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助产护理对改善产妇分娩质量、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1-03-18 00:07何秋瑾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助产出血量产后

何秋瑾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厦门,361003)

责任助产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方法,通过对助产护士分责任管理,促使护理质量提高[1],将护理人员与产妇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预防护患纠纷。本文将以200例产妇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12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6~38岁,平均年龄(29.87±4.18)岁;平均孕周(39.97±1.56)周。观察组产妇年龄25~39岁,平均年龄(29.96±4.45)岁;平均孕周(39.68±1.76)周。比较分析现组产妇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资料齐全;认知正常;体检正常,符合顺产指征;熟知本次研究,并表示自愿参加。

1.3 排除标准 妊娠期并发症;精神异常;不配合研究。

1.4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讲述分娩知识,包括疼痛缓解技巧、分娩产程等,关注产妇在各阶段的体征变化,并做好胎心监护。观察组给予观察组责任助产护理。1)心理护理:向孕妇讲述稳定情绪技巧,包括听音乐、深呼吸等方法,将注意力转移,并缓解心理压力。要求患者家属给予患者安慰、鼓励与陪伴,使用心理暗示,指导孕妇保持良好心理状态。2)健康知识教育:向孕妇与家属讲述睡眠知识,为孕妇提供一个温馨、舒适、安静睡眠环境,室内保持合适的湿度与温度,睡前通风,及时解决枕头、床垫等不适,建议孕妇采用左侧卧位体位睡觉。3)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了解孕妇的睡眠习惯,分析与寻找不良习惯,例如午睡时间常、睡眠时间不规律、睡前开展兴奋活动等,对不良的睡眠习惯指导纠正,合理运动,确保日渐疲劳感,有助于睡眠。4)睡眠认知与行为干预:对于孕妇的睡眠错误观念需及时纠正,讲述睡眠好坏并非完全取决睡眠时间,将孕妇的失眠焦虑、恐惧心理消除。指导孕妇采用渐进性放松训练、刺激控制法放松身心,诱导睡眠,促使睡眠质量不断提高。

1.5 观察指标 详细统计患者产后24 h出血量;随后,使用我院制定的睡眠障碍调查表进行评估。

2 结果

2.1 2组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比较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责任助产护理,产后4 h出血量如下:观察组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比较

2.2 2组产妇睡眠质量比较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责任助产护理,睡眠质量如下:观察组产妇护理后睡眠潜伏期时间、睡眠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产妇睡眠质量比较

3 讨论

产妇分娩过程中伴随剧烈疼痛,极易出现焦躁、恐惧等负性情绪,不利于产程顺利进行,影响预后。另外,孕产妇所伴随的不良情绪极易发生产后睡眠障碍,影响睡眠质量,出现睡眠潜伏时间长,以及睡眠时间缩短的情况,不利于产后恢复[2]。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在妇产科产妇的护理过程中采用责任助产护理,分工合作,权责分明,使得护理人员分工更加优化,工作制度也不断完善,促使护理质量有效提高。同时,在责任助产护理中,护理人员充分发挥工作积极性,将个人特长应用于护理服务中,为产妇提供优质服务。在妇产科产妇中实施责任助产护理,可实现护理人力资源的分配合理性达到最大程度,促使产妇的病情加速恢复,对产妇具有重要意义[3]。研究指出[4],妇产科产妇实施责任助产护理,有效提高依从性,确保产妇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而促进分娩顺利进行。对妇产科产妇中实施责任助产护理,通过给予产妇鼓励与支持,为产妇提供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促进产妇睡眠,指导产妇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面对治疗,进一步的改善睡眠质量。本次研究结果可见,观察组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后睡眠潜伏期时间、睡眠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产妇采用责任助产护理,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改善睡眠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及使用。

猜你喜欢
助产出血量产后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母猪助产因素分析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美国孕妇选择在家分娩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