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玏
“七·七”事变后,民族危机日益加重,国共合作成为当时首要任务。时局之下,第五战区安徽省民众动员委员会(下文简称“省动委会”)于1938年2月23日召开成立会议。动委会“名义上是国民党桂系举办,但在抗战初期,实际是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在起作用,利用动委会这个组织开展工作,团结教育和争取广大爱国青年。”
省动委会组织成立文化事业委员会以及各县、乡分会,促进全省战时文化事业的发展。设置动委会工作团,采取多种形式、方式开展各项动员工作。其中包括省动委会直属工作团、县动委会直属工作团、省动委会委托工作团。“各类工作团的基本任务是宣传教育民众、组织训练民众,广泛动员广大民众参军参战。”在各委员会及工作团基础之上,全省先后建立了青年、妇女、文化界等抗敌协会。在各种宣传及动员活动中,音乐活动在宣传抗战理念、提高人民抗战情绪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动委会为更好的实施抗战宣传,发起组织了各类文化性质的研究团体,其中包括戏剧研究会、绘画研究会以及歌咏研究会。歌咏研究会讨论开展各项歌咏活动,这些歌咏活动的开展主要以宣传演唱救亡歌曲为核心。抗战初期,大别山区的政治形势比较好,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领导下,立煌县(今金寨县)成立的省动员委员会、文化工作委员等会使得一批热心抗战救亡事业的进步文化工作者开始汇集。短时间,抗战文艺活动蓬勃地开展起来,为宣传抗日救国,当时动委会的抗战宣传工作包括画刊、演戏、歌咏等多种形式。
歌咏活动在最初阶段也具有一定局限性。“各项工作只能是局部的和表面的,而且一般通病是工作都集中于城市,往往在同一个小城市里,满街满壁的标语传单和壁报,救亡歌曲亦传遍了大街小巷,然后再广大的乡村里则冷寂如恒。”因此动委会在开展活动的第二阶段作出调整。第二阶段处在大部分县城迅速沦陷的局势,当时省府由六安迁到立煌县,宣传动员工作也因此改变。这一阶段将原有的“为宣传而宣传”转变为“为组织而宣传”,也是在这一阶段全省民众对抗战有了更深切的认识。
1939年新年,“长期抗战”成为了宣传的核心内容,提出“宣传战重于兵力战”的口号。戏剧、歌咏等研究会在文化事业委员会基础之上迅速发展。“抗敌演剧第六队”演出的《飞将军》等剧目,刺激了当时大别山戏剧运动的发展,在歌咏活动方面亦有新的发展。在宣传工作上,“六安城关的歌咏活动很活跃,连几岁的儿童都能唱几首救亡歌曲。当时有音乐家孟波等人率领的音乐界救亡团体一行几十人,曾在六安住了一个多月”。音乐家孟波于1939年秋在立煌县任安徽省政府咨议,参加青年剧团宣传活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随青年剧团来到新四军江北指挥部驻地,组建抗敌剧团,任团长。他在此时期不仅参与组织歌咏活动,还创作了一批抗战歌曲。这些进步文化工作者“遇到群众集会,他们就主动去教唱。抗日歌曲《大刀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歌声响彻六安的大街小巷。”抗战歌曲在这一时期开展的歌咏活动中得到广泛传播。“在歌咏方面,一年来的安徽,歌咏的影响已透入最下层,所有民间小调、鼓词都已填进新的抗战内容。新的歌曲亦应客观的需要逐日创作起来”。安徽省内的抗战歌曲的创作仍以改编民歌曲调为主要创作手段,也应局势所需,开始创作新的抗战歌曲。
金寨成立了省动员委员会以及文化工作委员会,一批热心抗战救亡事业的进步文化工作者,先后从外地来到那里。短时间,抗战文艺活动蓬勃地开展起来,报纸除《皖报》外,新出版了《大别山日报》和《安徽日报》,其中《大别山日报》言论犀利,立场鲜明,有力地宣传了党的抗日救亡方针,极大地鼓舞了安徽人民的斗志。
1938年至1942年期间,为进行战地动员,出版《文化月刊》《抗建周刊》《动员通讯》《中原月刊》等刊物。这些刊物以报道战地文艺为核心。其中《文化月刊》于1939年7月20日在安徽立煌县(今金寨县)创刊,1940年3月20日停刊,共发行6期。由安徽省动委会战时文化事业委员会编辑、发行。刊物内容涉及的主要栏目有漫话、连载、文艺阵地、文化述评等。
《文化月刊》刊登了《抗战到底》(钱亦石词、孟波曲)、《胜利进行曲》(词不详、孟波曲)、《饿死鬼子》(安娥词)、《大别山“三八”纪念歌》等歌曲。歌曲《抗战到底》注释“本歌作词者钱亦石先生,是全国知名的严肃的学者、革命行动家与社会科学理论家。‘八·一三’后,钱先生率领麦新、何家槐同志组织战地服务团,参加东战场右翼作战,不幸在战场突患重病,同志们在溃退的乱军中冒死护送到上海就医,但是终于不起!这歌就是那时作的,歌在江南民众间仍然非常流行。钱先生是不死的!承作曲者孟波同志本刊交初次发表,谨记数语,以表哀思。”反映出孟波、麦新等音乐家在安徽期间创作的极具革命性与动员性的歌曲作品。在歌曲初始两小节所使用的是后附点,给人以沉重警醒之感,而其后大量前附点的使用,从最初沉重警醒过渡到进行曲式的节奏模式,与歌词内容契合。
