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然,毛 羽
(杭州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30)
苏州市创元公园的提升改造属于2021年苏州市主城区干将路、三香路、馨泓路等重要区域绿化和景观提升试验段工程中3条城市道路和14个小游园中的一个。公园位于干将路/彩香路东北角,占地约6200m2,周围被彩香一村五区、海关小区、彩香一村四区、彩香新村二区环抱,它的周边用地性质决定了创元公园作为老城区的口袋公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随着城市发展日趋成熟完善,老城中原有景观建设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急需更新。不少学者对城市微更新做了相应研究。耿超[1]曾研究北京老城小微绿地现状改造提升,他指出要在满足休息这一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拓展小微绿地的功能,还要赋予小微绿地文化内涵,加强小微绿地与其街区的内在联系,在赋予使用者文化认同感的同时提升街区活力。他认为,小微绿地的设计需要公众的参与,从众多方案中选择最符合使用者期待的方案,然后合理分配空间,增加空间弹性以便小微绿地可以在满足使用需要的前提下承载更丰富的功能,同时要保护好小微绿地的生态环境,减少噪声、土壤污染,最后要加强小微绿地的管理与维护,使小微绿地的设施得以正常使用。小微绿地的更新更需要关注绿地本身的质量和人的需求。崔柳等[2]运用城市触媒效应——即触媒元素的选取、激活和完善触媒、控制后续触媒效应,采用“自下而上”的空间组织性设计,具体通过城市空间布局的织补、社会人文活力的延续以及对未来空间发展的弹性适应,在奉贤南桥镇口袋公园更新中实践。孙静[3]提出“交互触媒”类型,通过对城市各人群行为及心理需求的分析,将口袋公园作为社会沟通与合作的重要媒介,创建人与景观、人与人、人与城市互动的口袋公园,以此来链接实体空间与精神存在、个人与社会,缝补割裂的城市关系。宋若尘等[4]从“社区空间、社区功能、社区活力”三方面对城市旧社区公共空间的更新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具体做法为弥补城市生产功能缺失、升级社区体育活动空间、满足儿童活动需求。
场地内主入口为南入口和西入口,南入口为通过性空间,没有停留空间。通过观察,学生放学时间,有不少对面居住区的居民带着孩子进入。故此分析靠近干将路的南入口是进入场地的重要通道,但仍需提供停留空间。西入口为玉兰树阵广场,为停留空间,但玉兰树池高度25cm,不适合休憩且不高不低容易被绊倒。如果广场缺乏休憩设施,便不能聚人。
场地内原栽植银杏作为劳模林,林下仅一处木质方亭可以停留,另有一处15m2铺装未设坐凳。其他林下区域均为通过性道路,居民多数站立或迅速通过。场地内所有绿地均用围栏遮挡,不可进入,景观与使用者之间缺少互动。在绿树浓荫的公园里,急需增加丰富多样的停留空间,完善休憩设施。
常绿树比例高是古城区里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建园初期以覆绿为主要目标,公园内常绿树较多,创元公园的常绿乔木就有8种(乐昌含笑、广玉兰、雪松、香樟、杜英、桂花、石楠、杨梅),根据景观需求和长势需要作适当疏减。部分乔木因为树龄、光照条件、病虫害等各种原因而出现老化衰退的情况,需要予以清除。
吴良镛先生[5]提出改造提升包括改造、改建或者开发,整治和保护三方面。其中,改造、改建或者开发是指整体地改变现存环境,开拓空间或增加内容以提高环境质量;整治是指对现有环境进行合理调节利用,一般是小规模或者局部调整;保护是指对具有保存价值的现状加以维护。基于以上逻辑,创元公园的改造提升思路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公园本身做的最大的改造即为了满足功能需求开拓活动空间、增加休憩设施。
4.1.1 劳模林的改造
劳模林位于中心广场北侧,从字面判断设计初衷是以植树造林赞赏劳模。但由于银杏所植过于茂密,致使生长后期过于拥挤,长势不佳。据养护单位反映,原有银杏达100多株,五年前曾疏减过一批,但从目前景观来看,效果仍然过密,且银杏苗形态不佳,没有观赏价值,可予以全部清除。创元公园现场有两座亭子,东南角有一座石亭,称劳模亭,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予以保留。劳模林中的成品采购木亭与石亭风格不一,且已经出现破损,予以拆除。从整体角度考虑将劳模林移除并改建成花林草坪空间,草坪采用可践踏的百慕大+黑麦草,提供居民野餐、追逐嬉戏的活动空间。
4.1.2 南入口的改造,增加南侧花园
创元公园南入口改造前为两条通过性园路,城市干道的行道树香樟与公园内部的香樟相互映衬,围合出一处静谧的小空间(图1)。光线在太阳高度角较高时能洒向花园。设计将原来完整的绿地划分为六个大小不一的小块绿地,1m宽的园路穿梭其间,给人以置身静谧花园的舒适感。绿地中种植养护成本较低的多年生草本和新品种灌木(包括金叶石菖蒲、马缨丹、黄金锦络石、兰花三七、细叶芒、矾根、南天竹、火焰南天竹),主入口两侧布置花境,每两块绿地间放置坐凳,可驻足停留,提供游人近距离欣赏植物的机会。改造后的南入口不再仅仅是通过性入口,更成了林荫散步的好去处。
