择培育物资匮乏的时期,小米,古称为粟,进入农耕人们的视野。为方便共同作业,原始的聚落开始出现。

秦朝统一六国后,为促进各地的发展,制定了大量的经济发展策略,使得大批移民涌入四川。移民的迁入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多样的文化。至两汉时期的结束,中原文化和蜀地文化相互融合,带动了林盘农耕文化的发展,林盘居住聚落的空间形态和空间格局也逐步形成。

2.历史承接的危机

公元222到公元581,三国鼎立造成了动荡不安的局面,民众生活困苦,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参加军事战争,人口数量急剧减少,生产力下降,使得林盘发展停滞不前。

3.繁盛时代的转机

隋朝作为和平年代的开端,虽有苛政,但林盘生活和经济开始慢慢恢复。到了唐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政策制度宽松,安稳富足的生活条件为文化的发展和科技的完善提供了环境。

4.近代的衰变

元明时期,战乱使将原本富饶的成都平原资源消耗殆尽,加上人口的流失以及自然灾害的侵袭让林盘几经摧残[2]。

清代后期,社会局势趋于安定,优越的自然条件,又吸引了大批移民进蜀。移民使人口数量增加,劳动力的增加使荒地得到复耕,林盘的风貌逐渐复原。但是,战争的爆发使林盘的发展再一次搁浅。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造成了大量人口的转移、流动,许多村镇出现空心化、老龄化的现象,林盘也不例外。林盘再一次面临生存的危机。

5.乡村振兴的新起点

川西林盘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地理环境以及悠久的农耕文明成为川西地区乡村振兴的焦点。时隔千年,川西林盘又一次与时代共同发展,进入新的次元。

(三)川西林盘的成因

1.板块运动

1.9亿年前,在亚欧大陆与印度洋板块的相互碰撞下形成了四川盆地。此时的四川盆地因刚从海洋中挤出,在之后的一亿多年中,四川盆地在不断地地壳运动中湖面逐渐缩小,增加了动植物活动面积,温和湿润的气候使四川盆地成为史前生物的天堂。

成都平原起源于冰川时代,使大量的泥沙和沉积物伴随流经四川盆地的江系移动,在龙泉山脉处堆积,经过长时间的沉淀最终形成了土质良好的冲积平原。

2.温和的气候

川西林盘所处的成都平原主要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但是特殊的地形为成都平原植被创造了不同的气候条件。造就了林盘植被种类的多样化。但是由于受地形的限制,林盘物种虽然繁多,但是产量一般。

3.水利灌溉

杜宇被誉为“农神”,是最早将农耕技术教与古蜀农人的蜀王。农业问题解决后,杜宇命鳖灵治水,因鳖灵治水有功遂将王位授予鳖灵[3]。

秦朝时期,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指挥兴建多处水利工程,包括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仅减少了洪水的危害,蜀地农田灌溉也依赖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筑。

自秦朝以来,成都城址至今未改也得力于水利工程带来的诸多优势。不论光阴如何变迁,历朝各代只是对都江堰水利工程进行简单的修缮。

4.历史人文发展

蜀人生活于林盘绿林田园间,良好的自然环境让人民不愁吃穿,也养成了蜀地人悠闲好娱的性格,充足的粮食和发达的文娱促进了成都平原的商业发展。安逸的生活环境吸引大批的移民,愈发丰富了蜀地的文化,林盘数量也由此增多。

二、川西林盘景观形态

川西林盘景观在平面上的表现形式为一个星盘,林盘如同大大小小的星座散布在成都平原之上,每个林盘都有同样的景观元素构成,但是林盘的边界和动植物等又各有不同。林盘景观形态的最外层由农田、道路、水网交织构成,林盤中部则是由各种高大乔木和竹林及灌木组成,乔木和竹林以或线或面的形式围绕在林盘活动空间的周围,形成半封闭的空间,成为天然的绿色屏障,不单具备景观功能,也是林盘生态环境的核心,具有调节微气候等重要作用。最中心是林盘的人群活动居住空间,主要有院落和建筑结合构成,传统的川西建筑简单秀气与钟灵毓秀的蜀地自然风光完美契合。

三、川西林盘文化

(一)巴蜀农耕文化

“农神”杜宇之后,川西农耕业与养蚕业发展迅速,而后水利工程的兴建,灌溉系统的完善使成都平原成为西南农耕文化和四川文明的最大发祥地。川西平原自古以来就承载了四川地区主要的农业经济。除了主要的粮食农作物,各类时令蔬菜、瓜果树木以及药材茶叶在蜀地都有培育。受先进的农耕文化影响的还有花卉景观植物的培养,川西盆景流行于市。除了农作物的栽培,桑蚕的养殖也是川西平原农耕文化的重要体现,纺织产业随着时代的进步,衍生出了精美绝伦的蜀绣。金丝银线镶嵌的漆器等精美的手工艺品也为四川发展带来不少的经济效益,以农业为基础,各行各业的发展促进了川西平原的商贸繁荣昌盛,我国最早的纸币也起源于成都。

