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3A级以上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03-18 11:46苏维词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区县重庆市数量

蒲 丽,冉 婷,苏维词,2

(1.重庆师范大学 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 401331;2.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1)

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分析是旅游景区发展的基础,也是旅游地理学研究中的重点内容[1].吴必虎等[2]通过空间分析手段研究了我国首批4A级旅游景区,探索了旅游景区整体的空间结构特征.袁露等[3]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中国5A级旅游景区发展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省际和区域分布特征规律.王洪桥等[4]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和GIS技术分析了东北地区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揭示了地缘相近的中小尺度的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演化及成因.郭凌等[5]通过以全省、区域、地市三个层面对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综上所述,前人对于全国范围、地区范围、省级范围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研究较多.目前,对西南地区的直辖市重庆市的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结构的研究甚少,对重庆市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分析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3A级以上旅游景区能够全面且突出的反映地区的旅游资源状况.因此,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2013年和2017年重庆市3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其空间分布特征、演化、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重庆市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旅游景区创新升级.

1 研究区域概况

重庆市位于中国西南地区,东接湖北和湖南,西邻四川,北连陕西,南靠贵州,界于28°10′N~32°13′N,105°17′E~110°11′E之间,辖38个区县(26区、8县、4自治县),辖区面积8.24×104km2.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度适宜,雨量丰富.境内长江横贯其中,与嘉陵江、乌江等河流交汇.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大巴山、大娄山、巫山、武陵山环绕四周,故又称山城.依山傍水的特点造就了各色各样的旅游资源,重庆还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巴蜀文化的发祥地,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留下了宝贵的红色文化,四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类别众多,旅游景区单体数量大,其中以三峡、大足石刻闻名于世.截至2017年11月27日,重庆市A级旅游景区总数达220个,其中5A级旅游景区8个,4A级旅游景区79个,3A级旅游景区79个.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以重庆市38个区县的旅游景区为研究单位,数据来源的途径主要有2种:2013年和2017年的各区县旅游景区的数量来自重庆市旅游局官方网站[6];重庆市各区县面积、交通线路里程等均来自2016年重庆市统计年鉴.考虑到数据的统一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本文将綦江县、万盛经开区合并统一归为綦江区.

2.2 研究方法

为了反映重庆市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本文主要采用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莫兰指数等统计方法来反映景区的集中程度、均衡程度和空间自相关性.

2.2.1 地理集中指数

运用地理集中指数来测量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的集中程度,地理集中指数是衡量研究对象集中程度的重要指标[7].其计算公式为

(1)

式中,G为地理集中指数,xi为第i个区域内旅游景区的数量,n为区域数量,m为景区的总体数量.G值的范围在0~100之间,当G值越接近100时,则景区分布越集中,反之则越分散.

2.2.2 基尼系数

采用基尼系数研究区域空间分布离散程度,可用于不同研究对象区域分布差异的对比[2].其计算公式为

(2)

式中,Gini代表基尼系数,pi为空间要素在各分区所占百分比,m为分区个数,Gini值的范围在0~1之间,基尼系数的值越接近1,表明其集中程度越高,值越接近0则表示其分散程度越强.当Gini﹥0.2时属于绝对平均,当Gini在0.2~0.3时属于比较平均,当Gini在0.3~0.4属于相对合理,当Gini在0.4~0.5属于差距较大,而Gini﹥0.5属于绝对不均匀.

2.2.3 莫兰指数

Moran′s Ⅰ反映的是空间邻接或空间临近的区域单元属性值的相似程度[8].其计算公式为

(3)

式中,I为Moran指数,xi,xj表示在第i,j区域单元上的观测值,Moran指数的取值范围在-1~1,当Moran′sI大于0时,表明研究对象在空间上呈集聚态势,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正相关性,当Moran′sI小于0时,表明观测区域研究对象数目与其周围区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即高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区与低旅游景区分布区、低旅游景区分布区与高旅游景区分布区相间分布,当Moran′sI等于0时,表明观测区域之间不存在空间相关性,呈随机分布态势.

表1 重庆市3A级以上旅游景区分布统计

3 重庆市3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3.1 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集中程度