《安徽儿童》于1940年6月创办于安徽立煌,属于儿童刊物,讨论小学教育问题,刊登小学各科补充教材,在《安徽儿童》中刊登了当时的一些民谣民歌及街头剧。通过安徽儿童所刊登的新音乐作品,见证了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中国人民是如何积极宣传抗日,对儿童是极具教育意义的,与此同时对抗日战争时期安徽文化动员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在“音乐补充教材栏目”共刊登了8首革命歌曲,其中包括刘雪庵《离家》、应尚能《自强》等作品。动委会在宣传上,不仅有儿童教育,还开展团结妇女工作,《安徽妇女》刊登抗日救亡歌曲《妇女战斗曲》。
这些刊登的抗战歌曲有的是当时全国通行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青年进步曲》等。也有的歌曲是在原有的民间歌曲基础之上加上新的抗战内容,如改编《凤阳花鼓》《孟江女》民歌曲调。因此在宣传上,兼顾革命性、艺术性以及民族性。
表1 “动委会”设立期间发表抗日救亡歌曲(部分)
歌曲 词作者 曲作者 刊名 出版时间《妇女战斗曲》 谭永金 湛读洋 《安徽妇女》 1942年,第2-3期,第43页《国土歌》椿仪山 刘学盫 《抗建月刊》 1940年,创刊特大号《自强》 不详 应尚能 《安徽儿童》 1940年,第2期流亡三部曲《离家》 不详 不详 《安徽儿童》 1940年,第3期《割稻》 不详 不详 《安徽儿童》 1940年,第4期《小小义勇军》 不详 不详 《安徽儿童》 1940年,第7期《小兵队》 不详 不详 《安徽儿童》 1941年,第2卷,第1期《难童进行曲》 安娥 鸣寂 《安徽儿童》 1941年,第2卷,第2期《小战士》 郭远 袁勃 《安徽儿童》 1941年,第2卷,第6期《当兵歌》 不详 不详 《安徽儿童》 1941年,第2卷,第9期
《中原月刊》1939年创刊于立煌,其创刊的最初目的是要把后方文化工作和大别山的文化工作联系起来,做到文化食粮自给,使大别山不再成为文化饥荒之地。该刊物在“艺术讲座”专栏刊登了两篇孟波关于新音乐理论的文章,其中一篇是阐述时局之下,如何演唱抗敌救亡歌曲,另一篇则是关于指挥法的文章。
“要是忽略了音乐在这一次抗战建国的过程中,所应尽的神圣任务,而离开了现实,离开了时代,专门空口去谈各种音乐技术的提高,便会无形中走上艺术至上主义的错误的道路上去”孟波肯定了音乐在抗敌歌咏运动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且从“发声”“咬字”“表情”三个方面阐述如何演唱抗战歌曲。在演唱过程中尤其要能“把握住现实”不能一味强调技术,要寻求革命性与艺术性的平衡。这是当时大别山区的抗战宣传中罕有的从演唱技巧上探讨革命歌曲的文章。
有了演唱技巧上的理论,孟波进一步对“指挥”的作用展开论述,肯定指挥在歌咏运动中的重要性。“在今天,我们不仅需要无数作歌曲的人,并且还需要更多的教咏者,而这些教歌者倘若能懂得指挥,一方面可以加强歌曲的力量,另一方面会使教歌更容易成功”由于当时在安徽抗战音乐宣传中,几乎没有专业的指挥,因此孟波在这篇文章中详细介绍了关于指挥的“动作”“表情”等知识,对于每个节拍的挥拍手势等均有阐述,这对于当时安徽抗战音乐的教育与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很强的前瞻性。
纵观这一时期的音乐活动从抗战歌咏活动的开展、抗战歌曲的宣发以及新音乐理论知识的普及。动委会的组织下,音乐活动在抗战宣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音乐体裁发展上,仍以抗战歌曲为主,民间曲调填词的创作方式得以延续,同时也创作了《艺术宣传前奏曲》《打到敌人后方去》等二声部合唱作品。音乐创作上也逐渐由选曲填词向新音乐过渡,呈现了具有大众化、民族化、群众化特征的音乐作品。这一时期出现的救亡歌咏运动的普及是皖西苏区大别山革命根据地革命精神的继承,抗战音乐活动的开展随着抗日音乐工作者队伍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和壮大,出现的新歌曲从各角度、各方面全面反映为民族存亡而斗争的这个中心主题。为期三年的抗战宣传活动随着动委会的改组,音乐活动日渐式微,但此时的音乐普及教育为新四军革命音乐活动的开展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