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红
摘 要:小学作文教学在教育的发展中不断改进,需要更多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在作文教学课堂中设计时增加生活化的程度,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增加学生对语文的认知。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时不能只是理论教学,要重视作文与实际知识的联系。教师可用生活作为习作课堂教学的丰富资源,学生通过习作加深对于生活知识的吸收,关注身边生活中的现象,用来进行学生作文习作的创造,让学生认识作文与生活的重要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作文时进行自我思考,锻炼学生的写作与观察。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教学实践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32.018
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现状
1.习作远离生活,没有生机活力
在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生对写作具有回避和畏惧的表现。学生没有掌握科学灵活的习作方法。这就出现了习作“两难”的现象,教师认为教学难,学生认为写作难。一篇作文的写作过程是合理运用实际生活中的积累到的各种素材,加以整合。小学阶段的学生是无法凭空捏造的,要依靠平时的生活积累。作文和生活是离不开的,两者的结合才能使得作文更加生动。然而当下小学阶段的习作课程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学生无法接近自然生活,去体验和享受自然。这就导致学生写作的文章毫无生机,没有真实情感的流露,甚至有些与实际生活是严重脱节的。
2.教学形式单一,无法产生兴趣
小学阶段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然而大部分的小学课堂上,传统的教授模式仍占据主导地位。教师给定题目,着重讲解审题、选材、写作立意和提纲,或是让学生朗读优秀范文,结合范文写作等。习作从本质上来说是情感的表达,是想象的激发,是生活化的运用。还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地把握习作的实质,并在具体的习作教学实施过程中,让学生抒发情感、大胆进行联想、有效融合生活,从而不断地提升习作教学的效益和水准。现阶段小学生写作中存在一些问题,有学生材料积累了很多,但很少在写作中能够用上,也就很难从写作中感受到快乐,这是造成他们觉得写作难的重要原因。教师要精心研究习作单元的特点以及教学要求,在此基础上设计多种写作教学策略。
二、小学习作教学的策略
1.教学形式多样化,扩宽写作途径
小学习作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做到教学思维的创新,更要注重授课形式的创新即授课的多样化发展,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要用多维方式的讲授。写作与阅读相结合,提升写作水平。写作的积累大部分源于阅读,阅读不仅能开阔视野,更能为习作提供素材。将写作与阅读有机结合,很大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在图文写作过程中也起到很大帮助,从而更好地去理解图片所表达的意思。小学语文的教材内容所选用的文章都是精品,也符合小学生的阅读心理,让学生在平时的写作中更好地运用。同时对课本的阅读也能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魅力与妙处,理解叙事的方式。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阅读,扩展课外阅读量,向学生推荐课外书,进行好词好句的摘抄,学生间的互相分享,加上教师定时抽查,从而做到真正的学有所用,将阅读摘抄的内容融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上。
习作单元中一般都包括课文和作文示例,在阅读和学习了课文以及作文示例之后,学生可“小试身手”,进行写作练习。这样的单元设计将阅读与写作进行了紧密的结合,学生可从阅读寻找写作素材、写作角度以及写作灵感,并在写作中进行巧妙运用。不过,教师应当明确一点,即教材上的习作单元中的内容是有限的,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他们适当增加阅读内容,丰富阅读可让他们的写作更加充实。
2.丰盈心泉,强化素养,观察和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只是基础内容,教师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扩展。具体而言,写作扩展可是多角度的,可是阅读方面的扩展,也可是交流讨论方面的扩展,还可是写作角度方面的扩展,等等,不同的扩展可带给学生不同程度的提升。还以“把一个人的特点写清楚”的习作单元教学为例,学生在阅读过课文以及作文示例之后才进行了写作。在教学中教师可开展写作活动,活动可让教学更具活力,也可让学生的写作学习更加综合化与精细化。教师可根据具体的写作单元进行活动设计,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加活动,并在活动中进行一定的分工。
写作是离不开素材的积累的,一篇好的文章肯定离不开大量的素材提炼。首先要观察生活,认识一个事物是从观察开始的,学生要具备基本的观察能力,这对于写作中的图文结合式作文也有很大的帮助。只有观察细致、全面和仔细,才能积累好的素材,更能发现有意义的事物。
3.精心选择习作素材,精巧指导习作过程
在展开习作教学前,进行习作教学目标的定位。在进行目标定位的过程中,仔细地研究一学期的习作目标,并将这些习作目标准确地分解到每个教学单元中,甚至是每篇课文中。这样,习作教学才能够全面落实,学生能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地增强自身的习作能力。此外,笔者会关注不同类型的习作,会深入地研究不同类型习作所存在的问题,并依据其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问题的设计,以促使学生接收到良好的教学。学生只有掌握了良好的习作素材才能更好习作。教师强化对学生的教育,重视习作素材的选择。深入研究教材文章,根据习作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习作教学,引导学生仔细地探究现实生活。笔者会向学生布置日记习作任务,促使学生每天观察自己周围的生活,并让学生根据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做好日记写作,以使得学生能够在日记写作中,积累下丰富的素材。最后,笔者会关注课外文章,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书籍,以让学生巩固好基础,使得学生积累下丰富的习作素材。
4.用生活实践为作文提供素材,用生活情景增加习作感受
作文练习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主要项目。生活也可给学生带来教育和启发。改变现有的习作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挖掘自我潜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写作需要的材料。课本内容有限,生活知识无限,学生可有更多写作模式。学生习作过程中会自主地创建思维,建立自己的作文写作技巧。小学写作教学需要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容易观察,方便思考,获得生活感受。教师可进行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丰富的真实体验,为自己积累写作素材。在习作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观察、分析的训练。鼓励小学生的用书面形式表达想法,进行熟练语言运用。教师在教学中可组织观察写作训练,指导学生练习把看到的现象进行语言描述。也可通过阅读观察生活,讲故事、写故事,也可扮演课文中描写的人物,提高表达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反映了学生作文的潜力。学生只有认真观察生活细节,他们的写作才感到有趣味。学生只有接触生活,在写作过程中才能有材料可写。
5.用观察和发现建立习作思维
教学要让学生自主进行习作思考。你们在生活中是勇敢的人吗?如果是的话,具体表现是怎样的?在回答过程中,学生可说出自己勇敢经历。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学生的自我思维就得到了激发,让学生主动对于生活事物观察体验。调动学生进行习作创造,让学生拥有丰富情感思维。
在很多学生的观念里,在作文中写下最后一个标点符号之后,写作就结束了。其实不然,作文写完并不是终点,还需要进行一定的修改。在习作单元写作中,修改可让他们的作文更加优秀,也可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写作中容易出错或者忽略的地方,进而在下次写作中有效避免。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习作的创新之路是任重而道远的,对于写作教学的创新研究,以及如何有效提升学生创新写作思维和能力也需要不断摸索。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素材积累,以及多媒体教学等多维度的创新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去培养写作的兴趣爱好,为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不懈奋斗。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实际体会才能掌握写作的技巧。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重视习作教学,强化对学生的教育,让学生更好地应对之后的学习。教师要进一步积极研究和探索高质量开展习作教学的對策,激发智慧,让习作与想象共舞;丰盈心泉,让习作与生活相融等,让他们在积累中写出越来越精彩的内容。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实力就会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 傅少琼《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西部素质教育》2017年第13期。
[2] 林雯《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实施》,《华夏教师》2017年第3期。
339050128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