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容止
科技强国,人才为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需求,中国科技自立自强,将奋笔书写时代的光荣答卷。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中國科技70多年来的辉煌历程,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前赴后继和不懈努力,更离不开党和国家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
2019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实践告诉我们,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时代是在奋斗中成就伟业、造就人才的时代。我们要激励更多科学大家、领军人才、青年才俊和创新团队勇立潮头、锐意进取,以实干创造新业绩,在推进伟大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
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九大,从推进“十三五”到规划“十四五”,从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到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两院院士大会到科学家座谈会,从考察高新技术企业到调研高校、科研院所……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深刻阐明科技人才的重要作用,为科技人才成长、科技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下一步创新发展打气。
点燃希望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各种人才奇缺,科技工作更是如此,党和国家从思想到行动上开始理顺并探索科研工作以及科技人才的管理方法,科学研究机构很快就走上体系化的发展之路。
1949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成立;1950年8月,在北京召开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1952年,高等院校经过院系调整,高校科研机构开始发展起来。
此时的中国科学院不仅是全国学术领导中心,事实上也担负起引导和推进全国科学技术事业的重任。中国科学院改组了原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的研究所,成立14家研究所、1个天文台和1个工业实验馆。高等院校、产业部门和地方及厂矿,也陆续建立各种教学研究机构、专业研究机构和研究实验机构。
到了1955年前后,中国初步形成了由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中央产业部委所属科院所和地方科研机构等4个方面力量组成的科技研究体系,基本改变了旧中国科研管理无组织、无计划局面。
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中国从1949年只有187个科研机构、600多名有一定成就的自然科学家、不足5万人的科技人员,发展到1955年的科研机构840多个,科技人员增加到42.5万人。
1956年制定实施的《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简称《十二年规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科技规划,指导方针是“重点发展,迎头赶上”,从国情实际出发,适合当时的发展目标,采取“以任务为经,以学科为纬,以任务带学科”的基本原则;在内容上,从13个方面提出了57项重大科学技术任务、616个中心问题,从中进一步综合提出了12个重点任务。
与此同时,1956年4月,国家提出了“双百”方针。这极大地鼓舞了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出现了初步繁荣景象。至1956年,共有1805名学者选择回国,将个人发展置于祖国科技发展事业之中,多数成为各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或开拓者,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到了1965年,经过10年时间的探索,中国专业科研机构已有17114个,全国科协有50多个专门学会,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达到2.2万多名,全国科学研究人员达到12万多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王志珍曾在一次讲话中提到:“早期回国的许多爱国科学家中,如:李四光,为新中国脱掉了贫油国的帽子;赵忠尧、王淦昌奠定和开拓了中国的核科学;华罗庚开辟了中国近代数学;王应睐领导组织了新中国科学家领先合成蛋白质和核酸。新中国成立前后,以钱学森、郭永怀、邓稼先、钱三强等为代表的一批在西方已经崭露锋芒的杰出科技人才,克服重重困难回到光明但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满怀热情、全心全意、殚精竭虑地献身于科技强国事业。他们使一穷二白的新中国能在短短不过20年的时间就成功完成了‘两弹一星的壮举,跻身于世界少数几个掌握核力量和空间技术的国家之列。同样,在只能生产谷氨酸(味精原料)等3种氨基酸粗品的条件下,钮经义、龚岳亭、邹承鲁等在世界上最早人工全合成了具有全部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震惊了国际科学界。那一代科学家不仅是领军的将帅,同时又是一线最勇敢的战斗员,在新中国70年科技、国防、经济和民生发展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人才强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人才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科技创新政策的推陈出新,破除束缚科技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有效激发了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部持续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深入推进知识更新工程,教育部积极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中国科学院设置以重大产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体系,提高经费保障能力;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鼓励企业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创新团队,更大力度支持企业引进和培养人才。
随后,一系列生动的实践在神州大地不断展开,一项项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也呈现在世人面前。
尤其是“十三五”期间,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不断推进国家科技管理机构改革,完成了创新驱动发展顶层设计,科技体制改革主体架构基本建立,计划管理、成果转化、资源共享、评价奖励、收入分配等改革取得实质进展;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2015年的1.42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21万亿元,基础研究经费增长近1倍,2019年达到1336亿元。
“十三五”期间,我国在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成就显著:通过国家科技计划加大对青年人才、一线科技人才、企业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在重大攻关任务中加快培育高水平人才,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基地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允许科研人员从事兼职工作获得合法收入,对承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科研骨干实行年薪制;下放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提高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比例,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试点;对科研人员在出国、兼职、离岗创业等问题上制定区别于行政人员的管理办法;改进完善院士制度,院士队伍年龄和学科结构进一步优化;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探索引入国际同行评价;推动建立工作许可、人才签证、永久居留转换衔接机制,开展外国高端人才服务一卡通试点;大力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推动形成留学人员回国潮。
