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加成 吴洋 何超文
摘 要:简要介绍了费森尤斯4008S血透机的主要功能以及电导率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费森尤斯4008S血透机为例,归纳总结了4类电导率故障,即自检时电导率偏低、透析时电导率偏低、电导率偏高以及电导率漂移现象,结合这4类故障的分析排查过程,提出了由易到难的电导率故障排除方法,有效降低了血液透析机的故障率。
关键词:血透机;费森尤斯;4008S;电导率;浓缩液;流量
0 引言
血液透析可以治疗急性肾衰竭引起的各类症状[1],同时也是肾脏损伤末期患者需长期依靠的治疗手段[2]。透析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机器故障,不仅影响患者的透析效果,而且严重时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血液透析机的良好运作是保证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前提。
费森尤斯4008S血透机的主要功能是将A液、B液(或干粉)和反渗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经过加热和除气,生产出新鲜的透析液。新鲜的透析液经监测合格后提供給透析器,进入到透析器的血液和透析液由半透膜分隔,不直接接触。在弥散作用下,血液中高浓度的小分子代谢物进入到低浓度的透析液中,起到消除患者内毒素的作用;在对流作用下,血液中的水分因压力差也会进入透析液中,起到清除患者体内多余水分的功能。上述物质交换的过程中,机器时刻监测回路中的空气、静脉压、跨膜压(TMP),保证透析回路的安全运转。
上述“经监测合格的透析液”指的是电导率和温度在正常范围内的透析液。电导率是描述液体导电能力的物理参数,在透析机上,透析液的离子浓度可通过电导率传感器间接测量[3],这是因为电导率与透析液的正离子浓度呈正相关。当透析液的电导率不在正常范围(13.5~14.5 S/m)或温度不在正常范围(36~37 ℃)时,电导率控制系统及旁路系统会阻止错误的透析液通过透析器[4],此时机器仍然正常脱水,但透析液只能走旁路,机器会提示电导率报警信息,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电导率控制系统主要由浓缩液(A液、B液)吸入泵、混合室、除气泵、流量泵、温度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旁路阀等组成,任何一处漏气或功能失效均可导致电导率报警。下面将重点阐述费森尤斯4008S血透机常见的电导率故障与排除方法。
1 故障一
1.1 故障现象
T1自检通过,在透析过程中电导率低于13.5 S/m。
1.2 故障分析与排除
电导率反映的是浓缩液和反渗水混合配比后的总离子浓度,费森尤斯4008S血透机的默认配比为A液:B液:反渗水约为1:1.225:32.775。透析液中Na+离子浓度对电导率影响最大,而Na+离子主要来自于A液,B液中的主要成分是碱基,一般用于中和尿毒症患者体内的酸性血液[5]。除了Na+离子浓度,浓缩液的量也会直接影响总离子浓度的高低。因此,导致电导率偏低有以下几种原因:(1)A液、B液和反渗水配比错误;(2)浓缩液被污染;(3)浓缩液液面过低;(4)吸液管存在裂缝导致漏气;(5)浓缩液吸入泵发生故障。
经分析排查发现,A液吸管的上端存在裂痕。随着透析的进行,液量开始减少,当液面降低至吸管裂痕下方时,裂痕处暴露在空气中,吸管漏气导致吸液量减少,补充A液使其淹没裂痕处,电导率开始慢慢回升,待患者下机后,更换吸液管,故障排除。
2 故障二
2.1 故障现象
T1自检通过,在透析过程中电导率高于14.5 S/m。
2.2 故障分析与排除
经过检查,A液、B液正常,A泵、B泵工作良好。因此,导致电导率偏高有以下几种原因:(1)流量泵使用时间过长,泵头齿轮磨损严重,流量下降,使进入的反渗水减少,导致透析液浓度偏高;(2)流量泵的直流电机存在停转问题;(3)各管路节点或过滤网存在阻塞现象;(4)平衡腔电磁阀损坏。
经过排查发现,流量泵的直流电机转力不足。拆下电机,在电机后盖与机身连接处做好标记,拧开电机后盖的两根长螺杆,把电机内部的碳粉清理干净,拨开两碳刷弹簧,更换磨损严重的碳刷,将新的碳刷往外顶,拨回弹簧片卡住碳刷侧位,将后盖对齐标记装回,当后盖中央接触转轴时,往内拨动碳刷使其与转轴接触,装回电机,开机进入维修模式,重新校正300 mL/min、500 mL/min、800 mL/min流量,故障排除。
3 故障三
3.1 故障现象
T1自检不通过,电导率偏低,报Conductivity错误代码1。
3.2 故障分析与排除
根据透析机的自检原理,错误代码1一般表示在自检10 min内电导率不能达到12.8 S/m以上[6]。观察桶内的A液、B液容量,液量充足,吸液管完好无缺。用手背贴近吸液管,可以明显感觉到吸入泵的颤动,说明A泵、B泵正常。使用已通过自检的机子的A液、B液替换现有的A液、B液,故障依旧存在,说明不是A液、B液的问题。进入维修模式,选择电导率校准项(Calib. Conductivity),进入电导率检查项(Conductivity Check),接上电导率表,发现实际的电导率低于12.8 S/m。校准电导率的低点和高点时,无法保存高点的结果,此类情况一般是电导率传感器被污染,平时清洗消毒不彻底所致。电导率传感器内部是碳材质的磁性线圏,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线圈的内表面会滋生污染物,形成隔离层,减少了与透析液的接触面积,导致电导率检测失效。具体的清洁方法如下:拆下电导率传感器,拆开透析液进出的塑料端口,使用砂纸打磨掉线圈内表面的附着物,再用湿布清洁内表面,使其光滑洁净。电导率传感器安装回去后,重新校正电导率成功,自检通过,故障排除。
