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0年中国种业要事

2021-03-16 10:07佟屏亚
种子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转基因品种种子

佟屏亚

202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罕见的重大疫病,是一场人类与病毒的战争,中国种业遭受史上少有的严峻考验。迎风破浪,砥砺前行,每一粒熬过冬天的种子,都可能有一个关于春天的梦想。

1   突发新冠肺炎疫情让种子产业遭遇罕见的“严冬”

新冠肺炎疫情对种子产业最直接的影响有二:一是春节前后南繁基地离岛人员回不去,基地育种材料无人管理,南繁加代受阻,杂交测配工作无法完成。二是全国各地因交通管制,原种发不出去,西北制种基地生产合同无法落实,新品种区域试验、引种试验无法正常进行。

点评:春节过后,全国从北向南陆续进入玉米播种季节,无论是种子企业还是渠道商亦或种植户,都遇到最大的难题——经销种子怎样进村入户?采撷若干营销变化和创新案例,一是线上线下融合。新冠肺炎疫情给种业带来“线上营销”这个新名词和新形式。有几家种业联合构建“种子电商服务平台”,比如利用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形式,在线上做发布会,在网上开推广会,客户只需在平台下单,厂商就近网点完成配送服务,种子销售成了“线上引流,线下成交”,代替了种子企业的“三会”——招商会、现场会、观摩会。二是传统渠道分化。原有的零售终端交易是以村级代理门店为主体,过去一个县级代理商有30~40个乡镇分销商、100多个村级零售商,一个分销商辐射5~6个村,甚至10多个村,现在转换成以村为单元的交易场景。三是渠道结构变化。在村不能进、不能出的情况下,村级销售渠道成为直接销售主体,如村干部、小卖部、教师和“技术能人”新4类销售种子连接器。四是市场竞争激烈。品种审定井喷,全国进入市场的玉米新品种有2 000多个,县级种子市场也有三五百个。特别指出,尽管疫情严重,监管部门依然查处数起假冒而非劣质品种进村入户;为预防受骗,农民依然愿意购买郑单958、先玉335等耳熟能详又可信的老种子。

中国种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变局,种业竞争已不再是简单的品种层级的竞争和销售渠道的拼搏,而是基于农业最前端种子为起点、整个产业链条的竞争;在资本的掌控下,逐渐发展成不同种业商业模式的竞争。每家种企要想存活于市场,就必须根据自身的资源与禀赋,结合外部环境,选择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成功的企业都是相似的,失败的企业各有不幸。种子企业已经进入一个史无前例的“被站队”时代。

2   大北农公司宣布要收取“种子技术使用费”了

北京大北农公司负责人宣称,2020年获农业农村部批准的DBN9936第一代转基因玉米,具有抗虫耐除草剂药害特性,对草地贪夜蛾有60%的抗性,第二代可做到100%的抗性,玉米产量可提高10%~20%。大北农公司表示,转基因玉米DBN9936将采取面向全行业平台模式收取技术使用费,收费标准会参考国外公司收费惯例以及国内实际情况。采取此种商业收费模式,可快速获得投资回报。(《新京报》2月20日)

点评:这是中国首例将通过行业平台模式收取种子专利费。有关专家介绍,“种子技术使用费”是指在现有种子产品中叠加转基因的抗虫技术,包含专利费和每年使用费。理由是转基因种子研究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等,希望投入能够尽快变现。转基因作物不能留种,农民每年购买种子要支付双费用,再加上捆绑的农药除草剂,种子费用将成倍增加。如果转基因玉米DBN9936放开种植,大北农公司希望通过这种专利保护手段向全行业源源不断地收取技术使用费。

一个基因造就一个种子产业。由于基因无法通过“技术秘密”方式保护,那就只有依靠专利保护了。所以,专利保护是转基因作物推广的重要措施。资本无利不起早。开发转基因种子所用的技术手段,在关键环节都被申请了专利。跟进或使用者无法绕开这些专利,只要涉及专利就必须支付巨额专利费。由于转基因种子不能自行留种,农民年年购买种子都需要支付专利费。国际种业巨头孟山都、杜邦先锋公司都是通过转基因种子垄断带来丰厚的利润。大北农梦想要成为中国的孟山都?

