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月微,杨加培,陈聪飞
作者单位: 325000 浙江省温州,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龋齿是儿童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该病的发生是细菌、饮食、牙和唾液之间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1-2]。龋齿高发时期是学龄前期[3],研究显示5 岁儿童龋齿率高达66%[4],WHO将龋齿列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类疾病。龋齿不仅使患儿疼痛难忍,还对其食欲、咀嚼及消化功能产生影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5]。本文旨在了解学龄前儿童龋齿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关护理对策以指导今后的临床防龋工作。现报道如下。
1.1 调查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浙江省温州市城区3 所幼儿园3 ~6 岁的学龄前儿童共计200 名,其中男106 名,女94 名。
1.2 调查方法 依据《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技术规范(试行)》中的龋齿调查标准,由经过培训的保健医生采用视诊结合探诊的方式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检查并记录。保持室内光线充足,儿童端坐、面向采光面开始检查。凡牙齿表面或齿沟处有黑褐色改变或有龋洞、龋补均列入统计范围。
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表中的相关内容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6],包括儿童的一般情况、开始刷牙的年龄、刷牙方法、日常饮食习惯及家长对儿童牙齿的重视程度等方面。填写问卷前需告知家长调查的意义以取得认同配合。医务人员需要当场核对问卷有无错填或漏填现象,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2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龋齿患病情况
2.1.1 不同性别龋齿患病率比较 在受检的200名学龄前儿童中,患龋齿73名,龋齿患病率为36.50%,龋均2.55。学龄前儿童不同性别龋齿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41,P >0.05)。见表1。
2.1.2 不同年龄龋齿患病率比较 乳牙龋齿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增,各年龄段儿童龋齿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152,P<0.05);龋均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见表2。
2.1.3 不同年龄龋齿充填情况比较 在200 名受检儿童中,有龋齿186 颗,充填治疗91 颗,充填率为48.92%。随着年龄的增加,龋齿充填率上升,各年龄段龋齿充填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8.575,P <0.05)。见表3。
2.2 影像龋齿的相关因素分析
表1 不同性别龋齿患病率比较
表2 不同年龄龋齿患病率比较
表3 不同年龄龋齿充填情况比较
2.2.1 单因素分析 喂养方式、刷牙年龄、牙膏情况、每次刷牙持续时间、定期检查牙齿、甜食或碳酸类饮料、刷牙频次及饭后或进食后漱口均是学龄前儿童患龋齿的相关危险因素(均P<0.05)。见表4。
2.2.2 多因素分析 人工喂养、刷牙年龄>4岁、牙膏不含氟、刷牙时间<1min/次、未定期进行牙齿检查、喜甜食或碳酸饮料、刷牙频次1次/d及饭后或进食后未漱口均是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 <0.05)。见表5。
3.1 龋齿患病因素 本研究发现龋齿率无性别差异,但随着年龄增长,学龄前儿童患龋率不断升高。考虑到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进食种类渐趋多样化,加重乳牙受损;加之5 岁后进入换牙期,牙列出现缝隙或排列不齐,食物易嵌顿,方便了细菌的生长繁殖。另外,随着年龄增长,儿童龋齿填充率不断升高,这可能与家长对龋齿的认知有一定关联,家长习惯性的认为进入5 岁换牙期后,恒牙会替换掉乳牙,龋齿即治愈,故早期龋齿无治疗必要,对龋齿防范意识不足。
卢川等[7]指出,母乳中含有乳铁蛋白能阻止口腔中有害细菌的生长,与本研究中母乳喂养较人工喂养其患龋率显著降低较吻合。本研究结果显示3 岁前刷牙儿童的患龋率为27.27%,4 岁后则为40%,学龄前儿童的乳牙通常在2 ~2.5岁全部长齐,因此儿童2 岁左右开始刷牙可减少患龋率。甜食是学龄前儿童患龋的主要原因[8],甜食主要成分为蔗糖,口腔内部分细菌可借助蔗糖合成多糖,而后形成黏性很强的细菌膜附着牙齿表面,不易被清除,细菌繁殖产生乳酸作用于牙齿,其硬度及结构受损,增加了患龋的风险[9]。饮用碳酸饮料不仅会让口腔处于酸性环境,加速牙齿的脱矿和腐蚀;该类饮料中还含有大量糖分,糖被口腔中的细菌利用,产生酸性物质,加速龋齿的发生。
3.2 对策(1)保持口腔卫生。2 岁开始指导儿童刷牙,选择与儿童年龄段、口腔大小相符的柔软牙刷,饭后、进食后漱口,早、晚各刷牙一次,3 min/次,每3 个月更换牙刷,每6 个月行口腔健康检查。(2)减少糖类摄入。在保证日常营养摄入均衡的前提下,指导儿童多摄入蛋白质、钙及维生素等对牙齿发育有益的物质;严格控制糖类摄入;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尽量少吃零食、不挑食及睡前不吃食物。(3)增强牙齿抗龋性。氟化物能够在蛀牙初期起加速修补的作用,抑制牙垢膜滋生,防龋及抗龋作用明显[10]。家长可为儿童选择含氟牙膏,另可采用牙齿涂氟、氟化泡沫或窝沟封闭防龋[11]。(4)提高家长重视度。家长重视度越高,儿童患龋率越低[12];可借助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及专题讲座等方式宣传儿童口腔保健知识,提高家长的防龋意识。
表4 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的单因素分析 名(%)
表5 影响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的多因素Logistics 回归分析
综上所述,为有效预防学龄前儿童龋齿,应当在全面了解龋齿病因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加强口腔保健宣教,做到有效防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