4 故障四
4.1 故障现象
T1自检通过,在透析治疗过程中,电导率漂移,忽高忽低超出正常界限。
4.2 故障分析与排除
导致电导率漂移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A泵、B泵的吸液速度异常,一般情况下电导率漂移较快是A泵吸液不正常,漂移较慢则是B泵吸液不正常[7];(2)A泵、B泵上的探针稳定性下降,导致V188和V130电磁阀频繁开关,进而造成透析液浓度忽高忽低;(3)温度传感器漂移导致电导率上下波动,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透析液中的离子运动会随之加强或减弱,其直接表现为电导率不稳定[8];(4)300 mL/min、500 mL/min、800 mL/min流量不稳定,使进入205混合室的反滲水量波动,最终导致透析液浓度波动;(5)浮子开关动作不正常,导致反渗水量波动。
经过各项排查发现,A泵、B泵探针正常,与V188和V130电磁阀的同步性较好。当前水箱C腔在低水位或高水位时,浮子开关可以正常控制V41进水阀的打开或关闭。进入维修模式,选择温度校准项(Calib. Temperature),进入温度检查项(Temperature Check),机器会自动将透析液加热至37.5 ℃,接上温度表,等待15 min,当读数稳定在±0.3 ℃时即为测出的实际温度,实际温度显示37.4 ℃,与机器的温度相近,故温度传感器正常,故障原因定位为流量不稳定。拆开流量泵和除气泵,观察到碳刷只使用了1/3,清理里面的碳粉,重新校正300 mL/min、500 mL/min、800 mL/min流量,自检通过,当天透析治疗过程中电导率漂移减少,但一周后电导率漂移又复现,故障依旧,维修进入困境。困惑之际,只能再次分析水路,发现细菌过滤器未安装,缺少了一个空腔,未能使反渗水与A液、B液充分混合,最终导致了电导率的漂移。
据了解,当时不安装细菌过滤器一方面是考虑成本,另一方面是机器只做透析不做血滤。虽然不安装细菌过滤器机器也能正常使用,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机器耗损增加,电机性能下降,偶尔的停转都会使电导率漂移,而有了细菌过滤器这个空腔,新鲜的透析液就能慢慢地汇聚在一起,即空腔起了缓冲的作用,使电导率相对稳定。重新安装细菌过滤器,校正流量,故障排除。
5 结语
以上内容总结了费森尤斯4008S血透机常见的电导率故障。根据由易到难的故障排除原则,对于电导率偏低问题:首先应观察A液、B液容量是否充足,其次检查吸液管是否漏气,最后检查电导率传感器是否有附着物。
对于电导率偏高问题:首先应检查管路是否扭曲,滤网是否堵塞,其次应检查流量泵头是否耗损,电机是否停转,最后应检查平衡腔电磁阀开关是否正常。
对于电导率漂移问题:首先应检查细菌过滤器是否安装,其次应检查A泵、B泵探针的稳定性,接着应检查温度传感器是否存在漂移现象,再次应检查流量泵和除气泵的电机是否停转,最后应检查浮子开关与进水阀的联动性。
除此之外,如果几台透析机同时出现电导率异常问题,且使用相同批次的A液、B液,则很有可能是这批A液、B液出现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 林志刚,张晓芬.血液净化技术在ICU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应用效果[J].吉林医学,2012,33(10):2074-2075.
[2] 苏东美,朱雪丽,任文,等.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行不同透析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COX回归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9,20(12):1091-1093.
[3] 郑毅祥,蔡添丁.费森尤斯血透机电导率问题的探讨[J].医疗装备,2012,25(6):9-11.
[4] 王之道.费森尤斯4008S血液透析机透析液配制原理及电导率异常处置[J].医疗装备,2017,30(3):57-58.
[5] 郭生桂,郭明权,陈新建.影响血液透析液电导率的因素分析及应对方法[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5):55-56.
[6] 李荣国.费森尤斯4008S血透机故障分析[J].医疗装备,2014,27(5):72-73.
[7] 潘业成,叶昌盛,庄旭东.费森尤斯血透机透析液电导度漂移故障浅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6):151-152.
[8] 张瑜,耿铭剑,周剑,等.日机装DBB-27透析机常见报警原因及处理[J].中国医学装备,2012,9(11):95-96.
收稿日期:2020-12-31
作者简介:郭加成(1988—),男,广东清远人,助理工程师,从事医疗器械维修与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