将重庆市38个区县作为研究单元,截至2017年11月22日,3A级以上旅游景区总体数量为166个,区域总体数量n=38,计算得出其G为19.07,假设166个景区平均分布于各区县中,则每个区域中所拥有的景区数量为4.37,而19.07﹥4.37,说明重庆市A级旅游景区分布较为集中.2013年3A级以上旅游景区总体数量为98个,计算得出G为22.17,理想的地理集中指数为2.58,而22.17﹥2.58,表明分布更加集中,通过2013年与2017年地理集中指数的对比,可以得出旅游景区的集中度逐渐弱化.从表1可知,重庆市3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呈现出非均衡的特征.从数量上看,3A级旅游景区集中分布在綦江、南川、沙坪坝、渝北、江津、开县、万州,其中綦江区达8个,4A级旅游景区集中分布于渝中、九龙坡、黔江、北碚、江北、涪陵,其中渝中区达9个,而南川、秀山、大渡口、大足、武隆、垫江则无4A级旅游景区分布,5A级旅游景区分别分布在綦江、南川、江津、大足、酉阳、巫山、云阳、武隆这八个区县,其他各地区则无分布.从密度上看,3A旅游景区密度最大的地区是渝中区和北碚区,渝中区的辖区面积为23.71 km2,共分布12个3A级以上旅游景区,密度高达506.11个/km2,北碚区面积为58.31 km2,共分布着6个3A级以上旅游景区,密度达102.90个/km2,除目前还未拥有3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垫江县以外,巫溪县的3A级以上旅游景区密度仅为0.25个/km2.

3.2 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均衡度

根据重庆市旅游局规定,将重庆市旅游区划分为渝西区、渝东北区、渝东南区、都市区.渝西旅游区包括永川、江津、合川、大足、綦江、南川、荣昌、铜梁、璧山、潼南;渝东北旅游区包括万州、梁平、城口、丰都、垫江、忠县、开县、云阳、奉节、巫溪、巫山;渝东南旅游区包括石柱、彭水、秀山、酉阳、黔江、酉阳;其他各区县为都市旅游区.如表2显示重庆市3A级以上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旅游景区主要集中于都市旅游区与渝西旅游区,最多的集聚于都市区(39.16%),都市区虽然缺乏5A级旅游景区,但4A级旅游景区数量较多,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加之优越的政治、经济、交通区位,促使了该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其次为渝西旅游区(30.12%),该区域的5A级旅游景区占全市的50%,由于渝西旅游区分布有世界文化遗产,加之自然条件优越,境内拥有大足石刻景区、黑山谷景区、金佛山景区、四面山景区,使该地区的旅游业发展速度迅猛,3A级旅游景区的数量最多,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盛行,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渝东北(18.07%)和渝东南(12.65%)旅游资源的数量相对较少,渝东北分布有2个5A级旅游景区,分别为龙缸景区、小三峡—小小三峡,4A和3A级旅游景区均为14个,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均有分布.渝西南旅游区旅游景区数量最少,仅为21个,5A级旅游景区分别为桃花源景区、武隆喀斯特旅游区,4A级旅游景区12个,在4A级旅游景区中,古镇、少数民族风情等人文旅游资源丰富,3A级旅游景区仅为7个.对3A级以上旅游景区在四大区域的分布数量进行基尼系数分析,从而得出重庆市各旅游景区在各区域中分布的均衡程度,在本文中n=5,m=166,计算得出Gini=0.8949,C=0.1051 ,由此可以得出重庆市3A级以上旅游景区在四大旅游区中呈集中分布态势,空间分布的均衡度很低,通过对各级别旅游景区基尼系数的分析可以得到:随着级别增加,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集中程度降低,由3A级旅游景区Gini为0.9019到5A级的Gini为0.7500.

表2 重庆市各区域3A级以上旅游景区统计

3.3 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相关性分析

根据Moran′sI计算公式(3),结合OpenGeoDa1.2.0软件,分别计算出2013年和2017年重庆市各区县旅游景区空间自相关Moran′s Ⅰ并得到了Moran散点图.如图1与图2所示,保留两位小数后2013年Moran′s Ⅰ为0.11,2017年Moran′s Ⅰ为0.20,Moran′s Ⅰ均大于0且呈现出增大的趋势,表明重庆市各区县旅游景区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呈集聚分布的态势,空间上存在着两极分化的趋势.2013年Moran′s Ⅰ大于0,表明重庆市各区县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呈正的空间自相关,旅游景区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较弱的集聚性.2017年Moran′s Ⅰ仍然大于0,且大于2013年,体现了重庆市各区县旅游景区空间分布仍然呈正的空间自相关,且集聚特征表现得更加明显.从总体上来看,根据两个年份的散点图,可以得出随着年份的增加,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关联性逐渐增加,沿着斜率线分布的态势愈加明显,表明其空间关联度逐渐增强,分布在L-L的区域范围内的区县略有增加,表明其集聚性较为明显.根据Moran′sI散点图可发现2013年分布在H-H范围内的地区主要有渝中、江北、沙坪坝、南岸;分布在L-L范围内的地区主要有潼南、巫溪;分布在L-H的地区主要有巴南和璧山;分布在H-L范围内的地区主要有酉阳、其余的区县皆为不显著地区.在2017年H-H范围内的地区主要有綦江、渝中、南岸、沙坪坝、巴南;分布在L-L范围内的地区为丰都县;分布在L-H的地区主要有大渡口、江北、璧山;无分布在H-L范围内的地区.从2013年至2017年,第一象限的地域单元数量基本不变,第二象限的地域单元数量减少了4个,第三象限的地域单元数量增加了2个,第四象限的地域单元数量增加了1个.