3   最高检:假劣种子隐蔽性强,审查认定难度大

3月5日最高检网站报道,最高检召开发布会通报涉农检察案例,隆平高科江西宜春区域经理王敏因生产、销售伪劣种子,致使农民266.7 hm2稻田绝收,王敏被判刑7年。最高检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高景峰表示,今天涉假农药、假种子类违法犯罪活动仍然多发,存在隐蔽性强、审查认定难度较大、假冒伪劣产品与农民损失之间因果关系认定难等难题。

点评:涉假种子类违法犯罪案件隐蔽性强,认定难度也大。以同一科属中的此品种种子冒充彼品种种子,属于刑法上的“假种子”。行为人对假种子进行小包装分装销售,使农业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应当以生产、销售伪劣种子罪追究刑事责任。最高检表示,如何准确认定一般质量瑕疵与伪劣产品存在疑难,一些被告人往往辩解,对生产销售的伪劣农药、种子不明知,不具有犯罪主观故意;还有的辩称,生产、经营行为符合规范,产品质量存在瑕疵是因受其他因素影响,自身不存在责任。

最高检发布王敏销售假劣种子案警示,科学认定损失是办案关键。对生产、销售伪劣种子犯罪故意的认定,可以综合经營资质、包装标识、从业经历等因素予以认定。对没有生产经营资质,未尽到质量注意义务,或者明知是不合格产品,而采用明示标明方式予以销售,造成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应依法以生产、销售伪劣种子罪追究相关人员刑事责任。

4   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首次突破5 000件

品种创新是种业发展核心,保护品种权人权益是推动品种创新的根本保障。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受理量持续增长,截至2019年底,农业农村部受理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首次突破5 000件,年度申请量连续3年位居世界第一。(《农民日报》3月31日)

点评:伴随着我国植物新品种申请量和授权量的不断攀升,种业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侵犯植物新品种权、侵犯商业秘密、生产经营假劣种子、非法经营等问题不断增多,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日益复杂,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变得日益重要。

种业侵权在两方面比较严重:一方面是种子源头侵权,有一项在南繁的育种企业调研数据显示,有77%的企业育种中被剽窃过;另一方面是通过制种田窃取亲本材料私繁乱制,或在制种基地“掏地沟”,以高于被委托制种农户的合同约定价格,从制种农户手中套购种子。个别新品种刚刚进入市场,当年就能在市场上发现套牌产品或制种基地发现非法扩繁亲本。

在当前品种“井喷”的大环境下,新品种的生命周期在缩短。创新越来越难,种子侵权行为屡禁不止,拿来主义盛行。到底有多少品种被侵权?很难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有些侵权产品已占据授权品种的30%~50%市场份额,极个别侵权产品的总体量甚至已数倍于合法授权植物品种,这一现象严重打击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侵权种子假而不劣”现象最容易迷惑农户。不法企业往往通过盗取正规种子亲本,直接扩繁或者稍作改动生产,甚至直接“掏地沟”套包并以低价销售。有农户觉得,一样品种的种子,只要能种出合格的农产品就行,牌子、资质、经营权并不重要。“这个民不告、官不究,老百姓种出来有一定产量,没人会去举报”。育种者担心科研成果被剽窃,企业担心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培育出的品种打了水漂,如此劣币驱逐良币,从长远和更高层面来看,最终受害的是种业、农业和农民。

5   吉林高院宣判销售假冒种子获刑15年

4月9日,吉林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被告人李某某伙同其他4人,2017年4月将假冒“四粒红”花生种子39.35万kg销售给农民,造成经济损失高达300余万元。同年,李某某伙同项某5人,将假冒“四粒红”花生种子12.5万kg销售给农民,造成经济损失1 111万余元。法院以销售伪劣种子罪,判处被告人李某某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120万元;判处被告人项某某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80万元;追缴李某某违法所得30万元,项某某违法所得6.5万元;被告人李某某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经济损失687.14万元;被告人项某某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吉林日报》4月10日)

