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湘妃竹》的隽永意境

2021-03-22 09:17:30陈彩敏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1期
关键词:花器竹子紫砂壶

陈彩敏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宜兴紫砂始于宋,盛于明清,繁荣于当代,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传统的艺术表达方式,其艺术价值、人文价值、收藏价值等历来便颇受人们的重视。紫砂壶起源于国人沏茶、饮茶的生活习惯,所以它有着标准的框架结构和强大的实用功能。紫砂壶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文人的参与和推波助澜,因此它讲究日用性能而又造型不俗、清淡而尊贵、低调而高雅,立足生活本位,包容传统文化,表达情感内涵,因而它是有生命和灵魂的器物,其艺术特征具体表现在外形、品性、文脉等方面,并通过紫砂艺人的一双巧手展现出无与伦比的艺术美感。

紫砂壶发展至今,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款式造型都已经完善成熟。造型方面主要分成三大类,每一个类别都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吸引着无数紫砂爱好者。其中花器是重要的紫砂造型款式之一,紫砂艺人通过将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和固态物象等经艺术化的加工提炼、转化成一把把精美绝伦的紫砂壶工艺品,从而带给人不同寻常的视觉和心灵感受。紫砂壶花器的制作原则就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它所具备的艺术诠释必先经由精密的设计构思,而不是率性而为,物象的选择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而不是任意选择物象为创作题材。所以花器作品往往更能直观地表达思想、抒发情感,以达到借物传情的目的。

竹子在中国是很受欢迎的植物,就像那正人君子,谦虚不张扬。竹林也是人们的最爱,竹林中飘着淡淡的清香,心中满是安逸舒适,所以在古往今来的艺术创作中,竹子一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创作题材,紫砂壶艺的创作也不例外。此件紫砂壶遵循了传统的花器创作原则,但是又另辟蹊径,选择了“湘妃竹”作为题材。湘妃竹,竹子的一个品种,产量非常少,因为一段美丽而感人的爱情故事而得名。传说,上古时期的舜帝为百姓除恶龙,久久不归。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于是千里寻夫。到湖南君山后发现舜帝已经死了,于是娥皇女英由于伤心欲绝不停哭泣,竟然哭出血泪,红色的血泪沾染在旁边的竹子上就形成了红色的斑点,这就是湘妃竹的由来,当然这只是一个凄美的传说。此后,这种竹子身上就多了很多斑点,有黑色的,也有红色的,于是又有了“泪竹”和“湘妃竹”的称号。

湘妃竹作为一种竹子本身具有着一定的文化属性和艺术价值,因为其造型特点和传奇故事背后的寓意,更是受到文人的追捧和人们的喜爱。紫砂艺人将湘妃竹选做创作题材,不仅是将湘妃竹的外形特征融入到壶中,更是将其寓含的美好情感也融入到壶中,使得紫砂壶《湘妃竹》有了特别美丽的造型意义和情感色彩。

《湘妃竹》整体为典型花器造型,撷取大自然中的湘妃竹为物象,将其通过艺术创作融合在壶韵中,彰显了紫砂壶的古色古香,传递了悠悠翠竹的品性熏陶,刚柔并济,让人回味悠长。

此壶通过湘妃竹本身结构来表现其品格,通过造型重塑来构造壶身造型。《湘妃竹》整器颇为玉润雍容,充分利用紫砂泥的特性,完整地营造出文化意境。泥质上乘,明黄色胎体色调清亮,折射出一种自然活泼的气息。壶面隐隐呈现微小的砂质颗粒,使整把壶顿显稳重端庄,古韵悠悠而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气息,教人深有意会。壶身圆润饱满、大气匀称。流、把、钮都是竹节造型,彼此呼应,互相搭配形成一种舒适感。竹节造型的壶嘴从壶身自然胥出,出水口朝上,圈把则和壶嘴前后呼应,与盖流在同一平面上,呈三点一线设计,流线的效果强烈。壶钮是竹节弯曲呈桥型,竹节清晰明了,预指着竹子虚心的品格。最为出彩的就是壶身上的“斑斑泪痕”装饰,紫砂艺人通过不同的紫砂泥在壶身上装饰湘妃竹的红色斑点,为壶艺中平添了几分灵动之气。整个作品神韵相承,一气呵成,其形清雅脱俗,其意境隽永而意味悠长,扑面而来。

深厚的竹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经中华文明的不断融合和铸造,逐步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谱系。竹文化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文化传统之中,对民间文学艺术等产生着重要影响,是顽强、坚韧、高洁、虚心等品质的美好象征,历来备受人们的喜爱。这把《湘妃竹》紫砂壶的创作选取悠久的竹文化作为创作题材,讲究细节造型方面的刻画,生动而传神,彰显了竹文化中寓含的美好气息。同时,作品对文化的意象刻画也是恰到好处,三份意象,七分意境,通过逼真的形象构造,带给人深入竹境的轻灵飘逸之感,更于此领会到竹文化的内涵。中华竹文化具有突出的象征主义特征,它象征着君子气节、坚固的友情和忠贞的爱情,可谓早已根深蒂固地盘绕在人们的内心深处,而紫砂壶《湘妃竹》无疑是运用艺术语言,将思想感情渗透到了万千茗味之中,丰富了文化性能。

中国人十分重视传统文化,并常常借此来强化情感的表达。“湘妃竹”虽然是一种植物,但是其背后的传奇故事赋予了它特别的意义,诠释了感情的真谛和真意,增添了几分温馨而感人的情愫,提升了作品的人性化意境,使之超越器物本身的价值,唤起人们内心的共鸣。文化是相通的,意境也是相合的,紫砂壶的创作归根到底是审美情趣和心理意愿的呈现,从而将世俗的情感高雅化,将古朴的艺术人性化,使作品的整体艺术特征得到升华。

猜你喜欢
花器竹子紫砂壶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你所不知道的竹子
竹子为什么长不粗
置胆插花馨 尊觚花器与簪花内胆
紫禁城(2020年9期)2020-10-27 02:05:14
蘅皋掇菁藻 毡室伴清嘉 宋代占景盘与管瓶花器再议
紫禁城(2020年9期)2020-10-27 02:05:08
瓶花佳趣 古代花器与花事
紫禁城(2020年9期)2020-10-27 02:05:06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