(二)道文化

“道”指的是一种世界观和处事观念,旨在“道法自然”,一切事物发展都是有自然规律可寻,人与自然相互和谐共生。林盘的结构也能体现蜀人“道”文化精神,林盘环境草木丛生,蜀人遵循自然规律不追求为自己生活条件而破坏环境,建筑依林而建,却不破坏林木来开拓生活空间,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并且自由发展。蜀人的社会文化也惯行“道”义,主张无为而治,不可不作为,也不过度强求。

(三)移民文化

川西文化的形成与各个时期的人口变动息息相关,大量移民的到来带来了新的文化和不同的农耕技术,劳动力的增加推动了农业发展。不同地域的人到了川西地区,为契合自己的生活习惯开始对场地进行营造,从而丰富了川西林盘的景观形式。同时外来民族通过创造和改变原有文化习俗并学习林盘文化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林盘的文化由此变得更加饱满充沛。

(四)风水术

川西林盘的风水术在环境中的应用主要有两种,都是与林木有关。第一种是散布在水系周围的树林,水利工程的完善让水系分布更加广泛,有利于排洪泄洪,但是河岸的土系面对夏季暴雨的冲刷则需要护河风水林的保护。第二种是环绕在建筑周围的乔木或竹林,这类风水林主要作用在于防尘降噪,树木与建筑的温度差也可以加速空气的流动,调节林盘的微气候,乔木竹林也兼具一些生产的作用。

(五)蜀人“随遇而安”的价值观

各方面优秀的条件让蜀人养成了“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开始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思想哲学具象化为仙道文化,古来就有很多蜀山修仙的传说,仙道文化成为蜀地艺术的起源之一,也深化了蜀人顺应自然的态度和热情包容的性格。

四、川西林盘景观形态与林盘文化的关联研究价值

(一)历史文化价值

川西林盘诞生于古蜀时期,4 500年前新石器时代便存在于蜀都地界至今还有许多未解的历史谜题,如三星堆文化的衰落等。林盘是古人生活的空间,其中留下大量古人思想智慧的结晶,对于历史文化发展的挖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生态平衡价值

农田、水系、林木这些自然组成部分是保护川西平原生态环境重要因素。水系滋养土地,植物农田调节气候和哺育动物,同时养水固土确保了蜀地的丰饶,林盘的消失无疑会给成都平原生态平衡带来巨大的破坏,水土流失,动植物消亡,环境持续变差等环境问题会随之而来[4]。

(三)传统川西民居保护价值

就地取材的建筑材料,适应环境的建筑形式和空间结构,散布的聚落形式,川西民居构成的不单是蜀地独特的田园景观,也是川西人民的思想文化,生活起居的载体,是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找回四川人民文化自信的不可缺少的元素[5]。

(四)传统手工艺及民风民俗传承研究价值

川西林盘是川西农耕文化的载体,更是传统农耕时代文明的结晶,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土地综合整治的推进,原住民的离去,再加上地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林盘数量逐渐减少,修护和建设“农耕”林盘成为重要课题。

(五)推动现代农业经济结构转型实用价值

要引入生态旅游,结合林盘观光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以发展绿色农业为起点,带动林盘居民分工协作以及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改善林盘居民生活质量。

五、川西林盘景观形态与林盘文化的关联研究方法

(一)景观形态学角度

川西林盘是指川西平原及围绕的低矮丘陵地区所特有的传统乡村聚落形式,其成因主要基于川西冲积扇状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润,岷、沱二江水系发达,水网纵横,河渠密布。自然河道水网与各种人工引水、蓄水工程形成良性的湿地生态环境,使川西农居不必像旱地那样择一水而聚居,松散的“随田而居”的生产、生活形态成为普遍现象。

(二)历史文化学角度

川西自古以来,以道文化、儒文化为主脉,民间重视风水、顺应自然,讲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环境观。加之悠久的移民历史,“父子别财异居,自昔自然”的生活模式(即分家产),弱化了聚族而居的宗祠观念,形成了川人从容、闲散、平和及随遇而安的价值观,促进了川西林盘这一民居聚落形式的形成和发展。

(三)生态景观学角度

“农田-水网道路-林盘”完全符合景观生态学中的“基质-廊道-斑块”这一典型的空间格局,川西林盘这一斑块形式,也是川西地区自然生态环境选择的最适宜、最科学、最典型的景观形态。即便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也应该被极好的、完整地保留下来。

(四)城乡旅游经济发展角度研究

成都、德阳两地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相关资料显示,川西平原约有林盘总量20万个。其中,以成都为主体,林盘分布面积约9 482平方千米,各种尺度林盘14.11万个,约占总量的70%,林盘净占地6.77万公顷,承载人口449万,如何更好地保护林盘农耕文化、修复林盘生态景观、促进林盘经济发展,成為重要的研究课题。

六、结语

本文分析了林盘景观形态与林盘文化的关联性有助于历史文化的研究并且提出林盘新的发展方向,树立新时代的林盘形象,提高川西林盘生存环境质量。通过解读林盘来保护林盘,达到维护四川自然生态平衡以避免人口、经济、文化等社会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汪灏.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3.

[2] 彭镇华.生态建设驱动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4:3.

[3] 方志戎.川西林盘聚落文化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11.

[4]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2017中国特色小镇与人居生态优秀规划建筑设计方案集[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7:12.

[5] 成都王建墓博物馆.前后蜀的历史与文化:前后蜀的历史与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M].成都:巴蜀书社,1994:11.

[6] 何杰.城乡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