点评:近些年,国家在农资市场打假方面创新了一些制度,如巨额惩罚、内部举报人、建立诚信黑名单、没收和全部销毁假冒伪劣产品等,但依然未能形成实质上的威慑力,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至为关键的因素依然是制假售假的暴利远高于所付出的成本,何况当下犯罪分子反侦查手段越来越隐蔽,打假难、假货认定难,执法周期长、成本高。更关键的是直接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玷污了法律的权威与尊严。若不加大惩治力度,降低入刑门槛,使其付出付不起的成本,自难遏制犯罪势头,反倒会劣币驱逐良币,诱使更多不法之徒趋之若鹜、铤而走险。

吉林高院重拳出击,重典治乱,从刑法入手降低农资打假入刑门槛。假如说我们能像治酒驾一样地去治理,或者像对付那些欠钱的老赖一样出具相关的法律政策,然后让他进入黑名单,他可能一辈子不能坐飞机、不能坐高铁,这样制假販假的违法成本逐步升高。期待立法机关从完善立法入手,严重违纪违法人员必须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早日将制假售假直接入刑,对屡教不改、累犯惯犯从重处罚,同时加大惩罚性赔偿,提高制售假的违法犯罪成本,让违法者倾家荡产。这样才能实现农资产品“天下少假”,并不断接近“天下无假”的目标。

6   中国进口百万吨大豆,美国农民欢呼“迎来春天”

《环球时报》5月6日报道,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后,中国一直履行中美两国于2020年1月份签署的贸易协定。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交易额达到355.6亿元,其中进口大豆的总额达到了218.8亿元。2020年3月取消美国猪肉的进口关税,我国进口美国猪肉3.59万t,较2019年同期增长69.6%。

点评: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美国农业部拟向受影响的农民和农场主直接发钱,以帮助他们顺利地渡过难关。美国农民由于农产品卖不出去,只能将大量易腐烂的农作物销毁,以换取政府的资金援助。有人建议将这些卖不出的农产品捐给慈善机构,但因此举农场主需要担负高额的运输费用以及保鲜费用,捐赠这条路也被堵死了。美国农业领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甚至会出现美国农民倒贴钱求运走猪肉现象。美国的生猪养殖户、肉鸡养殖户等大批农场主,只好将生猪、肉鸡就地填埋。美国最大的奶牛场合作社,1 d要倒掉约1 400万kg的牛奶,鸡类加工厂7 d要打碎75万枚鸡蛋。

随着中国逐步落实中美第一贸易协议,饱受疫情摧残的美国农业或将迎来转机。美国农民为这个天大的好消息欢呼“迎来了春天”。

7   国家市场监管部门征求“转基因食品标识”意见

7月3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向全社会公开征求“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意见。办法规定:凡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应显著标识“转基因”字样,否则无需标注“不含转基因” “非转基因”字样。

点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引起社会公众关注和热议,认为“做得好,转基因食品必须标注,公开透明是必须的,让老百姓有充分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但公众严正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转基因作物严重泛滥的国家,进入市场的食品应该全部标识“转基因”或“非转基因”!理由:一是,中国是转基因大豆进口最多的国家,是孟山都转基因种子捆绑草甘膦最大的受害者。转基因大豆主要加工烹饪油,豆粕用于畜禽饲料。转基因大豆及其制品大豆油和酿制酱油分析显示,农残含量严重超标,草甘膦3.908 mg/kg、氨甲基膦酸3.364 mg/kg,确认国人癌症高发与进口转基因大豆有关。二是,南方8省市转基因Bt稻米充斥市场。欧盟数百次通报中国出口稻米制品检测出转基因成分被退运,退回的转基因米制品都哪里去了?三是,东北地区转基因玉米泛滥,转基因玉米供作粮食、饲料或转化为肉奶蛋摆上每个家庭的餐桌。四是,中国转基因以“大跃进”速度,以强势覆盖从粮食作物向蔬菜、果品、林木、畜禽直至中草药所有生物种类。

