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水情深,与尔同乐
——浅析“鱼水情深提梁”的造型工艺

2021-03-22 09:17丁淑萍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1期
关键词:壶盖宜兴紫砂壶

丁淑萍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陶瓷文化和制作工艺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民间植根尤深。紫砂壶艺在陶瓷艺术的基础上进行发展与延伸,自明朝开始,紫砂艺人就在传统制陶的基础上对紫砂壶进行创新与开拓,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宜兴紫砂壶艺术。宜兴紫砂壶是以丁蜀镇黄龙山附件的矿土为原料,经过几十道复杂繁琐的工序制作成紫砂器具的一种传统民间工艺品。紫砂壶的成型工艺非常复杂,首先紫砂矿是不能直接使用的,需要经过开采、筛选、风化、配料、粉碎、陈腐、练泥等繁琐的工序,将其练成紫砂泥;然后从紫砂泥蜕变成壶则需要经过打泥片,围身桶,打身筒;搓制壶流、壶钮、壶把;安装壶流、壶钮、壶把;制作壶盖;开壶口;修光、精加工;落印款等数十道工序。所以紫砂壶成型,不仅要掌握泥坯成型技巧,还必须利用紫砂材质特性,充分在作品中营造出艺术氛围。一把好壶的诞生,也是非常不易的。

宜兴紫砂壶来自于民间,是百姓盛水泡茶的器皿,可谓是大俗;同时,它又是一种高度唯美的艺术表现形式,是自然之美与人类艺术创作之美有机结合的产物,这又是大雅。紫砂壶造型款式众多,千姿百态,深刻蕴含了人们对于其一切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和中华民族非凡的文化底蕴。紫砂艺术是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陶瓷艺术中独特而神奇的艺术之花。

《鱼水情深提梁》壶是一次创新制作,周身造型没有模仿那些传统经典的壶型,而是根据成语“鱼水情深”进行创意制作,充分运用了紫砂泥的可塑性和黏性,以及艺术的造型设计和线条的几何运用,在作品上展示了水的柔情和鱼的活泼。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紫砂泥在艺人手中尽情地演绎不同的造型。自然与艺术在这一过程中相互融合,将大自然中的物件融入紫砂壶的形体之中,又赋予它美好的寓意。

关于鱼和水的关系,听到的最浪漫的说法是:鱼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水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里。这句话可以说是浪漫宣言的模板了,但是也从正面说明了鱼和水密切的关系,所以才会有“鱼水情深”这个成语,它的意思就是鱼儿离不开水,形容两者之间关系密切,感情深厚。

第一眼看到紫砂壶《鱼水情深提梁》就感觉一种典雅之美于心中悠然而生,细细品味此壶更是情不自禁地被它精细雅致的造型所吸引,折服于作者独具匠心的设计创意以及精湛高超的制作手艺。这把壶从造型设计到手工制作,都是作者的亲力而为,他将自己多年从事紫砂壶造型设计与制作的经验都运用到此壶的设计中,并将自己对“鱼水情深”的理解都在壶的造型中诠释出来,所以最终呈现的作品不仅造型独特优美,更是有着丰富的内涵与高雅的气质,既有水的柔性,也有鱼的活泼。一动一静之间,紫砂壶仿佛有了生命,周身的线条也都律动起来,波浪起伏之间仿佛将赏壶之人带到了涓涓的小溪流中,碧波荡漾的湖水之中,暗潮汹涌的大江大河之中,去感受那一份徜徉天地间的自由自在与快意自我。

紫砂壶《鱼水情深提梁》采用原矿紫泥制作而成,壶面色泽比较暗沉,显示出了紫砂特有的古朴沉稳。用以冲泡茶叶后,茶叶在水中沉浮,茶香四溢,味甘色亮。紫砂壶面经过茶水的淋漓冲泡之后,变得明亮润透,明快的色泽更能引起人心中愉悦的快感。从壶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线条行云流水般的流淌轨迹,以及鱼与水之间融合的关系。

壶身呈半圆形,造型温润柔和,线条之间通过婉转的变换将“圆”这一特质发挥到了极致。壶身与壶盖之间靠抽角工艺进行转换,壶钮为鱼儿跳跃的抽象画面。壶嘴与提梁把从壶身上顺势胥出,暗接处理使得线条柔和,过渡自然,没有拼接的痕迹。提梁是不规则的圆造型,像是惊涛骇浪卷起的浪花,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壶盖、壶钮、提梁三者以各种圆弧纹理组合而成,意味着鱼在水里快乐地游来游去。如果说壶盖是风平浪静的壶面,那么小鱼就在壶中轻快地游弋;如果遇到汹涌的河流,提梁就是溅起的浪花,那么小鱼就是在水里跃动的精灵。每一个人欣赏这把紫砂壶时都有着不同的联想,作者这样匠心独运的设计使得鱼和水的形象更加生动,也使得壶艺中增添了许多趣味性。

总 结

紫砂壶是由新颖的造型、独特的神韵和精美绝伦的工艺共同组成的。他们的关系就像鱼和水,彼此都离不开对方。鱼离不开水,否则不能独活;水失去了鱼就是一滩死水,没有任何生机活力。紫砂壶艺同样需要依赖造型、神韵、工艺等才能完全展示自己的壶韵,同样造型、神韵、工艺等都需要以紫砂壶体为依托方能展示出来。他们之间相辅相成,共同演绎了迷人而神秘的紫砂艺术。

猜你喜欢
壶盖宜兴紫砂壶
伪造的情书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宜兴釉陶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购买紫砂壶4忌
购买紫砂壶忌4
圆桌
制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