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馨
内容摘要:甘肃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特色民族文化,同时地处东西文化交流的陆上要冲。在全球化时代,甘肃也迎来了现代化发展的最好时机。甘肃具有丰富多样的地方文化,将之融入城市公共环境景观建设之中,将可以避免全球化时代城市形态均质化风险,打造具有自身独特风采的多元城市景观。
关键词:甘肃、地方文化、城市景观
甘肃地处东西文化交通的要冲,是我国文明起源地之一,不仅拥有丰富的地理地貌等自然景观,也拥有多彩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传统。当前,甘肃正处在现代进程的快车道中,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也在不断地推进。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之地,也是人类文明的容器,可以对人类文化进行储存、传播,也不断推动人类文明的更新、发展。刘易斯·芒福德曾说:“城市从其起源时代开始便是一种特殊的构造,它专门用来贮存并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在当前全球化不断深化,城市大发展的时代,深入研究甘肃地方文化在城市公共环境景观的建设已迫在眉睫。因为这些地方特色文化是前人智慧的沉淀,也是甘肃城市内涵和精神的体现,更是我国多样文化发展的见证。探讨甘肃地方特色文化在城市公共环境景观建设中的运用,既有利于延续我国景观文化传统,也有利于维系我国文化生态的多样性,并发扬和传承甘肃本土文明,保存城市的历史记忆,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增强大众的归属感和家国情怀。早在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就认为:“人们一起来到城市生活,但留在那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在今天,面对中华文明复兴的大好机遇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甘肃城市的环境景观建设应立足全球视野,抓住机遇,取长补短、借鉴经验,利用后发优势,依托甘肃丰富的地方特色文化,探索出一条地方文化与甘肃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融合并进之路。
一、甘肃城市景观建设的背景及现状
进入20世纪,中国或被动或主动地开始与世界接轨,逐渐走向城市化进程。在这一进程中,我们的城市公共环境景观建设曾有过保护本土文化传承的努力;但现代主义风格的涌入,千城一面的城市环境景观状况开始出现。1999年,第二十届国际建筑大会在北京召开,会后拟定的《北京宪章》为我国建筑和环境景观设计领域在全球化时代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指导性章程。我国对地方特色文化景观的关注与研究逐步兴起和扩大。2008年之后逐渐扩展至城市公共环境景观领域。吴良镛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和单军的《建筑与城市的地区性》是这一时期代表性研究作品。前者以人与人居环境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探索理想的人居环境的可能,推动我国建筑界对地方居住环境文化景观的发展和思考;后者发展了人居环境理论,并把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引入建筑及其环境设计领域,强调推陈出新,保护传统文化、地方或地域文化的同时,要进行创新设计。
同期,关于地方特色文化研究的文献也逐年上升,相关文献已有百余篇。这说明最近十年我们越来越重视对本土文化的保护和研究。不过,此类研究多来自于我国中东部较为发达的地区和一些老工业地区。这些研究为我国本土公共环境景观的发展,既提供了理论指导,也提供了一些地方案例。相对欠发达西部地区对城市环境景观建设关注较少,它们受现代冲击也相对较小,传统文化与建筑景观丰富却研究不多。甘肃地区城市公共环境景观地方或地域文化生态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且主要集中于兰州和敦煌两地。这类散篇研究不仅不够细致深入,也缺乏对甘肃地方文化的总体把握,没有致力于打造甘肃城市公共环境景观文化的总体风貌。
甘肃虽处于欧亚大陆交通要冲,但国外研究也很少涉及我国地方城市景观文化,更别说研究甘肃城市的公共环境景观了。因此,国外的理论落地仍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甘肃本土本地方城市公共环境景观建设文化,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强调历史传统文化、地域性文化和民族文化對城市文化生态、精神归属以及城市文明延续的重要作用,以使它们彼此的融合发展。
二、甘肃城市景观建设的前景
甘肃得天独厚、独特多样的文化形态在甘肃的现代城市公共景观建设拥有广阔的前景。仔细梳理甘肃本土城市现有的公共环境景观形态,统合其地理空间和文化底蕴,形成甘肃特色的景观文化,推动甘肃地方文化与经济的共同发展,是及时而必要的议题。
首先要考量全球化对地方文化的影响,尤其对地方城市景观文化生态的影响,反思全球化进程中城市建设单一化的问题,仔细谋划地方文化发展策略与前景,为甘肃城市公共环境景观建设形态的未来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建设思路。全球化进程是地方文化所必须面对的现实状况,我们在挖掘、保存和发展地方文化时一定要避免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快速侵蚀。因此,我们必须要在全球化背景下深入研究甘肃地方文化及其在城市公共环境景观建设中的形态转换,以便为其他同类境遇的地方文化的景观形态的转换提供可资借鉴的建设策略。