敬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是国人的头等大事!转基因安全的立法,应尽可能规范管理,一方面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完善转基因的标识制度,赋予公众自由选择的权利;另一方面规范转基因技术活动,使各个领域转基因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在严格监管范围内。要尊重公众的自主选择权和充分知情权,进入市场的食品应该全部标识“是转基因”或“非转基因”!要保留企业标注“非转基因”字样的权利,以防止市场上出现无标识浑水摸鱼的转基因食品非法商业化。

8   把“鲜食玉米”纳入蔬菜管理再次提上日程

8月4日,央视农业频道播发“又一新兴玉米产业!我国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超133.3万hm2,市场消费量达570亿穗”。和普通玉米相比,鲜食玉米是指具有特殊风味和品质的玉米,具有甜、糯、嫩、香等特点,根据鲜食玉米的品质特点,可分为甜玉米、糯玉米,还有爆裂玉米,有很高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鲜食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

点评:“鲜食玉米”是玉米还是蔬果?从生物学角度说是玉米,从日常食用习惯说是蔬菜,可谓是“玉米身,蔬菜心”。在玉米植物学分类上,公认的供作食用的有普通玉米(马齿型或硬粒型)、甜质玉米、糯质玉米、爆裂玉米,仅此而已。至于所谓鲜食玉米、水果玉米、超甜玉米、加强甜玉米等,则属于夸张性命名的词语。笔者郑重建议,一是把“鲜食玉米”改名为“蔬果玉米”,二是把“鲜食玉米”划归蔬菜作物渠道管理。

“蔬果玉米”命名能够科学地涵盖“糯质玉米、甜质玉米、爆裂玉米”这类玉米,更能确切地反映其用途。即指可供作鲜食、菜蔬、果品以及加工速冻罐藏膨化食品的一类玉米,用“鲜食玉米”一词显然不能涵盖这一类玉米的用途和加工产品,例如速冻罐藏玉米;特别是不能把爆裂玉米包括进去。现今世界,有些国家爆裂玉米加工的膨化食品在市场上占有重要位置。

9   种子丸粒化—— 一项新型种子处理新技术

9月23日,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甘肃省农业科技成果推介会在甘肃兰州召开。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的研究成果“种子丸粒化”——采用分层包衣原理,选择易吸水、无腐蚀的填充物,以种子为核心,将多元微肥、杀虫剂、杀菌剂和抗旱吸水剂等,在特殊黏合剂的作用下,逐步使药料与无毒辅助填料混合后均匀包裹在种子表面,达到改变种子形状、扩大种子体积、促进种子萌发及植株生长、提高种子抗性的作用。

点评:种子丸粒化是一项新型种子处理技术。经丸化处理的种子,粒径增大到原种子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表面形状整齐规则,并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适应精量播种。新世纪以来,种子丸粒化技术相继在棉花、番茄、胡麻、高粱、甜菜、甘蓝等作物上应用。

种子丸粒化技术的价值体现在4个方面:①提供有利于种子萌发的微环境。在种子丸粒化的过程中,可将硼、锌等微肥和杀虫剂、杀菌剂、生长调节剂、促根剂等搭载进去,创造有利于种子萌发的微环境。②提高种子抵抗力。丸粒化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由于营养元素的缓慢释放,促进了萌发期植物体内营养物质转化与合成,有利于种子的萌发与生长。丸粒化种子通过配方添加防冻剂,可以提高种子的抗寒能力;添加吸水剂,可以提高种子的抗旱能力;添加石灰石,可以实现抗酸性播种;添加活性炭,可抗除草剂残效。③有利于机械化精量播种。丸粒化种子由于其形状整齐一致,粒径增大,播种粒数减少,适应机械化精量播种,可减轻劳动强度,减少苗期间苗用工。④有利于提高抗逆能力,增强秧苗素质。加入保水剂的丸粒种子可以缓慢释放水分,并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供植株生长,提高抗旱能力;通过增加黏着剂和延长滚动时间,提高丸粒种子的抗压强度,从而延长种子裂解时间,防止早春冻害;通过增加杀虫剂,可以缓慢释放药效,减少虫害;通过配方中添加营养物质,增强秧苗素质,提高成苗率。

