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安
(河西学院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甘肃 张掖734034)
位于甘肃省景泰县上沙窝镇三眼井村泉子沟老鸹崖岩画(北纬37°20'37″;东经103°50'13.6″)中有一幅图,见图1。
图1 景泰县老鸹崖岩画狩猎图(作者拍摄)①本文所用图片除署名外,均为作者拍摄。现场一同考察者,分别有庞颖、李永宪、陈引航、杨文科、沈渭显、张启芮、姜有玉、赵谦玺、陶延庆、孙尚瑜、祁林川等。除此外,对向导及帮助考察、提供线索者陈武学、赵德学、马继军、雷权等人一并表示感谢!
图2 景泰县老鸹崖岩画特殊狩猎武器(庞颖绘)
这幅岩画在一块向南、长140厘米、高170厘米的岩石上,画面清晰,前面为一只雄鹿,其后背部插着一个特殊的物体,而其后面,是一个弯腰、弓背,似投掷用力的人的形象。肉眼审视岩画痕迹,应为同一时期所刻画。我们以为,这是一幅狩猎图。特殊之处在于插在猎物背上的那件狩猎工具:像一根木棍上捆绑或镶嵌有四根不清楚质料(应该为经过加工的锐利的尖状石器,或者磨制的尖状骨器)的投掷器。
如果此判断无误,则这是迄今尚未见报道的远古人的又一种投掷性质的狩猎武器。暂名为“多锐齿投掷器”。
无独有偶。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杜成峰先生在榆木山岩画当中,也发现了一幅狩猎图,见图3。
图3 肃南榆木山岩画狩猎图(杜成峰提供)
这幅岩画“位于花疙瘩山南梁顶,用细小的凿点构图,采用通体磨实的方法表现了狩猎的场景……”①杜成峰:《肃南岩画》,甘肃民族出版社,2014年,第57页。
画面中,有两个猎人面对三头鹿,其中一头雄鹿,昂首作嘶鸣状;一头鹿因画面泛碱看不清楚角之形状,上面两头鹿背对猎人,下面一头鹿正对下面的猎人。
杜成峰先生亦谓此画面为“狩猎图”,惟认为猎人手持“很大的弓,箭出现在弓的前端,直指猎物”②杜成峰:《肃南岩画》,甘肃民族出版社,2014年,第57页。(不确)。
猎人手持的狩猎工具,应非弓箭,而是绳索一头连系着一个类似老鸹崖岩画的一种狩猎工具,只不过长棍上镶嵌的是两根锐器。如果确是狩猎工具的话,则应该是通过绳索控制投掷出去以杀伤猎物,或者主要作用是投掷出去绊倒奔跑的猎物(类似于后世的绊索),达到猎获的目的。
有关岩画所反映的狩猎内容、狩猎方式、狩猎工具,前辈学者多有概述。苏北海先生在其《新疆岩画》中,不仅单列《狩猎》一章,并罗列了陷阱、石球、木棒、绳索、兽夹、弓箭、弹丸、火等工具或方式,且在每章的狩猎图具体解说中亦有叙述③苏北海:《新疆岩画》第六章《狩猎》,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
盖山林先生也概述了不同地区的“远古狩猎世界”,在阴山岩画中,归纳了弓箭、木棒、刀、剑、弩、流星索等狩猎工具,并利用田野资料,概述了一些狩猎方式④盖山林、盖志浩:《丝绸之路岩画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11页。。
除此外,个别论文也对早期狩猎工具和狩猎方式有探讨⑤耀西、兆麟:《石球——古老的狩猎工具》,《化石》,1977年03期,第7-8页;安家媛《远古人类的狩猎方式》,《化石》,1991年第2期,第2-4页。。
浏览迄今在北方岩画中所发现的狩猎图,所用狩猎工具(或曰武器),主要有以下数种:
第一是弓箭。这是岩画上所见最多者。虽然我们尚无法知晓华夏大地弓箭究竟起源于何时,但无论从新疆还是到甘肃、宁夏、内蒙古的岩画,在狩猎图中,弓箭是最常见的用于狩猎的武器,毋烦举。