其次充分发挥甘肃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对外交流悠久的优势,深挖甘肃在中华文明起源、中国革命进程中扮演过的重要角色,宣扬文化自信,为提高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供范例。纵观甘肃文化结构,大体可分为河西丝路文化、天水华夏始祖文化、甘南民族特色文化、陇东等地的红色文化、陇南自然山水文化、酒泉现代科技文化。这大多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因此,对点缀在不同文化区域的城市景观做深入调研,推动景观建设与区域特色文化结合,把地方特色文化转化为城市景观形态,对位于丝路要冲的甘肃来说,发展前景广阔。伊利尔·沙里宁认为:“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文化景观,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经典文化景观,是一个城市的精神记忆,是这个城市区别于那个城市的身份标签。它带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是一个城市的灵魂。这不仅是城市居民的集体记忆,也是凝聚城市居民的力量。以景观形态物化的地方特色经典文化元素直观而有效地保留、延续和发展着城市文脉。这既能提升甘肃本土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影响力,还能提振本土居民的文化自信。
最后,相对东部大中型城市的建设,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公共环境景观建设空间更为广阔。目前,对于甘肃城市公共环境景观建设如何与地域特色文化结合的整体研究只有零散的局部研究。这种相对滞后让本地区城市文化传统受现代建设的破坏较小,进而避免了城市发展千篇一律的风险。这对地方特色城市文脉的保护、延续和建设来讲,就是后发优势。因此,现在需要打开整体布局与细部规划相结合的综合研究,立足于对甘肃地方文化的总体把握,致力于打造甘肃城市公共环境景观文化的总体风貌,而不是零敲碎打。
当前是甘肃大力自我发展的绝佳机遇,如何谋划甘肃的特色和总体风貌,可谓未来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充分调动本土文化资源,建设有文化底蕴、有自身特色、有未来前景、能助推可持续性发展的城市公共环境景观,必将成为甘肃整体建设的重要构成。
三、甘肃城市景观建设的意义
甘肃丰富的文化形态深深地扎根于这片土地,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推进地方城市景观的建设发展,不仅可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还能在文化上获得人民的高度认同,提升地方和国家的文化自信,为文化多样性发展贡献力量。这无论是对甘肃的经济建设还是对国家文化的整体繁荣,都具有很重大的现实意义。
甘肃位于一带一路欧亚大陆交通要冲,不仅多民族聚居于此,而且内外交流频繁,尤其是与中亚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更是历经两千年。丰富多样、繁荣发达的甘肃地方文化及其城市景观形式,可为进一步推动中外交流提供文化载体,助力新丝路,为新丝路文化交流与建设起到补充和拓展的作用。对甘肃本土特色文化和已有城市公共环境景观的深入调研、梳理,也能为该区域城市公共环境景观设计和现代转化把脉。这将有助于对甘肃已有的文化资源的全面整合与规划,对探索甘肃城市公共环境景观建设与国家文化战略、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相融合的现代之路,也将大有裨益。
全球化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已然结果。它使全人类串联成一个整体。然而,全球化并不代表要消除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和地域性差异。相反,人類文明需要不同文化来增加其生命活力和可持续性发展。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说:“杂乱的活力胜过明确的统一。”保持并维持这种杂乱的差异性,犹如人体需要不同的具有活力的细胞维持其旺盛的生命力一样必不可少。
甘肃是我国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保有了很多原生态的地方文化,是我国保持文化差异性和多样性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我国正着力复兴中华文明,在全球化背景下探讨甘肃地方文化的发展也就具有特别的历史意义。探索甘肃地方城市公共环境景观在现代化建设中保持地方传统和文化特色的可能性,以物质景观的形式呈现、继承和发展本土文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是全球化进程中真正实现“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梦想之路。
响应习近平2019年10月的甘肃考察讲话,保护、传承、利用好弥足珍贵的多样性文化,是推动各地城市景观及其文化旅游发展的动力。这将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的文化共建,加强沿线城市公共环境景观文化交流,增强身份认同,增加民族文化自信。凝聚起传统、地域与现代的城市公共环境景观形态,将助力甘肃成为新丝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可以推动地方城市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更可以凝聚人心,增强文化身份认同和归属感。
因此,甘肃城市公共环境景观建设的未来之路必然是立足于甘肃本土深厚的历史传统和多样的民族文化,面向现代、面向世界而又深深扎根大地的建设之路。这条道路将在广阔的地理空间中统合甘肃的文化底蕴与民族传统。并且,依托建设的实际,还可以发展出符合本土文化特色的城市公共环境景观的设计策略与设计理论,弥补理论建设上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美]刘易斯·芒福德. 城市发展史[M]. 宋俊岭、倪文彦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转引自[英]彼得·霍尔. 文明中的城市[M]. 王志章等译. 商务印书馆,2017.
[3] 单军. 建筑与城市的地区性[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 [美]伊利尔·沙里宁. 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M]. 顾企源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5] [美]罗伯特·文丘里. 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周卜颐译.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