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层CT引导下碘125粒子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观察

2021-03-17 09:41张文文郝珊瑚王治国纪立秋葛香妍王有超张国旭
临床军医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生存率粒子化疗

张文文, 郝珊瑚, 王治国, 纪立秋, 韩 涛, 葛香妍, 李 根, 王有超, 张国旭

北部战区总医院1.核医学科;2.肿瘤内科,辽宁 沈阳 110016

全球恶性肿瘤相关性死因中,肺癌位居首位,其中以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为主[1]。由于NSCLC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且其具有易转移、易复发的特点,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失去最佳手术时机[2]。中晚期NSCLC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放疗与化疗联合,但总体治疗效果欠佳。多项研究显示,碘125(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实体肿瘤中,并取得显著疗效[3-6]。薄层CT已应用于125I粒子植入治疗实体肿瘤的各个环节,因其具有较高的密度和空间分辨率,并且不受周围气体及脂肪组织的干扰,能精确地显示病灶大小、病灶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解剖关系,对粒子植入质量保证及控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7]。本研究旨在探讨薄层CT引导下125I粒子联合化疗治疗NSCLC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85例中晚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每个病灶均经支气管镜或经皮穿刺活检术确诊为NSCLC,且均为原发性肺癌;肿瘤原发灶-淋巴结-转移(tumor-node-metastasis,TNM)分期为Ⅲ期或Ⅳ期;近3个月未进行放化疗,且无放化疗禁忌证;无严重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异常;预计生存期>3个月。排除标准:心、肺功能衰竭等严重基础性疾病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A组(n=40)与B组(n=45)。A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8.4±15.1)岁;TNM分期:Ⅲ期24例,Ⅳ期16例。B组:男性29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59.3±9.5)岁;TNM分期:Ⅲ期30例,Ⅳ期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A组患者单纯给予化疗治疗;B组患者在薄层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并于2周后给予化疗治疗。A组患者均采用顺铂静脉化疗治疗,根据TNM分期及自身情况,联合采用吉西他滨、多西他赛或培美曲塞进行化疗。21 d为1个疗程,共完成4个疗程。B组患者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肿瘤标志物、肺部增强CT等[8]。将增强CT图像导入到粒子植入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中,预计植入的粒子数量、粒子如何分布及总使用剂量等;在预穿刺病灶对应的皮肤区域放置定位光栅,确定穿刺针的角度及深度,按照TPS计划逐层布针;术后将CT图像输入TPS系统,行术后计量学验证。B组患者均在粒子植入术后2周开始进行化疗治疗,化疗方案同A组。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1、2年的生存率,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CYFRA21-1)、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水平,卡氏评分(Kam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9]进行疗效评定,分为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病情稳定(stable disease,SD)、病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4个等级。

有效率=(CR+PR)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A组:PR 18例,SD 11例,PD 11例。B组:CR 6例,PR 27例,SD 7例,PD 5例。B组治疗的有效率为73.33%(33/45),高于A组的45.00%(1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1、2年生存率比较 B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53.33%(24/45),高于A组的32.50%(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2年生存率为 28.89%(13/45),高于A组的12.50%(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YFRA21-1、CEA、SCC-A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YFRA21-1、CEA、SCC-Ag水平均明显降低,且B组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比较

2.4 两组患者KPS比较 治疗前,A组、B组患者的KPS分别为(66.87±4.65)分、(67.45±6.2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的KPS为(78.36±4.13)分,高于A组的(74.28±2.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A组:骨髓抑制4例,腹泻3例,恶心呕吐8例。B组:骨髓抑制2例,腹泻3例,恶心呕吐6例。A组、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7.50%(15/40)、24.44%(11/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多数中晚期肺癌患者经过反复放化疗后,已无法继续承受再次手术或联合放化疗等治疗方式。有研究显示,外照射导致的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率约为33%,后期放射性损伤中多形成肺纤维化[10]。在治疗中晚期NSCLC患者时,主要采取放疗及化疗等联合治疗手段[11]。化疗可对放疗照射视野外的潜在转移灶进行治疗,但在控制晚期肿瘤的生长方面,联合放疗一定程度上并不能提高患者生存率。为了控制肺部局部病灶,本研究联合采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以内照射治疗局部病灶,粒子释放γ射线通过直接与间接作用两种方式破坏肿瘤细胞的DNA以造成瘤细胞的损伤[12]。

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治疗的有效率为 73.33%(33/45),高于A组的45.00%(1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1、2年的生存率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表明,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为一种近距离内放疗,在肿瘤区域中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可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12-15]。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YFRA21-1、CEA、SCC-Ag水平均明显降低,且B组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表明,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NSCLC,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血清CYFRA21-1、CEA、SCC-Ag水平在治疗中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评价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此外,A组、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7.50%(15/40)、24.44%(11/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表明,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NSCLC,并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NSCLC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不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猜你喜欢
生存率粒子化疗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桥式起重机模糊PID控制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基于粒子群优化极点配置的空燃比输出反馈控制
跟踪导练(二)(3)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