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
(大同煤矿集团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大同 037003)
在建筑项目施工之前,一定会结合项目的实际工作量与物料市场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造价预算编制,这也就要求造价预算管理人员一定要深入施工现场内部,具体了解在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施工材料、施工设备与施工工艺,明确工程预算取费标准并对工程量的计算方法进行统一,进而做出准确的预算编制分项、单价套用以及工程量计算,最大限度避免预算漏洞、错误套用以及重复计算的情况出现。但是部分建筑企业的造价预算团队编制能力有限,这就会导致预算方案存在诸多漏洞,缺乏准确性与严谨性。这不仅不能真实表示工程总体造价,而且在预算方案执行过程中也会产生一系列问题,进而导致预算超标。除此之外,预算管理人员缺乏对物料市场的深入考察,导致对人工、机械与材料费用的判断不科学,没有合理使用造价差价预算与动态预算合理预测工程造价的走势变化,也没有留出适当的差价空间,进而导致对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不能进行有效的差价调整,从而使工程造价预算与各个施工环节相脱轨,进而出现预算超标的情况。
导致工程造价预算超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科学的造价控制管理。很多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缺乏全程化、动态化与系统化造价控制管理,对费用支出判断不准确,对施工的全过程缺乏整体控制与监督,使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与实际施工内容不一致,进而造成预算超标。
预算管理没有具体落实是造成工程造价预算超标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通常情况来说,企业在编制预算方案时,会投入大量精力确保方案编制的科学性与严谨性。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预算管理是否有效落实仍旧有待商榷,部分施工企业存在一定的经验主义,忽略了预算管理的重要价值,从而使施工行为呈现一定随意性与粗放性。缺乏科学有效的预算监管,施工过程也就无法得到有力约束,这必将会导致预算编制与实际施工不符,进而导致预算超支。
如果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缺乏精细化管理,那么就无法具体掌握每一施工环节,不仅会导致生产环节无法进行有序衔接,同时也会造成生产成本的不必要浪费,进而使费用超出预算。例如缺乏对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很容易造成空闲岗位的出现,这会造成不必要的人工成本;没有控制好设备的进场与离场时间,导致设备闲置,进而增加了设备成本;缺乏对施工材料的有效监管,使施工原材料因运输、存储不当导致不必要的损伤,加大了材料成本等;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施工过程中的实际资金投入量。同时缺乏必要的精细化管理,建筑施工质量也有可能达不到验收标准,必须对其进行返工,这也使预算超支。除此之外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也是预算超支的影响因素,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建筑企业不仅要支付大量赔偿金,同时也会影响施工效率,导致预算超支。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设计方案变更,这也是导致预算超标的重要原因。设计方案一旦变更将会导致很多无用功的产生,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与成本支出,所以建筑企业一定要加强审核工作,在必须变更设计时一定要做好评估,具体分析利弊,并对相关的资料文件进行收集与整理,为后期的按时结算提供数据支持。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例如自然灾害、人为因素等。自然灾害会对施工进度带来严重影响,进而导致预算超标;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施工组织不作为、施工技术落后、安全作业没有具体落实、合同变更等,这些都会导致预算超标。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过程管理,确保造价预算管理的具体落实,并严格按照预算方案约束每一施工环节,确保所有施工过程都能够在造价预算管理的监督下科学进行。
表1 建筑项目结算指标汇总
预算方案的科学性与严谨性直接决定着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管理能否顺利实施,因此一定要在编制环节,投入大量精力确保预算方案的最大准确性。具体来说:首先,预算编制人员一定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并具有丰富的预算编制经验,能够对施工设计图纸、实际施工量与预算定额进行全面了解,然后对施工场地进行细致考察,结合具体施工工艺与施工资料图进行科学的造价预算编制;其次,在编制预算方案时一定要注意预算的全程性、动态性与系统性等特征,确保能够对建筑工程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的费用预算,最大限度避免预算漏洞,防止错算漏算;最后,一定要预留出合理的造价调整空间,因为材料与设备占施工成本的60%左右,而且容易受市场的波动而变化,所以在编制预算时一定要对物料市场进行充分调查,对价格的波动规律进行合理预判,并据此预留合理的差价空间,确保施工各环节的顺利接轨。
在编制好科学严谨的造价预算方案后,为了确保施工过程能够严格按照预算方案进行,因此必须要加强造价预算管理,建立完善系统的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体系。首先,预算管理必须要依托完善的监督机制来确保管理工作的具体落实,并能够动态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确保所有施工支出符合预算方案;其次,要明确实际成本投入,并与造价预算进行科学对比,确定二者之间的差价空间,然后采取必要措施进行纠偏,从源头上保证预算不会超标。
加强造价控制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预防预算超标的重要手段。
首先,需要严格按照合同计算各种费用,避免因为市场价格波动而带来不必要的材料费用,可利用承包方式将部分建筑项目分包出去,将风险转移给包工包料的承包商,这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工程造价。
其次,一定要明确影响工程造价波动的主要因素,例如施工进度、工程质量、施工安全性等,相关部门与负责人一定要加强对这些环节的监督,确保所有的施工行为规范进行,最大限度保证施工质量,避免因后期验收不合格而导致返工,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再次,如图1 所示,施工周期会对施工成本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负责人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对施工任务进行具体分解,及时对比计划工期与实际工期,一旦出现偏离要及时纠偏,确保施工进度能够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如此一来可最大程度的保证不会额外产生施工成本,进而达到控制预算的目的。
图1 施工工期与费用的关系
最后,在施工过程中负责人一定要确保安全施工条例的具体落实,最大限度提高施工安全性,合理规避施工事故的产生,最大限度控制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由此可以看出,工程造价管理一定要落实在施工的全过程中,不仅要做好事前审批,确保各种费用的具体落实,同时也要严格进行施工过程监督,具体检查各项施工环节的实际成本支出,一旦发现潜在的超支苗头要及时进行纠正处理,合理控制人工、材料、设备费用;在施工结束后也要科学审核所有的费用支出,避免工程超量、造价超标。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预算超标,主要是因为缺乏对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导致施工行为过于粗放。因此为了合理控制工程预算,就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精细化管理,确保所有的施工环节符合预算编制,合理控制每一环节的生产费用,并尽量确保实际费用与预算标准相一致。
在结算阶段也要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具体核算所有费用情况,避免因计算不准确而出现费用多算,导致预算超标。以某建筑工程为例,建筑项目结算指标汇总如表1 所示。
表1 的计价方式是按照清单进行,因此可对所有的费用进行科学结算,可最大限度避免出现漏算与错算问题,最大限度保证结算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若想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就一定要进行严格的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管理,这必须基于科学的造价预算编制基础上。所以相关部门必须要提高预算的准确性与严谨性,能够为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费用支出依据,确保施工过程更加高效,实现对资源的最大利用与分配,从而进一步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