第二种是投枪,也就是我们所见的长矛,或曰“标枪”。远古人类使用投枪作为狩猎工具,应该出现较早。特别是在平原狩猎中应用更多更广,其优点也发挥得更好。近代,非洲的一些原始部族,仍然使用投枪,如马赛人等。东方,投枪使用得较少,岩画中出现的长矛形狩猎工具的画面也不多,但不是没有,甘肃肃北岩画中就有出现。见图4、图5。
图4 、图5肃北岩画上戴尖顶帽的猎人及所持武器⑥韩积罡主编《肃北岩画》,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第57页“武者”及第58页“狩猎图局部”。
两幅画中,前者身着长袍服,系腰带,长矛形工具置于腰后,紧贴腰部,手臂缠绕方式携带,其长矛形工具或者即投枪。后者是狩猎图的局部,猎人除了一张弓外,还在腰部横一杆器具,仔细端详,其一端尖锐,应为长矛形的投枪。
需要说明的是,二人头上所戴,均为尖顶帽。这多少为我们判断其族属和时代,提供了一种参考。关于北方岩画中的人物所戴尖顶帽及其族属,笔者将有专文论说,此处不赘。
“投枪”是远古人最常用的武器或狩猎工具之一。其原理是借助于膂力投射出去,依靠柄端的硬质锐器刺伤或刺杀猎物。不过,中国北方岩画中尚未发现有投射动作的狩猎画面。
第三是石球(投石)。学者们对于石球在远古时期的作用有详细论说①耀西、兆麟:《石球——古老的狩猎工具》,《化石》,1977年第3期,第7-8页。安家媛《远古人类的狩猎方式》,《化石》,1991年第2期,第2—4页:“旧石器时代中期,石球的制作技术成熟并被广泛应用。丁村遗址出土石球百余枚,许家窑遗址出土的石球则数以千计,最大的石球重1500克以上,最小的石球不足100克。……石球是一种投掷工具,除了用手直接投掷外,据民族学资料分析,它还有两种使用方法,一是作为绊兽索,即把一长木杆的一端用绳系住石球,另一端拴系绳索。用时把这一复合体向野兽猛甩过去,杆与球合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冲力,打中野兽的要害。野兽自然倒下。即使未击中要害也可将兽足绊住。二是作为飞石索:用兽皮或植物纤维做一兜,兜的两头拴两根绳子,兜里放石球,使用时同时甩起两根绳子,使石球轮起来,而后松开一根绳索,将袋囊中的石球飞出,有效射程可达50~60米之远。”文中所谓“飞石索”,即现在仍在北方牧羊人中普遍使用的“撂抛子”(各地有不同称谓)。笔者收藏有一枚。。出土物当也比较多,也可能在岩画当中有表达(见图6、图7、图8、图9)。
图6 新疆阿克苏乡哈姆斯特沟岩画投掷石球击打猎物图
图6是新疆阿克苏乡哈姆斯特沟的一幅岩画:“一个有尾饰的伪装人,手持石球,突然出现在野鹿前面,叉开双脚张开双臂,准备举起石球敲击鹿的头部时,鹿首突然往后一缩,于是鹿的前腿提起,头角往后,猎人举起前脚,准备再次往前击鹿。从这幅岩画的写实手法和人之伪饰及石球等狩猎武器看,是较为早期的岩画”②苏北海《新疆岩画》,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266页,图34。。
图7 新疆阿克苏乡哈姆斯特沟岩画投掷石球击打猎物图③苏北海《新疆岩画》,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267页,图38。
图7位于“新疆阿克苏乡哈姆斯特沟海拔1950米处,一块长1.45米,高1.1米的岩石上凿刻一个牧人,一条狗,两只山羊……”苏北海先生断为“放牧图”。但画面显示,羊为北山羊,也就是说是野羊,因此我们认为这是狩猎图,羊后是猎犬,狩猎者右手持石球,作投掷状。