如今,我国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了全球最完整的学科体系和最大规模的人才体系。5年来,我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从2015年的376万人年增长到2019年的480万人年,一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快涌现,青年科技人才逐步成为科研主力军,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不断涌现。
“十三五”期间,中国科技创新实现量质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科研成果有目共睹:量子信息、铁基超导、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嫦娥四号首登月背、北斗导航全球组网、C919首飞成功、悟空、墨子等系列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磁约束核聚变、散裂中子源等设施建设取得突破,国家实验室加快布局,对高水平科研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复兴号高铁投入运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5G、人工智能、区块链、新能源等加快应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专章对科技创新作了部署: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推动“科创中国”品牌建设,更好地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服务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经济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国科协制定了《“科创中国”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对建设一批创新枢纽城市、建设千个新型协同组织、培育万名技术经理人以及建立评估激励体系等十项核心任务进行了具体部署,并设立了时间表。
对于现代化国家来说,领先科技和尖端人才流向哪里,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竞争力就转向哪里。科技强国,人才为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需求,中国科技自立自强,将奋笔书写时代的光荣答卷。
国之脊梁如是说
没有我们自己的核力量,我们的国家就不能真正独立。面对如此巨大的问题,我别无选择。一个人的名字迟早会消失,留取丹心照汗青,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矣了。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核物理学家于敏生前感言。
激动的,生在中国这片热土上,能有幸从事航天事业的发展,这一种成就感那确实一生都忘不了的。所以有的人问我说,你搞了这么多颗卫星,你感觉哪一颗卫星最激动,我跟他们说,这都很难分,每一次(都)有它难办的事情。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孙家栋谈“嫦娥一号”卫星绕月成功的信号传回指挥中心时落泪。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真正是天翻地覆,变化太大了。仅仅造船行业来看,解放之前造船厂的任务主要是拆船。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是核潜艇造出来,航空母舰也造出来。从造船的角度来看变化是天翻地覆的,整个国家更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个飞跃是非常感动人的。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谈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巨大成就。
我有两个梦:一是禾下乘凉梦,梦想试验田里的超级杂交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稻穗有扫把那么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我坐在禾下悠闲地纳凉;另一个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我今生最大的心愿是让杂交水稻更多地造福世界。希望杂交稻不仅对建设中国的和谐社会作贡献,也为促进世界和平作贡献。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杂交水稻育种科学家袁隆平谈自己的梦想。
最使我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是在过去的近20年来,青蒿素和它的衍生物走向国际抗疟临床,并成为全球抗疟的一线药物,挽救了众多疟疾患者的生命。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诺贝尔奖获得者、中药学家屠哟哟谈青蒿素在国际上的成功使用。
现在中国除了疫苗研发以外,其他的研究脚步一定不能放慢,尤其是技术研发要加快,这就需要我们全国科技工作者还要像疫情之初那样抓紧研发,否则将来我们还是样样都要跟着国外走。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谈科技创新。
依靠传统雷达,我国海域可监控可预警范围不足20%,有了新体制雷达,则实现了全覆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两院院士、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刘永坦谈给祖国的万里海疆安上“千里眼”。
曙光一号当时设计出来之后,它是一个能用的机器,而且时间那么短,花的钱那么少,它的价值不亚于卫星上天,它可以带动高技术的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专家李国杰谈我国自行研制的高性能计算机“曙光一号”的诞生。
核聚变领域终于被国际承认,某些方面我们还处在前列,得到全世界聚变界的赞扬。中国正在迅速的发展过程中,处在这样一个好的机会中,任何一个都是备感高兴的,备感自豪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磁约束核聚变专家万元熙谈中国加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
没有科技的强大,中国就谈不上真正强大,而科技的强大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唯有靠中国人自己发愤图强,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动力与电气工程专家马伟明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时的获奖感言。
我们是比较激动的!这就像毛泽东同志在诗词里面说的,那天能够感觉到上九天和下五洋的这种交互。
——“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首席潜航员叶聪谈蛟龙与神九的“海天对话”。
最重要的是,我对自己增强了信心。这项创新的思路和概念完全是我们自己的,是经过我们20年的努力。它證明,中国科技人员有能力自主创新。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两院院士、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闵恩泽生前谈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工艺的创新与集成。
我一直在努力攀登(大气科学这座珠穆朗玛峰),但种种原因所限,我没能登上顶峰,大概只在8600米处,初步建立了一个营地。
——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大气科学家曾庆存在获得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认为自己仍是攀登者。
怎样进行工作,才能对得起古代的前辈,建立起我们新时代的新数学,并在不远的将来,使东方的数学超过西方的数学,不断地出题目给西方做?我想,这是值得我们大家思考和需要努力的方面。
——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吴文俊在署名文章《东方数学的使命》中谈创新。
能从青藏高原最古老的冰川中成功钻出最深的冰芯,源于每个人对于冰川科考事业发自内心的热爱。科考队十几次赴青藏高原钻取冰芯,就是为了找到揭开全球气候变化之谜的钥匙。
——中国科学院院士、维加奖获得者、地理学家姚檀栋谈青藏高原科考中成功从古里雅冰川钻取冰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