图1 南入口花园空间
4.1.3 增加香樟林下活动场地
原中心广场与东侧榉树广场间通过高起的绿地和园路连通。场地内保留的12株香樟树均为胸径25cm以上,冠大荫浓,具有很高的景观价值和生态效益。设计中原地保留香樟。为了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又保证香樟原有生长环境不被破坏,将园路花岗岩铺装改为嵌草卵石铺装,保护大树根系,保证土壤的透气性。靠近树干处的卵石可立可卧,为树荫下乘凉的居民提供歇脚处(图2)。
图2 嵌草卵石空间
4.1.4 增加运动场地空间
原有运动场地与榉树广场结合,约200m2,运动器材随意布置,有些正对园路,无论对行人还是对器械使用者都存在安全风险。设计后运动空间增加到580m2,容纳人数比原来增加近两倍,分为林下活动空间和阳光开敞空间,成为具有弹性的运动空间。运动器械重新布置于场地两侧,减少与行人的相互干扰。
4.1.5 增加非机动车停车位
为满足更多较远居民的公园使用需求,项目中增加两处非机动车停车位,电瓶车共计43辆。同时,设计中考虑了沿街立面的整洁性,非机动车停车位在靠近道路一侧并通过绿化给予遮挡。
4.2.1 局部地形
场地内地形本着生态优先的原则,大部分保留乔木区域仅进行微地形调整。劳模林处移除银杏,重新调整地形,将原有坡顶后退,竖向上与东侧的香樟林形成整体,围合中心广场,最后形成开阔的草坪空间,坡顶种植菊花桃、二乔玉兰,以期开花时节一片春意盎然。花乔背面保留三棵大桂花,用以遮挡北侧居住区的沿街商铺。
4.2.2 下木彩化
保留乔木使提升改造项目受到局限,适当调整乔木空间对公园整体空间改变并不大。但现状是大树成荫,这样荫蔽的环境恰好适合阴生植物——八仙花。设计将大量八仙花植于主园路两侧的树荫下,盛夏时节,开满蓝紫色的八仙花“无尽夏”为居民带来视觉上的凉意。另外,为了增加林下空间的观赏性,我们还选用了金叶石菖蒲、忽地笑等具有一定观赏效果的地被。
4.2.3 原有树池更新
场地内有两处树池,一处位于西入口,属于高起地面25cm的方形树池,不高不低的做法存在安全隐患,并且尖角也有危险;另一处是运动场地的榉树树池,内径过小不到1m,不利于榉树后期的根系延伸。针对两处树池改造后均降为平树池。西入口树池内采用花色卵石镶嵌的做法,榉树下采用黑色卵石散铺做法,统一中富于变化。
4.3.1 绿化
改造提升不是全部舍弃,尤其是场地内的大乔木,都是“十年树木”的成果,场地内健康、树形良好的乔木均予以保留和利用,其中78株原地保留,5株小乔木在场地里做内部移植。对大树枝杈重新梳理,去掉分枝点较低的枝条,形成舒朗的植物景观,保留乔木在更新的口袋公园中成为强大的绿色支撑。
4.3.2 构筑物及小品
文化是场地的灵魂,而公园内最能体现文化的部分主要为构筑物、景观小品、城市家具等。场地内的劳模亭具有时代意义,如今的工匠精神是对劳模精神的延续和延伸,设计通过疏减原有乔木,在亭口转角组团点缀的方式,弱化周边杂乱环境,突出劳模亭。另外,设计也保留了中心广场创元公园的雕塑,留住对场地最重要的记忆。现状雕塑位于中心广场平台中,通过几级台阶的抬升和雕塑基座的抬高增加雕塑的统领感,但因为游人可以随意走入平台,在雕塑上可以看到游人的乱涂乱画,雕塑本身的价值感降低;小孩爬上基座嬉戏于雕塑间,又给人雕塑是用来互动而非观赏的意义。提升改造过程中,设计取消原有台阶铺装,将雕塑较远处的空间留出方便儿童嬉戏。原有混凝土铺装改为小弹石向心错缝铺贴,从平面上增加雕塑的中心感。并且通过在雕塑周围增加绿地将雕塑与观赏者的距离拉开,在心理上增加神圣感。绿地周边用60cm宽的条石坐凳围合,既起到了围合与隔绝作用,也提供了更多的休憩设施(图3)。
图3 雕塑改造前后对比
本次改造项目中增加了小型草坪空间、南入口花园空间、嵌草卵石空间、非机动车停车位,拓宽运动场地。拆除原有公园绿地围栏,打破绿地与人的边界,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保留大乔木,局部调整地形增加开花乔木,优化地被景观。保留劳模亭、优化雕塑空间。
本项目由于工期紧、要求高,没有做到充分的居民调研,取得第一手民意需求不足,空间的分配上不尽合理。
(1)中心广场东侧保留香樟但由于原种植点位较高,难以下降,设计后的地形调整受限造成嵌草卵石铺装坡度较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中心广场与榉树广场之间的园路改为卵石铺装,卵石表面不够平整,年迈者和幼儿的通行会受到影响,需要通过主园路到达另一个广场。
(2)姑苏区的老年人喜欢打牌,改造更新后仅增加休憩坐凳,未增加配套桌椅,确属观察民需不够灵敏。
(3)场地为了保证无障碍通行,取消台阶后,非机动车可以随意进出,应业主要求增设阻车石。但阻车石的设置也限制了无障碍的通行,例如较大型的婴儿车、老人的助力工具等。建议非机动车限制通过更多管理上的手段加以约束,优先保证无障碍的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