图8 新疆奇台县北塔山叶尔哈巴克岩画猎人手持石球追击猎物图
图8是“画面上的猎人拿着武器追击大角羊和狐狸。”④苏北海《新疆岩画》,乌鲁木齐:第245页,图16,解说在第240页。
图9 新疆温宿县包孜东乡小库孜巴衣岩画投掷石球击打猎物图
图9是温宿县“小库孜巴衣的另一幅岩画上,是以石球为武器的行猎场面。狩猎者一人双脚分立,上身微倾,目视前方北山羊,双臂一前一后,好像是投掷姿态。右前方脚下凿刻有一颗滚圆的石球。在前方的一只北山羊腿下也凿刻有三颗石球。石球是比弓箭更为古老的一种狩猎工具,远在50万年前,已在我国蓝田人的遗址中出现。在新疆的出土文物中也发现有一定数量的石球,石质多为变质砂岩或戈壁砾石。一般石球约500~1000克。后来,产生的带有绳索或木棒的石球投掷工具被称为‘绊兽索’或者‘飞石索’。据新疆考古资料测定,已知使用石球的最早年代,距今约3700年左右”①苏北海《新疆岩画》,乌鲁木齐:第393页,图2;解说在第390页。。
果若是,则当时的狩猎者,也用石球来作为击打猎物的工具。石球应该来源于大小合适、趁手而稍作加工的圆形石头,久之,由于石球具有个体执行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先民制作了许多石球。
甘肃省永昌县北山也有一幅狩猎图,似猎人手持石球欲抛出击打猎物状。宁夏中卫岩画也有一幅疑似投拉掷石球的画面(见图10、图11)。
图10 甘肃省永昌县北山岩画疑似猎人手持石球图②周兴华编著《中卫岩画》,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30页,D37图。
图11 宁夏中卫岩画猎人手持石球图③新疆文物考古所:《鄯善苏贝希一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3年第4期,第7页,图五:8。
第四是飞去来器。“飞去来器”(boomerang)是远古人使用的一种狩猎工具,顾名思义,飞出去可以飞回来。其形状有“V”字型、香蕉型、钟型、三叶型、“十”字型、多叶型等。哈密五堡属于青铜时代的古墓中曾经出土过一枚明显有使用痕迹的飞去来器。鄯善苏贝希一号墓葬中亦曾出土过一件,罗丰先生曾予详细研究④罗丰:《吐鲁番洋海墓地出土的飞去来器》,《考古与文物》,2009年第3期,第83-89页。。(见图12、图13)
图12 新疆哈密五堡古墓出土的飞去来器⑤刘国瑞、祁小山编著《哈密古代文明》,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7年,第22页,第43图。
图13 新疆吐鲁番鄯善苏贝希一号墓出土的飞去来器⑥王炳华,杜银成主编《新疆文物考古新收获(续)》,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7年,第145页,第8图。
吐鲁番洋海墓地也出土过不少于6件飞去来器⑦吐鲁番市文物局、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学研究院、吐鲁番博物馆编著《新疆洋海墓地》(下),文物出版社,2019年,图版一六九:4旋镖(IM173:4)、5旋镖(IIM13:6)、6旋镖(IIM72:3)/8旋镖(IIM190:6)。。(见图14、图15、图16、图17)
图14 、15、16、17 吐鲁番洋海古墓出土的飞去来器
河西走廊的祁连山岩画中,也有疑似飞去来器的图像出现,且出现在狩猎过程中(见图18、图19、图20、图21)。
图18 甘肃肃南羊圈湾岩画上疑似飞去来器⑧杜成峰《肃南岩画》第113页。前者在羊圈湾,标为“符号”;