10   央视专访:“打响种子保卫战!”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种植的小麦品种有1万个,现在不足400个。全球有3/4的农作物品种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中国农作物栽培品种也在以每年15%的速度递减。央视专访呼吁:“打响种子保卫战!”(《经济半小时》11月11日)

点评:设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国家农作物种质库,保存43.5万份农作物种子,居全世界第二位,其中水稻8万多份、小麦5万多份、玉米4万多份、大豆3万份,有的已经保存了5年、10年或15年。在中国保存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已经得到利用的仅3%~5%;也就是说,有95%以上的种质资源还是“没有流动的资源”。

有报道说,农作物栽培品种数量正以每年15%的速度递减,大量的物种通过各种途径流失:一是官方交换。主要是在互惠互利基础上进行的资源交流,这种交流从20世纪70年代起,每年对外提供作物种质资源1 400份(次)。二是合作研究。有些科研人员以合作研究为名,“公开”地携带各种珍稀农作物种资源出境。三是商业行为。外国(或境外)公司或科研机构通过收购、合作、考察等方式获取种质资源,特别是野生资源或野生亲缘植物,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隐秘进行的,甚至是偷窃和走私,从中谋取商业利益。

特别指出,农作物种质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共有共享的宝贵财富,种质资源的搜集和保护被誉为是“保存农业文明的火种”。对于私下偷窃和走私从中谋取商业利益的行为,应当严厉惩处。

11   “品种井喷”让大批育种人员金盆洗手

11月26日,农业农村部公告第360号:802个玉米品种经第四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品种审定制度改革以来,2017年国审玉米品种171个,2018年国审516个,2019年国审547个,2020年国审802个。累计审定品种2 036个,是名副其实的“品种井喷”。

点评:自我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改革后,有了国家统一试验、绿色通道试验、联合体试验、引种备案制等,玉米品种像裂变一般呈几何倍数井喷而出。据粗略统计,过去10年间,全国在售玉米品种接近4 000个。种子经销商、育种人员和种子企业都面临愈加严峻的考验。

一是,市场品种多、乱、杂。“国审品种谁都有,备案品种遍地流!”市场品种增多,营销手段雷同,销售价格走低,市场份额压缩,利润空间变薄,新品种推广的成功率越来越低,能坚持推广3~5年的已属稀奇。很多品种都会遵循丛林法则,强者胜出,弱者退场,很少获得新品种营销成功的惊喜,耳熟能详又可信的老种子销量占据优势。

二是,育种人知难而退。在品种叫价百万乃至千万诱惑下诞生大批民间育种人员,他们热衷于模仿育种,不想也不愿花时间去创新。模仿育种特点是短、准、低、快,即审定时间短——绿色通道和联合体试验;育种目标准——模仿主流或大品种;选育时间成本低——公系组合或拿来主义;成果转化见效快——迎合市场需要。最大问题是品种严重同质化。在品种井喷形势下,一个品种叫价5万、10万元也无人问津了,很多品种从审定就销声匿迹甚至是“见光死”,大批民间育种人员金盆洗手了。

三是,企业竞争激烈。新品种营销推广越来越难,示范观摩订购奖励已经成为套路,很多企业靠疯狂炒作和忽悠式的营销,让渠道商信心备受打击,让农户信任直线下降。品种同质化竞争无优势,种子积压或转商,资金链断裂,种企兼并或关停,最后黯然退场。“品种井喷”的最大受益者,将是真正有科研育种实力和品种运营能力的专业化公司。

猜你喜欢
转基因品种种子
沙坡头区2020年硒砂瓜自然富硒品种筛选试验
桃种子
转基因
美国:含5% 转基因成分的食品需标注
可怜的种子
分析次日必补跌品种盘口细节
北京植物园 国内首个月季品种测试园
玩转转基因
四川省2009年主导品种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