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艳
光影聚焦台: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它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江海,从历史的深处走来,凝聚着华夏之血脉,奔涌在中华大地,汇聚新的思想、新的制度、新的文化,融合孕育出更浩瀚璀璨的文明。
华夏透视镜:
双星世纪会谈
崇尚礼制的孔子来到东周都城洛阳,向当时掌管国家档案典籍的史官——老子请教。那是一个宁静的午后,远道而来的孔丘和他仰慕已久的李耳,做了最后一次交谈。年轻的孔丘滔滔不绝,慷慨激昂:他对时下风气的焦虑与疑惑,对理想社会的强烈渴望。李耳只是默默地听着,不置可否。临别之时,李耳终于打破沉默,缓缓地送给孔丘一段话,直到多年以后,孔丘才真正领悟。二人执礼作别,李耳注视着孔丘渐渐远去,有一瞬间,他感觉这个年轻人,仿佛正走进浩瀚星空。
师者透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群星闪耀,孔子和老子是当时那个时代最闪耀的两颗明星,一个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一个是道家学派的开山鼻祖。鲁昭公送的一辆马车和一名随从成就了孔子与老子的这次“世纪会谈”。孔子期待用伦理规范、鲜明礼制拯救社会秩序,而老子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两人的观点虽然大相径庭,但是道家与儒家这两大思想流派,因孔子与老子的这次会谈,形成了交流与融合,流淌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血脉中,并生共存,照亮后世千年。
语录之光:中国历史上最具象征意味的一次思想交汇与碰撞,如同所有意味深长的大事那样,安静地留在了时间深处。
始皇宏图突围
嬴政用十年时间,完成统一大业,兵戈杀伐结束,天下皆归秦国。在李斯的建议下,始皇帝一锤定音摒弃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他从来没有管理过如此辽阔的疆域和如此庞大而复杂的人群。他每天至少要审批60公斤重的文书,始皇帝感到从未有过的压力。七国间的战乱才结束,但新的混乱又开始:全国各地语言不同,文字不同,一份诏书无法让所有人都读懂;各国道路宽窄不一,车轨尺寸混乱,一辆车无法通行全国……如何才能让皇权有效地触达全国,年近不惑的始皇帝常常会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在深思中他把胸中的宏图徐徐打开。不管是号令天下还是统一思想,统一文字迫在眉睫。他委任李斯简化秦文字为小篆;拜身陷囹圄的程邈为御史,归纳六国文字的“隶变”,整理出三千个新体字为隶书。文字的统一使中国大地上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有了最稳固的载体,也翻开了秦始皇全面大一统宏图伟业的新篇章。
师者透视:秦始皇在金戈铁马中统一六国,人们放下刀枪,从战场上走下来,奔赴荒芜已久的家园,天下再次融为一家。他下令收缴天下兵器,熔化铸造十二铜人,宣告皇权的威严,但如何打造一个大一统的新帝国,这需要时间,更需要智慧。在李斯的大力辅佐下,秦始皇摒弃分封制,建立郡县制,统一文字、度量衡、车轨宽度、货币,建立一个高度融合统一的国家。尽管作为一个王朝,秦仅仅存在了14年,但秦始皇融合天下之民,大刀阔斧兴统一的雄心气魄犹如一颗绚烂的流星,照亮了历史的星空。
语录之光:有人说,评价秦帝国,只需要一张中国地图或者一本汉字字典。那时候的中国人,带着朝气,凛然站在了历史舞台的中央。
元宏南迁妙计
拓跋宏親率百万大军和文武群臣,南征萧齐政权。队伍出发后,遇上连绵阴雨,习惯了干爽气候的兵将和大臣们叫苦不迭,唯有拓跋宏一路精神抖擞,毅然前行。经过一个多月的行军,他们到达魏晋旧都洛阳,拓跋宏破例让众人进城休息。在洛阳停留六日后,拓跋宏下令大军继续南进,但那些被长途跋涉折磨不堪的大臣们实在忍不住了,他们提前跪在出城的路上,劝谏拓跋宏放弃南征,如果执意南征,他们将以死相劝。拓跋宏听完大怒,对大臣们说:“我意在经营天下,你们却屡屡怀疑我的大计,斧钺不饶人,你们不必再说了。”然而任城王拓跋澄带着群臣继续苦谏不止,拓跋宏终于调头回城。他让所有人做选择:要么继续南下,要么迁都洛阳。身心疲惫的群臣最终选择了后者,拓跋宏精心谋划的迁都洛阳的大事成了!
师者透视:拓跋宏迁都洛阳,让鲜卑贵族置身于浓郁的中原氛围中,以文化人,让北魏成为文明之邦。为了深度融入汉文化,拓跋宏带领鲜卑族,主动发起变革,拉开了民族融合波澜壮阔的大幕。他将北方各民族的健勇无畏之气注入一度颓废的中原文化,给北方大地带来新的生机。他将鲜卑文化汇入到了中原的大江大河。从此之后,以汉为主,胡汉融合,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融入到大家庭的各民族得到了永生。拓跋宏留下的火种,将在数十年后,璀璨成一个盛世王朝。
语录之光:他迁的不仅仅是都城,更是文化,他要的不是对立,而是深度地融入汉文化,他相信这将带来新的生长,绽放新的生机。
少年瞭望角:
融天下之智,
筑中国之梦
湖南省湘潭市益智中学 唐静雪
历史长河滚滚向前,无论你是皇权贵胄,还是贩夫走卒;无论你是一文不名,还是家财万贯。终究还是会湮灭在时代的车轮之下。然而,那一代代人的精神和智慧,会慢慢累积沉淀下来,纵使历经人世沧桑,岁月蹉跎,依然会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那一段令人遐想无限的春秋故事,是一次博大精深的思想碰撞。老子的“道”,孔子的“儒”成为中国思想的主流,也为未来的思想交融埋下了伏笔。直至今日,穿越千年,依旧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
时间的车轮很快到了战国。荀况,一个儒家学术的尊崇者,他将儒家“仁”的思想与法家“法”的思想融合,推出了“仁法”。这次思想交融为后世思想变革和融合开创了先河。
混乱的时代,秦始皇开始了他的宏图伟业。他让原本兵戎相见的七国融合成一个国家,实现了史无前例的中华大统一。一个个朝代走向毁灭,又有一个个朝代迎来新生。魏朝的统治者拓跋宏看清了种族之间的排斥严重地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虽未强国成功,但使鲜卑族被成功汉化。若说秦始皇融合统一了中国,那拓跋宏就融合民族统一了人心。
时光荏苒,挥别一千多年前的魏朝。我们迎来了崭新的时代,新的中国迅速崛起。放眼当今世界,各国唯有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携手并进,才能应对各种重大危机和全球性挑战。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凭一己之力独自发展和谋求自身的绝对安全。中国以它独有的担当、责任和胸襟,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中国正以一个大国的姿态引领人们铸造一个融合开放的新世界。
绽放光彩:
回望历史的长河,让我们凝聚融合这些先驱的精神血脉,在这个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国的强国梦注入无穷的活力,为铸造更璀璨的中华文明绽放自己的光彩!
3785501908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