图19 甘肃肃南榆木山岩画疑似飞去来器⑨杜成峰《肃南岩画》,第124页。
图20 、21 甘肃肃南羊圈湾岩画上疑似飞去来器①杜成峰《肃南岩画》,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4年,第120页。
关于图20这幅岩画,杜成峰写道:“岩画位于羊圈湾东段山顶一处面南的岩壁……画面中可见下方有一人形,双手举起,腿部弯曲呈向上仰望状。最上方可见一羊形,呈向前方跳跃状。在人形与羊形之间可见弯刀形物体,它是一种狩猎工具,是下方猎人向跳跃而过的野羊抛出去的狩猎武器。”果若是,则此类武器雷同于“飞去来器”。但此物体形状略有不同,确实应视为一件狩猎武器。这件武器(若判断无误的话),与老鸹崖的那件应有一定关系:都可以投掷,都有尖锐状构造,可以起到击打或杀伤动物甚至绊倒奔跑猎物的目的,或者就是作为狩猎器的鹿角。有关鹿角稍作加工作为投掷性击打狩猎武器,各地出土较多,见图22。
图22 青岛博物馆所藏大汶口文化时期鹿角器(作者拍摄)
古浪县大靖镇花庄岩画中,也有一个状如“飞去来器”的图像,见图23。
图23 甘肃古浪大靖镇花庄岩画疑似飞去来器②古浪县大靖镇花庄昭子山大沟岩画。作者拍摄。
尽管无法确定究竟是否为飞去来器,但这些图像的出现,为我们了解远古时期人们的狩猎方式,无疑提供了多层面思考的途径。
第五是斧子。斧子亦应为早期的狩猎武器,存世及出土者甚多。但长柄或短柄斧子究竟如何使用?仍是一个问题。短柄斧可以近距离投掷以杀伤猎物,在岩画中也有显示(见图24、图25)。
图24 、25 宁夏贺兰山上的斧子图像
学者认为出现数十幅斧子的形象,乃是先民对男根的崇拜③刘永平《贺兰口符号岩画》,银川市贺兰山岩画管理处编纂《文明的印痕—贺兰山岩画》,第143页,图4、图5。。从生产工具的角度看,这些斧子,也应该是狩猎工具(见图26)。
图26 汉代画像石上持斧搏虎图④王建中主编《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画像石全集·河南汉画像石》一书,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36页。
第六是戈戟式狩猎工具。戈,是先民最常用的武器或狩猎工具之一,后世作为武器,出土或存世极多。戈其实最早源自在木棍上安装可以刺、可以钩砍的硬质锐利器械。
戈,《说文解字》谓:平头戟也。从弋,一横之。象形。凡戈之属皆从戈。甲骨文中写作如下,图27。
图27 甲骨文中“戈”字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编辑《甲骨文编》卷12,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488-489页。
而戟,《说文》:不顺也。从干下屮。屰之也。《释名》:戟,格也,傍有枝格也。《集韵》谓:有枝兵也。《增韵》谓:双枝为戟,单枝为戈。则戟是改进后的戈。
要者,戈其实源于原始人在木棍上安装尖锐的石器或骨器,后来演变成了在木棍的一端安装金属刃器便于击刺和钩砍的武器(见图28至图32)。
图28 甘肃省灵台县白草坡出土“人头形青铜戟”①甘肃省灵台县白草坡出土“人头形青铜戟”。甘肃省博物馆编、俄军主编《甘肃省博物馆文物精品图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109页。
图29 肃北岩画上的持戟武士②韩积罡主编《肃北岩画》,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第23页“武士”。
