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磊
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强调,“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引领新常态、应对大变局,开启“十四五”新征程,聚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关键靠创新、根本在人才。如果把人才活力比作能量,能量有效凝聚,才能活力开放、技术迭变、创新涌流,反之则机制僵化、创新不足、发展失衡。对县域来说,克服区域发展短板,赢得竞争主动,要善于聚合人才“创能”,吸引人才、服务人才、成就人才、发展人才,让人才活力迸发,带动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内涵。
机制改革赋能“管理”激活力。党管人才“最先一公里”是管顶层设计、管机制改革,机制顺则一顺百顺,机制乱则一匮百匮。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加灵活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的“中梗阻”,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地方要完善党管人才机制,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厘清部门职责、强化工作考评,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形成上下协同、优势互补的大抓人才格局。要破除陈旧观念、促进政策衔接,做好政策“立改废”文章,创新完善社会力量引才、国际化交流培养、行业化评价认定等机制,厚植人才发展治理优势。要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人才、环境、资本等要素合理配置、共建共享,多些政策杠杆、少些行政干预,多些企业主导、少些政府牵头,让部门从“前台”走向“幕后”,让机制以“鼎新”带动“革故”,更大限度激发人才奋斗精神和创造活力。
立足产业举力“筑巢”提效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在“用”字上,受区域环境、待遇平台、发展机遇等限制,基层用才效能偏低问题依然较重,一些高端人才引得来,留不住、用不好的“两张皮”现象比较普遍。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必须把产才融合作为落脚点,聚焦产业、筑巢引凤、精准用才,补齐人才链和产业链共振的“短板”。要聚焦产业需求,针对性搞好产业人才发展规划,建立完善企业技术人才需求库,推动“点对点”“靶向式”对接对话,让活动引才、大赛引才、机构引才等更精准更有效。要强化创新平台建设,作为发展成就人才的“摇篮工程”,把更多资源用到支持建设产业园区、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平台载体上,向产业集群下沉并轨,为人才开展基础研究、追赶技术前沿、勇攀科研高峰提供成长载体。要建立人才梯次培养培训体系,培养引领型、支撑型、实用型、技能型、创业型人才梯队,注重锻造过硬企业家队伍,激发用人主体引才育才“主人翁”意识,为人才效能持续注入“源头活水”。
精准服务做优“环境”聚人心。人才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环境的竞争,哪里有人才成长发展的环境,哪里就能集聚更多高端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才投入是最具经济社会效益的投入,人才生态是最具价值的发展生态。要完善多元化人才投入保障机制,鼓励引导企业、社会组织设立金融集团、人才创投基金等,强化人才投融资支持。要深化党委联系专家制度,顺畅人才安居、医疗、创业等绿色通道,多层面联系人才、服务人才,从各类人才关心关注的职称评审、配偶安置、创业保障等身边事抓起,以“保姆式”服务拴心留人,解除人才后顾之忧。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尊重创新、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探索人才立体评价、纠错容错制度,激励人才心无旁骛、创新创业,同时注重宣传表彰优秀人才典型,强化政治引领吸纳,进一步营造重才敬才、优才留才的浓厚氛围,让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位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