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3.11 新华网)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十四五”开局之年,乡村振兴要抓的关键点是什么?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者有哪些联系与区别?如何实现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带着这些问题,思客采访了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原司长张红宇。
“十四五”开局之年,乡村振兴要抓的关键点是什么?
张红宇:今年两会,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2021年乃至“十四五”期间三农工作的着力点,都提出了明确的发展要求和发展方向,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和乡村建设。
事实上做好今年的这些工作,不仅对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有全局性的意义,而且对推进整个“十四五”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起好步开好局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做好乡村振兴工作事关重大。我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涉及到农业、农村、农民三农的方方面面,涉及到生产、生活、生态,换句话讲它是管全局、管长远、管根本的战略工作的总抓手。
2021年的乡村振兴,我认为最重要的关键点在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即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如果用我的语言来表达,这是2021年乡村振兴工作的两个靶心。第一,农业要增产,确保全年粮产量在13000亿斤以上,确保14亿中国人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安全。第二,在这个过程中要确保农民增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使农民收入增速比国民经济增速、城镇居民收入增速还要高一些,为我们下一步缩小农民和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建立坚实基础。
乡村发展应具备哪些独有功能?
张红宇:从全球角度来观察,特别是从中国上下几千年的农业农村传承的角度来讲,乡村振兴,我认为它的功能主要聚焦在三大方面。
第一,农产品的产出功能。全世界的乡村发展都有促进产业发展问题,对14亿中国人来讲,重中之重是粮食安全,所以最近一段时间,无论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还是两会,都强调怎么样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我们一定要下力气也完全有能力保障好14亿人的粮食安全。所以我们要聚焦粮食安全的两方面,一个是耕地保护,一个是“种”。
从耕地保护角度看,中国的耕地数量非常有限,怎么样在严格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前提下,促使我们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产出更多。第一,要保耕地数量;第二,要保我们的粮食播种面积;第三,要发挥好粮食生产功能区的作用和效果。这其中涉及四条红线,一是18亿亩耕地红线,任何时候都不可以逾矩;二是确保粮食种植总面积稳定在17.5亿亩以上;三是水稻和小麦两大口粮面積稳定在8亿亩以上;四是粮食生产功能区建成后,确保我国95%的口粮和90%以上的谷物需求。所以聚焦到耕地上,今年工作的重点是完成1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22年实现总量达到10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标要求。
第二方面是关于种业革命,种业安全主要包括三大方面。第一要确保水稻小麦这两样谷物或者说口粮的种业安全,100%靠自己供给。第二,要正视我们在种子方面和世界发达国家存在的客观差距,比如大豆、玉米,和单产水平比较高的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着30%和40%的单产差距。怎么样克服单产方面差距,这是种业工作的第二个大方向。第三,在种业发展方面,我们还是要保护好自己的种质资源,包括建设全世界最大规模的种质资源库,保证我们多元化的优良品种传承下来的,同时在种业方面有所突破,种质资源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不仅仅是种植业的种子,还包括畜禽种质资源。
第二,乡村振兴的功能表现在文化传承。在全球范围内看,中国是非常独特的,很多国家的农业没有太多文化传承,中国拥有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中国一年中有24个节气,这都是老祖宗传承给我们的。由于农业在生产期间融合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律,于是产生很多农耕节气,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就是从农村传承下来的,包括我们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也是有意要弘扬农耕文明,传承传统文化。
第三是生态传统、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在强调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什么把绿色放到其中?为什么要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农村?为什么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那么乡村功能就体现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什么时候我们处理好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的农业农村发展就有可持续性。如果我们处理不好这个关系,农村面貌就可想而知,臭气熏天、作物秸秆随意焚烧,这并不是农村文明的表现。
我们讲新农村建设要有桥有路、有山有水,连排房屋错落有致,这是建设方面的问题,但同时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当周末以及节假日来临时,城里人愿意去农村游玩,农村让城里人更向往,这就是乡村发展第三个功能。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者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张红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经过八年持续奋斗,解决了全世界最大规模人群的脱贫问题,我们下一步工作是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丝毫不亚于脱贫攻坚。在乡村振兴方面,我们的任务更艰巨,涉及的问题更多,需要解决的困难量更大。我最近一直在思考,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者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
从联系来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它们内在一致性都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力量来支持。从区别来讲,第一,脱贫攻坚有阶段性,比如到2020年,8年时间我们要完成9899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但是乡村振兴具有全面性长远性,到2050年,“三农”工作都围绕着乡村振兴这个主线来安排;第二,脱贫攻坚具有区域性,832个贫困县,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这是个区域概念。但是乡村振兴覆盖960万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这其中不仅仅是乡村问题,也是城市问题,不仅仅是农民问题,也是市民问题;第三,脱贫攻坚有特定性,比如它聚焦的是贫困人口,但是乡村振兴涵盖的是14亿中国人。所以如果说脱贫攻坚有阶段性、区域性、特定性,那么乡村振兴随之对应的就是长远性、全面性和普惠性、深刻性。
如何实现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张红宇:实现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我认为要做三件事:
第一巩固。所谓巩固就是怎样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巩固我们已经取得的脱贫攻坚成果。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对脱贫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也就是说,脱贫攻坚的有效政策不能戛然而止,要有延续性。与此同时,还要保障已经脱贫的人有长久的生存和发展之道,让他以及子孙后代有稳定的收入,解决就业问题。对于失去劳动能力的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的社会保障机制,解决后顾之忧。
第二拓展,就是把脱贫攻坚当中的成功办法、有用的领导体制、有用的投资渠道,拓展到乡村振兴的方方面面。
第三升华,脱贫攻坚解决的是极贫地区贫困问题,那么到了新发展阶段,在新发展格局下实现高质量发展,面临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工农之间要实现平衡发展,所以能不能借鉴脱贫攻坚有效的成功经验,解决区域矛盾、城乡二元体制机制矛盾,包括农民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
乡村振兴需要哪些人才?怎么留住人才?
张红宇:乡村振兴需要人才,我们要培养一批有文化、懂科技、会管理、善经营的农村人才,还要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一懂两爱”)的人才。同時要让这些人才在农村待得住,发展得好,而且确确实实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应起的作用。
人才培养第一个方面,重中之重是职业教育,可以通过免费教育,通过各种各样的补贴等,让愿意做农业的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进入这个行业。第二个方面,对返乡务农的新农民,可以进行在职培训,我们需要吸引一批有志于建设农业农村的新型人才,培养造就一批有能力资本的农村人才。
他们有四个方面的品质表现,第一,爱农情怀,喜欢农业这件事,把农业作为毕生职业不断地追求;第二,工匠精神,要有把事业做到极致的不断攻关的精神;第三,创新精神,现在的农村不是过去的农村,只是会种麦子、会养猪、会养鸭就可以了,现在的一些产业新业态在不断释放,最常见的是农产品电商云,怎么样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把农产品生产出来更卖得出去,这非常具有挑战;第四,社会责任,一个人富了不是富,要带领乡亲富裕起来。
总而言之,未来会有成百上千万的农村劳动力继续向外流,向城市迁移,在城市安居乐业,但是还会有数以百万的人回流到农村,建设家乡。所以我认为农民不是身份,而是一份职业,并不是说住在农村的每一个人都是农民,你的职业决定你是做农业的还是做非农业的,所以农民要职业化,要具有“一懂两爱”、有文化、懂科技、会管理,同时具有工匠精神、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