图30、31 古浪县裴家营乡唐坊村郎加沟岩画上的持戟者③古浪县裴家营乡唐坊村郎加沟岩画,作者拍摄,线图为庞颖所绘。
图30 为古浪县裴家营乡唐坊村郎加沟的一幅岩画。岩面上,一个双腿叉开站立的人,右手执一件器物,虽然由于岩面上部有残,但仍可清楚地看到器物长柄的一头有突出的构造。
图31距离上幅岩画不远,在一个岩面上,刻画有人牵马,北山羊、两人斗殴,其中一个内容与前幅画相似:一个双腿叉开站立、左手叉腰,右手执一长柄器物,一端也有突出物,所执器物前是一只北山羊。
靖远县吴家川岩画中,也有一人形手执疑似长柄器物的画面,与上述差可相像,只是没有柄端的突出物(见图32)。
图32 甘肃省靖远县吴家川岩画上的持戟者④靖远县吴家川岩画执物站立者。作者拍摄。
苏北海先生曾指出:“到了旧石器晚期,狩猎武器又有了发展,初次出现了投矛器(投矛棍)。人们为了投出箭和标枪,即使用一端小钩的棍子,从而加强了矛的打击力和射程,为弓的发明创造了条件”⑤苏北海:《新疆岩画》,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159页。。
岩画上有疑似的器物执在站立人手中,如景泰县红水姜窝子沟这幅岩画图像(见图33、图34)。
图33 甘肃省景泰县姜窝子沟岩画上的巫觋⑥甘肃省景泰县红水镇姜窝子沟岩画。沈渭显拍摄,庞颖绘图。
图34 甘肃省景泰县姜窝子沟岩画上的巫觋
关于红水姜窝子沟的这幅岩画,我们曾撰文研究,认为从发饰分析,应为羌人装束⑦庞颖、高启安、沈渭显:《最早的羌人形象图——景泰县红水乡姜窝子沟岩画双人舞蹈图像初探》,待刊出。,左边手持法器(或武器)者应为觋。法器其实也源自某种武器。我们亦曾举阴山岩画中的一幅图以佐证(见图35)。
图35 内蒙古阴山岩画上的疑似持法器的觋⑧盖山林:《阴山岩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273图局部。
吐鲁番鄯善洋海墓地IM21号墓曾经出土一具男性萨满巫师,根据图片描述,其人左手握木柄铜斧,怀放一个木钵,腰身下有两个皮套,分别装有弧背铜刀和铜锥。右手握着法器,为缠绕铜片的木棍(见图36)。
图36 新疆洋海古墓出土的巫师①李肖主编《吐鲁番文物精华》,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第30页。
关于此法器,《考古报告》谓“该男子右手握缠裹了铜片的木鞭”②新疆吐鲁番学研究院、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鄯善洋海墓地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11年第1期,第103页。。
根据以上描述,姜窝子沟的这幅岩画,与阴山的巫师岩画、鄯善洋海IM21号墓葬出土的这具男性巫师装束及所持法器,有惊人的一致性。
现在看来,阴山岩画中的这个人手所持的,更像是一种“绊兽索”③耀西、兆麟:《石球——古老的狩猎工具》,《化石》,1977年第3期,第7-8页。或“撂棒”。其法器亦应来自更早的狩猎武器之一种,应该属于投掷器类狩猎工具。
何谓“撂棒”?就是一根长短合适的木棍,其一端拴一个适度长短的绳子,绳子的一头,拴一个或有孔的圆形石球,或带眼的石球。狩猎时,甩扔出去,可以缠绕猎物的腿足,使猎物仆倒在地。其物在景泰一带,叫“撂棒”,“撂”,就是“扔出去”的意思。类似的狩猎工具又叫“绊兽索”或“飞石索”,纳西族、普米族、彝族都曾使用过④耀西、兆麟:《石球——古老的狩猎工具》,《化石》,1977年第3期,第7-8页。,过去西部牧羊人也见有,据说在藏区也有(见图37)。
