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素香
(吉林省延边州红十字中心血站,吉林 延边 133000)
输血治疗为我国临床抢救危重症患者的常用方法也是关键措施,输血治疗的安全性直接关乎着患者的预后状况,因此,输血治疗的安全性深受我国医疗领域高重视[1]。血站发血室是一个只能科室,肩负着向医疗单位及时提供合格质量血液制品的重任,科室内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是保障血液制品能够及时、安全的投入临床使用的关键[2]。因此,加强血站发血室关键控制点的质量管理工作具有必要性。本研究结合我站发血室工作现状及存在的管理问题,基于关键控制点制定了细节化的管理模式。本研究主要评价该关键控制点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进行以下整理报告。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包括血液制品及我站发血室所服务的医疗单位。血液制品共400份,分别从2019年3月至5月以及2019年6月至8月的两个时间入库的血液制品中随机抽取,根据抽取时间段顺序的先后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服务的医疗单位选取合作时间超过1年的医疗单位,共10家,其中三级医院1家,二级医院9家。
1.2 方法。对科室早期科室工作的科室管理工作进行回顾,分析我站发血室关键控制点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现状及存在的质量管理问题对关键控制点的管理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采用细节化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关键控制点的管理工作,采取的具体管理措施包括:①血液制品入库管理:采集的血液经加工制备成血液制品入库时,加强血液制品入库的审核、签发管理,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核对无误后进行相关文件的签署。质量合格的血液制品在入库时,接收工作人员还需严格进行核查,必须保障血液原始袋上的献血码与血液制品标签上的献血码保持一致,避免血液制品因信息不一致而在临床应用中发生事故。②血液制品的储存管理:严格规范血液制品的储存条件、血液标识、库存管理,不定期抽查工作质量,检查血液制品的储存温度是否合适,储血设备自动温度监测管理系统及设备报警功能是否正常,血液制品是否按照储存条件、品种、血型,分类储存于相应的储存区域内,需按日期的先后顺序摆放。血液标识方面,检查合格血液标签粘贴是否牢固、标签信息是否明确清晰。为保证能够向所用血单位及时、充足的提供质量合格的血液制品,科室内还需定期对血液制品进行盘点,盘点过程中观察血液外观和失效期,发现不合格血液时,及时进行报废处理。③血液制品的出库管理:血液制品出库时,工作人员仍需进行严格检查,具体检查内容为血液是否渗漏、血液外观是否正常、标签是否完整,并核对血液品种、血型、血量,与出库单保持一致。严格管理血液制品运输过程,确保血液在规范的冷链中运输,并对冷链储存温度进行监控。科室工作人员做好血液制品相关投诉问题的接待和记录,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的血液制品及时通过平台获取血液制品出库信息,必要时收回同一批血液制品。④科室人员管理:科室内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学习和考核,考核通过后方可上岗,根据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进行工作职责划分。制定工作规章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化和制度开展工作,违反者适当予以批评,提高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
1.3 评估指标。本研究选取的评估指标试验组血液制品和对照组血液制品的废弃率以及两个时间段所服务的用血单位满意度。
血液制品废弃的判定标准:包装破损、血液受到污染、过期、血液标签信息不明确不能投入临床使用均判定为废弃。
用血单位满意度获取方法:自制用血单位满意度调查问卷为所我站所服务的10家医疗单位的主要对接工作人员发放,该问卷中共包括6个调查项目,各个调查项目均采取很满意(100分)、满意(95分)、一般(80分)、不满意(60分)四级评价。满意率=(100×份数+95×份数+80×份数+60×份数)/总份数×100%。
2.1 两组血液制品废弃率比较。见表1中数据,试验组血液制品的废弃率低于对照组血液制品。
表1 试验组、对照组血液制品的废弃率统计分析[n(%)]
2.2 加强管理前、后3个月用血单位满意度比较。加强管理前、后3个月各项用血单位发放35份用血单位满意度调查问卷,由表2中数据可知,加强管理后3个月,用血单位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加强管理前3个月。
表2 加强管理前、后3个月的用血单位满意度比较(%)
血站的职能及工作内容与医院临床科室存在显著差异,但因也服务于医疗工作,故属于较特殊的医疗机构[3]。血站内各个科室的工作内容均十分重要,任何工作环节发生工作差错均可能为血液制品的临床应用埋下安全隐患,不仅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还可能引发医疗纠纷事件,影响血站及医疗单位的形象和声誉[4]。发血室是血站内关键性的职能科室,加强该科室工作质量管理的现实意义重大。为保障血站该科室工作的有序进行,能够及时、充足地为医疗单位提供质量合格的血液制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血站管理人员付诸于管理实践[5]。
我站回顾发血室的管理工作得出,应结合实际不断改进和完善发血室关键控制点的质量管理方法。发血室的关键控制点包括血液制品的入库、储存、出库及人员。我站结合实际加强关键控制点管理后3个月,血液制品的废弃率降低,用血单位的用血满意度也提高。根据上述实践结果得出,我站发血室基于关键控制点所采取的工作质量管理方案符合我院实际,能够进一步改善科室工作质量管理效果。
所谓关键控制点是指能够对科室整体工作质量产生显著影响的工作内容或工作环节[6]。对于发血室而言,血液制品的入库审核、签发、储存、出库过程以及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均可对工作质量产生明显影响。因此,均属于科室工作质量管理的关键控制点。我站发血室针对上述工作环节采取细节化的管理方案,每个工作环节均落实具体的管理内容,使科室内的各项工作内容均有规范可参考,均能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因此,能够获得较满意的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