图1 2013年重庆市旅游景区空间分布Moran's I指数散点图 图2 2017年重庆市旅游景区空间分布Moran's I指数散点图

4 重庆市3A级以上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受到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禀赋条件、人口分布、交通通达度等多种要素相互影响的结果,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9].因此可根据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旅游资源数量、人口密度、道路里程等指标来反映影响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因素.

4.1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对重庆市3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有着深刻的影响.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将增加区县整体实力,用于投资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增加,有利于旅游景区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水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提高,更多的人愿意将部分资金用于消遣娱乐,从而增加了旅游景区的客源.以2017年重庆市各县区GDP为指标,通过SPSS 17.0相关性分析得出,在置信度为0.01时,重庆市3A级以上旅游景区与GDP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达到0.549,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较为显著的正相关,GDP对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影响.其中渝北(1193.34亿/元)、九龙坡(1003.57亿/元)、渝中(958.17亿/元)三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居于全市前三位,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位于全市前列,三区所拥有的旅游景区数量约占全省景区数量的18%,分别为渝北区12个、九龙坡区9个、渝中区7个.巫山(89.66亿/元)、巫溪(73.40亿/元)、城口(42.54亿/元)三县的国民生产总值排位居于全市后列,其人均GDP亦居于后列,三区共拥有旅游景区数量6个,约占全市旅游景区数量的3.6%.

4.2 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禀赋

旅游资源是旅游景区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富有特色的旅游资源能够为促进旅游景区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潜力,旅游资源的数量、种类及独特性都会影响到旅游景区的规模、质量和吸引力[10].重庆市是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更是巴蜀文化的发源地,以山城著称于世.5A级旅游景区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条件,大足石刻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已经成为重庆的一个标识,增加了大足的知名度.世界自然遗产的武隆喀斯特地貌成为了武隆喀斯特旅游区形成与分布的决定性因素.除拥有两处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处,面积2497.72平方公里,占整个市域面积3.03%;市级风景名胜区29处,占整个市域面积的3%.截至2013年共拥有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6处国家森林公园,55处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重庆的温泉资源、古镇、红色旅游资源成为重庆市3A级以上旅游景区分布的重要基础.

4.3 人口分布

3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差异与人口数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旅游景区的形成需要一定的人口支撑,也对人口分布具有吸引作用[11].以2016年重庆市各县区所拥有的人口数为指标,通过SPSS相关性分析得出:重庆市3A级以上旅游景区空间分布与单位面积所拥有的人口数之间的Pearson系数为0.493,P值为0.002,小于0.05,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较为显著的正相关,人口分布对重庆市3A级以上的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差异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在重庆市各区县中,人口密度居于前列的地区有:渝中、九龙坡、沙坪坝.三地的人口密度大于2000人/km2,三地3A级以上的旅游景区占整个重庆市的17.7%.进一步反映出了重庆市3A级以上旅游景区受人口分布影响明显.值得注意的是,大渡口区人口密度较大,但3A级以上旅游景区分布较少,这与境内旅游资源缺乏,开发不足有关.进一步分析得出重庆市3A级旅游景区数量与人口密度的Pearson系数为0.755,耦合度极高,这也表明了市内人口分布是中低等级旅游景区的主要客源.

4.4 交通发展水平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旅游景区的分布与开发有着密切的关系,交通是旅游活动的必要组成成分之一,它将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连接起来,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12].截至2015年底重庆市公路线路里程达140551公里,公路网密度达1.71 km/km2,高速路里程达2525公里,高速网密度达0.03 km/km2.与此同时,私人民用车辆达4133418辆,交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出行方式的变化,都会对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和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产生影响.

5 结论

本文通过采用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Moran′sI指数等方法来对重庆市38个区县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重庆市3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呈现出非均衡的特征,其空间分布较为集中,但是集中程度在不断降低.从密度上来看,高密度地区分别为渝中区和北碚区,低密度地区为垫江区和巫溪区.

在均衡度方面,计算得出Gini=0.8949重庆市3A级以上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均衡度很低,通过对各级别旅游景区基尼系数的分析可知随着级别增加,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集中程度降低.

在空间自相关方面,重庆市各区县3A级以上旅游景区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呈集聚分布的态势,空间上存在着两极分化的趋势.3A级以上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呈正的空间自相关,且集聚性特征表现得更加明显.

重庆市各区县3A级以上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差异及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自然与人文资源禀赋、人口分布、交通运输条件有关.

猜你喜欢
区县重庆市数量
泸州市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芳芳猜童话书的数量
泉州市各区县关工委亮点工作分布图
奋进中的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
融媒体时代区县台主持人转型升级与能力提升
统一数量再比较
头发的数量
立足区县抓创建 着力创新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