图37 “撂棒”或“飞石索”模拟图(庞颖绘)
“撂棒”的特点是抛(撂)出去后击打缠绕范围较大,猎物不容易躲避。
如果我们将景泰县老鸹崖岩画中那只雄鹿后背附着的器具当作后面那个人投掷出去的狩猎工具,且击中了猎物的话,那么远古时期,可能还有一种不同于飞去来器、投枪、弓箭、飞石索的投掷武器,这就是在一根木棍上镶嵌多件带刃的锐器,狩猎时可以投掷出去,重创猎物。
这样的狩猎工具,尚未见之于报道,其他地区的岩画中有无,尚在检视。若能证实,将是原始社会狩猎工具的重要史料。
以上所见疑似狩猎工具,是我们了解先民狩猎方式的重要参考。就是说,先民狩猎,除了箭射外,主要以投掷性较远距离杀伤武器为主,由于猎物警觉性很高,先民不可能近身搏杀猎物(除了肉食性猎物外,景泰县红水姜窝子沟的岩画中,有一幅描述人和虎搏斗的画面,其中虎背后一人手持柄端有锐器或斧头样武器,双腿略弯,用力砸向老虎后背;虎之前一人则侧身或翻身,一手持利器,用力砍向虎颈,周边有数个猎犬在帮助狩猎者。场面惊心动魄,动态感极强,如在面前。而虎背后人所持武器,或为一种短柄斧子),多是埋伏在有遮蔽的地方等待猎物,或利用自然障碍物悄悄靠近猎物,然后或箭射,或用投掷性工具打伤或刺杀猎物。戈或戟、矛等长柄工具,应是在投枪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武器(见图38、图39)。
图38 景泰县姜窝子沟岩画“搏虎图”⑤景泰县红水镇姜窝子沟岩画。沈渭显拍摄。
图39 新疆康家石门子东8公里处宽沟岩画狩猎图①苏北海:《新疆岩画》,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311页。第316页,图12。
苏北海先生解此图为“在另一块长1.6米,高2米的岩石上凿刻一幅有三鹿、三羊、一人的放牧图。一个高21厘米、宽12厘米的人正双手拉住系在第一只大鹿颈上的绳子前进,鹿很大,长23厘米,高40厘米,似行非行。”根据姜窝子这幅猎虎图,恐雄鹿前之人手持为尖锐性利器。
安家媛《远古人类的狩猎方式》一文,揭示了一种“骨鱼镖”图像及使用方式,差可与老鸹崖的这件狩猎器相似,见图40。
图40 远古时代的“骨鱼镖”图像②安家媛:《远古人类的狩猎方式》,《化石》,1991年第2期,第2-4页,图8。
“骨鱼镖是欧洲马格德林文化中极富特色的渔猎工具。近年来在我国辽宁海城小孤山遗址也发现了这类工具。小孤山发现的骨鱼镖头含倒钩,根部有一叉,是一种脱柄鱼镖。根据民族学资料判断,脱柄鱼镖是被活插在木柄的夹銎中,镖与柄之间用一段绳索相连。勇士将镖刺入动物体内,猎物的挣扎导致镖头与木柄的分离,猎物越挣扎,倒钩刺得越深,猎物越难以挣脱。由于镖与柄之间有绳索相连,猎人可以通过挽引绳索把猎物捕获……”③安家媛:《远古人类的狩猎方式》,《化石》,1991年第2期,第2-4页。该文指出,“骨鱼镖”不仅仅用来捕鱼,也用来杀伤捕获陆地大型动物。
而老鸹崖这幅狩猎图所显示的狩猎武器,与马格德林文化中的骨鱼镖有相似之处。
大北方岩画,尤其是新疆、甘肃丝绸之沿线出现的岩画,其狩猎图像中,出现了弓箭、飞去来器、石球、斧、投枪(戈矛类狩猎武器)、短锐器等,有些不仅在早期墓葬中有印证,出土数量较多说明应用较为广泛,也说明在前丝绸之路期新疆、甘肃、宁夏的天山、祁连山、贺兰山等地行猎的猎人之间,有一定的交流和文化传播。其中,景泰县老鸹崖的这幅岩画中的狩猎武器,是一种多锐齿投掷武器,尚未见于报道,是早期人类用于行猎的有效工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