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必谈钱和阶层的老师,错在哪里

2021-03-16 08:27王品
环球人物 2021年5期
关键词:阶层流动素质

王品

“以往送到我班里的学生,全都是家长当官的,要不就是家里条件特别好的。”“你妈妈一个月挣多少钱呀?别怪我瞧不起你,××同学的妈妈一年挣的钱比你妈妈50年挣的都多,你们素质是一样的吗?你们能一样吗?”很难想象,这样的话竟然出自教师之口,出現在讲台之上。这段视频让曾经是学校“最美教师”的肖某某被撤销教师资格,调离岗位。网上的批评和议论之声犹在沸腾,我们也可以以这段视频为一个切口,观察舆论之波下面的心态潜流。

要辩驳肖某某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家庭条件与学生素质,或许有关,但不是直接正相关。恩格斯把人类历史比喻成“无数力的平行四边形形成的一种总的合力”,放到一个人的人生,同样如此。社会、家庭、天赋、性格、机遇等,没有哪个因素能成为人生绝对的主导。尤其是,素质绝非家庭财富所能决定的。比较孩子的家庭条件,并进而比较孩子的“素质”,非但是歧视,更会给其他孩子错误引导。说这样的老师“失德”,毫不为过。

不过,肖某某的这段激烈陈词能引发大量讨论,不仅仅是因为显而易见的错误。有网友在讨论此事时,讲述了电影《青春派》一个片段:四个不爱学习的高中生小团体,其中三个的父亲是富商或高官,老师在批评第四人时说,“你拼爹拼不过,你还不拼拼你自己?”在很大程度上,这位老师与肖某某一样,以不同的表达击中了人们对于“阶层固化”的想象。这或许是更值得辨析的一个问题。

家庭环境决定孩子前途,马太效应导致阶层分化……这样的观点,我们屡屡在“寒门难出贵子”的讨论中发现,在“海淀妈妈”的吐槽中听闻。客观上看,优质资源相对稀缺、生存条件代际传递,这都是存在的。不过,除非是在大动荡时代,才有短期内大规模纵向社会流动;当下,纵向社会流动是温和有序的,也是绵绵不断的。所以,观察社会流动,不仅要看那种从北漂到创造数十亿票房的影视明星,以及那种从草根成为上市公司老总登上富豪榜的巨贾,这样的长程社会流动,往往因戏剧性而备受瞩目。如果目光放宽,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和身边的考上大学、找到好工作、升职加薪、买车、买房等等,是更普遍也更可能的短程社会流动。

一个最典型数据是,2021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909万,这其中很大一部分人,还是通过高等教育,实现了人生的上升。却少有人把这种生活向上的变化往社会流动上理解,导致“阶层固化”这样的缺乏事实与学理支撑的“媒体话语”流行一时,制造着我们的定见乃至成见。或许只有看到这一点,才能更好发现肖某某这番话因何而错和错在何处。

回到肖某某一事上,校园从来不是封闭系统,社会上的各种认识,都会如风吹入、如雨浸入,不仅学生会受影响,教师也会。越是如此,越需要教师有正确且恒定的价值观。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们认识自身、家庭与社会必然存在的差距?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的激将法,肯定不是正确选项。更应该让孩子们看到的是,不管出身如何、家庭怎样,在当今中国,教育正是人生向上的最常规、也最可保障的渠道,它或许不能保证我们能“成为塔尖上的人”,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让我们免于失败,“拼拼自己”显然是一个更好的也更有趣的选择。

猜你喜欢
阶层流动素质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流动的画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19世纪20年代不同阶层的民国女子影像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
171万人跻身中产阶层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